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盛世國師》第155章
第156章 番外二 蒼海波連天

慕晏從青州刺史卸任,被任命出使海外之時, 又有人傳言慕晏失去皇帝信任, 要完蛋了。

對此,大部分腦袋清醒的人不得不說, 怎麽又來了, 這群人非得腦補慕晏失去帝寵, 心裏頭才舒服是吧?正常人不應該認為, 慕晏又得了什麽只有他能做的重要任務嗎?

那些胡言亂語的人表示,對於慕晏, 他們也只有心理勝利法這一種方法可用了。才華和能力比不過, 聖寵也比不過, 除了腦補慕晏自己失寵, 他們還能怎麽辦?

不過這腦補勝利也勝利不了多久,皇帝很快便下令,讓已經受封淳王的易苒同行。易苒受封淳王, 開啟了昱朝非用封地為王爺封號,即王爺不再有封地的歷史。

皇帝就這麽兩個兒子, 淳王被重用群臣都看在眼中, 淳王明顯是被當輔佐太子的賢王培養。淳王都同行了, 慕晏被皇帝厭棄的猜測,純粹是放屁。

這還沒完,不久之後,皇帝又下旨,太子也要同行。這下子群臣不幹了。

太子千金之軀, 出使海外之事,若太子有些好歹怎麽辦?何況皇帝兩個兒子都去了,若船翻了,皇帝的皇位給誰?

皇帝心道,不是兩個兒子,是三個兒子。他又下旨,國師同行。

群臣紛紛在朝堂上表演撞柱子了。

皇帝只得道,世界這麽大,朕看不了,總要讓兒子去看看,免得他們夜郎自大,成為井底之蛙。兩個兒子不大不小,年齡正好合適,再大些,他老了,就不敢讓兒子去了。既然兩個兒子都要去,自然慕晏和宿誼必須同行。

眾臣當然知道,若是兩位皇子都要去,慕晏和宿誼必須同行,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兩位皇子的安全。

可若是四個人都死在外面,別看昱朝現在繁榮昌盛,瞬間就會陷入動亂之中。

但他們又不能當眾說四個人都死了怎麽辦,只能不斷進諫進諫再進諫。

皇帝表示朕意已決,愛卿們別勸了,勸也沒用。與其說那些不會更改的事,不如幫朕想想,怎麽保護他們的安全吧。

見皇帝態度這麽堅決,有臣子偷偷猜測,該不會皇帝其實是派國師去海外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吧?

“這猜測真是越來越離譜了。”宿誼不由吐槽,“好的不猜,猜這麽沒譜的事,有這種猜測的人,肯定腦子愚昧無比。”

入京之後,又跟退休老幹部們混一起的宿誼大肆批評了這種猜測,讓本來心中也有些懷疑的退休老幹部們立刻紛紛點頭,沒錯,國師說的沒錯,這些人就是愚昧,因為愚昧才會說這種事。

“我早說了,長生不老難道比為官做宰容易?既然不能嗑一枚丹藥就能當大官,怎麽可能嗑一枚丹藥就長生不老?”宿誼搖頭道。

退休老幹部們想起來,是啊,好似國師剛進京面聖的時候便駁斥了這種說法,且拿出自家門派祖師爺的故事來描述修行之路的艱辛。

“陛下已經派海船出去了好幾次了。”宿誼嘆氣,“也收集了許多海外國家的訊息。陛下知道了海外有多麽寬廣,知道除昱朝之外,還有多少不比昱朝弱的國家,心裏不警惕,他就不是陛下了。陛下是想趁著他還年輕,讓兩位殿下出去看看。”

皇帝有派海船出行,並賺取許多金銀之事,這些退休老幹部都知道。只是他們還沒想那麽遠。

畢竟他們沒有親身經歷,而華夏一直秉承天圓地方,整個中原便是整個世界的中心的想法,其餘國家都是世界的邊角料,不需要多看重。

可不說遠了,就說現在歐洲,羅馬帝國還沒死呢。幾年前“神藥”事件,背後便有羅馬帝國一些權貴的影子。雖非官方行為,但也看出,羅馬帝國的貴族對傳聞中東方富裕國度是有幾分垂涎的。只是華國西方有高原,西北方又有強悍的遊牧民族,海軍目前只有昱朝勉強點亮了這個技能,羅馬帝國也只能垂涎而已。

即使現在昱朝沒什麽危險,但皇帝仍舊決定,讓兒子去看看世界,開闊心胸。特別是太子。

易苒倒是附帶的。

皇帝只是擔心,太子去海外了,留下易苒一人在朝中。雖然易苒不會有爭奪儲君位置的心思,但朝中難免有人人心浮動,還不如將兩位皇子都派出去。反正如果太子真出了什麽事,皇帝也只會從宗室中過繼,不會選擇易苒。

“老爹啊你放心,有我在呢。”宿誼將胸脯拍的啪啪響,“咱們沿著海岸慢慢走,只要天氣稍稍不好就停下來,也就是速度慢了些,哪有什麽危險?”

皇帝沒好氣道:“他們朕都不擔心,朕只擔心你!答應朕,絕對不準亂跑!”

宿誼道:“我是那麽不知輕重的人嗎?”

皇帝點頭:“是。”

宿誼頓時覺得無比委屈。

不只是宿誼,連皇后也對太子和易苒很放心,只對著宿誼嘮叨,讓宿誼不準亂來。

宿誼就不解了,他一直很老實啊,他做什麽了嗎?為什麽一個個都這麽不放心他?

不高興的宿誼對兩個弟弟抱怨,兩個弟弟都表示會好好保護宿誼。

宿誼更是無語,又對慕晏抱怨,慕晏想了想,道:“大概是康樂你遇到的磨難太多了,即使非你自願,陛下和娘娘也擔心會有什麽事找上你。”

宿誼道:“哪有這麽多麻煩?他們想太多。”

慕晏笑道:“希望如此吧。”

皇帝雖然擔心,事情已定,也只能親自從港口送他們出發。出發前,那些京中官宦受了宿誼忽悠,覺得皇帝都讓太子出去看看了,他們也應該讓自己的繼承人去看看。於是這些撞柱子不成,阻擋不了皇帝陛下決定的朝臣們便擠破了頭想送自己人去。最終能去的都是宿誼認識的友人。

看著皇帝點衛琤、王博源、司馬鵠、謝寰四人為慕晏副手,宿誼表示非常高興:“咱們正好可以湊兩桌麻將。”

眾人苦笑不已,覺得宿誼真是心大。但在旅途中,他們最終還是湊了兩桌麻將,沒事就搓麻將,百搓不膩。

這難道也是國師鐵口直斷的神通?宿誼表示呵呵噠,這明明是國粹的魅力。

..............................

這次遠航,宿誼敢向皇帝陛下打包票,顯然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的。

從武力值上來說,不但昱朝的船隻裝備了火|炮,宿誼等人還人手一把新研製出來的火|槍,甚至他們身邊還有一個百人的火|槍隊隨身護衛。昱朝新研製出來的火|槍還沒給邊疆將士,先給他們了。

不說昱朝這些人武力值都不低,近戰不怕誰,就說這□□對上冷兵器,便是碾壓。

再來,宿誼對遠航中的大殺手,傳染病的防護也做的十分充分。

他們船上帶了石灰和草藥,隨時船上都有消毒,還帶上了貓。

華國本土一直有貓,並非從埃及傳來。華國對於貓最早的官方記載是“貍貓換太子”的傳說,但宿誼現在就發現農家有養貍貓來抓老鼠。於是他便早早馴養了貍花貓,這次船上也帶上了好幾只,專門抓老鼠。

海船上的鼠患一直是令人頭疼的事,昱朝已經派了好幾次海船出航,在對付老鼠上想盡了辦法,最終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養貓。雖然貓不好馴養,晚上有時候又太吵,但比起船上老鼠成災,他們寧願偶爾晚上聽著淒厲的貓叫睡不著。

宿誼規定,所有人從岸上回來,都必須洗澡,並將衣服煮沸消毒。而幾位重點隨行人員,還必須用肥皂洗澡,為此他做了許多肥皂。現在肥皂的原料可不算特別便宜。

當他們在岸上居住的時候,宿誼也規定必須每日洗澡洗衣服,且住宿地方要用石灰水撒一遍,還要用草藥熏一熏。

宿誼記得西方國家的衛生條件和習慣比華國差太多了,他們的下水系統也不好好做,還曾經爆發過黑死病。雖然宿誼這些“知識”都是從小說中得來的,但為了安全,他寧可麻煩一些。

除了防護之外,宿誼還準備了足夠的醫藥。藥草和御醫是肯定要隨行的,宿誼在青州的時候還實驗除了接種牛痘的方法。因為封建社會這不人道的社會,牛痘早早在死刑犯中進行了人體實驗,全部成功。現在船上所有人都接種了牛痘,就算以前沒得過天花,也不擔心在遠航途中感染天花。

宿誼還終於做出了簡易顯微鏡,提取出了青黴素。因他早就做過提取青黴素的實驗,也知道青黴素從哪裏提取最多,所以出了提純那一步,一切都很順利。

青黴素提純要用冷凍幹燥法,即將液體結冰之後放到真空中經熱輻射直接升華提純,但現在的科技做不到冷凍幹燥,宿誼暫時還沒想到冷凍幹燥的方法,他只是寫出這種理論,並吩咐人將菌種代代保存,然後將自己的實驗室搬到了船上。

雖然不能提純,不能大規模製造青黴素,但若船上有人得了連御醫都治不好的病,宿誼可以通過實驗室,手工提取青黴素,以解燃眉之急。

為此宿誼給船上所有重要人員做了皮試,幸運的是,他、慕晏、他的兩個弟弟和四位元友人全部都對青黴素適應良好,沒有不良反應。至於其他人,宿誼就沒辦法了。青黴素提取實在是太難,他沒辦法對隨行所有人都做皮試。不過若是遇上御醫無法解決的病,他還是會使用青黴素,只希望那時候得病之人不會過敏。

不,他只希望最好大家都別得病。

宿誼已經做到了目前他所能做的最好,如果按照他所指定的防護措施,船上之人得病的可能性應該很小才是。

在宿誼的強調下,的確這一路上得病的人很少,也沒有用上青黴素這一大殺器。

不過這一路也並非沒有死人。這些人,都死在人的手中。

宿誼等人步步小心謹慎,避過了天災,卻避不過**。

船隊最先減員,是在南洋群島的時候。南洋群島並沒有政權,只有部落。慕晏等人便在岸邊休息,派人深入島嶼中採集淡水和食物,並且與當地部落交流貿易。慕晏船上有隨行的商人,他們對海上路線十分熟悉,買賣之事交給他們比慕晏等人親自出面更好。

可他們到了晚上,也沒有等到回來之人,慕晏便覺得不對了。第二日他派出了人尋找,因提前做了準備,在遇到襲擊的時候,沒有受到太大傷亡,但因地形原因,還是有部分士兵折損在陷阱之下。

最後那些部落在昱朝的軍隊打擊下逃竄進山中,他們無法追擊,連同胞的屍首都沒有收集齊全。

據被抓的人言,有些屍體被燒掉了,有些屍體被拋進了水中,有些屍體被扔給了野獸。而他們襲擊昱朝這一隊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這些人的貨物。

殺人劫貨的事這個部落沒少幹,只是這次膽子比較大。反正他們只要往山上一躲,這些人便拿他們無可奈何。而外來的人也不可能在島上待多久,等這些人走了,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重建部落便是。

事實也的確如此,即使昱朝這次隨行的兵力很強,武器很先進,也不能為同行之人報仇,不能在此停留過久。

剛踏上海外的土地不久,便出了這種事,讓昱朝船隊心裏很是沈重,也給他們敲響了警鐘。他們再不能抱一丁點僥幸,他們必須懷疑遇上的所有外人。若那些人有異動,他們寧可錯殺,也決不能再讓自己的同胞連屍首都不能回到國土。

再次與海外之人貿易事,慕晏便對屬下叮囑,要時時做好戰鬥準備。宿誼還給每個隊伍配上了信號彈,只要開始戰鬥了,無論敵人有多少人,都必須放飛信號彈,讓岸邊之人知曉。

慕晏等人也取消了進入陸地的打算。本來他們想到了比較繁榮的海外國家,若對方都城離岸邊較近,在士兵護衛下,去往別人都城拜訪,建立友好邦交關係。現在慕晏等人要求,兩位殿下和隨行所有官員,都不能離開船隻太遠,只能在岸邊紮營居住,決不能深入,以免對方對船隊不利。什麽邦交,他們只派人對港口城市的管理者遞交文書,若對方要派人來便等著,若對方要求我們前往內陸便不理睬。

慕晏等人已經足夠小心翼翼,但仍舊遭到了許多次襲擊。昱朝的船隻在海外進行了多次貿易之後,這些國家早就知道了昱朝的船隊全是一群大肥羊,且這次昱朝的海船還是官方出行,據說船上還有兩位王子,定搭載了許多珍寶。

錢財動人心,雖然他們知道既然是昱朝官方船隊,肯定有兵力保護,但在自己地盤上,難道還怕外來的人?

抱著這種心思的人不少,慕晏等人的船隊一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少,其中幾次大的戰鬥都是對方國家派出軍隊直接攻打慕晏的船隊。

在一路的戰鬥中,慕晏等人行事越來越強硬,太子和易苒也終於接觸到了真的戰鬥,終於手上有了真正的人命。他們在戰鬥中越發剛毅,比起從昱朝出發時,判若兩人。

而宿誼,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殺人了。在外人面前,他沒有用天降XX神跡,但他的槍法越來越準,殺人時心理波動也越來越小。最開始太子和易苒兩第一次殺人後的心理輔導便是他給做的。

這一路上,昱朝船隊遭遇了前僕後繼的襲擊,也在襲擊中打下了昱朝的赫赫威名,讓所到之處的國家,都知道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帝國,他們擁有如同神靈(魔鬼)一樣的士兵,他們所到之處,能召喚天雷地火,能老遠就將人炸成碎塊。

據說他們船隊上有他們國家的國師同行,國師就是巫師、法師、祭師等差不多的能使用超自然能力的人吧?那這些神靈(魔鬼)一樣的士兵的能力,肯定都是他們國師賜予的。

所以如果要打敗昱朝這只船隊上的人,必須先殺昱朝的國師,對了昱朝國師長這樣(畫像)。

宿誼:?????

為什麽他突然拉了一波仇恨,他做什麽了?

於是宿誼開始頻繁的換裝束,上岸的時候其餘人也不再稱呼他為國師,甚至他還扮作侍衛或者混進官員隊伍,免得每次打仗別人都會派出人刺殺他。

宿誼心裏苦。他到底招誰惹誰了?

慕晏嘆氣。他早就說了,雖然宿誼從來不惹事,但事情經常來惹他。看,這次又是這樣。

不過還好,在昱朝打出名聲之後,後半截的路好走了許多,他們也做了幾次大的貿易,換了許多金銀不說,還有王國派使臣甚至是王室成員登上昱朝的船隻,要和慕晏等人一起返航,拜見昱朝的皇帝,與昱朝建立友好邦交和穩定的航線。

既然昱朝這麽強,他們無法做搶劫的事,那麽開始正正經經的貿易吧。他們可捨不得昱朝商人帶來的這些好東西。為了這些好東西,為了貴族奢靡的生活,他們願意為昱朝的商人提供保護。

慕晏等人出行的目的,總算見到了些許成效。

慕晏等人一直航行到了非洲好望角,在非洲淘了許多黃金,最後是火藥和草藥快要用盡,從岸上尋找的硝石和草藥已經不能滿足消耗,慕晏等人便返航了。

返航時,沿途國家已經被昱朝的船隊打怕了,他們也沒有在有敵意的地方停留,交換貨物都是在已經建立邦交的國家,回來的路很順利,只遇到幾次海盜和小股的流匪。

當慕晏等人重新踏上昱朝的土地時,已經是兩年過去了。時隔兩年,回到昱朝的人減少了三分之一。這些都是在戰鬥中減員。

而他們殺掉的人,是這個數量的十倍以上。

皇帝雖然下定了決心,但兩年時間,他日思夜想,日日煎熬,當宿誼等人重新見到皇帝的時候,皇帝的鬢角居然已經全白了。

皇帝見到自己三個兒子,忍不住當著迎接船隊的百官痛哭出聲。此時他並非作為一個皇帝來迎接這個偉大的船隊,而是一個父親來迎接自己遠航歸來的三個兒子。

宿誼等人在還沒有到京城附近港口,而是登上昱朝最南端的土地的時候,就哭過一場了。這次見到前來迎接的皇帝和群臣,忍不住又痛哭了一場。

皇帝和群臣早早知道了船隊減員之事,只是他們沒想到減員會這麽多。

當船隊回京後不久,皇帝帶領群臣,親自身穿素衣,悼念在這次遠航中魂消異國的同胞,並且表示一定會報仇雪恨。

之後航行,兩位皇子不再同行,但宿誼扒拉著慕晏,多次航行,將路上搶劫過昱朝船隊的地方打了個遍。

對於這場覆仇之戰,後世褒貶不一。一種言論認為這是昱朝的正義之戰,一種言論則認為昱朝是強盜。不過昱朝的威名再次遠揚,給昱朝的海上貿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只有連其餘國家的船隻,都會申請昱朝保護,並懸掛昱朝的旗幟。

國家強盛,便是如此。

而當昱朝將周邊國家都收付之後,去海外護衛昱朝的商船,也成了昱朝軍隊之人賺取功勳的新的方式,也是昱朝練兵的新方式。

在這其中,湧現出不少名垂青史的著名將領,其中慕晏作為最早訪問海外,且最後歷經兩朝,位列三公的昱朝重臣,自然名聲最響亮。

而這其中名聲最響亮的,有一位畫風很是不對。這邊是昱朝的國師宿誼。

只要慕晏遠航,國師必定出行。他又不參加任何外交活動,也不見有任何領兵記載,但他就是在海外名聲極響亮,到了令海外之人聞風喪膽的地步。傳言慕晏在海外的戰無不勝全是他神通的加成。

對此宿誼只能表示,這些人腦補過多,是病,得治。他就是個打醬油的。

作者有話要說:宿誼表示再次背鍋,他心裏苦,他必須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