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伏誅二
聽到甲士稟報,看到來人呈送的信物, 秦氏兄弟同時面現激動, 立刻丟下手頭事, 大步走出軍帳。
巡營將士吃了一驚,不明白三位殿下為何如此表現。
好奇之下, 有將士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發現三人去的方向竟是營門, 不免更生好奇。
大營外, 沒有秦璟三人傳召, 車隊並未入內。
領隊之人立在車前,自始至終沒有半點緊張。忽然聽到一陣響動, 看一眼身後, 面現不愉, 同隨行護衛低語幾句, 後者會意,當即大步離開, 從隊伍後的大車中拽出幾個人來。
幾人都是蓬頭垢面, 一身的狼狽, 彷彿在泥土裡滾過。
乍看辨別不出, 仔細觀瞧就會發現, 其中竟然有逃出城的王休。另有兩個少年,則是早前被周颺送出城的親子。
這幾人為何會湊到一起,又為何會落到這行人的手裡, 只能說是湊巧。亦或是千算萬算,終究漏算了命數。
領隊身後的馬車上,車門緊閉,車窗半開。借助火光,隱隱能看到裡面有兩個婦人的身影。
大概過了一刻鐘,急促的腳步聲從營中傳來。
領隊轉過頭,發現來者是秦璟三人,立刻笑著上前,拱手行禮,口中道:「見過三位殿下。」
「你是……賈掌櫃?」
秦璟常年在邊疆領兵,並不識得此人,表情微頓。秦玓和秦玒同其有幾面之緣,認出來者是誰,當下驚訝出聲。
賈科是長安城有名的糧商,偶爾還市賣藥材,生意做得極大。手下有超過百人的商隊,在長安附近的州縣都有糧鋪。還曾帶領商隊前往三韓,為秦玓運送軍糧和傷藥,在南北商隊之間很是有名。
此外,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桓漢侍中賈秉的族弟。
賈秉攜族人投效桓容,一路從舍人做到正四品朝官,實是非同一般。然而,賈氏族人為官的卻不多。
例如賈科,聰慧不下族兄,卻自始至終沒有選官。在桓容登基後,更是主動留在幽州,始終沒有踏足建康朝堂。
數年下來,別說是長安,建康朝廷認識他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除荀宥、鐘琳和石劭等潛邸舊臣,幾乎無人知曉,這個長安有名的大商人,竟然是桓漢埋在北邊的釘子,在桓容為幽州刺使時就已牢牢扎下。
換成其他人,或許會心生不滿。
賈科則不然。
賈家人的性格和行事不同尋常,縱然有驚才絕豔的人物出仕,即使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在民間的名聲永遠及不上王謝,更不可能成為王謝。
沒有足夠的積累,家族永遠會是士族中的異類。
賈氏郎君甘願放棄選官,隱藏身份潛入長安,就是深知這點。家族根基尚淺,朝堂上有賈秉一人足夠。他人各自發揮所長,為天子所用,打下牢固的根基,才是家族立身的根本。
賈科在長安蒐羅消息,定期向天子上稟,並不經過朝廷三省。
他手下聚集不少人才,既有豪傑之士,亦有雞鳴狗盜之徒。
少數是從幽州帶出,忠心耿耿。餘下皆是從北地蒐羅。
後者之中,有的是受他大嗯,甘願投效。有的則是拿錢辦事,壓根不曉得賈科的真實身份,以為他蒐集消息是「商人天性」使然。
北地戰亂多年,盜匪屢剿不絕,更不用說胡人盤踞的漠北和西域。
想要在亂世中平安行走,保住偌大基業,單會做生意遠遠不夠。結好最強的幾方勢力極為重要。
於是乎,賈科在長安扎根,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長安坊市重建時,他暗中打通關係,送出不少金銀,結好低品官員和散吏。更揮舞著金銀和絹帛,趁機結好巡城士卒,結下多種善緣,埋下為數不少的消息渠道。
經過多年的謀劃,賈科不說手眼通天,卻也差不多了。
如此一來,方能在夏侯氏緊閉城門、封鎖長安時送出消息。更借助之前收買的守城士卒,瞞過叛軍耳目,順利接出劉氏姊妹。
至於王休和周颺的兩個兒子,則屬於「意外收穫」。
王休兄弟逃出城時,遇上週氏的追兵,護衛健僕盡喪。王曜受傷死在途中,王休身邊無人,疲累交加,又驚又懼倒在路邊,遇上賈科派出的探子,當場就被拿下。
周颺的兩個兒子則遭遇私兵背叛。
周颺以為料定先機,做出萬全準備,殊不知,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他起意背叛舊主,轉頭就被私兵出賣。兩個兒子攜帶的金銀都被搶走,不是私兵和護衛起了內訌,他們早已經喪命於刀下。
走投無路時,兩人遇上好心山民搭救。
怎奈惡性深植,兩人恢復體力後,聽山民提到平叛的大軍,為避免消息走漏,竟趁山民不備,一刀將其刺死,更放火燒屋。
不放火尚有逃跑的可能,火勢一起,迅速引來注意。
賈科自己都沒想到,為救劉氏姊妹出長安,派出探子確保安全,中途竟帶回這樣兩份「驚喜」。
審問過程中,知曉王休有意南逃,賈科不免冷笑。
看來是上天都看不過眼,才讓這些人落到自己手裡。不妨一併帶上,送去秦氏大營,權且做個「添頭」。
秦璟兄弟來到營前,聽賈科道明來意,都是神情微變。
秦璟早接到桓容書信,到底有所準備。他的驚訝,更多是針對桓漢在長安的力量。秦玓和秦玒則是心情激動,望向賈科身後的馬車,恨不能立刻沖上前去。
見狀,賈科微微一笑,側身退開兩步。
「阿屺,阿崢,阿嶸。」
馬車門推開,劉皇后和劉淑妃出現在火光之下。
為行路方便,兩人換下宮群,蔽髻已經摘掉,發間僅有兩枚金釵。
或許是舟車疲憊,兩人的神情中都有幾分憔悴。然而,再多的疲憊之色,終掩不去融入骨子的雍容華貴。
「阿母!」
「阿姨!」
見兩人無恙,兄弟三人齊齊搶上前,納頭就拜。
劉皇后和劉淑妃顧不得許多,扶著車轅走下馬車,將三人一一扶起。城內險象環生,生死間走過一遭,母子此番再見,都是百感交集,千言萬語難以表述。
「家母能夠脫險,全仰賴賈掌櫃仗義相助。」秦璟扶著劉皇后,對賈科道,「他日定當回報!」
「不敢。」賈科肅然神情,拱手道,「僕只是奉命行事。」
事到如今,賈科的身份昭然欲揭,隱瞞也是無用。強行掩飾反倒落了下成,不如大大方方擺明立場。
不過,他的身份揭開,此前埋在長安的釘子怕會逐一廢棄,再不可用。
乍一看,這是筆賠錢的生意,可謂是血本無歸。但是,看到今日的戰況,想到城內的種種,賈科不得不佩服官家有先見之明。
叛軍貌似赫赫揚揚,同秦氏兄弟戰得旗鼓相當,甚至擊退攻入南門的騎兵,實則底氣不足,早晚不成氣候。
長安注定被攻破,秦氏仍為桂宮之主。
經歷過這場戰亂,秦策身死,帝位空虛。此前曾下詔令,秦璟有皇太子之名,縱然未行大典,平叛後登基已是板上釘釘。
以此人的行事作風,長安必有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不同於往日。而皇后和淑妃這份人情,遠比預料中更加有用。
營外不是敘話之地,秦氏兄弟迎皇后淑妃入大帳,賈科等人隨之入營。
「阿母阿姨一路奔波,且先休息。」
「阿崢,」劉皇后叫住秦璟,問道,「官家和你兩位阿姨可還在城下?」
「阿母放心,大君和阿姨的屍身俱已收斂。待收回長安城,拿下賊首,必當以血祭奠,告慰大君在天之靈。」
劉皇后閉上雙眼,緩緩的點了點頭。
秦璟退出大帳,腳步聲逐漸遠去。
帳簾放下,劉皇后和劉淑妃坐在榻上,望著映在帳上的光影,互相支撐著,才沒有被驟然湧上的情緒吞沒。
「阿姊,郎君定會說到做到。」劉淑妃輕聲道。
「我知。」劉皇后握住劉淑妃的手,道,「當年阿母給的匕首,阿妹可還帶著?」
「自然。」劉淑妃點頭。
「可惜找不回馮阿妹那把。」
劉皇后接過劉淑妃遞來的匕首,雙眼映在刀身上,沉怒、冰冷。
「待抓到夏侯鵬和王皮,我必親手殺之!」
劉淑妃垂下眼簾,輕柔的笑著,「一刀除了太便宜他們,合該挖出他們的心,看看究竟是什麼顏色。」
美人嬌柔,道出的話卻是石破驚天。
劉皇后和劉淑妃成功脫險,秦氏兄弟放下心頭一塊大石。想到被請入帳中的賈科,三人又不免一頓。
「阿弟,這份人情實在不小。」秦玓沉聲道,「未知南邊的天子究竟是何打算。」
「是啊。」秦玒一樣皺眉,「如其提出讓地,阿兄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如果答應,阿兄登上皇位之後,如何向滿朝文武交代?如果不答應,豈非成了毫無信義之人?
秦璟示意兩人稍安勿躁,望一眼車隊方向,道:「桓漢天子不會提此等要求。」
話落掀開帳簾,邁步走進大帳。
不會嗎?
秦玓和秦玒互看一眼,都不甚明白,秦璟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與此同時,王休和周氏兄弟被帶到左營,交到張廉手中。
知曉幾人身份,張廉當即冷笑。
「先帝有命,夷王皮、周颺三族。這幾人皆在三族之內,理當斬首示眾。先關起來,莫要讓他們死了。待拿下長安之後再做處置。」
「諾!」
王休幾人被押下,綁在臨時搭建的柵欄裡。每人給了一碗清水,半塊蒸餅,確保他們不會餓死,也不會有力氣逃跑。
張廉轉身時,遇上站在夜色中的夏侯岩。
兩人對面,夏侯岩神情黯然,張口欲言,張廉卻搖了搖頭。
「叔峻,我早已經說過,叔父之事非你之過。」
聞聽此言,夏侯岩更覺慚愧。
「殿下有意賜你秦姓,你可考慮清楚?」
夏侯岩搖搖頭,握緊腰間佩刀,神情間浮現一抹掙扎。
張廉嘆息一聲,走上前兩步,用力握住夏侯岩的肩膀,沉聲道:「大丈夫遇事當斷,想想你在漠南的誓言,莫要鑽了牛角尖。殿下要保你,你當明白,莫要辜負殿下這份心意。」
「我知。」夏侯岩艱難開口,聲音沙啞,彷彿被砂紙磨過。
見他如此,張廉沒有再勸,收回手,告辭後大步離開。
兩人擦身而過,目光再無交匯。
張廉分得清楚,知道事情的根源在夏侯鵬身上,實非夏侯岩之過。但張禹死得過於慘烈,縱然沒有遷怒,罅隙業已生成,不可能恢復往日親近。
目送張廉的背影運去,夏侯岩狠狠咬住後槽牙,看一眼關押夏侯端的帳篷,大手攥緊刀柄,用力得手背鼓起青筋。
「走!」
尾音落下,夏侯岩轉身就走,最終消失在夜色之中。
與王休和周氏兄弟不同,夏侯端被擒後,未綁進柵欄,而是獨自關押在一座帳篷裡。
帳中立有一根木柱,柱上嵌有兩根橫桿,夏侯端被綁縛其上,左手的骨頭全被敲碎,左膝蓋被挖掉,僅有半個腳掌著地。
起初他尚能堅持,一個時辰後,手腳麻痺,傷口浸入汗水,痛楚難捱,恨不能當場暈死過去。
張廉沒有用太多的刑具,在打碎他的骨頭之後,更找來醫者為他清理傷口,確保不會發炎紅腫,以至於要了他的信命。
「我之前曾言,凡阿父遭遇,必會千百倍報償!」張廉看著夏侯端,神情冰冷,一字一句道。
他信守承諾,沒有殺了夏侯端,而是用一種讓人飽受痛苦,卻不會失去意識的方式折磨他,慢慢消磨他的意志,直到他再也支撐不住,一心只求速死。
「凡從賊叛亂之人,一個不漏,全部招出。」
「被叛賊屠戮的文武豪強,盡數列於紙上。」
「叛軍兵力、南門之外的城防,全部細細道來,不可隱瞞一處。」
張廉一句接著一句,語速不緊不慢,語調始終沒有太大的起伏。
「我招了,你會給我一個痛快?」夏侯端道。
「或許。」張廉冷笑道。
「你……」夏侯端五官扭曲,臉頰不停抖動。
張廉好整以暇,示意士卒上前,換一條更細的繩子。
「無需太過著急,夏侯幢主可仔細考量。」
這樣的張廉,不由讓人回想起早年的張禹。
夏侯端驚懼太甚,臉色慘白如紙。因為換了更細的繩索,控制不住的手腳發抖,視線被冷汗和血水遮擋,彷彿被猛獸盯上的羔羊。
臨近天明,夏侯端終於堅持不住,沙啞叫來士卒,言其願招。可是左等右等,始終沒有等來張廉的影子。待到帳簾先開,進來的卻是夏侯岩。
「岩兒?」夏侯端瞳孔緊縮,頓時生出一陣喜意,焦急道,「快,放下我……」
連叫數聲,始終不見夏侯岩有所動作。夏侯端意識到不對,聲音停住,仔細打量夏侯岩,激動的表情僵在臉上。
「叔父,殿下賜我秦姓。」夏侯岩開口道,「自今日起,我不為夏侯氏。」
「你要叛出家族?!」夏侯端大怒。
「叔父,大父起兵背叛舊主,矯詔污衊四殿下,欲篡奪帝位,鑄成大錯。縱有再多謀算,真相終究掩埋不住。」夏侯岩深吸一口氣,道,「大父起兵之日,夏侯氏已將萬劫不復。我留下這條命,非為自己苟活,只想代大父和大君贖罪。」
「笑話!」夏侯端咆哮道,「都是藉口!」
「叔父信也好,不信也罷。此戰之後,我將請命入大漠,終身不娶,絕夏侯氏血脈。以此身鎮守邊州,護衛漢室百姓,死後埋骨黃沙,再不入中原半步。」
話落,夏侯岩行稽首禮,旋即起身離帳,再沒有回頭。
夏侯端愣在當場,罵聲堵在嗓子眼,神情驟然扭曲。
太和七年,三月
號角聲起,秦兵再攻長安。
借助之前打開的缺口,南門先失,騎兵如潮水湧入。無論派出再多的援軍,終不能將大軍擊退。
經過三日鏖戰,叛軍頹勢盡現,長安西門、東門先後告急。
秦氏兄弟各率騎兵出戰,夏侯碩死在秦璟槍下,部曲私兵盡數戰死。
周颺被秦玒生擒,王皮卻在亂中不見蹤影。
三座城門先後失守,夏侯鵬坐鎮的北門獨木難支。
見到逼近的秦兵,看到登上城牆、越眾走出的秦璟三人,夏侯鵬不願束手就擒,欲做困獸之斗。最終被秦璟刺傷右肩,自盡不成,綁於城頭。
就在這時,城中突然升起滾滾濃煙,東西南北皆有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