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林氏榮華》第147章
第147章 結識

  「也不必去特意經營關係,只要保持與他們的聯絡就行,」林清婉指點他道:「將林家有意公佈草紙配方,造福天下學子的消息透露出去。掌握好那個度,別太慢,但也不要太快,既不落在那些人的壓迫之後,也要給族中子弟發展的時間。」

  「這,姑姑總要給我個時間。」不然他怎麼把握這個度?

  林清婉低頭想了想,沉吟道:「今年四月不是要考明經科?就選在那前後公佈吧。」

  林佑鬆了一口氣,拱手道:「侄兒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林潤目送他離開,扭頭問道:「如何,佑兒可還得用?」

  林清婉斜了他一眼道:「五哥讓他來我這兒打的什麼主意我明白,如今我讓他做事,我以為五哥也已明白我的意思了。」

  林潤聞言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我這不是擔心這孩子愚鈍不得你的心嗎,既然他還好就好。」

  林清婉哼了一聲沒說話。

  「你可想好了怎麼寫辯折?」林潤問道:「可要我幫忙?」

  林清婉揮手道:「我又不是要當官,辯折只要寫得清楚又情真意切便可,交給你寫,誰看不出是代筆?」

  她可是幫林江捉刀過奏折的,辯折倒還難不倒她,她憂心的是給皇帝的密折要怎麼寫。

  僅憑她一人,她的目的何時才能達到?

  所以還得找個人幫忙,而這世上除了皇帝,還有誰比他更合適嗎?

  而且,此次趙捷也在南征軍中,只要南征成功,甭管他表現如何都是立了功。

  對方越能幹,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越重,以後有了利益之爭,就算皇帝感情偏向她,為了大局和利益卻未必會向著她,所以她也得提高自己的地位才是。

  只有她越重要,皇帝才能越公正,或者還會向著她。

  所以林清婉得好好的琢磨這密折要怎麼寫,她在他的心目中不過是林江的幼妹,林江女兒的撫養人,他施恩的對象。

  她年紀小,閱歷淺,有些事是不應該知道的。

  辯折倒是好寫,等責問的公文送來,她照著一一辯解就是了,公事公辦倒不難。

  可密折還要揉入感情,林清婉咬著手指呆了半天才開始動筆。

  當今是個寬厚的皇帝,如今算得上君臣相得,但他也曾經歷過權利被世家和勳貴把持,自己動彈不得的前期的。

  那時候他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幾個手握兵權的將領身上,一直到林穎將林家軍的兵權交給他,他才慢慢有了話語權。

  軍中是世襲制,除了他掌握的東北軍外,西軍的盧真,西南的鍾如英,還有把天子門戶的崔正,他們三人要是死了,繼承這三軍的必是盧家人,鍾家人和崔家人。

  皇帝要冊封這三軍的大將軍也得問過這三家的意見,這就是現實。

  而在朝中,科舉制承自大唐,同樣有各種各樣的弊端,甚至比之尤甚。

  進士科考試中能有幾個寒門出身?

  上一屆只有一個耳,三年過去了,那人現還在翰林院裡打雜呢。

  幾乎錄用的都是官宦子弟,如今大梁還年輕,看不出什麼,但長久以往,朝政被朝臣把持,皇帝還有什麼話語權?

  不僅皇帝,連百姓都沒了出頭之路。

  扶持寒門,皇帝必然是願意的其中一個,而經過周武,他也應該看到了寒門發展的好處。

  然而她只是個還未滿十七歲,閱歷不深的姑娘,她不應該想得這麼深的。

  只能是林江在世時曾慨歎過,她才知道這些事情。

  林清婉邊想邊提筆,寫完後又改了兩遍,確認無錯漏後才收到盒子裡放好,只等朝廷的問責折子來。

  這一次朝廷的速度倒是快,她才收到任尚書的急信兩天,朝廷的問責書就到了。

  林清婉打發了官差,便連夜寫了辯折,將辯折交給候在驛站的官差,看著對方走後才轉身驛館。

  身為郡主,林清婉是有具折上奏的權利的,同樣的,也有寫密折的權利。

  驛館收到她的密折,不敢耽誤,立即換了衣服出門。

  他們有另一條路線,並不與京城來的官差們同一條路,且因是密折,他們可以驛站換馬,速度更快些。

  所以皇帝是先收到了密折才看到辯折,當然,這已經是六天以後的事了。

  現在雙方都很平靜,他們也是很忙的好不好,鍾如英和蘇章又立了大功,現在南漢已經是負隅頑抗,眼見著就要打到南漢的都城了。

  朝臣們覺得是時候把鍾如英召回來了,不然真讓她與大楚的軍隊碰上,到時候就不是大梁和大楚合夥吞了南漢,而是大梁要以一抗二了。

  有人提議自然有人反對,理由也很充分,「鍾將軍智謀雙全,南征正是有她才能如此勢如破竹,此時眼見著就要攻入南漢都城,怎能這時召回?

  若是因此貽誤戰機,反倒讓大楚搶先攻入南漢都城,那才是得不償失。」

  「不錯,不能此時召回,陛下,不如等如英郡主攻下都城後再召回。」

  「萬一鍾將軍壓不住脾氣跟大楚打起來怎麼辦?」有大臣反駁道:「不是還有二皇子,趙捷和蘇章嗎?難道他們三人還比不上一個鍾如英?」

  當下有人嗤笑道:「比不比得上看他們的戰功便知,難道還要人說嗎?」

  「趙捷雖也有勝戰,但接連失利兩次,要不是蘇將軍救援及時,只怕二皇子都受牽連。要我看南征軍中除了鍾將軍和蘇將軍,其他人也不必再提。」

  「難道二皇子也不能提嗎?」

  當下有人很不客氣的嗤笑,雖未明說,但意思很明顯,就連兵部尚書都不說話。

  其實趙捷失利並不全是他的錯,他為什麼失利,朝中有大半大臣心中有數,說到底還是二皇子急功近利,瞎指揮。

  趙捷正好攤上帶著二皇子,也是他倒霉。

  坐在座上的皇帝面無表情的聽著他們吵,等他們吵夠了才道:「等如英打下都城再說吧,閔卿家,下令讓如英加快腳步,盡快回來。」

  兵部尚書心中哀歎,鍾如英要是能聽他的才怪,看來他得好好想措辭了。

  朝中雖有不少人盯著林清婉,但此時南漢的戰事最重要,在林清婉的辯折未到前,大家也只能在朝中打打口水仗,還不如把時間用在正事上。

  而遠在蘇州的林清婉在把折子都遞出去後也不再去猜忌憂慮,而是把精力大部分用在了文園上。

  紙坊以後不那麼賺錢了,她希望文園的收入能夠填不上那個缺口。

  而文園也的確沒讓她失望,林玉濱帶著朋友們進去玩了一天,等她們回去,她們的姐姐妹妹,母親嬸嬸,奶奶外婆便知道了文園這一個好地方。

  風景既然這麼好,下次她們也可以約上朋友去那邊聚聚。

  而林佑更不必說,和幾個同窗玩了一天後便開始著手準備文會。

  這一次文會他辦的挺大,在經過林清婉的同意後回族拉來了不少族兄弟幫忙,傳出話去,凡是有願來的有識之士都可以直接進園,他還直接下帖請了不少寒門子弟。

  進了文園,大家便找了各自熟悉的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文園的風景的確不錯,加上林佑組織得好,這場文會一共舉行了三天,不僅將文園推了出去,還把林佑等幾個比較能幹的林氏子弟推到了人前。

  他們都是旁支,雖出自林氏,但家境一般,身份也不高,若無人帶著根本接觸不到盧瑜這些人。

  這次林佑用文園的名義將蘇州城大半的文人都請來了,作為東道主的他們遊走在眾人之間倒是結識了不少人。

  他們謹記林清婉的教誨,不以身份看人,事後也只與自己談得來的人來往,倒讓人高看了他們不少。

  所以文會過後,大家都交了幾個朋友。

  林佑尤其喜歡與遊學過來的那幾個學子說話,姑姑說過,能在這個混亂的時候出外遊學,不僅要有膽魄,還得有本事,人家走過的路,見過的事不知要比他多多少。

  如今他無力出去遊學,也就只能跟他們多請教一些外面的事。

  這些人也是高傲的,他們幾人作伴到處遊學,若碰到大的商隊便會請求同路,與商人,路上的販夫走卒都說得上話。

  見得多了,不免就覺得以前太過狹隘,跟這些養尊處優的公子哥也少了許多話題。

  雖然曾經他們也是這樣的。

  所以林佑剛找來時他們也不過是禮貌的應和而已,但談得多了卻有些驚訝,林佑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

  鄭琪就很驚訝,「你還懂農桑之事?」

  這源於他們說的路上一個見聞,一戶農家的麥田剛入春就一片枯黃,沒過幾天直接爛根死了,所以哭得挺慘。

  鄭琪他們懷疑是天冷凍的,林佑卻說可能是肥太多燒的。

  他笑道:「以前是不懂,但今年跟著我姑姑下地侍弄莊稼,聽老人們說過一些。你說的那地方離我們蘇州不遠,今年蘇州算不上冷,所以我覺得未必就是凍的。」

  鄭琪若有所思,「你說的的姑姑莫不是林郡主?」

  林佑點頭。

  鄭琪笑問,「怎麼林郡主還要親自下地幹活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