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賽舟
龍舟賽的決賽分為全京官學比賽和全京軍兵比賽,前者都是官家後代、未來之朝廷棟樑,自然要受到重視,後者則直接是軍隊水戰實力的體現,其水平當然不是書院裡的學生們能夠比擬的,所以軍兵龍舟比賽才是重頭戲裡的重頭戲。
龍舟的形制有很多種,中等的長九丈五尺,長的有十一丈,短的也有七丈五尺,造型各異,有虎頭船、飛魚船、鰍魚船、小龍船,還有專為皇帝特製的大龍船,足有四十餘丈,而划船者的人數也因形制而有不同,有五十人以下的,也有六十人、八十人甚至上百人的。
參加書院賽的學生們大多還是未及冠的孩子,因而只比四十八人參加的中型龍舟賽,划船者,也就是橈手,共三十六人,其餘十二名分別為鼓、梢、鑼、旗、唱神、托香鬥六種執事,每種兩人,再看學生們所用的龍舟,首尾高翹,用彩漆畫成龍形,旁列弓、弩、劍、戟等兵器,象徵著「十八般武藝」,另還插有各式旗幟和幡,船尾插著蜈蚣旗,所有旗幟及橈手們身上賽服的顏色都必須統一,各書院都採取的是自己書院的代表色,譬如蘭亭書院,賽服就是天藍色,雅峰書院是蒼青色,玉樹書院是銀白色,錦繡書院是赤紅色。
進入決賽的一共有十六支隊伍,每四支為一組進行四取一的比賽,四場過後再決出最後競爭頭魁的四支隊伍。
錦繡書院抽籤抽到了第三組,因而暫先將舟停在旁邊觀戰,抽到第一組出戰的四條龍舟齊齊地停在起點線上,見個個英姿颯爽,手執橈漿躍躍欲試。
龍舟上最關鍵的部位就是坐在最前面劃頭位的人,俗稱「扒頭橈」,這個人是全船力氣最大的人,指揮著全船的節奏去劃,能夠當上扒頭橈的人是很光榮的,而錦繡書院出任扒頭橈這個角色的人,正是元昶。
在船尾掌舵的人也很重要,這個人掌握著龍船的方向,稍有疏忽就會鑄成大錯,必須以方向感好、控制力強、具有大局觀的人來擔任,錦繡書院的掌舵人,則是武珽。
其餘的隊員當然也很重要,賽龍船是集體運動,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方能取勝。
但聞得湖面上鏘然一聲鑼響,船上岸上登時靜了下來,賽舟上的橈手們精神抖擻嚴陣以待,湖風推波,暗潮洶湧,但聞又一聲震天鑼響,四支龍舟頓如離弦之箭般「嗖」地射了出去!一時間簫管奏鳴鼓樂齊響,有皇家樂師在樂舫上詠唱起古老的祭祀樂章,賽舟上的歌者則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岸邊湖上的觀眾齊齊發出海嘯山呼般的喝彩聲,器樂聲,歌詠聲,拍漿聲,水波聲,呐喊聲,合奏出一曲波瀾壯闊的交響樂,那迅疾而出的龍舟穿波逐浪幾欲化真騰空,健兒們奮力揮槳好似披荊斬棘,幾條賽船時而齊頭並進時而你逐我趕,眼看你快了一丈,轉瞬他就超了半身,使得兩處的觀眾們一時驚一時歎,一時緊張一時狂歡。
燕四少爺半個身子都探出了舫外,扯著嗓子跟著呼喝,武玥先還只緊緊攥拳靜觀,不一時也摁捺不住,和燕四少爺兩個比著嗓門地呐喊。
第一組的比賽蘭亭書院龍舟隊勝出,接著便是第二組開始。
劃龍舟時也是要掌握一些技巧的,譬如行船以旗為眼,動橈以鼓為節,橈齊起落不亂分毫,方能勁往一處使,力半而功倍。
橈手們在湖中分波逐浪時,兩岸的群眾也沒閑著,歡呼呐喊是一方面,另外還要顧著往湖中扔桃符和裝有米與雜豆的兵罐,就跟「轉發該錦鯉有好運」是差不多的寓意。
終於到了第三組錦繡書院隊出場,赤紅色的龍舟陽光下油光閃亮,隊員們個個精神十足,元昶坐在第一位,歪著頭四處打量,也不知在找誰,就聽得好幾條官船上的人都歡呼起來,顯然都是錦繡的學生們。
忽然一眼,元昶瞅見了這條畫舫上的燕七,才剛一直微皺的眉毛登時雁翅一般揚展開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晶亮白牙,抬手沖著這廂一揮拳。
燕七也沖著元昶揮了揮拳。
元昶就聽見坐在自己後面的隊友納悶兒道:「那胖丫頭怎麼還拿著個饅頭給人加油呢?」
元昶:「……」
「duang」地一聲比賽開始!
「五哥!五哥!加油!加油!」武玥大聲叫嚷起來,然而聲音瞬間就淹沒在了鋪天蓋地的鼓樂與群眾的呐喊聲中。
「天火燒太陽,地火燒五方,雷火執常法,燒死諸不祥,龍舟下弱水,五湖四海任飄蕩……」
岸上傳來嘹亮的巫禱船歌,民眾們自發應聲,越和人越多,越和聲越大,湖中健兒似受了這歌聲的激勵,愈發搏命擊浪,奮勇直前,便似那詩中所寫:「鼓聲三下紅旗開,四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四龍望標目如瞬。岸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
錦繡書院以第三組頭名的成績闖入決賽!
而當四個組全部賽完之後,最終進行決賽的四支隊伍也躍然而出:蘭亭,雅峰,玉樹,錦繡!
決賽與預賽、複賽等有所不同,決賽要決出最終的勝者、最強的龍舟隊,於是以錦彩銀碗掛於竿,插在終點處是為「標」,參賽船隊第一個到達終點後需拔起標杆方算勝者,謂之「奪錦標」。且決賽的賽程也是最長,途中還要經過幾處險要之地,起點與終點都在湖中,龍舟由歸墟湖出發,進入暘谷河,在河中折返,回到湖心處的終點。
震天的歡呼聲中,參加決賽的四支隊伍整齊劃一地停舟於起點線前,橈手們個個肌肉賁張、精力集中,一聲鑼響後,四箭齊發,棹擊波浪,鼓樂轟鳴!四支龍舟並駕齊驅奮力爭先,錦繡書院的死對頭玉樹書院稍稍領先一個船頭,乘風破浪暫時居於首位,位於次位的是蒼青色龍舟的雅峰書院,錦繡書院卻一時落在了第三,急得武玥和燕四少爺兩個幾乎整個人都探到了舫欄外去。
燕七遠遠地看到坐在龍舟最前面的元昶神色端凝,不急不躁,竟透出些大將般的沉穩風範,一下一下帶著韻律地劃水、擺臂、前傾,身後眾人亦緊緊相隨,坐於船尾的武珽一行觀察場上局勢,一行不時發出口令指揮眾人,能進入決賽的隊伍自都不是泛泛之輩,均有著充足的經驗和扎實的戰術底蘊,便見這四條賽船,或前驅中流,動作齊整,或卷旗息鼓,悄然逼近,或忽進忽停以疲勞對手,或一縱一橫擠兌它船,再或甲船與乙船摽著勁糾纏,丙船卻上前干擾,待得甲乙欲與丙競技時,丙船又抽身而退——端地是戰術與技巧並重,力量與速度共長,一時間這四條賽船在這些年輕、熱血、強壯、勇敢的小夥子手下你追我趕你進我退你停我讓你強我橫,直如迅鯉狂龍翻波起,疾風怒雨鬼神過!
劃至河濤險要之處,正是趕超或拉開差距的好時機,眾勇士掄開了橈槳逆流直上,驚湍跳沫裡如群龍格鬥,偶墮洄渦時又奮勇爭回,兩岸呼聲動地,湖上喝彩掀天,沿途鳴金伐鼓聲勢如雷,全民沸騰舉城狂歡!
——河面上的局勢此時卻風雲突變!距終點僅有數十米之時,錦繡書院的赤色龍舟突然發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超越了身前的蒼色龍舟,而始終處於首位的玉樹書院的銀色龍舟亦使出了全力做最後的衝刺,兩條龍乍起了須、撐開了鱗,騰起了身體舞開了爪,挾著萬鈞雷霆之勢、劈波斬浪之姿,形如兩道厲閃,沖亂了萬頃碧波,直直刺穿終點的錦標線!
——赤色狂龍最終後來者居上實現超級逆轉,以一個龍頭的優勢擊敗宿敵、悍然奪魁!
「轟——」地一聲,岸上掀起了狂瀾巨浪般的喝彩,元昶在這天搖地動中高高舉起了手中縛著錦彩的標杆,向著四面八方群情激昂的人們奮力揮舞,錦繡的隊友們歡呼著,吼叫著,紛紛舞動著手裡的橈槳慶祝他們拼搏來的無尚榮耀,緊接著不知是誰嚷了一嗓子,一夥人扔下槳,聚過來七手八腳地將元昶揪過來舉過頭頂,而後用力向著高處和遠處一拋,元昶小同學就抱著他的錦標在空中華麗地翻滾了幾個跟頭後轟地落入了湖中。
一時間笑聲雷動,沒等元昶從湖裡浮上來,從隊友已經又聚去了船尾,把武珽也來了個拋繡球,遠遠地扔進了湖中,再接著一幫大小夥子撲通撲通地全都跳下了水,盡情地在澄澈沁涼的湖中歡騰雀躍地慶祝著他們的勝利。
「簡直是——太棒了!」武玥啞著嗓子揮舞著拳頭,一張臉因激動而佈滿了紅潮,黑葡萄似的眼睛晶晶亮地轉頭望向燕七,「我真後悔這輩子沒能投個男胎!這樣令人熱血沸騰激情賁湧的事,女人永遠也撈不著去做!我為什麼不是個男的!為什麼!為什麼!」
「這得怪武大伯太專斷獨行了,事前都沒跟你商量。」燕七連忙給她安撫情緒。
「……」
陸藕在旁邊也激動得眼角閃著小淚花:「真厲害啊,最好看的就是逆轉一幕了!」
「怎麼樣,我五哥厲害吧!」武玥什麼時候都不忘「正事」,連忙趁機給閨蜜安利她哥。
「厲害,錦繡書院的每個橈手都很厲害!」陸藕連連點頭道。
「呵呵呵呵呵呵,把注押在錦繡贏上,我真是太神機妙算了,」燕七聽見崔暄在那廂用扇子掩著嘴竊笑,「……真是好想對著鏡子給自己磕頭啊。」
燕七:「……」你咋不上天呢!
「賭莊還拿這個開盤呢?」崔晞在旁邊問。
「賭莊什麼不賭?」崔暄搖著扇子怪笑,「背地裡賭閔貴妃這一胎生男還是生女的都有。」說著看了眼燕七,「令叔同人賭殺豬李腳背上的毛是單數還是雙數,贏了一百兩銀子。」
「……」四叔這也是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啊……
「一會子要開始的軍兵龍舟賽能賭得更凶,」崔暄眯著他那雙狐狸眼兒繼續和崔晞道,「去年銳健營的龍舟爆冷奪魁,在它身上下了大注的安慶侯世子一下子賺了筆驚天大財,今年比去年下注的人怕是只多不少,甚而還有些持家不善的府上竟指著這一賭能扭轉虧空。」
燕大少爺在旁邊聽見這話,轉頭過來壓低了聲音道:「我聽說民間的龍舟賽上有地下賭莊操縱結果,搞得好些好賭之人因此而傾家蕩產,設若這賭莊背後權大勢大……豈不是想搞垮哪一家就能搞垮哪一家?」
「這種情況倒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崔暄歪著嘴笑,「前提是那一家人裡頭得有那麼一個敗家子兒,嗜賭如命且還膽大包天,所以說麼,只要有弱點,就能被拿捏,而這世上又有誰能毫無弱點呢?」
燕大少爺點頭,燕三少爺在旁邊倒是聽得認真。
「小七兒,」崔暄笑眯眯地看向燕七,「來來,告訴大家,你的弱點是什麼?」
「太愛吃好東西。」燕七道。所以趕緊拿好吃的來拿捏她吧。
眾人:「……」
說話的功夫,今日最重頭的比賽即將拉開帷幕,由京內京郊各軍各營各所組建起來的龍舟隊通過預賽決出的前十六名的隊伍已經劃入了湖心,亦分做四組決出四名進入決賽的隊伍來。這些成日習武操練的大兵遠非書院裡念書的書生們可比,那精氣神兒,那氣場,那作風,簡直就像是在上戰場,端地是肅整威嚴、殺氣騰騰!
鑼聲響後,第一組開賽,那真是眾槳掀起千尺浪,戰意衝開萬層波!直把觀眾們看得目不暇接呼吸急促,一顆心提著,全身的勁兒繃著,喊啞了喉嚨,跺疼了腳掌——這才是全民同歡,這才是萬眾共樂,這才是四海升平八方寧靖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