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十年》第380章
第380章 史上最豪華收購團

  2000年美聯航曾在《財富》全球500強中名列第245位,銷售收入達180.27億美元。曾作為全球航線結構最廣的公司,擁有員工8.3萬人,每天運營2200多個航班飛往30個國家的139個目的港,約占美國航班總量的20%。鼎盛時期股票價格曾達到100余美元一股,市值60億美元。

  亨利電話裡說起的計劃讓李晨新有些心動,不過這樣大的一個計劃,他必須得和公司全體商量。因為這樣的一筆收購案,哪怕說是由七方一起操作,他一個人也不一定能吃的下。

  李晨新最後打算由新辰公司參與這一計劃,不過這只是他最初的想法,最後是不是要參與進這個收購案,還得看具體情況。掛掉電話的李晨新馬上通過網絡開始查找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資料,看著這家公司的資料,李晨新確實心動了。

  這可是一家世界五百強中佔據中間位置的大公司,就算他們的新辰公司如今都還沒有進入世界五百強呢。這家公司現在擁有著近五百架客機,大多是波音公司的飛機,還有少量的空中客車飛機。上次在9.11中,四架被劫的飛機中,就有兩架是他們的飛機。李晨新當時出事的那架,就是他們的93號航班。

  這家公司去年一年就虧損達到了二十一億美元,可以說是創下了最高虧損記錄。這讓李晨新十分好奇起來,一家這樣的航空公司哪怕因為9.11帶來的影響,再加上原油上漲,導致燃油費成本上升,可也沒有道理一下子就虧損二十多億美金啊。

  從一大堆的資料中,李晨新終於找到了答案。1994年美聯航進行重整轉制,為了平抑經濟危機帶來的減薪,董事會做出了一個大膽舉動:把55%的股權分給飛行員、機械師、其他地勤人員和經理層,交換條件是對工資和福利等作出讓步。大多數聯合航空公司的雇員購買了公司55%的股份,這使得聯合航空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多數股份由雇員擁有的航空公司。改制後1995年是美聯航歷史上少有的黃金時期,公司市值一年中增加了近40億美元,員工的滿意度也大大上升。該公司還在美國西海岸開始了低成本的聯合穿梭公司的運營。

  不過雖然讓美聯航火了一陣子,但最後成也這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敗也這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憑著員工持有多數股的股權分配,美聯行等於把自己交給了所有的雇員,自然也希望雇員與公司同舟共濟,不計較短期薪資上的得失,而是把命運與公司的長期發展聯繫在一起。但由於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工會組織,特別是飛行員工會很快發現通過對公司的控制權,他們給自己漲工資獲得的收益將超過提升股票價值的所得。在董事會裡,所有的工會步調一致,反對任何挑選出來的總經理,結果可想而知,新當選的CEO都成為了工會的附庸。

  而就在前年,2000年春天,管理者與工會之間的矛盾加劇。在與飛行員的工資談判中,CEO格德溫提出希望並購美國航空公司獲得廉價的勞動力。飛行員們得知後憤而罷工,迫使取消了很多航班。為贏得飛行員工會對收購的支持,格德溫同意給飛行員加薪28%,比開始談判時飛行員工會要求的還要多。該年因關閉航線美聯航收入下降26%,但支出卻減少了不到3%,上述飛行員合同就使它多支出了6.92億美元。那時美聯航的股票已經開始下跌。

  李晨新笑了笑,怪不得這家公司經營不下去,一年就要多支出近七億美元的工資。如此的高成本,在這樣航空業不景氣的時候,他不倒誰倒。這讓李晨新想起了如今國內的很多國營企業,大都和這樣的情況差不多。企業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因為各項成本太高,最後競爭力下降,進入惡性循環之中,直到倒下。

  「9.11」事件中美聯航損失了兩架飛機,元氣大傷,但工會並未因此而作出退步。去年年1月工會選擇的新CEO格瑞頓以與工會有良好關係著稱,他一上任就在與機械師的談判中敗陣,先給機械師增加了工資,卻不能從他們那裡得到福利的減免。去年一年美聯航損失了21億美元。

  由此可見這家公司已經確實到了最後的了階段了,這不禁讓李晨新感到一陣好笑,那些員工做樣的做法其實是目光最短淺的行為。原本他們都是公司的主人,公司賺錢了他們自然也就賺錢了。而如今他們直接反過來,直接開始吸食這家公司的老本,大家都已經開始將公司的利益放在了個人的利益之後,大家不是想著怎麼讓公司發展,而是想著怎麼把公司先分光了。這樣的員工,讓李晨新感到一陣不屑。

  李晨新一直以來都是堅持高工資,高福利的。但是做為一名企業管理者,他也十分的清楚,高工資、高福利就意味著高成本。如果一家公司最後取得的效益不好,那麼過高的成本,就會成為最先勒死企業的繩索。

  今年美聯航又繼續虧損,破產前其12年資歷的飛行員的平均年薪有26.5萬美元,而在有些航空公司,這個數字還不足10萬美元。

  看清楚了這些問題後,李晨新對於收購聯合航空公司反而是十分有興趣起來。他知道,聯合航空之所以這些年來一直鬧個不停,關健的原因就在於公司的員工手中持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這直接導致了員工對公司的操縱。

  但是如果李晨新等人要想收購聯合航空的話,其實事情反而簡單了。只要他們將目前聯合航空的情況通過媒體輿論炒作起來,那麼這家公司的股票將會直線下跌。當股票跌破那些持有者心裡價位後,他們就能過能二級市場收購聯合航空的股票,然後再進一步對聯合航空展開收購。

  按現在李晨新所得到的情況來看,聯合航空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他們申請破產保護,那麼如此一來,雖然員工手中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票,但是法院一接手後,那麼工會就等於是自動出局了。他們最大的武器,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就將失去作用。破產保護狀態意味著工會的自動出局,以往憑資本發言的方式將被聯邦法官的判決取代。在破產保護下,管理層首要做的是與工人重簽協議,如果工人的讓步不令人滿意,管理層可以把計劃拿到破產法官那裡接受判決。如果管理層沒有魄力,根據債權人的建議,法官還可能強令裁員或減薪,直到公司重新盈利為止。破產保護狀態對工會還有另一層含義,因為股票價格低廉,他們在董事會上的控制權有可能被收購者取代。

  除了這條路外,那就只有破產一條路了,不過那條路是一條真正的不歸路。一旦選擇了這條路,那麼才是真正的同歸於盡了,那意味著那些員工手裡的股票將成為一張廢紙,李晨新不相信會有人選擇這樣的一條路。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已經無路可走,唯有申請破產保護。不過李晨新相信,如果他們這個時候願意投入資金收購這家公司的話,那麼還是大有可能的。

  這家公司在目前資產總額為247億美元,債務總額為295億美元。而且李晨新通過資料還查到,聯合公司有一筆8.75億美元的債務即將到期,如果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償還的話,那麼他們就真的將處於破產邊緣了。

  這樣的一家公司如今管理層和員工是陷入了爛泥塘,誰也不肯退讓,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李晨新等人殺入的話,那麼他們就能以對公司絕對的控股權,來對公司實行裁員和減薪。只要能打破目前的怪圈,那麼降低成本後的美聯航,依然是美國第三大航空公司。

  在和羅永薇、楊瀾、梅格進行了數天的商討後,李晨新終於決定,加入這次並購。其實如果只是考慮資金問題的話,新辰公司一家公司就能將這事情解決了。不過考慮到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乃是美國第三大航空公司,估計如果他們單獨展開收購的話,可能會面臨著來自美國方面的一些其它方面的壓力。最後李晨新覺得還是投資就算了,反正公司的核心業務現在還是互聯網業,現在加入這個並購,也只是在如今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先行對一些其它的行業做一些試探性的發展。

  對於李晨新的新辰公司肯加入這個計劃,亨利也感到十分的高興。相信有了李晨新的加入,這個計劃也更有可能成功。這個收購方可以說的上是十分豪華,一共由八方代表組成。新辰公司,李晨新、高盛集團、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埃裡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