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網票平台的戰略意義
作為影視行業多年的從業人員,斯皮爾伯格對李牧所說的這套網票系統格外關注。
對於他的問題,李牧給出了回答:「這套系統目前已經完全開發完成,我在華夏燕京收購了一批院線,現在已經完全改造完畢,並且接入了這套網票系統,下個月就會正式投入使用,如果這套系統在整體上沒有問題,那我們就會想辦法將它推廣到更多的院線,最終希望能夠將所有的院線都囊括進來。」
湯姆‧漢克斯讚歎道:「這樣的話,我相信對院線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益處,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上座率,還可以降低他們的人員、管理成本。」
萊昂納多一臉認真的聽了半天,咂嘴說道:「湯姆說的沒錯,對院線來說,接入這套系統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讓他們一下子就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再也不是只能在他們院線內的幾個售票窗口售票了,而是面向整個互聯網,這個主意真的是太棒了!」
李牧微微一笑,說道:「我們的產品理念是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戶付費以及體驗,徹底將用戶購票觀影的流程簡化到最低,一旦降低了用戶的行為成本,那麼自然會提升用戶的使用頻率,如果現階段一個生活在洛杉磯的普通市民,每個月去兩次電影院,那麼我的目標,就是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完善便捷的網票系統,每個月去三次、去四次電影院,這樣的話,給整個市場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將是十分巨大的。」
上輩子,華夏電影票房飛速攀升,在李牧看來,一方面得益於人均gdp的增長,讓人們對文娛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和相對應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也跟華夏互聯網行業的促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華夏互聯網行業針對電影、演出等領域的網票產品簡直多如牛毛,而且大部分體驗都非常好,到了2015、16年,華夏電影票房中,至少有75%以上來自於在線售票平台以及線上團購平台,線下影院的銷售只能佔到總票房的20%出頭,由此可見,在線購票對整個影視行業的促進非常明顯。
當年華夏的網票系統起步雖然比較早,但是早期沒有巨頭和大資本進入,所以一開始就沒有形成行業領袖,只是一堆創業型企業在這個領域耕耘,各家的取票終端互不通用,投放都是問題,那種你爭我搶的陣地戰很難對整個行業形成統一,直到巨頭出現,也就是騰訓和阿里吧吧進入,才各自借助微信與淘寶、支付寶,成為了網票領域的兩大平台。
李牧現在手裡拿著一把極好的牌,他現在是網票系統的首創者,不但產品軟硬件積累已經做全,連專利壁壘也已經建好,再加上自己現在就是華夏互聯網行業唯一的巨頭,以巨頭的實力和資源來推動網票系統,絕對能夠在一上來就直接形成高度統一。
李牧的目標是前期就讓所有的影院選用自己的票務銷售與管理系統,這套系統本身就能大大提升他們的日常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而一旦他們採用了這套系統,他們的票務銷售情況就將實時傳輸自己的在線票務系統。
除了統一的票務系統,他還要在所有的電影院投放自己的取票終端機,而且這套終端機將預留為將來其他在線票務系統開放的功能,將來如果有其他的競爭對手出現,李牧可以用現成的數據系統,以及線下取票終端把它囊括進自己的體系內生存。
提前在一個行業打好基礎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李牧如果先所有競爭對手一步,在全國,甚至全美、全北美提前布好戰局,不但能夠鎖定所有的院線系統,還能搶佔所有下沉到院線的終端資源,到那個時候,誰想進來跟自己競爭都要提前掂量清楚。
如果對手是創業團隊,那麼自己光是這個覆蓋的成本他就不可能負擔得起,如果他選擇以某個地域先起步,那自己隨便從整個全國市場的利潤裡拿出幾百萬,在對手起步的地區,以終端票價虧本的方式直接對其發動打壓,直接就可以輕鬆將對方扼殺在搖籃裡;
在這種情況下,想跟自己競爭,唯有大企業或者大資本才有可能實現,但是,即便是大資本自己也不用擔心,越大規模的資本投入也就越慎重,有自己這麼一個龐大的對手守在這裡,大資本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拼錢?那真是太好了,因為自己已經成了規模,已經有了利潤,而對方要從一開始就跟自己拼資本,一旦拉開燒錢的序幕,那就不是想停能停得下來的。
國內的院線市場李牧絲毫不擔心,憑藉yy強大的推廣能力,所有的院線都不會排斥跟自己的合作,要知道yy真正牛逼的不只是推送,而是精細化的推送!不僅可以根據性別、年齡段發佈不同的推送,還可以根據註冊地、登陸地ip來進行地域性的推送,這一點對院線來說,適用性太強。
燕京的院線只要跟自己合作,直接給所有燕京ip登陸的、18-38歲的年輕人、中年人發燕京本地影訊的相關推送,一定會帶來非常直接的轉化,甚至可以做到只給海淀的用戶推海淀的電影院,進一步提升推送的精細度和轉化率,光是這個資源,就足夠院線反過來求自己了。
不過美國這邊,李牧沒有足夠的把握,現在yy雖然爆火,但是自己下階段的重心是要建立數據處理中心、保證yy、《天堂小鎮》以及未來《植物大戰殭屍》在美國的穩固發展,根本沒有精力對院線領域進行滲透,而且眼下美國的院線發達程度遠非國內可以比擬,複雜程度更不用說,李牧想在美國推動網票系統,一定要有地頭蛇配合,否則效率一定非常低。
而李牧眼中最好的合作夥伴,就是斯皮爾伯格!
斯皮爾伯格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是不用說的,雖然一線導演很多,但是能把商業片做到他這個高度的一線導演並不算多,越商業的導演,也就具備越強大的市場認可度,所以斯皮爾伯格是李牧眼中潛在的合作夥伴。
而且斯皮爾伯格本身就是一個經濟頭腦非常強大的人,他有自己的影視公司,有自己的影視製作團隊,有龐大的行業資源和人脈,如果他能夠幫自己推動網票系統在美國發展,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這時候,斯皮爾伯格也對李牧的網票系統格外感興趣,在仔細揣摩之後,問他:「如果要其他影院加入網票系統,最關鍵的,是不是得讓他們全部換成使用你們的票務管理系統?」
李牧點了點頭,說:「一般情況下,院線必須使用我們的系統,這樣才能保證信息的實時互通,不過可以讓心的是,我們的系統本身就是一款非常高效的票務管理系統,對院線來說有很大的益處,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免費的,我們還會提供專門的維護團隊,所以這本身對他們來說是件100%的好事。」
說著,李牧又補充道:「如果院線有自己的系統也不要緊,我們的技術在構架整套解決方案的時候,預留了數據接口,只需要對方在系統裡做好與我們網票系統的接口,把票務信息實時傳輸過來即可。」
斯皮爾伯格點了點頭,又問:「那你的網票系統準備跟院線如何分賬?這一點應該是院線最關注的問題。」
李牧笑道:「針對加入網票系統的院線,我們會定一個非常低的分成比例,只取最多不超過5%的流水分成,賬期不超過一個月。」
一張十美元的電影票,5%的流水只能賺取50美分的毛利,這50分的毛利還要承擔網票系統本身的開發、運營以及維護成本,算下來,李牧都未必能賺得到錢。
但是,李牧考慮的不是賺票務分銷時的那點提成,他真正想做的,是籠絡用戶,如果將來有50%以上的電影觀眾會通過自己的網票平台購票,那自己就相當於扼住了整個電影行業的命脈!
到那個時候,院線都要臣服在自己腳下,自己如果要臨時提高分賬比例,他們只能答應,否則一旦脫離了自己的平台,就相當於脫離了至少一半以上的觀眾。
不過李牧想的並非靠這種低劣的手段賺錢,而是希望能夠借這個機會發展自己的影視與發行公司,到時候自己公司的片子,就可以借此要求院線給更多的排片,同時自己也會在自己的平台上,給自己的影片更多的推廣資源,多方努力來提升票房;
這樣一來,不但進可攻,而且退可守。
一旦到時候院線因為與其他公司的合作關係,故意給其他影視公司的作品更多排片,或者故意給自己公司的作品更少排片,自己可以直接在網票平台上雪藏對方的作品,讓對方就算是有大量排片,也保證不了上座率,最終還是要向自己妥協!
上輩子,幾乎所有的大型票務平台最後都轉型搞了影視公司,根本原因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