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品仵作》第二章 人各有志
後柴巷裡以前的住戶多以賣柴打獵為生,只出了一戶仵作,暮青離家時,家中早已沒了四鄰。她一走就是三年,古水縣裡的百姓興許以為她死了,左鄰右舍又搬了回來也有可能。但看步惜歡的神情,暮青知道不是這麽回事,在這院兒裡的十有*是熟人,而和他熟到能讓他這麽自在放松的人……不用猜都知道是誰。

 門吱呀一聲開了,門內之人玉面青袍扇不離手,人在房簷下,笑比玉蘭美。

 “帝後駕臨寒舍,蓬蓽生輝!”魏卓之隨意慣了,只在門內一讓,躬身相迎。

 步惜歡也不計較,與暮青一道兒進了門,柴米香正從灶房裡飄出來,兩人還沒走到灶房門口,綠蘿就推著蕭芳走了出來。兩人顧著行禮,暮青詫異地問道:“你們不是往星羅去了?”

 星羅在大興地域的最南端,一州十八島,毗鄰瓊海,因島嶼眾多星羅棋布而得名。

 魏家世居星羅,魏卓之在外數年未歸,這回在盛京尋到了蕭元帥的遺孤,又因功受封正二品鎮南大將軍,領了海防諸事。鑾駕來古水縣之前一日,魏卓之就帶著蕭芳離開汴都了,算算時日,他們應該走出汴州地界了才是,沒想到竟然在古水縣!

 “小芳想起還有件物什沒交給殿下,我們就在古水縣裡住了幾日。”魏卓之道。

 蕭芳微微頷首,面有愧色,“殿下請隨民女來。”

 東西收在東屋,用錦布包得仔細,暮青隨蕭芳進了屋後,看見錦包不由怔了一怔——瞧這形狀,像是書本。

 正想著,蕭芳把錦包當面拆開,裡面放著的果真是書——一本經書,一本棋譜!

 “這是……”暮青接來手中翻了翻,那經書裡的字她看不懂,而棋譜的最後一局是個殘局,“這是空相大師贈予我的經書和棋譜!”

 她專門收在書房的暗格裡的,怎會在蕭芳身上?

 蕭芳道:“盛京大亂那日,府裡人匆匆收拾行囊,駱小爺搬箱子的時候不慎撞倒了書架磕壞了暗格,這兩本書正在暗格之中。他不知如何是好,問到了姚姑娘那兒,民女覺得這經書和棋譜對殿下定是要緊之物,於是就收在了身上。出府之時,馬車被禁衛所截,殿下書房裡的東西皆未能帶出盛京,除了民女事先揣在身上的經書和棋譜。”

 蕭芳面有愧色,南下時,暮青在養傷,她就把經書和棋譜收了起來,渡江之後,魏卓之想帶她回星羅魏家,見她猶豫不決,便說了許多她從不知道的事,事關蕭家和魏家。初聞爹娘生前的事跡,她如在夢裡,就這麽被魏卓之帶出了汴都,走到半路才想起經書和棋譜的事,折道而返時,鑾駕已經到了雲秋山,她不想打擾帝後守陵,於是就在古水縣裡小住了幾日。

 暮青搖了搖頭,一時無言。空相大師佛法高深,似是知道她的來歷,亦能參透將來,那夜他所贈之言她還沒有參透,經書和棋譜竟又回到了她手中,難道世間之事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我一直參不透這經書和棋譜,能再見到已屬有緣,多謝。”暮青道過謝後便把書收在了身上。

 步惜歡是拉暮青來蹭飯的,魏卓之早知他們會來,備了一桌子的江南名菜,還上了一壇楊梅酒。見天放了晴,桌子就擺在了院子裡,綠蘿侍奉在旁,步惜歡、暮青、魏卓之和蕭芳四人不拘君臣之禮圍桌而坐,暮青不想浪費他人的心思,於是收起雜緒,用膳時問道:“這宅子你買下了?”

 這話是問魏卓之。

 這間院子因緊鄰暮家,多年來無人肯買,也無租戶,公子魏財大氣粗,想來不會白佔百姓的院子,比起租住,他擲銀買下的可能性大些。

 “擲了多少銀子?”暮青無意打聽錢財之事,她只是好奇,好奇跟暮家做鄰居要花多少銀錢。

 “這後柴巷如今可是鳳興之地,千金不換!天下不知多少人想沾沾這祥瑞之氣,可惜他們都晚了一步。”魏卓之笑得狐狸似的,自以為神秘,看在暮青眼裡卻只有狡黠。

 步惜歡淡淡地瞥了魏卓之一眼,見不得他讓暮青猜來猜去,於是道:“你我成親後,他就把這巷子裡的宅子全買下來了,那時沒擲多少銀子,聽侍衛說,這幾日不少鄉紳富賈打聽巷子裡的宅子,想出千金買下,此時想必以前的老住戶腸子都悔青了。”

 他邊說邊夾了塊糖藕放在了暮青的碗裡,淡聲道:“用膳之時切莫勞神,傷胃。”

 嘿!

 魏卓之氣得直翻白眼,這什麽人呐!敢情就他心疼媳婦兒!這事兒可是他媳婦兒問他的,到頭來怪他頭上了,這算不算一樁冤案?

 暮青也歎了口氣,只是說了幾句話的工夫,她面前的碗裡就被堆成小山了,糖藕、鱔絲、筍片、米丸,還盛了碗烏雞湯。自從回到江南,步惜歡除了親政,其余的心思都用在了一件事上——養胖她。

 她夾起糖藕來咬了一口,繼續與魏卓之閑聊,“你不行商可惜了,當真要回星羅興建海師?”

 這人天生就是個經商的料子,沒想到會志在海上。

 “此生之願!”魏卓之笑答。

 只見天光垂來院中,男子的眉宇裡明澈如雲海,浩然猶浸明月,一貫以遊戲人間之態示人的江湖公子此刻終露湖山真色。

 暮青聞言,再未開口。

 人各有志。

 她已聽步惜歡說過蕭魏兩家的舊事了。

 魏家世居星羅,魏父乃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在一次陪妻子出海回娘家的途中遇上了海寇,一船的家丁被屠,屍體被拋入了海裡,魏卓之那時年幼,眼睜睜看著娘親不堪受辱投海自盡,海寇頭子將他提起綁在桅杆上威脅魏父交出家財,殊不知魏家三代布施行善,家中之財早就見了底兒。可是,任魏父苦苦哀求,海寇仍將魏卓之扔進漁網投入了海裡。

 那日,茫茫大海猶如血池,海鯊搶食人屍,幼童在血海裡沉浮,嗆進喉腸的血水不知是母親的還是家丁的,他那時年紀太小,時至如今隻記得在船頭大笑的海寇和一支射穿海寇頭子喉嚨的長弩。

 蕭元帥那年總領星羅海事,那日正巧到附近的島上視察海防,遇見魏家的船隻遭劫,便率一隊將士力搏海鯊,救下了魏家父子。

 魏卓之嗆水已久,險些死於船上,蕭元帥傾力相救,以內力護其心脈至靠島上岸,這才將他從閻羅殿前拉了回來。魏卓之大難不死,卻因受驚嗆水傷了身子,幸而魏家三代行善,結識了不少江湖豪傑,其中便有魏卓之的恩師合谷鬼手。

 魏父將魏卓之托付給合谷鬼手,自己則將心思全都用在了經商上,所得的錢財全用在了海防上,他想以此告慰亡妻和報答蕭元帥的救命之恩,此舉令蕭元帥十分欽佩,於是不計門第之別與其結為了義兄弟。

 蕭元帥在魏家的幫助下改造海船,抗擊海寇,後因剿寇有功而被調回沂東,奉朝廷之命打造戰船鎮守東南海域,練成了舉世聞名的蕭家軍,只是不久之後便發生了上元之亂,蕭家軍全軍戰死於夷陵道。

 魏卓之幼時遭遇大難,從此志在海防,但大興入仕制度森嚴,魏家世代為商,又曾襄助蕭元帥,他想從朝廷手中謀得一方海防大權可謂癡人說夢,於是他便借江湖名氣廣交三教九流,甚至拓展了家中的生意行當,在汴河城開了賭場。人人都以為公子魏遊戲人間隻愛錢財,卻不知他的錢財都用在了結交士族權貴上。

 那時,正值步惜歡初下江南,他有意招攬賢才,留意到魏卓之後便有意與他結識,二人從相互試探到聯手一搏歷經了兩年,此後步惜歡便以好男風之名興龍舟南下,年年都因鋪奢而被世人詬病,世人卻不知所謂的“江河一日十萬金”中的金銀其實全都流進了魏家。魏家用國庫的銀子經商,沒幾年便成了江南第一富賈,魏卓之一面結交江南權貴,一面利用江湖身份助步惜歡建立了刺月門,收集天下消息、招攬能人異士、暗殺朝廷奸黨、滲入士族之中。

 暮青從沒想到,步惜歡在江南的勢力竟如此之深,其勢力脈絡已廣布江南,深到江南的文武權臣不敢不迎駕渡江,而今想要阻止新政反而處處受製的地步。

 大興江山雖只剩半壁,但他是這半壁江山的君——名副其實的。

 只是,步惜歡之志沒拘在這半壁江山裡,他如魏卓之之願,讓他領了星羅的海防,顯然有發展海事的打算。江南與江北除了汴河之隔,尚有海域可通,且聽說星羅往南有小國,西南有列國,東南有仙山列島,這些都隻記載在民間雜說遊記之中,鮮少有船真能航行得到。大興內亂多年,國力不如從前,加緊星羅海防一可謀江北,二可施壓嶺南,三可防備海上諸國,日後國力強盛之時,還有出使列國之便,可謂一舉四得。因此,魏卓之此去星羅,身兼重任。

 這一頓飯吃了半個多時辰,魏卓之與蕭芳明日一早便啟程去星羅赴任,暮青想為二人踐行,飯後親自列了張單子讓綠蘿去采買,晚膳就定在了自家院兒裡用。

 鑾駕的儀仗撤去了驛館,暮家院外隻留了幾個宮人,巷子裡安排了百來名神甲侍衛值守,門一關,院兒裡不見宮人侍衛,只見書房的窗開著,桌上放著幾摞明黃的奏折。

 步惜歡臨窗而坐,執筆朱批,夏風捎著片竹葉飄進窗來飛入硯中,墨紅葉綠,窗明雨珠兒淨。

 暮青在灶房裡進進出出,炊煙升起時已是日暮時分,細歇晚霞來,雲薄屋瓦紅,小院兒裡露草青青蟲鳴唱晚,暮青端著剛炒好的菜從灶房裡出來,正撞上步惜歡從書房的窗後望來,兩人目光相撞,一窗之隔,脈脈萬重情。

 若不見那明黃的奏折,不見他袖口暗繡的龍紋,他與她此刻就仿佛是一對尋常夫妻,日出而作,日暮還家,他在寒窗後閑讀,她在灶台前生火做飯,日子平淡悠然。

 然而,這樣的日子終究只有三日。

 這晚,暮家的主屋裡擺了宴,午膳用得晚,四人都不餓,步惜歡的胃口卻好得很,魏卓之把一桌子的菜嘗了個遍,嘗罷目光雪亮,歎道:“尋常食材能烹調出這等滋味來,微臣怎就沒遇上這樣的廚子?買進尋常食材,賣以酒樓飯菜的銀錢,三年豈止賺進一家客棧?”

 這人三句話不離本行,暮青也是心服。

 步惜歡淡淡地看了魏卓之一眼,“看來你是志在行商,那二品鎮南大將軍的帥印不妨交回來。”

 魏卓之的嘴角抽了抽,閉上嘴再不敢調侃暮青了。

 蕭芳把魏卓之的神情看著眼裡,對著這一桌子的飯菜露出羨慕之色。她自幼在青樓長大,掌杓之事對她而言難過吟詩作畫,這些事不知日後她可不可以學。一想起日後,她就覺得這段日子的經歷如在夢中,星羅十八島又會是何樣子?

 暮青和蕭芳都是寡言的性子,兩人無話,唯有兩個男人有一句沒一句地打著機鋒,隨意得就像是步惜歡沒親政時那般。但這樣的夜晚不知日後還能否再有,魏卓之這一走,下回再見不知要何年何月。

 暮青不善言辭,唯有飲酒相送,晚宴散了時,她已有些醉意。

 步惜歡喚了宮人進來備水沐浴,而後便與暮青去了書房。

 書架上放著幾摞手劄,暮青捧入手中看著其中泛黃的字跡,往事浮上心頭,隱隱作痛。

 步惜歡從暮青身後伸過手來,往手劄上一覆,歎道:“既是醉酒,還不歇會兒?”

 說著話,他將手劄輕輕合上,放回了書架上,隨後抱著她坐進了椅子裡。窗開著半扇,夜風吹來,竹香滿屋。暮青有些頭暈,歪頭靠在步惜歡的肩上,闔眸養神,低聲道:“可惜了都督府裡的那些手劄。”

 那些手劄裡除了記錄了她從軍入朝期間所辦的案子,還有一本淺述微表情心理學的,步惜歡對此很有興趣,她本是打算寫好後給他研讀的,沒想到尚未完成便出了這麽多事。

 “世間之事難得圓滿,人在便好,余事強求不得。你既有造福百姓之心,這些手劄在哪裡都一樣。”

 “……嗯。”

 步惜歡向來會安撫人,暮青嗯了一聲便不說話了,她的氣息輕滑如羽,帶著淡淡的果酒香,吐在他的喉前,如世間至烈的魅香,讓他的丹田裡逐漸生出一團濁氣,連同氣息也沉了些許,忍不住撫著她的腰肢,隔著雲一般的月裙兒尋啊尋,在她的腰肢後尋著一眼春窩兒,輕輕一按,他的腰肢頓時如弱柳般枝搖欲折,不勝可憐。

 暮青睜了睜眼,眸波嬌如三月春水,乍一現便垂眸掩了,“你就不能把窗關上?”

 窗開著半扇,院子裡提燈照路的宮女們低著頭,眼皮兒都不敢抬。

 “把窗關上?”步惜歡笑了聲,語氣訝異,笑意卻濃烈如酒,“為夫知道娘子嫌屋裡床擠,可今兒娘子貪杯,夜裡風涼,為夫怕娘子著涼傷身。”

 “……”

 “娘子有此興致,不妨改日,可好?”

 “不好!閉嘴!”

 誰說她有這興致?她不過是見他有些動情,想著窗沒關嚴實,宮人們在院子裡都不知眼往哪兒放了,這才提醒他關窗。她何時說過有在書房裡行房的興致了?這人每次都有本事曲解她的意思,她若有此興致,還用喚他關窗?她自己就去關了!

 步惜歡低頭笑了一陣兒,今夜她貪杯,書房裡要通風些才好,他特意開了遠處的那半扇窗子,抱著她背風坐著,免得她被風吹著著了涼。宮人正在備水,雨天不宜行房,他就是再有興致,也不會不顧及她的身子。

 “這巷子裡的屋舍都買了下來,為夫打算將隔壁那間用來安置盧景山,娘子覺得可好?”步惜歡笑罷,冷不丁地說起了正事。

 回到江南後,一應人等論功行賞,唯獨盧景山沒有受封。他自請卸甲歸田,此後就在驛館之中閉門不出。此人忠義,因報恩而護駕南下,卻不肯受封,他是覺得有愧,愧對元修。

 如今,盛遠鏢局裡的鏢師們隨魏卓之回星羅,魏家在江南各地及海上皆有生意,鏢師們可在海上護鏢。隨軍南下的百姓則安置在了汴河城裡,朝廷特意在汴河城外劃地建村,想種田的百姓都安置在了莊子裡。有功的將士也已受封,各自有了府邸,唯獨盧景山還住在驛館裡,終日不肯見人。

 暮青正為此事發愁,沒想到步惜歡已替她想到了安置之法,她沉默了一會兒,道:“我不想替他做主,待回城後我去趟驛館,看他的心意再定吧。”

 其實,把盧景山安置在此,他興許心裡能好受些,畢竟他是為了報她的恩才護駕南下的,他既不肯回江北,讓他守著暮家的院子,想著自己因何而南下,他也許會好受些。

 只是……這得由他自己決定,她不想強求。

 “也好,回去再說。”步惜歡淡聲應了。

 談過此事,兩人的*便都涼了下來,這幾日在山上守陵,步惜歡和暮青睡的都很少,沐浴過後便進屋歇息了。

 ……

 次日,魏卓之和蕭芳拜別了帝後,在鏢師的護衛下啟程前往星羅。

 步惜歡和暮青去了縣衙公堂,新任知縣崔遠在禦前辦差,翻看這些年來的卷宗。百姓聚在縣衙門口探頭探腦,卻無一人敢告禦狀。暮青並不意外,步惜歡剛親政,士族權貴卻世居於此,所謂天高皇帝遠,亦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整治朝綱的決心、力度,百姓都還在觀望,看朝廷是否當真為民做主。

 步惜歡不急,暮青也不急,崔遠翻看卷宗,看出疑案便將證物及供詞一同呈上給暮青審閱,暮青悉心教導,崔遠越聽眼神越亮,看熱鬧的百姓在縣衙門口站麻了腿,卻見新上任的崔知縣腿腳越來越麻利,有衙役不用,自個兒往配房跑,跑得汗流浹背,卻越發神采照人。

 這日,帝後用膳都是在公堂上,傍晚百姓歸家時卻不見帝後出來,衙門口最後一撥人散去時,公堂上掌了燈,厚厚的卷宗堆滿了法案,證物擺了一地,一隊侍衛奉旨出了縣衙,策馬往城外而去,不知辦的是什麽差事。

 夜裡,城北起夜的百姓聽見了鑾駕回後柴巷的聲響,豎著耳朵仔細一聽街上的梆子聲,竟然已是四更天了。次日,當古水縣的百姓們又老早聚到縣衙門口看熱鬧時,卻發現帝後竟然已經在公堂上坐著了。

 只見公堂面闊五間,朱漆法柱上嵌木聯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公堂中懸“古水縣正堂”金字大匾,高台之上有三尺法桌,其後立著一面海潮屏風,上掛“明鏡高懸”金字匾額!法桌之上置著文房四寶和令箭筒,左有令箭架,右有黑折扇,帝後同坐於太師椅上,朝服加身,天威嚴浩。

 禦林軍護駕在外,衙役列班在內,新任知縣崔遠身穿七品正藍官袍坐於法桌左側,高台之下擺著兩口黑腐的薄棺,棺前擺著一排證物——血衣、斷甲、殘木、棍棒!

 一塊半人高的嶙峋山石被抬放在公堂一側的議事廳外,廳上懸一金字大匾,上書——天理國法人情!

 湊在縣衙外的百姓嘩的一聲炸開了鍋,好事者擠出人群沿著長街奔走相告!

 “審案了!審案了!”

 “聖上和皇后娘娘坐堂,重審冤案了!”

 街上的百姓一聽,鋪子打烊,菜市收攤兒,人群開始往縣衙湧,縣衙裡一聲驚堂木拍響,震得街上鴉雀無聲。

 崔遠正襟危坐,揚聲喝道:“帶人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