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美人志》第173章
第343章 五胡聯軍

  劉備身後的一個身材高挑的漂亮美少女,就是今世的關羽了。關羽身邊,還有一個總是擺出凶巴巴姿態的美少女張飛。

  關、張兩人也跟劉備一樣,只喜歡男人,不喜歡女人,所以她們關係雖好,卻是互相敬重,待之以禮,不似其它女兵之間沒事就睡在一起。關羽至今手只讓沈峰牽,忠貞的要死要活,很多人都看不慣。她和張飛誓死追隨的對象也成了沈峰,而不是劉備,畢竟劉備只是一個女人嘛……

  沈峰的空軍現在也分了數種,除了他原來的主力法術浮空兵之外,還有以防禦著稱的彩蝶軍、以靈巧著稱仙鶴軍、以速度著稱的飛馬軍、擅於夜襲的飛蝠軍……基本上都是以前各路諸侯的空軍技術,經過改良而來。

  而現代化的空軍——戰鬥機部隊,也在蘇含煙的主持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目前主要技術難關皆已攻克,樣機已經出品,但材料問題還沒能解決,無法進行量產。

  「小蓓(備)呀,空軍訓練的不錯,這一支部隊拉出去,也可以自立為王了。」沈峰說道。

  「父皇,你怎麼總拿這樣的話擠兌我,我對你忠貞之心,天地可鑒!」劉備很鬱悶的低身叩頭。

  「我不是懷疑你的忠心,你與操兒、策兒皆有英雄之志,倘若有機會,定是一方豪傑!」沈峰說道。

  「如果你不是父皇,那倒有可能,現在在父皇麾下,孩兒只想討賊立功,死後墓碑上寫『唐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曹操說道。

  「哈哈,你前世也是樣這說的。」沈峰拍了拍曹操的肩。

  「唉。前世?」曹操眨了眨眼,有點不明所以。

  「哈哈,不用說了。我只是開你們的玩笑,操兒。小蓓,來,到我懷裡,陪我去看水軍。」沈峰大笑。

  曹操和劉備等人雖然有英雄之志,但成了他女兒,還被他以君子之道從小教育,註定一生離不開他了,所以忠誠度無需懷疑。沈峰說他們,也只是沒事時開玩笑而已。

  「父皇,我不跟她一起被你抱!」劉備看了曹操一眼。

  「為什麼?」沈峰問。

  「她老要對我動手動腳的!」劉備嘟起小嘴道。

  「蓓兒妹妹就是小氣!」曹操向劉備努了努嘴。

  「好吧,操兒先來,一會兒我單獨抱你和羽兒、飛兒。」沈峰說道。

  於是嬌小的曹操一頭紮進了沈峰的懷裡,一行人向洛河河邊走去。

  沈峰現在水軍的目標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遠渡重洋,所以洛河中的水軍部隊只是小打小鬧。看完了水軍的演習,沈峰拍著孫策的肩道:「策兒,你身為開國元老。卻被委派到水軍,是不是很不開心呀?」

  「哪有的事!」孫策搖頭。

  其實她確實不太開心,在她眼裡。現在全國一統了,陸軍最為重要,空軍最為精銳,而水軍則有些雞肋了。可是最重要的部隊,沈峰交給了曹操,最精銳的部隊,沈峰交給了劉備,畢是後起之秀,沒參加過統一之戰。而她這個大元老,卻只是當了個海軍司令……

  「不用說謊了。我看得出來。不過未來,海軍會越來越重要的。我們的部隊,還要踏上海的另一面。」沈峰緩緩說道。

  「海的另一面?那有什麼?」孫策眨了眨眼。

  「想知道?那就把大船治起來,別讓我失望!」沈峰說道。

  「孩兒一定盡力而為!」孫策領命。

  「接下來,就是等邊境的消息了,你們努力練好兵,不可懈怠!」沈峰說道。

  「是,父皇!」曹、劉、孫三人一齊應道。

  回到皇宮,沈峰又讓邊境加強巡邏,防備敵襲,自己則又去抓緊時間升級。經過數年的奮鬥,他現在已經三百多級了,蕭湘等人也不比他低,但要應付接下來的情況,還嫌不夠。

  這個世界中國的邊境被一層迷霧籠罩,不似另一個世界那樣可以隨意出征。沈峰知道,這時祖龍當年與胡人的胡神打得兩敗俱傷,為保護子孫不被胡人所害,特意留下的龍氣。而現在龍氣漸盡,中原王朝與胡人再決雌雄的時候到了。

  「父皇,邊境的迷霧果然已經消失了,大批來歷不明的部隊已經打了過來!我手下……我手下的遊擊將軍叛變迎敵了!」

  在一個明朗的午後,沈峰突然接到了曹彰的急報。

  「什麼,你手下的人叛變了?」沈峰一驚。

  現在國家內的人太多了,沈峰無法用六藝一一控制,但曹彰手下的主將也應是沈峰的女兒,突然叛變投敵,也說不過去呀!

  「是我女兒嗎?」沈峰問。

  「是的,父皇,都是孩兒的錯,孩兒根本沒想到她會叛變……」曹彰沮喪萬分。

  「不用急,你先穩住局面,我即刻率大軍前往!」沈峰說道。

  於是沈峰繼續留諸葛亮守家,親率大軍來到了邊境。在北方邊境,一片黑壓壓的胡人部隊已經來到了城下,數目不可勝數。

  這時守將曹彰又前來稟報:「父皇,經過觀察,胡人共分五部,不,是六部,其中領頭的人是匈奴人,叫劉淵,自稱漢室之後,還追封劉禪妹妹為孝懷皇帝,立劉邦、劉秀等大漢三祖五宗神廟,拜祭,誓復興大漢!」

  「就這貨還是漢室之後?我呸!」沈峰罵了一句。

  歷史上的劉淵,其實是匈奴投降漢朝部落的後人,因為祖上娶過漢朝宗女,所以跟著冒姓劉。董卓之亂的時候,他們宗族做為胡人雇傭兵,沒少惹事,後來投降於曹操。曹操看他們人多,分其家族為五部,劉淵之父劉豹就是左部帥,率領所部住在太原茲氏縣。

  劉淵自幼文武雙全。小時做為人質住在洛陽,很令司馬昭驚歎。司馬炎即位後,更有人想派他去平定吳國。司馬炎本來已經答應了,孔恂、楊珧等人卻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能派,於是這事兒又黃了。

  於是這樣一個很厲害的匈奴人,就只能懷才不遇,淡定地在洛陽當人質,直到他爹死後,才回去接任了左部帥之職。由於在朝廷混的久,子接父職不久後。他升官了,成為了匈奴五部大都督,隨後晉朝八王之亂,劉淵率領匈奴五部乘勢而起,滅亡了西晉,一統北方。

  如果不是五十多歲才起兵,年紀太大,征戰了幾年就掛了,劉淵說不定能統一全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司馬炎之子晉懷帝司馬熾。身著青衣,給劉淵之子劉聰倒酒之時的場景,群臣哭號。堂堂漢人的天下何以至此!

  當然了,西晉雖然滅亡了,但晉朝還未亡,司馬家身處揚州的琅邪王司馬睿聽王導之計,學孫權割據揚州,劃江而治,是為東晉。而四川,氐族流民的領袖李雄建立了成國,天下再次三分。演繹了另一出三國演義。可是這次的三國,漢人只占了東南一隅。可悲,可歎!

  「六部都是匈奴人?」沈峰問。

  「不。匈奴人只是其中一部,第二部是羯族人,主帥是一個叫石勒的傢伙!」曹彰說道。

  「石勒!」沈峰敲了敲桌子。

  石勒最出名的地方,是以奴隸身份當皇帝。古往今來的皇帝,沒有比他出身更卑賤的了。後來當大盜,強盜頭子汲桑命他姓石,他終於有了姓。

  雖然石勒不是漢人,但我們也不得不說,他的一生堪為傳奇。自被劉淵招募之後,石勒屢戰屢勝,而劉淵一死,他則大權在握。

  東晉十六國時期,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改朝換代非常快,幾乎每朝都是老子打天下,兒子坐天下,孫子丟天下。比這更亂的就是五代時期,那個時期基本到兒子就丟了,根本輪不到孫子。

  劉淵的天下正是十六國的一個縮影。他打下了天下,兒子劉聰胡作非為,但還未崩盤,隨後孫子就坐不住了,石勒乘勢而起,統一北方,繼匈奴人之後,羯族人再次成為中華大地的主人!

  「其它幾部呢?」沈峰接著問。

  「第三部,是鮮卑人,主帥是慕容霸,第四部,是氐族人,主帥符堅,第五部是羌人,主帥姚萇……」

  「我擦,後世的霸主們一齊來了!」沈峰驚呼一聲。

  石勒剛死,石勒的侄子石虎就殺了他兒子,自立為皇帝,成為了北方大地的新主人。這傢伙是個絕代暴君,殘暴值在整個歷史上可以排得上號。不過這傢伙雖然殘暴,能力還是有的,所以生前國家不亂,但死後兒子就坐不住了。

  在這個時候,石虎手下三員大將成為了爭霸天下的主角,第一位是他的漢人養孫冉閔,第二位是羌族人姚弋仲,第三位是氐族人符洪!

  冉閔這個傢伙,因為一紙殺胡令,被吹上了天,實際嘛……其一冉閔根本沒有控制全國,所殺胡人只是在他的控制區,其二當時政策執行的很亂,死的漢人不比胡人少,其三,日後的主角鮮卑人還沒有入關呢,你說是因為冉閔漢族才不亡,不是逗笑嘛。

  漢族不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之後的統治者鮮卑的慕容家族、拓跋家族、以及氐族符家實行了緩和的民族政策,特別是拓跋家的孝文帝改革,全盤漢化,讓整個鮮卑族都在後世消失了,全盤融入到了漢族之中,與某族入主天下實行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

  殺胡令的效果被科普、考證過無數次了,多說也無益,冉吹們總是對事實視而不見的,也沒有辯論的必要。對於冉閔,咱只能說是個名將,無須過度拔高,更不用搞到救世主的地步。
第344章 北方紛爭

  我們再回看一下那段歷史。

  司馬懿之孫司馬炎一統天下之後,傳位給了一個傻兒子,天下崩盤。降附多年的匈奴人劉淵滅亡晉國,復興了漢朝(儘管匈奴人復興漢朝這事很逗,但它真的發生了。無獨有偶,在西方,羅馬帝國亡後,日爾曼人也搞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現在的德國前身,被人稱為既不神聖,又不羅馬。)

  劉淵成為了新一代曹操,在北方北方建立了漢國,而西晉皇族琅邪王司馬睿在王導的輔佐下成了另一個孫權,氏族人李雄佔據巴蜀,成了另一個劉備。

  可惜劉淵不是曹操,起兵的時候太老,南征北戰五、六年就掛了,皇位歸屬了兒子劉聰。劉聰是一個很羅曼蒂克的人,醉心於啪啪啪事業,光皇后就立了n個,還特意分了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

  當然,劉聰最為人稱道的並不是皇后比人家的妃子還多,而是每天啪太后。劉聰是庶生,劉淵的第二任皇后姓單,在劉淵死後被尊為太后,啪太后實在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劉聰的弟弟劉乂,也就是這位太后的親兒子,每天都勸哥哥不要再啪他老媽了,但劉聰不聽,接著啪。

  歷史上劉聰不是沈峰,體力無限,又有太后和n個皇后需要照顧,所以只當了八年皇帝就累死了。他死之後天下大亂,奴隸出身的將領石勒最終一統北方,成為了絕世霸主。

  胡人有收養義子的傳統。石勒攻取天下之際,有一個十二歲小孩叫冉良,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做義子,改名石瞻,從此成了石家的一員。小石瞻很勇猛,也把石虎當成親爸,為石勒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左積射將軍、西華侯。

  石瞻有一個兒子叫石閔,從小就跟石瞻一樣,勇猛善戰。石虎很喜歡小石閔。雖然是養子之子,也把他當親孫子一樣看待。石閔長大之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用史書上的話說。「胡夏宿將莫不憚之」。

  就在石閔成為一代名將之際。石閔的養爺爺,一代暴君石虎,當了十多年北方霸主後死了。

  石虎死後。諸子爭權,老九石遵得到了姚弋仲、苻洪、石閔等實權人物相助,搞死了石虎的太子,成功奪得皇位。

  石遵為什麼能得到石閔相助呢?是因為他對石閔說:「你是我侄子,不是外人,如果我能奪得天下,肯定立你為太子。」

  石閔一聽有太子可當,當然是掄膀子猛幹,將這位九叔扶上了皇位。可是石遵當上皇帝後,立即立了自己親兒子當太子,沒理他這個便宜侄子。

  石閔看到自己沒當上太子,不樂意了,謀反了,並幹掉了石遵,謀朝篡位。可他是老石家養孫,不是親生的,所以獲得了胡人高層的一致反對。他們甚至還考證出石閔根本不是羯人,而是漢人,其父親本來姓冉,根本不姓石。

  石閔一看眾人都反對他,火大了,一拍桌子,不是說老子是漢人嗎?老子就不陪你們這些胡人玩了,我要把胡人都殺光!

  雖然殺胡令的效果不像網上傳的那麼神乎其神,但也確實亡掉了一個民族,那就是羯族。冉閔將他養爺爺全家,乃至在首都附近的全民族無論貴賤、男女、老少,統統殺了個精光,死者二十餘萬,在城外堆積成山,其中因為鼻子高或鬍子多,類似胡人而被冤殺的,大約有一半左右。

  冉閔這一搞大屠殺,自然是全國造反,撫軍將軍張沈據滏口,張賀度據石瀆,建義將軍段勤據黎陽,甯南將軍楊群據桑壁,劉國據陽城,段龕據陳留,姚弋仲據灄頭,苻洪據枋頭……就跟三國時十八路諸侯討董似的。

  如果說三國時有什麼人跟冉閔像,那無疑就是呂布了。但真比起來,呂布遠不如冉閔。論殘暴,呂布只是殺了兩個義父而已,冉閔直接屠了養爺爺全民族,論起戰績,呂布不過是在兗州打打曹操,在徐州爆了劉備,哪像冉閔這般,單挑全世界!

  「來吧,戰吧,你們敢討伐我,我就讓你們死回去!」

  這一時期的冉閔,開啟了殺神模式,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各路諸侯,紛紛敗退。

  而這些諸侯中,最有實力的就是羌族人姚弋仲,氐人苻洪。

  姚弋仲是石虎手下老臣,平時做事十分不檢點,就算是看到了皇上石虎,說話時也以「你」「我」相稱,不知禮貌。石虎雖是絕代暴君,卻對這個羌人很欣賞,還因功封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西平郡公。

  姚弋仲有四十二個兒子,其中老五姚襄,雄武冠世,好學博通,時人比之為孫策。冉閔造反之時,姚弋仲對姚襄說道:「你的才華是冉閔的十倍,如果不能砍掉冉閔的腦袋,就不要來見我!」

  姚襄於是率眾攻冉閔,在常盧澤大勝而歸,算是在冉閔全勝時期少數能讓冉閔吃癟的傢伙。不過打了勝仗回來,姚弋仲卻因為姚襄沒能擒獲冉閔,而打了他一百軍杖。

  雖然姚襄在冉閔身上拿了個小勝,但大家都看出來開啟殺神模式的冉閔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姚弋仲和苻洪一齊瞄準了關中之地,想先定關中,再一統中原。於是姚弋仲派姚襄帥眾五萬爆苻洪的菊花,可姚襄雖被眾人比作孫策,畢竟不是孫策,反為苻洪所敗。

  苻洪打敗了姚襄,安定了關中,意氣風發,揚言道:「孤率眾十萬,居形勝之地,冉閔、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數中,孤取天下,有易於漢祖。」

  不過到死為止,苻洪未能從冉閔身上討到便宜,終結冉閔超神記錄的人是慕容恪。在這中華大地一攤渾水之際。鮮卑人也來了。

  中國古代的邊境線基本就是400毫米等降水線,這也是世界上農耕文明與遊牧野人的分界線。為什麼我國不向北拓地,征服世界?答案很簡單,北邊種不了莊稼,誰願意去大草原上四處流浪,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雖然你覺得在草原上很浪漫,可現實是要先吃飽飯。

  所以我國常常擊潰匈奴人、突厥人、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民族,但從來沒讓漢族向北遷移,生產力不高的年代,去那邊就跟送死差不多了。除了死刑犯。沒人會去。

  人總是想從不好的地方,搬到好地方,沒有喜歡從好地方搬到窮鄉僻壤的。就算是現代社會,想搬家到北上廣的人很多。卻沒看到舉家搬到南極洲的。

  雖然漢人對於北方的荒草地不屑一顧。但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屌絲。生活在北方那些不會種田。也沒有田可種的貧苦民族們,只能在大草原上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日子,沒吃沒喝又冷又餓的環境。也養成了他們彪悍的民風——不能搶的人全餓死了。這就是達爾文所說的物競天擇,人類也不可避免。

  最先在中國北邊,是匈奴族,匈奴人敗於漢人之手,投降了一批,逃跑了一批,但草原不會空著,更北邊更窮的民族看到南方富裕的地方空了,馬上遷移而來。歐州蠻子為什麼能移民全世界?就是因為他們太窮了,世界各地在他們眼中都是好地方。

  繼匈奴人之後,就是鮮卑人來到北方邊境了。鮮卑人有很多部落,西北有乞伏、禿髮,正北有拓跋,東北有慕容、段、宇文……

  「這裡真是好地方,冬天也就零下十來度,十個族人只能凍死三個,有七個能活,哪像西伯利亞那鬼地方,能活三個就不錯了……」

  當然,歷史上的鮮卑人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但佔據了匈奴人的草原,他們的心情肯定是這樣愉快的。

  但隨後,他們發現南邊居然有更美好的一塊地方,那裡的人居然可以種莊稼,每年都有吃的,不用互相搶!

  「這不搞笑嗎?天下間居然有這樣的天堂?必須上呀!」

  光腳不怕穿鞋的,所以人類歷史是大同小異的,都是農耕民族被遊牧民族暴菊,四大文明古國的另外三個被暴得連渣都不剩了,唯有中華留存到現在。

  於是在這個動亂的年代,鮮卑人也來了,最先來的是慕容家。

  慕容家的慕容皝有很多出色的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是老五,慕容皝說老五日後一定能成就霸業,所以給他取名為慕容霸,並想立他為太子。

  可惜的是,在中國混亂之際,慕容皝招募了很多漢人當輔臣,也被漢人洗腦了,這些人紛紛勸說慕容皝立子不能以賢,而應以長。於是慕容皝猶豫了很久,最終沒能把皇位傳給老五慕容霸,而傳給了年長的慕容俊。

  慕容俊當上皇帝之後,非常忌恨這個五弟,就跟曹丕忌恨曹植一樣,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慕容霸打獵墜馬,掉了一顆牙,他就立即下旨讓他改名叫慕容(垂夬),即繁體的「缺」字,笑話他缺牙。慕容霸當然不想叫這麼難聽的名字,求了好久,才去掉了「夬」的偏旁,改名慕容垂。

  且不說慕容家的內部紛爭,單說冉閔在中原地區殺得超神,慕容俊看不過去了,於是領兵南下。這個時候慕容霸肯定不能重用了,但慕容俊還有一個僅次於慕容霸的威猛弟弟——老四慕容恪。

  慕容恪一戰終結了冉閔的超神記錄,將他送上了斷頭臺,並幫慕容俊征服中原。至此,北方天下一分為二,西邊關中地區是幹敗姚家的氐族人苻家,東邊中原地區是鮮卑人慕容家,十六國時期的後半段,就是慕容家和苻家的愛恨情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