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美人志》第133章
第265章 徐州之戰

  曹操和劉表合力戰敗袁術,逼得袁術扔掉南陽,逃到揚州,下一步就是奪取原本處於袁術控制的豫州了。可是他的計畫還沒來得及實施,家裡突遭大變。

  曹操的家是在豫州沛國的譙縣,但是他起兵時,為了讓家人安全,特意讓他爹,前太尉曹嵩等人躲到了琅邪國。

  琅邪國是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所生的小兒子劉京的封國,一輩傳一輩,傳到現在。現在的琅邪王叫劉容,和曹操的關係很好,前些天曹操當東郡太守時,劉容派弟弟劉貌進京送禮,還讓劉貌說曹操忠誠,這也是漢獻帝後來肯東來投奔曹操的原因。

  有了這層關係在,建安十一年曹操以國絕為由,廢除大批王國,琅邪國就沒有被廢,而是立劉容之子劉熙為新的琅邪王。不過劉熙當了十一年的國王後,被一個謀反事件牽連,掉了腦袋,封國也因此被廢除,根本沒熬到曹丕稱帝,諸王貶侯的那一刻。

  且不說後世的事,單說曹操起兵之際跟琅邪王的關係不錯,特意讓老爹帶著家人到那裡避難。現在他當上兗州牧,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了,當然不用老爹再在別人那裡躲著,所以特意派泰山太守應劭去接回來。

  琅邪國是徐州的封國,西邊就是兗州的泰山郡。兗州牧曹操的老爹要走,徐州牧陶謙當然要客氣一下,於是就派手下張闓領兵去送。

  這張闓到曹操家一看,我靠,太tmd有錢了,這曹家簡直就是富得流油呀!

  要說曹操他爺爺曹騰,那就是一手遮天的大太監,他爹曹嵩官至太尉。也不是吃素的貨,這樣的家族有錢太正常了。但張闓苦逼屌絲出身,哪見過這麼多錢。於是就殺了曹操他爹曹嵩、他弟曹德,以及其它人。卷錢就跑了。

  據說這個張闓跑到了袁術麾下,日後暗殺陳國相駱俊也正是此人,堪稱三國時代頂級刺客。

  另一邊,泰山太守應劭帶兵來接曹嵩,來了之後只看到一地屍體。沒辦法,他只能收屍回兗州向曹操彙報了。

  曹操歡天喜地的等著老爹前來,想跟老爹炫耀一下自己成為一州之主是何等的風光,沒想到應劭帶回來的只是老爹、弟弟。以及其它人的屍體,這讓他傾刻由天堂跌到了深淵。

  俗話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曹操雖然不像孫堅那樣知道自己妻子被奪了,但父親被殺的大仇卻不得不報。找誰報仇呢?當然是找陶謙。

  我老爹要搬家回來,你派兵去把我一家殺光,這是什麼意思?

  不用說曹操了,換作任何一個人,這事兒都不能忍。於是曹操也不去搶袁術的豫州了。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我就算丟了天下。也要踏平你這徐州。

  兗州和徐州之間的慘烈戰鬥開始了。曹操攻拔了徐州十餘城,最後在彭城與陶謙的主力部隊大戰。陶謙不敵曹操,走保郯城。

  董卓之亂時,許多人搬家到徐州,州中人口很多。盛怒之下的曹操坑殺徐州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其它應縣、睢陵縣、夏丘縣,也全被屠城,不用說活人了,活雞活狗都一個沒有。

  什麼叫霸氣?這就叫霸氣。真男人就應該這樣走一城屠一城!

  這個時候誰能拯救陶謙?當然是劉備!

  本來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雲在田楷手下混得不錯,已經成為平原相。但袁譚一來,他們立即被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平原國丟了,他這個冒牌刺史手下的冒牌國相,自然當不下去了,只能帶著殘兵敗將跑回齊國。青州刺史的治所就在齊國臨菑,換到現在來講那裡就是省會。田楷一看劉備把半個平原國丟了,只剩下一千殘兵跑回來,也把他晾在了一邊。

  青州的齊國,西南是兗州的泰山郡,東南是徐州的琅邪國,屬於三州交界地帶。陶謙打不過曹操,只得向田楷求救。畢竟田楷與袁紹對敵,而袁紹和曹操是一夥的。

  田楷接到陶謙的求救信,決定去救一下。他如果不救陶謙,曹操兼併了徐州,那麼他就四面全是敵人了。

  「那個誰誰誰,帶著你那一千殘兵,跟我去救陶謙。」田楷說道。

  「我叫劉備。」劉備湊過來道。

  田楷一副黯然的表情道:「劉備是我任命的平原相,現在平原國在哪裡?」

  劉備默默無言。

  田楷向劉備身後望了一眼,只見兩個壯漢身後站著一位漂亮的女將,不禁歎道:「還特喵的帶著家眷,怪不得會打敗仗!」

  趙雲大怒道:「誰是家眷?我弓馬過人,所以被公孫大人派來為平原國主騎兵的好不好?」

  「公孫大人知道女人不能成事,所以才派來給我!」田楷歎了口氣,又轉向劉備等人道:「而你們卻連女人都打不過!」

  劉備敗給了袁紹的大女兒袁譚,所以田楷說他們打不過女人,也沒法狡辯,只能默不吭聲。

  「你瞧不起女人?你早晚會敗在女人手裡!」趙雲給了田楷一個白眼,然後轉身道:「我不幹了,我回家了!」

  「紫瓏!」劉備低聲輕呼。

  「我哥哥死了,早該回家一趟了,前面戰事吃緊,一直沒走。你放心,我們還會相逢的。」趙雲說到這裡,又湊近劉備耳邊,低聲道:「我會見證你們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愛情的!」

  劉備白臉一紅:「你怎麼知道?」

  趙雲道:「這麼明顯,誰不知道?男人和男人相戀,已經很讓人激動了,你們居然是三個男人相戀,還愛的死去活來,真是世間的奇跡呀!」

  遊戲中的趙雲無疑是個腐女,看到三個健壯又美型的男人相戀,頓時被吸引了。

  「好吧,你快回去吧,我這裡本來就不需要女人。那個誰誰誰,跟我去救陶徐州!」田楷道。

  於是趙雲回家給哥哥奔喪,劉備則帶著他那一千殘兵,隨田楷支援曹操。路上他還看到饑民數千人,立即派兵擄了過來。曹操把人不當人,見城則屠,但劉備卻知道人是好東西,有人才有兵,有兵才有一切。

  「陶徐州,我來支援你了!」田楷道。

  陶謙看到田楷領兵來援,頓時感動的熱淚盈眶:「田青州,有勞了!」

  「不妨事,青州與徐州唇齒相依,理當互相幫助!」田楷拍著胸脯道。

  陶謙向田楷身後諸將看去,只見每個武將手下都兵強馬壯,唯有三個看起來很壯的傢伙,身後的兵卻十分可憐。

  「這位壯士是?」陶謙問道。

  「這位是帝室之胄,漢室宗親,劉玄德。」田楷說道。

  「哦,難得,難得。」陶謙點了點頭。

  所謂的漢室宗親是現在最爛大街的東西。漢初劉姓是十分稀少的姓,但是今天,劉姓卻是我國前五的大姓,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五。這麼多姓劉的是哪裡來的?除了一些功高之臣被賜姓之外,大多數當然都是繁殖來的。

  劉備的祖宗中山靖王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一代代這麼繁殖,四百多年後,全國都是漢室宗親,以致於朝廷還特意設置了一個大官管理他們,就是九卿之一的宗正。

  現在經歷了五胡亂華、李唐、趙宋等無數代,全國劉姓還能占到百分之五,漢末有多少姓劉的就不用多說了。照我來看,每十個人中就會有一位漢室宗親。

  漢室宗親並不值得尊重,只有位高權重的漢室宗親才值得尊重。比如現在的幽州牧劉虞,袁紹就想立他當皇帝,其它的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以及前任兗州牧劉岱……這些漢室宗親才值得一提。當然,到了這個檔次,是不是漢室宗親也無所謂了。

  徐州兩郡三國,琅邪國、彭城國、下邳國等國王,個個都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比劉備宗得多也親的多,這些人都不被陶謙當回事,就更不用說劉備了。

  不過劉備前來支援,陶謙當然要客氣一下,他看著劉備身後道:「玄德,你的兵也太……太少了吧。」

  他本想說兵太爛了,但話到一半不好開口,只好改說少。

  劉備道:「我這些兵裡,可有幽州烏丸的胡騎,厲害著呢,公孫大人給的!而且路上我還搶到了數千饑民,加上這幾千饑民,我的兵就有好幾千了!」

  田楷心裡暗歎劉備的兵給他丟臉了,忙湊過去解釋道:「你別看玄德兵少,他其實是很能打的。我前些天任命他當平原相,就被袁紹的大女兒打敗了!」

  劉備心道有你這麼誇人的嗎?你這是損我吧?

  不過田楷畢竟是他的上司,他也不好說什麼,只道:「如果我的兵多一點兒,就絕不會敗了!」

  陶謙默默無語了一會兒,方才說道:「看你長得如此結實,也是個能征善戰之輩,帶這點兵太委屈了。我撿選手下四千丹楊精兵給你,你可要好好為我守城!」

  「四千人?」劉備一驚。

  劉備身後的張飛道:「四千是多少呀?我們能數的過來嗎?」

  關羽道:「蠢才,四千人用一個個數嗎?你讓他們站四排,只需要數一千人就夠了!上次教過你乘法了!」
第266章 劉豫州

  歷史上的張飛是名將,肯定不會像遊戲裡這樣萌呆,不過遊戲裡為迎合腐女愛好,已經將劉關張歪曲成基佬了,張飛自然也要被黑一把。

  聽了關羽的話,他大為高興地道:「這個好,那我就去數一千人……咦,按乘法算,是不是站八排,就可以數五百個了?」

  田楷在旁道:「還是站十六排吧,數到二百五比較適合你!」

  張飛點頭道:「這個好,我一口氣就能數到二百,再點五十也不費事!」

  陶謙看了張飛一眼,暗想這樣的糙漢也懂數學,不簡單,這劉備教育手下還是有兩下子的。當下也沒含糊,給了劉備四千丹楊兵。

  劉備手下有了四千丹楊兵,再加上原來的一千殘兵,滿打滿算已經有了五千部曲。至於道上擄來的數千饑民,就不能算在兵裡面了。

  「田青州,陶徐州給了我這麼多兵,我得為他效力,不能再在你手下了。」劉備對田楷說道。

  「什麼?」田楷一愣,「好吧,人各有志,你要投奔陶徐州,那我也沒有話講。」

  劉備這邊跟田楷分手,轉頭就向陶謙表示了投靠。陶謙雖領一州,但卻是文官出身,武將不多,看到劉備這樣的大漢投靠,當然大喜。

  轉天,曹操攻城,劉備率軍幫陶謙防禦,兩邊戰個旗鼓相當,曹軍無法破城。陶謙看到劉備是個將才,心中更喜。

  雙方又戰了數天,曹操看到陶謙一時攻不下,軍隊又無糧了,只能引兵退回兗州。

  曹操退了,陶謙立即聽到手下來報,袁術自稱徐州伯。州伯是古官,袁術稱徐州伯的意思是我比你徐州牧高一點點。

  聽到這樣的消息,陶謙當然大怒。我陶謙才是真正的徐州牧,你自稱徐州伯是什麼意思?看到曹操把我打得慘,你也要來添點油?

  「那個誰誰誰!」陶謙叫道。

  「大人,我叫劉備。」

  「哦,對,玄德呀,我看你是個人才,我決定給朝廷上表,表你為豫州刺史!」陶謙道。

  袁術新得的揚州,陶謙還真看不上,要搶就搶他的豫州。任命劉備當豫州刺史,袁術聽到後一定暴跳如雷。

  「豫州刺史?」不用說袁術了,劉備本人都被嚇呆了。

  劉備可不是高富帥袁紹、曹操之流,年紀輕輕就能舉孝廉,成為郎官,從此平步輕雲,仕途通達。他父親死的早,從小窮的厲害,只能跟媽媽在一起織席子、賣鞋,當初拜師盧植,識字念書,還是同村發小劉德然之父劉元起出錢資助的。

  這個劉德然當然也是漢室宗親,劉備整個村都是漢室宗親,一個老祖宗繁殖下來的。劉德然的老媽對劉德然他爹資助劉備的行為很看不慣,常常阻止,可能是看劉備的媽媽是個寡婦,懷疑兩人之間有一腿。不過劉元起不顧老婆的阻止,繼續資助。

  劉備雖然被人資助讀書,卻不喜歡讀書,只喜歡遛狗、跑馬,聽音樂,買好衣服,可以說除了女人,他什麼都喜歡。這些愛好沒有錯,曹操、袁紹都有這些愛好,錯就錯在他不像曹操等人那樣,是高富帥。

  沒有高富帥的腰包,還有高富帥的愛好,這就註定了劉備年輕時代混得非常慘。在當了數年小混混之後,他終於趕上了亂世,於是參軍,打黃巾,贏功名。

  劉備很能打,總能立功,運氣也不錯,沒有戰死沙場。數年沉浮後,他當過最大的官是高唐縣縣令。高唐縣是青州平原國的一個縣,青州刺史焦和最無能,所以這州的黃巾鬧得最厲害,甚至竄到兗州幹掉了兗州刺史劉岱。劉備一個小小的高唐縣令,當然擋不住黃巾,很快丟了縣,四處逃竄。

  這個時候,劉備想到當初和劉德然一起上學時,有個同學叫公孫瓚。公孫瓚現在混得不錯,在北方邊境當中郎將。沒什麼說的,去投靠吧。

  公孫瓚看到劉備來了,就問:「你以前在哪混呀?」

  劉備道:「我以前在青州平原國的高唐縣當縣令。」

  公孫瓚一聽,忙問道:「喲,高唐令?對高唐熟?」

  劉備心想這個時候要吹吹牛,否則不會受到重用,於是道:「豈止高唐,整個平原國我都熟。」

  公孫瓚點頭道:「這樣呀,那你就趕緊再回青州吧!我任命了一個青州刺史田楷,手下正缺人!」

  於是劉備又回到了青州。

  來到青州,田楷看公孫瓚的介紹信裡說劉備以前當過高唐令,並在平原混的相當牛B,人稱平原萬事通,又看劉備很壯,立即讓他當平原縣令,守平原城。

  平原國和河南郡一樣,有個和郡(國)名字一樣的縣,作為郡的首府。平原縣北,就是袁紹的地盤。劉備來的很不是時候,剛來就看到袁譚接任青州刺史,大展軍事才華,他所守的平原縣也成了袁譚展示才華的場所,一戰之後,劉備就丟了平原縣。

  雖然剛當平原令不久,就被袁譚爆了菊花,田楷還是準備再給劉備一次機會。平原國共有九城,包括平原縣在內的六縣在黃河北邊,袁譚主動進擊,很快一一掃平。不過黃河南邊還有三縣,分別是高唐、祝阿、漯陰。其中高唐又是最靠河邊的一縣。

  「玄德,我準備沿黃河佈防,你當過高唐令,對這一帶熟,那我就任命你為高唐令……哦,不,我任命你當平原相!整個平原國都歸你管!你一定要佈置好防禦,別讓袁譚小兒打過來!」田楷吩咐道。

  劉備一聽田楷讓他當平原相,當即大喜。雖然平原國已經大半讓袁譚占了,河這邊只有三縣,但畢竟一下子由縣級官員,成為了郡級官員,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田青州你放心,我不僅會守住黃河,還會光復平原國,成為整個平原國的平原相!」劉備立下豪言。

  「好小子,希望我沒看錯你!」田楷拍拍劉備的肩。

  可惜的是,劉備雖然立下豪言,但又被袁譚打敗了,帶著一千殘兵灰溜溜地跑回了齊國,也難怪田楷沒給他好臉色看。

  但英雄都是有大氣運之人,劉備在田楷那裡混的不開心,此時到徐州,立即時來運轉了!

  陶謙不僅給了他四千兵,還讓他當豫州刺史!

  「這可怎麼使得!」劉備激動地道。

  「你別急,豫州的情況非常複雜。豫州刺史孔伷死時,董卓正挾持著皇上,朝廷信命不通,義軍的盟主袁紹派周昂當豫州刺史,袁術卻派了孫堅。後來孫堅打敗周昂,領了豫州,但在征討荊州身死,袁術又派孫堅的大侄子孫賁領豫州刺史。」陶謙緩緩道。

  劉備當即醒悟道:「你是說現在豫州刺史是袁術任命的孫賁?那你舉薦我當豫州刺史……」

  「別急,究竟誰是豫州刺史,現在還沒有定論,因為朝廷又派出了一個豫州刺史郭貢……」

  「什麼朝廷已經派了刺史,你還要舉薦我?」劉備再驚。

  陶謙道:「時至今日,誰當刺史不是朝廷說了算,而是州裡面各太守、國相的態度。郭貢到豫州之後,本來無人聽從他的命令,但前些日子袁術敗給了曹操,情況就不同了。現在郭貢已經有了不少人馬,但根基未穩,袁術和孫賁正準備對付郭貢,我們也可以插一腳!」

  張飛道:「什麼亂七八糟的,我們直接打下來不就行了?」

  陶謙道:「我們剛與曹操大戰了一場,哪有兵力打下整個豫州?」

  劉備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豫州共有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潁川郡、汝南郡兩郡。」

  陶謙道:「沒錯,與我們徐州相鄰的沛國國相是陳珪,與袁術的關係很好,不過他兒子在我這裡,他本身也是徐州人,我向他要一個城,你去屯駐,就可以自稱豫州刺史了。」

  關羽皺眉道:「只有一個城的豫州刺史嗎?」

  劉備道:「一個城足矣,我前面領平原相,不也是只有三城嗎?只要我們有了刺史這塊金字招牌,以後就好辦事了!」

  於是沛相陳珪把離徐州最近的小沛給劉備駐軍,劉備一下子成了刺史級的人物,但他這個刺史只有一個城,沒有比他更空頭的了。陶謙的主要目的只是噁心一下袁術,也沒準備真讓劉備成為豫州刺史。

  「從今天起,就要叫你劉豫州了!」陶謙對劉備說道。

  「豈敢豈敢!」劉備大汗。

  「既然我舉薦你當豫州刺史,你就應該擔當起這個責任,不敢之話再也不要說了。」陶謙揮了揮手。

  於是,劉備就這樣成了劉豫州。

  而北方,劉備原來的老大公孫瓚那裡也出現了問題。幽州牧劉虞雖然是個老好人,但對公孫瓚的任性已經忍耐到了極限。他決定幹掉公孫瓚。

  劉虞是真正的幽州牧,手下有十萬兵馬,公孫瓚不過是負責邊境軍事的中郎將而已,根本沒法同他相比。前些天公孫瓚跟袁紹打,所用的軍糧都是他提供的,以他的實力,要拍死公孫瓚,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幽州刺史的治地在薊城,就是現在的北京。由於與劉虞不和,公孫瓚在薊城東南築了個小城,自己住。劉虞要對付公孫瓚,立即派十萬大軍圍住了這個小城。

  「這小城這麼小,放把火一燒,公孫瓚就會燒死在裡面了,根本不用攻城!」有謀士建議道。

  劉虞當即大怒道:「說什麼呢?房子都是百姓的房子,百姓的家,國以民為本,豈能亂燒?」

  於是眾人不敢說話了。

  劉虞又道:「你們千萬不可以亂殺人,只要殺公孫瓚就好了,其它人是無罪的。」

  眾軍士默然無語。帶我們來打仗,不讓殺人?你搞笑呢?

  公孫瓚看到劉虞帶了十萬人圍上,本來嚇死了,要不是小城被圍死,沒處跑,他早就逃走了。不過隨後發現劉虞的兵太逗,居然不殺人,不放火,站在城外跟他玩仁義,他立即帶領百名親隨一路殺出,並一路放火,亂突亂衝。

  劉虞手下的十萬大軍被命令不能殺人,看到別人點火衝來,只能躲,於是全軍大潰,劉虞則被公孫瓚抓住。

  公孫瓚宣稱劉虞與袁紹通謀,妄圖稱帝,將他全家殺了個乾乾淨淨,隨後讓朝廷來的使者段訓封他為幽州刺史,幽州從此歸公孫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