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美人志》第155章
第307章 益州

  211年,從赤壁之戰緩過勁來的曹操,看到荊州、揚州已經孫、劉所占,交州也被孫權平定,決定先不管這兩塊難咬的骨頭,轉從西邊的益州入手,統一全國。

  益州共有九郡,三屬國。所謂的屬國,與封國不同,它們是漢朝為少數民族劃出來的郡,與現在的自治區類似。邊疆地區的益州、涼州、以及幽州,都有屬國這種設置。

  益州九郡中,最北邊是漢中郡,這裡的太守張魯,在劉焉之子劉璋即位後就已經獨立了,劉璋與他征戰多年,至今未搞定。

  「我們就去打張魯,只要能得到漢中,益州的窗戶就算被我們打開了。」曹操道。

  這時高柔說道:「丞相,涼州一直是軍閥混戰的局面,我們大軍西出,他們肯定以為我們要打他們,不如先安撫他們,然後再出兵。」

  曹操沒聽高柔的話,因為他就是要看看涼州這群傢伙到底會不會聽話。如果不聽話,滅掉即可。

  果然,曹操這邊一調兵,涼州那些軍閥以為曹操要來滅自己了,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多個軍閥一齊造反,部隊有十萬人之多。

  曹操一看涼州這群混蛋還真敢反,馬上派曹仁為安西將軍,先督諸將去頂著,然後命曹丕守鄴城,程昱輔佐,自率大軍後繼。

  這裡要說一下,曹操自從平了袁紹之後,大本營就挪到袁紹的老巢,冀州鄴城了。因為這邊靠北,離荊州、揚州都比較遠,安全,並且富裕。但是皇帝一直是在許都的,兩人不在一塊。而南方的孫權,卻在這年將大本營搬到了秣陵縣,並於212年修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

  從此建業的輝煌歷史開始了。吳、東晉、以及後來的南朝宋、齊、梁、陳,整整六朝,都以此城為國都,這個六朝古都自然就是我們的南京城了。後來明朝朱元璋稱帝的時候,這裡仍是首都,直到朱棣造反後才遷都。近代,這個城市也成為過中國首都。

  曹操領兵和涼州的人開戰,每聽說涼州的軍閥來了一個,就高興萬分。大家看到曹操見敵人多了,不難過反高興,一齊詢問。

  曹操笑道:「涼州那麼邊遠,如果他們不來,我們去打,幾年都不一定能平定下來。現在他們一齊來了,正好一次搞定,不用多費事了,所以我高興呀!」

  不過曹操的高興,很快就轉為悲傷,因為馬超太猛,他打不過。

  這個時候,沈峰也跟在曹操身邊,與曹操一同對抗馬超。而對面的軍隊,除了NPC之外,基本都是林楓的部隊,他知道林楓想改寫歷史,但他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數次激戰之後,兩軍相持,無法克敵。曹操用賈詡計,離間韓遂和馬超,隨後雙方又進行了數場激戰,曹操大破敵軍,斬成宜、李堪等人,馬超逃奔涼州,楊秋逃奔安定。

  曹操繼續進兵,圍安定,楊秋投降,他又準備去涼州追馬超,可這時突然聽到冀州河間國的田銀、蘇伯造反了,整個冀州,甚至連幽州都一片動亂。

  這可了不得,冀州可是曹操的大本營,不能有事,所以曹操馬上回師。這時參涼州軍事楊阜對曹操道:「馬超像韓信、英布一樣勇猛,還與羌人、胡人關係非常好,如果你引大軍回去,不安排好這邊的防禦,涼州恐怕就要落入馬超之手了。」

  曹操知道楊阜說的對,可是老家出事,他哪有空多做安排,匆匆忙忙就回去了。

  而曹操雖然跟馬超打了一架,沒能征伐漢中,但益州的劉璋很快聽說了。他明白,倘若曹操真來打漢中,張魯被滅,那麼他的益州就危險了。

  這個時候益州別駕是張松。張松這個人個子很矮,長得很難看,平時說話做事也很放蕩,但卻很有能力,一向看不起暗弱的劉璋。曹操到荊州,劉琮投降之時,劉璋曾派張松去交好。張松到了荊州,就想投曹操,結果曹操看到荊州已定,以為益州、揚州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根本沒理張松。

  張松看到曹操不把自己當人,心裡很憋屈,於是勸劉璋和曹操斷絕來往。這回劉璋擔心張魯被曹操滅掉,他立即建議劉璋請劉備來,滅掉張魯,這樣就可以萬事無憂了。

  「請劉備來滅張魯?好主意!誰可為我出使?」劉璋問。

  「法正可以。」張松答道。

  法正這個人,是三輔地區兵亂時,跑到益州避難的,他很有才華,但是劉璋不懂欣賞,也根本不重用他。張松與法正的關係很好,兩人常常一齊吐槽劉璋。這回劉璋要找出使劉備的人,張松立即讓法正頂上了。

  於是劉璋派法正出使劉備。法正一到劉備那裡,立即被劉備的雄才所折服。他建議劉備攻取益州,因為劉璋懦弱,而張松又是州中的別駕從事,劉璋的左右手。有別駕當內應,這取益州不跟玩似的?」

  劉備聽了法正的話,遲疑未決,這時龐統道:「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孫車騎,北有曹操,難以得志。今益州戶口百萬,沃土千里,財富無數,如果能到手,大業可成!」

  劉備道:「你說的我豈不知?不過現在與我勢成水火的人,是曹操。操以急,我以寬;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譎,我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現在因為一個益州,失信義於天下,不太好吧?」

  龐統道:「現在天下正亂,只一味死板守信是不行的。並且嫌並弱小勢力,攻略昏庸之主,這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得到益州,給劉璋封一個不小的領地,也不算對不起他。但我們不取,早晚要便宜別人!」

  劉備點點頭,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率數萬人去益州了。而孫權聽說劉備西行了,將孫尚香迎回吳國,並讓她帶著劉禪想劫為人質。張飛、趙雲當然不肯,一齊去將劉禪攔了回來。

  212年,曹操回到冀州鄴城,不過反賊已經被曹丕派賈信滅了。虛驚一場的曹操沒有閒著,繼續準備一統全國,他這次計畫東征孫權。

  而劉備此時到了益州,屯兵在離漢中郡不遠的地方,但從來不打張魯,整天私會益州的名士能臣,廣結人心。

  這個時候,曹操準備東征孫權的消息傳來了,劉備馬上跟劉璋道:「曹操要打孫車騎了,這事兒我要回去幫忙,你趕快再借給我點兵!」

  劉璋一聽這話大怒:「我給你添兵添將,讓你幫我打張魯,你拿了我的兵,我的將,一場仗都沒打,就想跑?跑了還要管我要兵要糧?你當我就那麼傻嗎?你要回去可以,但想讓我再給你添兵,那是堅決不可能!」

  劉備聽到劉璋不給他兵,立即將手下召集在一起道:「我們從荊州跑到這裡,幫劉益州打張魯,結果現在國內有難,曹操進犯,他連點兵都不肯支援我們,這事能忍嗎?」

  群臣們都道:「當然不能忍!」

  於是龐統向劉備進獻上、中、下三計,劉備採其中計,與劉璋翻臉,兩邊打了起來。其間張松通劉備的事被劉璋發現,於是劉璋斬了他。

  213年,曹操率四十萬大軍南征孫權。孫權雖然沒有了周瑜,但日子還得過。不過這次他的實力也比原來強了,湊出了七萬軍隊迎敵。兩軍沿江對峙了一個多月,曹操看到孫權部隊舟船器仗整整齊齊,軍伍紀律嚴明,讓人敬憚,感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像劉景升兒子,就是豬狗之輩!」

  曹操與孫權之父孫堅同歲,此時已經年近六十,自然希望能有個好繼承人。此時看到孫權,再想到劉表的兒子,難免發出這樣的感慨。

  而這時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上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又在背面寫道:「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到孫權的信大笑,對手下諸將道:「孫權不欺孤。」於是引兵北還。

  在出征孫權的時候,董昭等人就讓朝廷封曹操當魏公,荀彧不同意,隨後出征的過程中,荀彧就不明不白的死了。曹操搬班回朝,立即被封為魏公,由丞相之職更進一步。

  這時西方的馬超,已經殺了涼州刺史,太守,自稱征西將軍、領並州牧、督涼州軍事,涼州一團混亂,不過姜敘、楊阜、趙昂、尹奉、李俊等人合力討滅了馬超,馬超只得南投張魯。曹操封賞諸將討馬超之功,侯者十一人,賜楊阜爵關內侯。

  214年,馬超從張魯手中借兵,想繼續奪取涼州,但夏侯淵將其擊敗。而南方,諸葛亮、張飛等人都跑到了益州幫忙,劉備終於攻下成都,三國中最後一個州級的軍閥覆滅,天下正式步入曹、劉、孫三姓之手。

  這一年,曹操繼續謀劃著攻打孫權,他非常想搞定孫權。
第308章 荊州之爭

  214年,曹操再次討伐孫權,戰役經過並沒有過多記載,只說軍無功,看來孫權沒有周瑜在手,打不出像赤壁那樣的大勝,但也讓曹操占不到便宜。

  曹操看到這塊骨頭還是啃不動,只好再次搬師回朝。

  而另一邊,劉備攻略成都的時候,有一個重要人物來投,那就是馬超。

  馬超這個人,其實很悲劇的。涼州自從黃巾起義時,涼州刺史耿鄙昏庸,導致氐、羌反叛之時,就一團混亂,董卓和皇甫嵩當初都是帶重兵西征的。不過這動亂還沒平定下來,漢靈帝死了,董卓回朝呼風喚雨,關東義兵群起,就更沒空去管涼州。

  隨後董卓死了,手下將領又多半是涼州的,群龍無首,涼州和三輔地區大大小小的軍閥數以十計,各自為政。曹操、荀彧知道這些事情,所以派司隸校尉鐘繇、涼州牧韋端奉朝廷大旗,在那裡打太極拳,以朝廷為名,分化招降。

  自從李傕被滅,郭汜被手下殺害,西邊的軍閥中,就以韓遂、馬騰最大。韓遂本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關係很好,不過後來卻鬧僵了,互相攻殺,連年不斷,馬騰一些老婆孩子也死在了韓遂手上。

  鐘繇、韋端以朝廷之命和解兩人,馬騰應命,立即被封為前將軍、槐里侯,並徵回朝。馬騰看到自己被封為前將軍很高興,這個官可跟劉備的左將軍一個檔次,高大上。而又想自己老了,不想在外領兵打仗打一輩子,既然朝廷給封了官,那就投靠好了。

  於是馬騰來到許都,擔任衛尉。衛尉是九卿之一,統領宮門衛士,負責皇宮的安全工作,可以待遇不低,畢竟曹操明白西涼的軍閥還有很多,需要豎個榜樣。而馬騰的家人。比如馬休、馬鐵等人。曹操也都接到了鄴城,並任命他們為都尉。

  馬騰在西涼的兵,曹操也沒有收回來,而是派馬騰的長子馬超統領。他想讓別的軍閥看看。投奔我不光沒有害處。還有襲不盡的榮華富貴。就連你們的兵,我也不要,還歸你們。反正馬騰一家老小都搬到了鄴城。他不認為馬超會造反。

  可惜世事總是難料,當曹操集兵準備西進,看看涼州軍閥們的態度之時,他認為最靠得住的馬超,居然造反了。可能馬超聽信他人的話,以為以重兵威脅一下曹操,曹操就會被嚇住,不敢西進,還會同他們講和,繼續保留他們的軍權。

  可惜的是,身為絕代霸主,曹操已經把中原、北方都平定了,還怕他們這夥西涼軍閥?讓他求和,只能是妄想。所以曹操看到馬超造反,根本不客氣,當下就將馬騰、馬休、馬鐵等人,全部斬首示眾。

  不知馬超起兵之時,是否會想過他會失敗,並且害死爹媽弟妹,使得全族死光。

  後來,馬超兵敗,投奔張魯的時候,張魯本想將女兒嫁他,以示看重。但有人跟張魯道:「他連爹媽砍頭都不怕,你嫁個女兒給他當老婆有毛用?」

  張魯一聽這話,心想也對,就沒有嫁女兒給馬超。而張魯手下其它人,也看馬超不爽。

  馬超當軍閥當慣了,性格跟呂布類似,哪能在張魯處受氣。憋屈了許久之後,就轉投劉備去了。

  劉備看到馬超來投大喜,因為馬超父子一直是涼州最大的軍閥,遠近聞名。他利用馬超的威名,成功使得劉璋出降,隨後佔領了成都。

  劉備自稱益州牧,以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益州太守南郡董和為掌軍中郎將,並置左將軍府事,偏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軍議校尉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裨將軍南陽黃忠為討虜將軍,從事中郎麋竺為安漢將軍,簡雍為昭德將軍,北海孫乾為秉忠將軍,廣漢長黃權為偏將軍,汝南許靖為左將軍長史,龐羲為司馬,李嚴為犍為太守,費觀為巴郡太守,山陽伊籍為從事中郎,零陵劉巴為西曹掾,廣漢

  元勳、降將們都被封了官,官位也各有不同。比如說大家都是將軍,麋竺這個安漢將軍就比諸葛亮大,上朝時站在諸葛亮的前面。但他官雖大,根本不管事,手下也一個兵沒有,純粹是個擺設。諸葛亮的官雖比他低,卻主持左將軍府事,也就是劉備的貼身秘書,大事小事全歸他管。

  另一個實權人物則是法正。法正是什麼官?蜀郡太守。成都所在的郡就是蜀郡,所以這個蜀郡太守,放到司隸就和沈峰的河南尹差不多,州治所在之郡。

  法正成了蜀郡太守,又深得劉備寵信,立即在蜀郡鬧翻天了。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那些跟他有仇有怨的,全都被他直接殺了。

  有人對諸葛亮道:「法正這人也太屌了吧,說殺人就殺人,根本沒有王法,這事你必須跟主公說說,別讓他這麼鬧下去了。」

  諸葛亮立即搖頭道:「主公先前在荊州,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若不是法孝直輔佐,怎麼能得到益州,像雄鷹一樣翻然翱翔在藍天,不用再看別人臉色?法孝直立此大功,報復下以前仇人又算什麼事,我們不用管!」

  眾人聽到諸葛亮這麼說,自然也就不去管法正了。

  看到上面的對話,大家可能感覺諸葛亮是個老好人,法正這麼為非作歹都不管。但事實恰恰相反,諸葛亮治蜀,以嚴峻著稱,幫劉備管壘事的時候,整個益州都怨聲一片。

  諸葛亮嚴到什麼程度呢?嚴到連喜歡為非作歹的法正都看不下去了,來勸他。

  法正說道:「當初漢高祖入關,約法三章,秦國的人都感其恩德,但是主公剛剛得到益州,恩信為立,你卻如此嚴峻,搞得人心惶惶,這樣不成,還是緩緩吧!」

  諸葛搖頭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為什麼會滅亡?因為法律苛刻,民不聊生呀。正是因為秦法太多太嚴,所以漢高祖只約法三章,其餘不問。眾人看到漢高祖如此寬宏大量,所以就歸心了。但益州的問題,不是法律嚴,而是劉璋暗弱,不管事,有法律跟沒法律一樣。所以我們初來乍到,必須把規矩立起來,讓大家都知道害怕!」

  無獨有偶,北方成就霸業的曹操,也是以嚴峻著稱。郭嘉在十勝十敗中分析曹袁兩人的優缺點,就把它列為曹操十勝中的第三勝。郭嘉認為,漢末之所以混亂失政,就是因為過於寬仁,而袁紹的政策也是寬仁,所以成不了大事。曹操以嚴苛著稱,正好能把漢政的過失糾過來,所以在治理國家上,他已經是勝了,即治勝。

  215年,孫權剛打退曹操,發現劉備搞到了益州,當即大怒。

  原來,當初劉備在荊州的時候,周瑜、甘寧等人就勸孫權取益州。

  孫權給劉備寫信道:「劉璋這個人不行,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地,荊州就危險了。我要去攻取劉璋,再取張魯,一統南方,這樣就算有十個曹操,也不用擔心了。」

  劉備一看孫權要去打劉璋,忙道:「我與劉璋同為漢室宗親,理當共扶漢室,不能讓你打他。且西蜀那麼遠,也不好打,還是算了吧。」

  孫權不聽劉備的,發兵攻蜀。但揚州在東邊,發兵攻益州要路過荊州,劉備領兵死卡著路不讓孫權過,並對領兵前來的孫瑜道:「我與劉璋同為漢室宗親,並且交好,男人作事當以信義為本,只要我活著,就不會讓別人打劉璋,更不會失信於天下!」

  孫權被劉備攔住了,只能領兵退回揚州。沒想到他這邊與曹操死磕呢,那邊劉備自個兒把益州占了。

  「這個老流氓,太狡猾了!」孫權暗罵。

  「子瑜,劉備當初不是向我們借的荊州嘛,他現在得到益州了,理應把荊州還我們了,你去向他們要!」孫權說道。

  「是!」諸葛瑾知道劉備不會給,但孫權既然派她去,她就得去。

  果然,諸葛瑾出使到西蜀,向劉備要地的時候,劉備推諉道:「我正準備攻打涼州,等我把涼州打下來,立即把荊州還給你們!」

  孫權聽到劉備的回復,馬上道:「這是想不還,故意拿客套話拖時間!」

  於是孫權不再和劉備扯皮,自行任命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太守,前去赴任。替劉備守荊州的關羽哪肯讓孫權的太守來管事,全都給趕跑了。

  孫權大怒,派呂蒙率領二萬兵馬取此三郡。呂蒙領兵前來,寫信給長沙、桂陽,皆望風歸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

  劉備聽說孫權來打荊州,立即從益州跑回公安(劉備在荊州的大本營在南郡公安),派關羽帶兵去爭那三郡。孫權本人則帶兵到了陸口,總督諸軍,並派魯肅帶兵萬人,迎戰關羽,同時飛書給呂蒙,讓呂蒙過來助魯肅,戰關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