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美人志》第106章
第211章 大勝

  「糟糕!」沈峰看到敵人數千人直撲這邊暗暗皺眉。他的部隊損失不多,主要是因為前面的盾兵和後面的法系、弓箭配合熟練,倘若敵人不計損失,衝亂了他的陣型,那麼後果就很難預料了。

  「姐,我讓前邊的士兵閃開一條路,你的騎兵出去衝殺一圈。騎兵的優勢就在於速度,而敵人的數量太多了,一旦你的衝勢被阻住,就優勢全無了。所以你交鋒之後,就快速撤回,打亂敵人陣型即可。我會讓槍兵和弩兵接應你的!」

  「好!」方晴點了點頭。

  可能是遺傳的原因,她的遊戲天份和方雨、方雪也很相像,經過幾個月的練習,也是獨當一面的好手了。

  前面的盾兵飛速閃開一條路,方晴這邊率領一百獨角獸騎士衝進了隊伍裡。可是對方的黃巾軍統領竟然看透了沈峰的戰術,立即指揮部隊合圍,想將方晴這突出的一百騎兵吃掉!

  「姐,不要貪功,快回來!」沈峰大叫。

  方晴也知道形勢不妙,所以見敵人的陣型亂了就想撤回。但黃巾軍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已經把她密密麻麻圍了個水泄不通。當騎兵周圍全是步兵,坐騎衝不起來的時候,騎兵就和步兵沒多少分別了。更可怕的是,方晴部隊的獨角獸都很高,比戰馬還要高,平時作戰時是優勢,在這個時候就成了弓箭兵的活靶子。一瞬間弓箭的箭雨就向她們射來。

  「跟我衝!把她們接回來!」沈峰帶著手下的飛針隊、還有林青衣的刀兵隊突入敵人,奮力拼殺,想要將方晴的部隊迎回陣中。

  可是敵人也明白沈峰的想法,立即加強了兵力,更多的人向沈峰這邊撲來,不讓他們援助方晴。沈峰飛針隊的繡花針雖然每發都是一片火球,但架不過黃巾軍人多,當敵人不計死傷撲近的時候,頓時就亂了套。

  沈峰一個人持劍衝在最前,前前後後砍倒了二十多個敵人,但是在現在這個版本更側重兵團戰,一個人能力再強,被千百個敵人圍住也是破不開的死局。能在萬軍之中突出重圍的,恐怕只有常山姓趙的那位,其它紫名也都很難。

  「糟了,老姐的部隊要被敵人全吃掉了!」沈峰大急。

  方晴的這支部隊,可是沈峰手下機動力最強的部隊,人數又多,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如果這支部隊全軍覆沒的話,那可就損失大了。

  不過戰場就是這樣,變幻莫測,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決定全對。每個決定,都是一個賭博,能成功與否,牽扯到各個方面。沈峰沒想到自己引發了敵人的過度關注,將主力全調來了,所以陷入了完全困局。

  然而就在這時,中軍方向傳來了一片歡呼:「敵將敗了!」

  「黃巾軍敗了!」

  原來就在這時,皇甫嵩已經在拼殺中打敗了波才。波才軍本就因為被火燒而士氣大跌,主將這一敗,頓時完全亂了套。

  黃巾軍右翼的主將還準備再繼續戰鬥,因為他已經下重兵,將沈峰的這一塊包了餃子,只要再堅持片刻,就能把餃子吃到肚子裡了。可是皇甫軍的左翼其它部隊因為他將重兵調去圍沈峰了,而壓力大減,三下五除二幹掉了前面的部隊,其中兩個軍候更是率領手下,突到了他的面前!

  「打不過了!閃吧!」黃巾軍右翼的主將見敵人臨近,轉身就逃,他這一逃,整片右翼立即崩潰。

  沈峰正暗暗焦急,擔心方晴會全軍覆沒之際,突然見敵人竟然轉頭撤了,當下大喜,率領眾人飛速追殺。他的飛針隊本就是攻強守弱的隊伍,追殺逃兵最為快捷,而林青衣的刀兵隊,也同樣是有攻無守的隊伍。

  這裡面最開心的,就是方晴的騎兵隊了。本以為局面有死無生了,沒想到敵人潰敗了。黃巾軍幾乎全是步兵,怎麼跑得過她的獨角獸精騎?當即縱兵狂追,一路斬殺無數!

  「哈哈,我們勝了!」皇甫嵩的部隊齊聲歡呼。

  沈峰也暗暗鬆了一口氣。戰後清點,十萬黃巾賊,被斬殺了兩萬餘人,以皇甫嵩的中軍戰績最高,殺敵六千多人,其次就是沈峰這一曲了,殺敵三千人。而沈峰這一曲中,戰績最好的就是方晴的小隊,這小隊殺敵一千多人,成果占了整支部隊的三分之一。

  「哈哈,果然還是我最厲害!」方晴開心地道。

  「別得意了,要不是敵人突然潰敗,你已經回家等復活去了。」沈峰將方晴抱在了懷裡。

  「是呀,真是好險,只要敵人再堅持片刻,媽媽的騎兵就會被吃掉了!」方雨心有餘悸。

  「不過她的部隊要不是已經衝在了外面,當敵人潰敗時,也不可能撿這麼多戰功,世事真是難料呢,這也算賺大便宜了吧!」方雪總結道。

  再看一下戰損情況,全軍上下大約戰死三千人,沈峰手下則戰死了一百多。傷亡最慘重的小隊依然是方晴那隊,被圍起來之後,她的一百名手下死了三十個。其次減員最慘的是荀采的小隊,死了二十多個。

  「你老說你練兵能力強,現在看來也不怎麼樣嘛?這種大勝的戰役,你也損失這麼多,其它來撿漏的部隊,也不見得比你差多少。」方雪在旁說道。

  沈峰道:「打仗總有吃肉的,有啃骨頭的,敵人一開始以為我們女兵好欺負,想把我們當突破口,隨後發現難對付,又調了重兵重點照顧,我們是真正吃了骨頭。若不是運氣稍好一點兒,騎兵隊沒被吃掉,恐怕損失更慘。能取得這樣的戰績,已經足夠驕傲了!」

  ——系統提示:恭喜您獲得第一場戰役勝利!

  您參與戰役:1勝0負。指揮戰役:0勝0負

  皇甫嵩這時也來到沈峰的軍營,對沈峰道:「我一直以為中官不懂兵,沒想到沈常侍能獲得如此的成就,真讓人刮目相看。」

  沈峰道:「都是皇甫將軍指揮有方,我等追隨在將軍身邊,也跟著分享戰功了!」

  皇甫嵩道:「敵人已經潰退,機不可失,我們應該整頓兵馬,繼續追擊。此次平賊如若功成,我一定表明聖上,為沈常侍記上一功!」

  沈峰道:「皇甫將軍的大功,我也會奏明聖上的!」

  「好!」皇甫嵩微笑著點了點頭,這時手下突然來報:「皇甫將軍,騎都尉曹操帶援兵過來了!」

  漢朝的將軍是很少封的,就算是如此動亂的局面,劉宏也只任命了何進為大將軍,統兵防禦京師,其它帶兵的三人,皇甫嵩、朱俊、盧植,都是中郎將級別。什麼叫中郎將呢?前面說過,皇帝上朝時身邊的近衛叫郎官,統率郎官的人叫中郎將。

  中郎將主要有三個,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除此之外,還有統率虎賁軍的虎賁中郎將,統率羽林軍的羽林中郎將。天下大亂,用兵當然不可以用常理,所以左中郎將、右中郎將都在外領兵了,還加封了一個北中郎將討伐北邊的張角。

  曹操的騎都尉,本來是監督羽林軍的一種武官,在這種亂世的時候也被用來領外兵了。騎都尉的官是不如中郎將大的,三國時代的另一位諸侯公孫瓚,就是討伐張純有功,當上了騎都尉,然後繼續建功,升任中郎將。

  一聽曹操帶兵來支援了,皇甫嵩當即大喜道:「快快有請!」

  這次曹操帶來了五千多人,不但把皇甫嵩的戰死減員全補上了,還多出來了許多。皇甫嵩、曹操等人一同整頓兵馬,然後再次出征,沒走多遠,又遇到了朱俊的部隊。

  「哎呀,義真,我被波才打敗了!你沒有碰到他們嗎?」朱俊萬分驚訝。

  「公偉勿憂!賊以被我所破!」皇甫嵩說道。

  「真的?敵人那麼多,你怎麼打敗的?」朱俊問道。

  「我剛剛用了火攻之計……」皇甫嵩將戰鬥的經過娓娓道來。

  「義真果然不愧為皇甫家的人,用兵如神呀!」朱俊大為感歎。

  朱俊雖然敗了,但手下的兵卻沒有損失太多,還有一萬多人,此時再與皇甫嵩合兵,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多人。三軍一齊向波才的部隊追去,追了半宿,兩軍再次相遇,在野地裡展開了夜戰。

  這一戰再次殺得天昏地暗,結果是皇甫軍大勝,波才軍死了數萬人。沈峰在這場仗中狂撿人頭,斬敵五千多。可是這一場大勝的人頭更不值錢,50個人頭才能換一個還魂香,總得來說,收穫還沒有上一次多。不過上次他損失了一百多人,這次只損失了三十人,還是賺了。

  接下來皇甫嵩、朱俊繼續乘勝進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於陽翟,擊彭脫於西華,連戰連勝,三郡悉平。沈峰自然是跟著撿軍功。平此三郡之後,皇甫嵩上書,將功勞全歸給了朱俊,於是朱俊被封為西鄉侯,升任鎮賊中郎將。

  另一邊,北中郎將盧植也是連戰破張角,斬獲萬餘人,張角逃到了廣宗城固守。盧植立即圍城鑿塹,造作雲梯,準備攻城。

  皇帝劉宏很關心盧植那邊的戰況,派小黃門左豐去察探。左豐收了董卓的禮,跑去又向盧植要賄賂。盧植這人死心眼,不肯給,於是左豐回來,跟劉宏說道:「廣宗城城小,城牆又破,一下就能攻破。不過盧中郎就是不肯打,我怎麼勸他都不聽,據說他收了張角的賄賂,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什麼?」劉宏大怒,「誰人可代盧植?」

  張讓、趙忠等人道:「河東太守董卓能征善戰,昔日跟著張奐張然明打羌人,曆下過赫赫戰功,此人可用!」

  左豐也道:「董大人確實是個難得的帥才!」

  劉宏道:「竟有如此人才不早舉薦,傳令下去,命董卓為東中郎將,把盧植給我替回來!」
第212章 望舒荷

  董卓到了盧植的軍營,立即將盧植抓捕,放入囚車,送回軍營,然後親自帶兵和張角展開了激戰。。。董卓自己就是個大紫名,能力非凡,發動黃巾起義的張角也同樣是紫名,與他不相上下。兩人在廣宗城一直打到下曲陽,掀起無數腥風血雨,最後雙雙負傷。

  此時沈峰跟著皇甫嵩,在東郡的蒼亭與黃巾軍繼續激戰,最終協助皇甫嵩擒住了敵將卜已。

  皇甫嵩這邊大獲全勝,董卓那邊卻遇到了麻煩。當時太監們跟皇帝說張角可以輕鬆戰勝,結果他替了盧植,還是沒能立即克敵。所以皇帝大怒,下旨將他召回。

  董卓看著聖旨,一時間陷入猶豫。他很不想回去,但剛來此地將兵不久,手下還沒能完全聽他使喚,就算造反,也沒有什麼希望。所以他還是回到了朝中,繼續上禮給太監們,等待著下一個機會。

  那個機會很快就來了。在黃巾起義之後,各州各郡看到漢王朝要垮臺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起義也層出不窮。其中最亂的地方,就是涼州。

  西北地方的少數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涼州三明的功業都是與羌人作戰時立下的。此時羌人一看漢朝黃巾起義了,機會難得,立即殺了護羌校尉泠征,以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並劫持涼州名士邊章、韓遂,攻燒州郡,讓整個西北再次不得安寧。

  劉巨集現在沒空管西北的情況,他關心的是張角。董卓這邊召回之後。他只能動用屢戰屢勝的皇甫嵩了。於是皇甫嵩率軍北上,來到廣宗,全權統領盧植的舊部。兩支部隊合一,他手上的人馬頓時無人能比。

  此時張角已經死掉了。皇甫嵩與張角的弟弟張梁大戰,第一天張梁的人太多,皇甫嵩沒能打過,第二天淩晨,皇甫嵩又引兵偷襲,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最後斬殺了張梁。殺敵八萬人。大獲全勝。接下來皇甫嵩整兵繼續向北,與張角的另一個弟弟張寶展開激戰,同樣斬殺了張寶,並且殺敵十萬多人。

  劉宏聽說皇甫嵩接連破敵。大喜過望。他立即以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我們都知道車騎將軍是非常大的大官,僅在大將軍、驃騎將軍之下。可以同三公相媲美。劉宏一高興,就封了兩個車騎將軍,一左一右,左的歸皇甫嵩,右的給了正在南陽打黃巾的朱俊朱公偉。

  冀州是張角的老家,北部最富饒的一州,也是黃巾之亂最嚴重的地方。皇甫嵩已經破張粱、斬張寶,接下來的工作就相當輕鬆了。這一州的秩序很快就恢復正常,百姓重新安居樂業。百姓為他唱頌歌道:「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

  冀州雖然安定了,其它各州卻是越來越亂,許多賊寇跟著黃巾而起。皇甫嵩手握重兵,雄據冀州,威震天下,可以說是完全能夠左右時局之人。

  這時有一個叫閻忠的對皇甫嵩道:「天下間最難得到,且最容易失去的東西就是時機。將軍現在得到了千古罕有的時機,有沒有什麼計畫?」

  皇甫嵩問:「你什麼意思?」

  閻忠給他分析了一番時局,然後又拿韓信當例子。韓信當初雄霸齊國,本可以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但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忍心背叛,沒有謀反,最後反而被劉邦殺了,惹得千古恥笑。

  如今皇帝不如劉邦、項羽,而皇甫嵩坐擁天下重兵,比當初韓信還要位高權重,可以說一跺腳,就能取天下,這個機會不好好把握,就太晚了。

  皇甫嵩道:「上天不會保佑那些叛逆的,雖然現在朝庭亂的不像話,但我只要一心忠於國家,就算死了也會千古流芳,那種謀反的話千萬不要再跟我說了。」

  閻忠一看皇甫嵩不是能成事的人,於是立即逃走了。

  沈峰這邊跟著皇甫嵩南征北討,立下的功勞也非常多。帶著皇甫嵩的奏章回到了朝庭,劉宏立即賞給他許多金錢。不過沈峰並不在意他的那點賞錢,而比較喜歡他送的財寶。

  「傲天,這是『穹隆』瓜,昔日有道士從蓬萊山得此瓜,說是崆峒靈瓜,可以長三尺長,味道非常好吃。但是這種瓜只能種在霜土之中,我特賜你霜土,你可以在西園中開闢一處園地,移植此土,並種這種瓜,此名還有一種巨桃,也是只能種在這種霜土之中,你也一併去種了吧!」

  「臣謝陛下!」

  ——系統提示:您獲得稀有特產:穹隆瓜、相陵桃栽培權!

  「你如此為朕分憂,僅給你瓜、桃還是不夠的,此荷你也拿去種吧!這是『望舒荷』,其葉大如鍋蓋,一丈多長,晚上會舒展,白天會卷起。我看你領地中間有一大湖,正好可以種植此荷!」

  「多謝陛下!」

  ——系統提示:您獲得稀有植被:望舒荷栽培權!

  於是沈峰接下來回領地開闢了一片霜林園,移植霜土進園內,種植穹隆瓜、相陵桃。這霜土非常奇妙,總是結冰,而巨瓜、巨桃都結在冰上,累累一片,非常好看。

  而那片望舒荷種在荷塘裡,沒多久就碧綠一片美不盛收。這時沈峰想起來這「望舒荷」的典故了,拾遺記中記載漢靈帝劉巨集曾在西園建立上千間裸遊館,以綠苔鋪階,引渠水繞砌,周流澄澈,清雅幽靜,美不勝收。

  而那清澈的湖泊裡,更是有無數小船,劉宏專門挑色如玉,美麗動人的宮女,脫得光光的,手拿長篙,蕩漾在湖中。水清清,荷碧碧,人白如玉,這是天下間最美的一處湖泊了。

  而在盛夏之時,皇帝更是派人在湖中嬉鬧,讓小船們一個個地翻掉,讓膚色如玉的姑娘們一個掉到水裡,再爬上來,渾身赤裸,美嬌嬌,鶯鶯燕燕,和樂融融。

  「我這亭不就是西園嗎?都有望舒荷了,咱也建玉遊館吧,歷史上皇帝做過的事,咱也做一做!」

  沈峰說做就做,在領地內大起土木工程,用青石將湖畔全砌了起來,然後將大家全都趕到湖中一起開心。望舒荷的葉子很大,女孩們鬧累了就可以躺在葉子上睡覺,餓了就吃沈峰的奶,倒是一時間開心無限。

  皇宮之外,整個社會的動亂越演越烈。雖然各地起義不斷,但事有輕重,黃巾軍主力已經被皇甫嵩討滅,最要關注的就是西北涼州兵亂了。

  185年,涼州的亂兵已經打到了長安一帶,劉宏沒辦法,只好招皇甫嵩回朝,然後討伐。

  皇甫嵩鎮守冀州的時候,看到中常侍趙忠的房子過於華麗,直接給沒收了,回到朝中,張讓又向他要五千萬錢的賄賂,他不肯給,於是將兩人全得罪了。於是他剛和涼州人打起來,張讓、趙忠就參了他一本,他的左軍騎將軍印綬也被沒收了。

  這個時候,董卓又被推舉了出來。劉宏以身邊的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為副,以討北宮伯玉;拜中郎將董卓為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輔助張溫。

  董卓終於又獲得了兵權,並且和張溫等人與邊章、韓遂大戰。這次戰鬥中,眾軍全部敗退,唯有董卓全師而還,並屯駐在扶風地區,算是為朝廷保住了一點兒臉面。孫堅此時也做為參軍,跟在張溫身邊,出謀劃策,張溫卻是不聽,但卻引得了董卓的注意。

  這邊涼州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北邊幽州也出事了。張溫出征的時候,徵調了幽州烏桓突騎三千人,曾擔任中山相張純想率領這批人,不過張溫不讓,而讓涿縣縣令公孫瓚率領。這支部隊沒走多遠,張純就率領手下叛亂了,而公孫瓚則帶著手下,和這伙人打了起來。因為有戰功,很快就升為了騎都尉。

  雖然國家越來越動亂,沈峰卻是只能在領地種田,因為他的領地位置太特殊,就在重兵環繞下的洛陽,不管外邊怎麼亂,這個城都很難亂起來。

  北宮伯玉等人雖然打退了張溫,但隨後內亂了起來,算是給了朝廷一個喘息的機會。

  187年,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再度進圍隴西,太守李相一看守不住了,只能叛變投敵。而涼州刺史耿鄙則率六郡兵討韓遂,誰知道走到一半,他手下造反,將他殺了,投奔韓遂去了。

  此時馬超之父馬騰正在耿鄙手下當司馬,一看事情不妙,也擁兵造反了,與韓遂連兵,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馬騰與韓遂這對三國演義裡的黃金組合終於湊到了一起。

  這一年,孫堅升任為長沙太守,並率軍征討了長沙賊區星,從此據有了一郡之地,算是站在了三國群雄爭霸的大舞臺上。而另一位未來英雄,此時僅僅是在安喜縣當上了一個尉官,與其它人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不過對於這一位來說,現在不賣草鞋也已經很好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