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美人志》第104章
第207章 黃巾起義

  「張角的弟子?」

  「沒錯,此人叫唐周,這是他的上書!」呂強把一份奏章呈了上來。

  劉宏展開一看:「張角設置了三十六方,方就是將軍,大方手下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約定三月五日一同起兵,大方馬元義已經收了上萬人北上作亂,馬元義本人更是偷偷潛進了京師?」

  呂強道:「皇上,此事是真是假,把那馬元義捉來審問一下就知道了!」

  沈峰道:「皇上,如果奏章上所言不假,張角聚兵已經四十萬之多了。昔日光武皇帝帶了萬餘兵馬,就能光復我大漢河山,張角聚眾四十萬,實非小事,就由我來去查辦馬元義吧!」

  劉宏道:「既是如此,就辛苦你了!我讓虎賁中郎將袁術陪你去!」

  皇帝手下除了郎官,最主要的就是虎賁、羽林兩支部隊。如今袁術靠著家裡的威信,當上了虎賁中郎將,非同小可。

  沈峰於是回到西園采女宮,又去找袁術,帶著自己的手下和虎賁郎,一起征剿馬元義。

  周王城舊址在宮城之西,所以被命名為西園,采女宮只是機構名稱,以後就統稱西園了。

  遊戲中的洛陽城非常大,城內分為八鄉,城外有二十一鄉。後宮諸人居住宮城為一鄉,包括在周王城舊址上建立起的采女宮,即宮城鄉。

  宮城之南的皇城是一鄉,這裡是皇帝上朝、三公九卿辦公的地方。除此之外,太學等學堂為一鄉,叫三雍鄉,祖廟等地為一鄉,叫廟鄉,城西北芳林為一鄉,叫芳林鄉,還有就是城東、城南、城北的三個居民區,分別叫東洛鄉、南洛鄉、北洛鄉。

  根據唐周所報,馬元義此時正在北洛鄉煽動民眾,圖謀不軌。袁術帶著虎賁軍從前方抓捕,沈峰帶著手下女兵從後路包抄,被袁術追捕的馬元義一頭扎進了沈峰的懷裡,被沈峰活捉了個正著。

  「就是他,害死我了爸爸!」充黛低聲泣道。

  「馬元義,你可知道你害死過一個叫充陽的役屍人?」沈峰喝問道。

  「我平時弄死的宵小之輩非常多,我知道你說的是誰?」馬元義一副茫然的模樣。

  沈峰道:「黛兒,此人犯謀逆大罪,我將他帶回去,審問清楚,你看如何?」

  「好!」充黛點了點頭。

  於是沈峰將馬元義帶到了牢中,先閹掉,再契約,隨後他招出了謀反的事實,整個人就被拉到街上車裂了。沈峰這邊等待著馬元義復活,那邊充黛對他也變成了誓死追隨。

  劉宏看到馬元義的供狀,立即招集所有朝臣,開啟了大會。

  這次開會,三公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三公了。太尉的坐位上,坐著的是楊賜。

  楊氏一門,四世太尉,與四世三公的袁家同為漢末最著名的宰相世家。楊賜的爺爺楊震,受冤而死,死後有一丈多高的大鳥,飛到他喪前俯仰悲鳴,淚流濕地,驚動了當地人,被傳為佳話,後來也沈冤得雪。成語結草銜環中銜環的典故,則是出於楊震之父楊寶。

  楊賜的兒子楊彪,同樣官至太尉,後來整天打曹操臉的大才子楊修,則是楊賜的孫子。

  司徒的位置上,坐著的是袁隗。十年過去了,本是九卿的袁隗更進一步,成為了三公級別的人物,將袁家推向了新的高度。

  司空的位置上,坐著的張濟。這個張濟不是那個被曹操偷了老婆的張濟,他們兩個只是同名。

  三公之後,就是九卿、各大夫、郎官等等。

  沈峰也早已經不是小黃門了,而是與張讓、趙忠等人一起,位列中常侍。身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太監之一,他站在了皇帝的身側。

  眾臣聽到張角居然敢謀反,全都義憤填膺,會議的結果就是讓司隸校尉等人查司隸地區有信太平道的,一概殺掉,並通報冀州刺史,由他追捕張角。

  僅一天時間,就有一千多人因為信奉太平道而死。張角聽說馬元義被車裂、京師驚變,知道事情暴露了,星夜通知各方,提前起義。一時間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遍地都是黃巾軍。

  ——系統提示:黃巾起義開始了,請選擇陣營!黃天?大漢?

  沈峰看到這樣的提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大漢。他的領地可是位於京城之中,外面守護的全是宮門衛士,選擇黃巾會被秒殺的。

  但是京城之外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選擇黃巾,揭竿而起,里魁篡奪亭長,亭長篡奪鄉秩,也有些人沒有急於揭竿,也沒有幫朝廷,而是靜靜地等待時機,想坐收漁翁之利。

  幾天後,各種各樣的噩耗不斷傳來。

  「皇上,現在天下各處都是黃巾軍!」

  「皇上,安平王和甘陵王全都被黃巾賊抓去了!」

  張角的老家就在冀州巨鹿郡,巨鹿的東北和東南分別是安平國和甘陵國,這兩個王爺的家離張角起義之地如此之近,可以說是點背到家了。

  「朕的叔祖和堂兄全被黃巾賊抓了?這可如何是好?」劉宏萬分震驚。

  「皇上,他們主要的目的不是抓安平王和甘陵王,而是要抓你呀!據說潁川那邊已經聚集了數十萬賊人,南陽那邊也有數萬!很多官吏都叛變投賊了!」

  這裡要說一下洛陽的位置。洛陽位於司隸地區的河南郡(尹),屬於司隸的東南角,旁臨三個州。河南郡的東邊,是兗州的陳留郡,日後曹操在此地起兵討董,河南郡的南邊,是豫州的潁川郡,西南則是荊州的南陽郡。潁川、南陽全是黃巾賊,這就是說黃巾賊已經打到家門口了。

  看到敵人如此之近,一向悠哉悠哉的小胖子慌得不像樣子了,忙問道:「這個時候何人可以相信?」

  張讓道:「皇上,在這個時候,任何人都可能和黃巾賊勾結,但河南尹何進何大人可以相信,因為他是當今皇后的親哥哥。皇后就在我們的後宮之中,皇后之母最近也被封了舞陽君,他不可能造反!」

  劉宏道:「有道理!來人,傳旨,封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

  趙忠道:「京城周圍的八個關卡,也應派兵守護!」

  劉宏道:「對,速選可靠之人,擔任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一定不能讓黃巾賊打到這裡來!」

  沈峰道:「皇上,守不是辦法,我們必須要甄選良將破敵!」

  劉宏道:「馬上朝會!把大臣們都叫來!」

  於是朝臣們又齊聚一堂,再開大會。這次會上,皇甫嵩以為宜解黨禁,把皇上買官賣官賺來的大筆錢拿出來,養兵禦敵,中常侍呂強極力贊成。

  劉宏道:「好,朕出錢!還好前些年朕聰明,想到了賣官的主意攢下了大筆的錢,否則遇到這種局面就只能坐著等死了!」

  張讓、趙忠等人一齊道:「皇上聖明!」

  劉宏歎道:「先帝就不懂賺錢,一分錢都攢不下,真不知道他這皇帝怎麼當的。」

  趙忠道:「皇上,先帝是昏君,怎麼能和你比。」

  「哈哈,也不能這麼說先帝。」劉宏微微一笑,又隨手點了一個人問道:「你覺得,朕跟桓帝比起來如何?」

  這又是一段歷史劇情了。劉宏點中的這個傢伙,正是司徒楊賜的侄子,侍中楊奇。楊奇道:「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

  聽到楊奇這話,劉宏整張臉漲成了紫色。唐堯、虞舜是古代著名名君,一提到名君就會提到他們。而劉宏拿自己跟漢桓帝比,卻被楊奇頂了這麼一句。

  楊奇這句話說的很委婉,翻譯過來就是說:古時候的名君堯、舜,就好像天上的一對金鳳凰,一個比一個英明,你和桓帝,就是地上的一對土王八,一個比一個昏庸!

  歷史上提到漢亡,總會提到桓、靈這一對皇帝,他們確實成了千古昏君的典範。不過道理雖然沒錯,你當著皇上的面打臉就不對了。哪個臣子,能這樣直接打皇帝的臉?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劉宏為什麼是昏君了。劉宏之所以昏,就是因為太仁慈了。何蜜把給他生兒子的王榮殺了,他果斷原諒不再追究了,其它宦官犯錯,也是一哀求就不再追究了,這次楊奇當面打臉,他也沒追究。

  劉宏道:「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復致大鳥矣。」

  強項是強項令董宣的典故,寧死不屈的典型,大鳥則是說楊奇祖上楊震死後惹得大鳥去號泣的事。就是說這位小胖子的皇帝雖然被直接打臉了,卻反倒表揚了一下楊奇。

  沈峰看完了這段歷史劇情,忙說道:「皇上,皇甫嵩將軍是名將皇甫規之侄,宿習軍旅,適合為將,要破黃巾賊,非他莫屬!」

  反正皇甫嵩是要討黃巾的,他這邊就提前賣個人情。

  「哦?」劉宏的眼睛一亮。

  皇甫嵩也驚訝地看了沈峰一眼,他沒想到沈峰會為他說話。
第208章 呂強之死

  「還有誰人可用?」劉宏問道。

  司徒袁隗道:「皇上,諫議大夫朱俊有才略,前些年交趾人梁龍等反叛,攻破郡縣,朱俊只用了半個月就將其平定!」

  「是啊,朱俊是個人才!」太尉楊賜也點頭稱讚。

  司空張濟道:「皇上,現在的局面實在是萬分危急,一旦潁川的黃巾賊破關而入,洛陽就危險了,你既然肯把府庫裡的錢拿出來,那麼就在三河地區徵兵吧!」

  劉宏點頭道:「朱俊在嗎?」

  「臣在!」一個藍名的名將應聲而出,正是朱俊。

  劉宏道:「皇甫嵩,從今天起,朕命你為左中郎將,朱俊,你為右中郎將,你二人速速在三河地區招募精勇,剿滅潁川賊寇!傳旨其它各地太守,速發精兵,援助你二人!」

  「臣遵旨!」皇甫嵩、朱俊一齊應道。

  太尉楊賜這時道:「皇上,潁川、南陽等地的黃巾賊近在咫尺,確實應該儘快剿滅,但是張角在冀州起事,禍亂天下,不得不伐!」

  劉宏道:「北軍五營要鎮守京師,各縣要發兵守衛八關,皇甫嵩、朱俊更要討伐近在眼前的黃巾賊,我們還能從哪裡找軍隊去討伐張角?」

  楊賜道:「皇上,死守無益,北軍五營理當去剿滅張角,只要張角死,天下的黃巾軍自然分崩離析!不若選擇良將,將北軍五營將士,併發天下諸郡兵相助,北上冀州,一舉討滅張角!」

  劉宏道:「何人可以討滅張角?」

  袁隗道:「皇上,議郎盧植,文武全才,可以為將!」

  張濟也道:「盧植以前當九江太守,蠻寇賓服,確實是難得的大將之才!」

  劉宏思索了一會兒,最後安排道:「好,傳我旨意,大赦天下,唯張角不赦。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羽林軍以及附近郡縣兵鎮守京師,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俊為右中郎將,你二人討潁川黃巾,盧植,我任命你為北中郎將,討伐張角!」

  「臣遵旨!」盧植應聲而出。

  劉宏思考了一下又道:「北軍五營,一營隨大將軍何進守京城,皇甫嵩、朱俊,你二人各帶一營去募兵,盧植,你帶兩營討伐張角,勢必要旗開得勝!」

  其實在黃巾起義開始之時,劉宏的安排非常妥當,浩大的黃巾軍連洛陽的邊都沒有摸到。相比之下,唐朝的長安城更加易守難攻,卻被安祿山、黃巢等人輪番操破,明朝的紫禁城也是被李闖王一發銷魂,那些亡國之君的能力比劉宏差多了。

  東漢時期的國家常備部隊不多,京師地區除了皇上手下的郎官、虎賁、羽林,以及宮衛兵、城門兵之外,最主要的部隊就是北軍五營,分別為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

  屯騎是騎兵營,步兵是步兵營,射聲是弓兵營,而長水是北方少數民族的雇傭兵,也就是所謂的胡人騎兵,越騎在遊戲中是南方的少數民族雇傭兵。這五支軍隊,平時駐軍在洛陽北邊,算是漢朝的中央軍。

  在這個危難的關頭,等各州郡的援兵過來,那就太晚了,首先要利用起來北軍五營。除了現有的五營士兵之外,當然也要火速徵兵。

  司隸地區共分為七個郡,首都洛陽所在的郡是河南,河南北邊是河內郡,河內郡西邊是河東郡,此三郡合稱三河。在東邊潁川、南邊南陽都是黃巾賊的情況下,徵募洛陽附近三河地區的精兵,壯大隊伍,實屬當務之急。

  ——系統提示:三河地區募兵開始!各里、亭、鄉、縣可招募精勇,加入朝廷的部隊!

  此時河東郡的太守,是一個胖大的壯漢,威武不凡。看到皇甫嵩來郡裡徵兵,他的眉頭皺了起來。

  「天下要亂了,皇上居然委派皇甫嵩、朱俊、盧植來平亂,實在是可惜,軍權怎麼也要到我手裡才對……」

  這個壯漢不是別人,正是紫名名將董卓。董卓本是隴西臨洮人,曾跟著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與羌人作戰,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升官為郎中,後轉任縣令,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現在終於做了到太守這個位子。不過雖然坐擁天下最富足的一郡,他一點兒也不知足,還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來人呀,給我準備一份厚禮,我要去拜會宮中諸位公公!」董卓吩咐道。

  同一時間,皇宮裡也出了大事,因為中常侍封諝、徐奉與黃巾軍勾結的事被查出來了。劉宏平時最信任身邊太監,可是身邊居然出了這種叛徒,他當然雷霆大怒。

  「你們整天跟朕說,外面的朝臣不可相信,他們各個結黨營私,圖謀不軌。但現在那些人都在忙著討伐黃巾賊,你們之中居然在勾結張角!外面的大臣說是你們專權跋扈,才引發了天下大亂!你們自己說,我是不是該把你們全部殺光?」

  張讓、趙忠等人一齊叩頭道:「皇上,勾結張角的封諝、徐奉,專權的是王甫、侯覽,這與我們沒關係呀……」

  幾個人哭求了好一會兒,劉宏終於冷靜了一下來。他道:「封諝、徐奉勾結黃巾,你們事先都不知道風聲?難道他們就弄得這麼秘密?」

  張讓道:「皇上,你好好想想,封諝、徐奉的事我跟你說過的,但你說封公公忠厚,徐公公老實,根本不是這種人!」

  劉宏回想了一下,張讓確實曾參奏過封、徐兩人,但他覺得他們之間是私人矛盾,故意誇大其辭,就沒有管。

  「豈有此理,朕確實一時大意了!宮中還有什麼奸臣沒有?」

  這時趙忠道:「皇上,其實宮中還有一個大奸臣,也深得你的信任!他弄虛作假,格外做作,其實暗地裡貪污受賄,結黨營私,還每天都在讀霍光傳!」

  「霍光傳?」劉宏一愣。

  夏惲道:「沒錯,光我就看到過他讀好幾回!這霍光,正是把持朝政,廢掉皇帝之人,他每天研究霍光傳,其心可誅呀!」

  劉宏道:「你們說的到底是誰?」

  趙忠道:「還能是誰,當然是呂強呂公公。」

  劉宏一愣:「不可能,呂強是個正直的好人,我給他賞賜他都不收!」

  張讓道:「皇上,封諝、徐奉也曾被你說成正直的好人,但結果呢?」

  趙忠道:「皇上,你別看呂強平時不肯收賞賜,其實他和他兄弟在外面買了無數毫宅,根本瞧不上你那點賞!這人呀,裡面一套,外面一套,精明著呢!」

  劉宏整張臉冷了下來,隨手在桌子上一翻,正好翻出了郎中張鈞的奏章。

  奏章中寫道:「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遣使者佈告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

  「你們都來看看這個奏章!」劉宏叫道。

  張讓、趙忠等人圍過來一看,面色大變,一齊跪在地上喊冤枉。

  劉宏聽他們哭訴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道:「這份奏章確實是在胡言亂語,就算你們中有不法之徒,又怎麼可能一個好人都沒有!」

  夏惲道:「都是王甫、侯覽、封諝、徐奉、呂強把我們的名頭敗了,如今那四個已經死了,呂強也該殺!陛下您繼續信任他,只會讓天下大亂!」

  劉宏歎了口氣道:「你們都認為呂強是奸臣?」

  張讓、趙忠等人一齊道:「沒有人比呂強更奸詐了!陛下你平時總是太仁慈,才導致天下大亂,這次一定要將這種不法之徒繩之以法才行!」

  劉宏道:「那把他抓起來,審問一下吧!」

  趙忠哭道:「陛下,都是這個時候了,還要審什麼!」

  劉宏道:「呂強同你們一樣,跟在我身邊太久了,就算他真是那種人,我也要審明白!傲天,你去把呂強叫來!」

  沈峰接過聖旨,去召呂強。這正是呂強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刻了,沈峰剛走出門,趙忠就示意他毒死呂強,然後再回來。

  沈峰到呂強的住所,收掉呂強,隨後回到朝中稟報:「呂公公聽說皇上你要召他,立即服毒自殺了,我想攔都沒攔住!」

  趙忠立即道:「皇上,呂強畏罪自殺,這事已經很明白了,我們應該收捕他的親戚朋友,沒收他們家族的財產!」

  劉宏感歎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呂強竟然是這種人!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沈峰在旁觀看完這段歷史劇情,心中暗暗感慨。當一個王朝已經腐爛到這種地步,也只能是非不分,黑白顛倒了。滿朝都是奸臣,唯一的忠臣也只能被當成奸臣來殺了。是問換成任何一個人站在劉巨集這個角度,都會被弄得一頭霧水。

  呂強這邊剛死,那邊董卓已經過來送禮了,皇帝身邊的常侍們,他都送了一份重禮,就連沈峰也有。

  「董大人想帶兵打仗,為國分憂?那是好事,國家也正需要像你這樣能征善戰的人才。如果有機會的,我一定會向皇上舉薦你!」

  「那就多謝沈公公了!」

  沈峰將董卓的禮物送進領地府庫,雖然他不想舉薦董卓,但其它太監肯定也會舉薦,所以就順手收人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