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方程式》第0章
 序幕

 布拉格

 可以將椅子往後移嗎?她問,他只是笑著點頭沒多說什麼的,那是他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即使是在兩年半之後的今天想來,那一刻好像就只是昨晚才發生的。

 布拉格成了他們共同的回憶的起點,查理斯橋上烙下了他們的足印,是迷惘的,雪沉穩地從天而降,青石鋪成的橋依迴著跫音,布拉格許是小小靜默的城,陷落在模糊的朦朧中,一座小島在雪裡浮沉,一座城堡在白霧的合圍裡放歌,那是他第一次見到飛雪,像小孩般的興奮,那對她而言卻是再平常不過了,她是無法理解亞熱帶的人們看見無瑕白雪的歡愉,是清晰的,清晰的打開了兩年半後在北海道的重逢,兩年半後的北海道也是白色蒼茫的世界,在那裡,他頓時理清了在布拉格的疑惑,就像溫帶的人們望見了整片椰林的喜悅。

 他從倫敦上車,壓根兒沒想過會遇見生命裡的她,他始終是獨自一人的,日出日落,他一直是一個人的,單純的只為自己不為其他,他是無由的,只活在瞬間的剎那,偶爾會突發奇想的在冬夜的淒清裡漫步到海邊,看完全的黑暗籠罩著陰鬱的英倫海峽,海濤遲遲地傾吐悲鳴,從遠遠的法國那一岸向英國的方向漫延,他是無由的面對著冥盲的未知,孓影望向了夜裡的荒天,去布拉格也是這樣的,無由的,或者他只是想看看人們形容裡的布拉格,都說布拉格的絕美脫俗,於是他在倫敦的維多利亞上了車,那是需要二十四小時的跋涉的,車子在清晨霧裡的英倫出發,那時的英倫也是白茫的,白茫是冬之倫敦的本色,穿越了海峽,法國之後見到了偶爾的新雪,陽光虛弱無力地躺臥在歐洲的平原上,夜裡的依稀月色掩映在薄冰上。她在布魯塞爾上車,看來是有些疲憊的,三個多月的旅行刻劃在她的臉龐,那張他後來曾經吻過的臉龐。可以將椅子往後移嗎?她問,他只是笑著點頭沒多說什麼的,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幾乎是無聲的,就像是後來他們之間的演變一般,他們都是沉默的,一旦沉默,他們會任由靜默像圓周率般的發展下去,兀自想著自己的心情,踩著自己的腳步。

 車上的他們不認識對方,原本也只是偶遇,到了布拉格後整車的旅人已經散去。他們兩個還佇立在巴士車站裡,計程車司機過來攬客,他同司機講好了價錢。

 願意和我搭乘同一部計程車嗎?我們可以share

 可是我身上並沒有捷克的貨幣

 沒關係的,我已經在邊境換了一些

 好的!

 他們住進了同一家青年旅社,同一間房,當旅社的reception問他們是否介意住在同一間房時,他還來不及反應,她已經點頭說著她不介意,那並不突兀的,許是生命裡的必然,或者不過是巧合的安排罷了,房內有一對澳洲兄妹,妹妹在英國工作,哥哥則在跨國公司上班,趁著長假,他們結伴在歐洲遊歷。

 她是你的女友嗎?

 不是的,我二十分鐘之前才認識她的

 那位澳洲人不解的笑了,約莫是不合邏輯的邂逅,他兀自的沉思了半晌,她已經先去洗澡了,留下一個沉思的他,玻璃窗上凝成一幕濕漉漉的水氣,房內的暖氣從發燙的鐵板傳送出來,窗外是霧茫瀰漫的風景,布拉格那時在氤氳裡出脫,青年旅社裡的人都以為他們是戀人的,不是的,他們只知道對方的名字,除此之外,他們對彼此是一無所悉的,即使在兩年半後的他們也是這樣的。

 我要到布拉格城裡去,願意一道和我去嗎?

 他們於是在布拉格流浪起來,沒有地圖的流浪起來,偶有爭執,畢竟都是兩個獨自流浪天涯的過客,是耶誕節的前夕,廣場上的市集散著耶誕的味道,他們一道在Old Town Square旁的餐廳用午餐,她問起了他的年紀,他笑著說他一定比她年長的,她卻笑著說未必,原來他們都是二十七歲,他比她早生三個月,他生在據說是帶著玫瑰色的三月,他們彼此握著手,彼此微笑以對,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她的微笑,她卻是不常微笑的,總是帶著未知的神秘,那許是她最迷人的所在,他們之間的語言偶爾閉塞,他不知道該以什麼動詞負載,也不知道那樣的形容詞是否恰當,或者是否指涉的名詞是同一個,該用什麼時式描繪?或者終究讓無言成為他們之間唯一的語言?他們一道逛著大街小巷裡的玻璃工藝品店,無言也像是晶瑩剔透的琉璃散著光亮,即使是這樣,他們偶爾還是會爭執的,為了顧慮彼此而爭執,為了多禮而爭執,為了平息那惱人的無謂爭論。

 我們就此罷戰吧!我請你吃晚餐,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她笑了,那是他第二次看見了她的微笑,原來她的微笑有著莫名美麗的底蘊,輕柔的一笑就輕易的將他的憂悒謀殺了,他是不習於處於那樣的情境的,記憶裡他不曾見過那樣的微笑,許是蟄居於孤寂的歲月已久,如今偶遇她優曇般的笑靨,平路上多了一些顛簸,穩穩的知道自己會迷失在這歧途上。

 我要去巴黎

 但願我可以跟你一道去,但是我想繼續留在布拉格,巴黎之後你會到哪裡?

 倫敦!

 或許我們可以在倫敦見面

  他們在Old Town Square擁別,"don't be late!",他說,他們就這樣的分別了,一個往巴黎,另一個留在布拉格,他獨自一個人在布拉格遊蕩,像是未曾遇過她的,躑躅在夜半的橋上,端詳著河上斑斕的城堡倒影,夜半的城堡是搖曳著的,在晃動的美麗光影裡出脫,纖纖的布拉格是藏在冬夜裡的美光豔首,綢繆是她的清氛,沉澱著童話般的迷夢,許多天之後,他也回到了倫敦,巴士誤點了半小時,他急忙的在維多利亞車站的大廳裡尋找她,她會遺忘了在布拉格的約定嗎?即使如此,那並不會太讓他訝異的,畢竟只是兩個在彼此生命片段裡驚豔的過客,甚至連彼此的住址都不知道,說不定遺忘許是更恰當的,記憶會被鎖在日記裡,書寫著那一年的冬季裡,他與她偶遇的過程,書寫著他為了遺忘她的努力。可是她就倚著牆角睡著,她香甜的睡著,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她如小孩般的睡著,他頓時理解遺忘是不能被原諒的,他輕輕地喚醒了她,她回報以惺忪的微笑。

 你大概餓了吧!這是我在布拉格買的三明治

 她微笑著接了他的三明治,她的確是挨餓的,他們搭著同一班車到英格蘭的南方去,住在同一層的樓房裡,一起到pub去,一起趕赴他同學的party,一起到海邊去看那時的潮汐,一起並肩走在路上,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那時他仍然不了解她,了解似乎也是多餘的,許多天之後她說要到Manchester去,她說她在旅途上認識了一個住在那裡的英國女孩,於是他們又在英格蘭道別了,他留在英格蘭,她說英格蘭之後她會繼續的流浪。

 流浪?那是他最羨慕的命運。

 從摩洛哥寄來的明信片

 那是半年之後的一個炎熱午后,他收到了一張明信片,是從摩納哥寄來的,半年裡,他寄了一些信給她,卻是沒什麼回音的,寄了一些email給她,也是一樣杳無音訊,猜想她許已經遺忘了,那日的午后郵差捎來了一張異國的明信片,仔細地看著郵票上的郵戳,是從摩洛哥寄來的,明信片上娓娓道出她的奇異旅程,沉寂已久的email信箱也塞進了一封郵件,她從土耳其捎來了消息,她說她的母親告訴她,偶爾會收到英國寄來的信,她一直在旅途上,無緣收到那些信的,她說旅程裡不容易找到便宜的email coffee shop,她說她未曾淡忘他。

 那之後,他偶爾收到從不同洲陸寄來的 email,偶爾是明信片,偶爾是一封長信,他已經在電影研究所裡攻讀他的碩士學位了,她繼續在不同的洲陸間流浪,從歐洲到中東,從北美到南美,她從美國寄了封長信給他,那時她在美國找到了短暫的工作,老闆希望她繼續留下來工作,並保證能為她取得綠卡,只是她一心一意的嚮往旅行,三個月後她又踏上了旅程,那之後他們的世界一直在那些明信片、email和偶爾的長信間輾轉,明信片從世界的許多角落出發,最後都流進了他的心扉,有一張是從肯亞的,他記得很清楚,因為收到那張明信片的同時,他剛自冰島歸來,和她一樣,他天生就喜歡獨闖天涯,他也從每個角落寄明信片給她。

 明信片成了他們之間的記錄,每一張明信片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每一張明信片都蘊藉著另一張明信片的開端,他們在各自的旅途中彼此問候,也在各自的旅途中了解了自己或許還有對方,好像,他們彼此為著彼此的人生撰寫註腳,兩個曾經會面的人,兩種人生相似的況味,希望在每一枚郵戳上綻開,問候偶爾從數據機的那一端傳來。

 她到過六十個國家,他在歐洲遊歷了那些她到過的國家,唯獨冰島是例外的,她沒去過冰島,他後來為她形容了他在冰島見到的北極光,那也是兩年半之後的故事,她看著那些瑰麗迷炫的幻燈片發呆,他娓娓道出他看見北極光的故事,那是暮春三月裡的冰島,暴風雪猛襲的冰島,他一個亞熱帶來的旅人在三月二十二的晚上看見了北極光,在冰島北部的Osar,一個在冰島文裡意為美麗夕陽的海邊。

 北極光就在穹蒼上放亮,是銀色的晃動,白練般的從天際隨風飄下,是風嗎?不是的,但它兀自飄著,是迷幻神秘的,偶爾像被風掀起的窗簾擺動,有時像翡翠的綠蛇在天上吐信,他說那是他見過最美的風景,即使在零下八度的夜裡他只穿著拖鞋佇立在北極光之下,也未曾感到寒冷。

 北海道

 命運在北海道出現了轉折,電話裡傳來了她的聲音,他卻是辨別不出來的,兩年半前的聲音,他花了十分鐘才回想起來,他們佔著電話線的兩端傻笑著,不知道該說什麼的,他們就杵著傻笑,那並不是他第一次聽見她的笑語,但卻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回憶是落在腦海邊緣的花瓣,是一縷輕煙從荒蕪的心海昇起,往昔那些共識的時辰在腦海裡漫漫的掀湧起來,笑語輕啟了他們之間的回憶,回憶起那年的布拉格,那年白霧瀰漫的異國風景,這年的北海道也是白色的,白色的冰晶覆蓋了北海道,就像是當年的布拉格一般。

 我要旅行到北海道!在電話裡他略顯興奮地告訴她

 他們也沒想到會在北海道重逢,沒想到會這麼快的重逢。

 她遲到了,他在札幌的手稻車站佇候著,錶裡分針的時速遲緩了起來,他不住地看著他的錶,好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正印證在他的身上,時間的流逝遠比他的預期還慢上許多,他在車站內來回徘徊,像是鐘擺定時的搖擺,希望在每一秒的跳動盛開,也在每一個秒尖上萎謝,她在哪裡?終於,分針終於越過了四點的界限,他在人群裡搜尋她,卻還是不見她的蹤跡,那時手稻車站的大雪不只盈尺,積雪將整排的腳踏車淹沒了,將來的春天不知道會怎麼描出這些淪陷在大雪裡的腳踏車,偶露的把手在雪裡是淒迷的幽默。他耐心的等著,分針越過了四點二十五分,他焦躁起來了,猜想會是什麼耽擱了她?正拿起話筒撥電話給她,她卻倏地出現在他的身旁,她輕觸他的臂膀,她是微笑著的,久違了的微笑在冬天的酷寒裡盛開,卻不是之前的梨窩淺笑,她看著他開懷地笑著,他被那睽違已久的笑迷惑了,好像是Perseus遇見了蛇髮女Medusa,來不及逃開就已經被Medusa的凝視化成了石像了,迷惘了,回憶霎時像是一朵開在幽微裡的曇花,輕慢地開啟,舒坦的甦醒帶著迭香,不急不徐的傾瀉,在兩個人的世界裡規律地浮沈,一種沉靜溫柔的美麗浮在她和他之間,可是,他卻是鎮靜異常的,許是一種沉澱過後的反饋,他卻是無由平靜地端詳著她,無言如慢版的節拍在手稻車站內飄揚起來,兀自地沉醉了,空氣裡漫著迷迭香,他是慕光明的飛蛾,她是他驀然回首裡的那盞燈,是暮春三月裡的水仙,是他一直守候的未來芳菲,沉醉了,怕是零下十六度的冷冽也禁不起這輕喂的嘆息。

 他獨自一個人的在北海道流浪起來,在那些最高溫零下十二度的天氣裡漫遊,她陪著他到小樽去,那是她讀大學的地方,小樽運河是一條淡綠色的錦帶迤邐在港口和城市之間,淡綠的運河潺潺地流著,天是透藍的,河裡有白雲的芳躅,積雪鋪在河的兩岸,路燈就寂靜地佇立著,猜想黃昏時點亮的路燈一定是火一般地將運河燎起,輝煌的光豔調勻了碧波裡小樽的羞怯。他架好了相機為她和他留下了倩影。在她的家鄉,她是盛裝打扮的,而他還是一副流浪時的倜儻,那是兩年半後他們的樣子,沒有生澀也沒有羞怯,兩年半後的他們必定是不同了,歲月刻劃了他們的年輪,命運的花朵在他們之間盛放。

 在札幌的一夜,她和他一道看著她的相簿,那是她所有的旅程,是她走過六十個國家的史詩,一部龐大精緻的史詩,從序幕的澳洲到尾聲的北海道,每一張照片都散著她美麗的靚影,從天涯到海角,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她的淺笑在每個地方綻開。

 那之後他獨自一人到稚內去,然後是網走、釧路,最後是南千歲,他帶著微傷的心情在南千歲車站裡打電話向她告別,時間好像也在那時凝結住了,錶裡的分針不再走動。

 尾聲

 臺北

 命運是最難以破解的方程式。

 四個月後,他們竟然在臺北重逢了,她從北海道翩翩來訪,他完全沒料到他們竟然就如此輕易的又重逢了,她從北海道帶了一套明信片給他,那是盛夏的北海道風景,有一大片的花海,紫色的薰衣草和黃色的向日葵正在北海道的原野蔓延,她知道他是喜歡收集明信片的,他悉心地收藏著她給他的每一張明信片,她把那張他想要的照片帶給了他,是一張她在秘魯的獨照,背景是那座神秘的古城,山嵐在她身後的山谷飄渺,她倚著牆蹲著,微笑著,她看起來像是小女孩一般,當他第一次見到那張照片時,他有一種纖纖的感動,雖然她未必了解那種纖細的感動。

 他仔細看著告示板上跳動的那些航班和地名,她的航班延遲了,他耐心地候著,就像幾個月前等她在札幌的手稻車站一般,許是巧合,分針也是越過四點二十五分的剎那,她步出了出口,他已經等在大廳了,那是座啟用不久的航站,什麼看來都是瀏亮的,下午的旅客不多,偌大的空間,只有一些孤單的旅人拖著行李漫遊,大廳的光線明亮,倒有些像是刻意從柔光鏡裡放出來的一般,她並沒有看見他,他把給她的一朵玫瑰藏在書包裡,他就跟著她走在一起,她許久才發現的,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人影跟著她,回眸,只見他笑著,他幫她背起了行囊,那行囊是輕輕的,只夠五天的行程,五天?那的確是太短的,回臺北的車上他把玫瑰送給了她,是一朵鮮艷酒紅色的玫瑰,她笑了,像是那朵含苞待放的玫瑰。

 第一夜,在鼎泰豐;第二天,他帶著她到故宮,到忠烈祠看衛隊交接,到國家劇院的咖啡座喝咖啡,她說起五年半未曾回到北海道的經驗,原先在澳洲三年,兩年半在自己的旅程裡;晚餐在新光三越的四十四樓,俯瞰臺北上空流著烏雲的夜空,啜飲茉莉香片,吃著江浙菜,說起了別後的種種,一如往昔,他們偶有爭執,也很快的彼此妥協了,最後是到貓空喝茶,喝著夜裡五月油桐的清新芬芳。第三天到花蓮去,只是卻遇到了少見的颱風,五月的颱風?那可真是莫名的吊詭啊!太魯閣也封閉了,海濱是驚濤裂岸,飄風夾著暴雨猛襲,詭異的天氣攪亂了原來的旅程,花蓮是躲在暴風圈裡小小的城。他們沒有久留的,趁著未歇的風雨,他們又回到了臺北,火車上他們各自都是安靜的,一直到她開啟了話題,然後是整段旅程裡的對話在座位與座位之間延燒,好像那就是他們之間幽幽的默契,難以言詮的心契。那夜他們喝著玫瑰紅從十點半一直聊到清晨的四點半,從澳洲聊到了布拉格、北海道,最後是當時的臺北,從五年半以前的往事一直聊到當時分針轉動的剎那。最後的一日,天空竟然還是陰霾的,他帶著她到淡水,淡水的夕照隱翳在灰沉沉的天際,紅毛城是關著的,她讀出了週一是關著的告示,告示就寫在門上,傍晚沒有看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的風景,遠遠的,他們就遠遠的看著遠方的混沌天色,她細細地傾訴那些他沒聽過的故事,他是欣喜的,心扉裡有靈光放亮,她娓娓道出那些她的故事,她是部小說,而他成了讀者,閱讀著她歲月裡的軼事,不是陰霾的,心扉裡有他們互放的光亮;海邊稍帶鹹味的空氣滿塞他們愉悅的笑語,他們就乘著一路的美麗氣氛並肩在海邊漫遊起來,偶見路旁的大頭貼機器,他從未試過那樣的機器,他和她在鏡頭前面留下了記錄,記錄?那卻是尾聲了,他依稀察覺淡淡的微傷心情將心扉震開,是淌血的,唯有她知道如何縫合,是不治之症的,藥石罔效唯她知悉病情,她是那個令醫生羞愧的女子,也是那個將他擲向再誕喜悅的人,就是她溫甜真摰的聲音覆滅了他昨日的憂傷,傾頹了所有他以前的滄桑。她或許不知道她就是那個驅散晦塞攜帶光明前來的使者,他卻已經下定決心愛她。

 八點半的機場,那是曲終人散的節奏開始抑揚的時候了,飛機是九點半的,他為她選了一個靠走道的位子,他們之間還是默默的,奇異的是卻沒有感傷,或者,已經知道了感傷的況味,轉而昇華了那無由的憂悒,他其實是怔忡的,不知道何時會再見到她?在布拉格的他們是以擁抱道別的,在這裡卻是微笑的默默以對。

 他的代數不錯,會解艱深的方程式,對於機率,他卻是一籌莫展,他算不出從布拉格、倫敦、北海道最後到臺北的機率,算不出那晚搭上同一輛巴士的機率,他也解不出她和他之間的圓周率,或者,他壓根兒也沒想過如何破解這難以證明的美麗演繹,這樣許是更美好的,就讓風繼續搖它的葉子,就讓草繼續結它的種子,屬於他們的就是那麼樣的美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