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主後宮》第122章
第122章 六王爺還沒放弃

  出了這樣的事情, 尤其是皇帝最後那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宴席草草結束了,甚至後頭幾樣大菜都沒敢上來。

  太子已死, 皇帝年邁, 奪嫡爭位的大戲徹底拉來了帷幕,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有兒子的嬪妃擔心陛下招他們去做了什麽,沒兒子的也一樣擔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後宮也是一樣。

  慈寧宮兩進的院子, 面七進三的正殿,還有個慈寧宮花園,面積差不多是禦花園的一半,專供太后修養。

  壽康宮也是兩進, 面五進三的正殿, 不僅比慈寧宮小了不少,也沒有花園。

  下來還有六所宮殿供給太妃太嬪們居住,可是就更差了。

  兩進的院落, 面闊三間, 進深更是只有一間, 這樣的條件, 別說大戶之家了,就是一般京城百姓, 家裡略有家底的, 都跟這個差不多。

  真要住到這樣的地方……慈寧宮是不想了, 可是壽康宮還是能拼一把的。

  許元姝跟著魏妃回到了翊坤宮,魏妃坐在那兒靜靜的喝茶,郡主雖然總是看許元姝不順眼,可却一直是個有眼色的,這樣的場合更是不敢說話。

  魏妃端著茶杯一直到這茶凉了,這才輕輕嘆了一聲,「你說……他們商量的怎麽樣了?尚明是事後才知道的……」

  許元姝知道魏妃問的是陛下招皇子商量救濟京中百姓的事情,她一路上也想過如果魏妃問她該怎麽答,心中早就已經有了對策。

  「娘娘,雖然王爺不在宮裡,奴婢却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聽見好事二字,魏妃來了精神,坐直了身子,問道:「繼續。」

  許元姝越發的謹慎了,這一位跟早先的吳貴妃不一樣,吳貴妃是靠著寵愛靠著蠻力上來的,魏妃呢?

  她是一步一個脚印,靠著生子的功勛,靠著扎扎實實的資歷走上來的,况且看她的手腕,有些事情她自己就能想到。

  「奴婢在家裡的時候是養在嫡母身邊的,有的時候下頭的管事出了岔子,又或者主人叫去問話,總是要叫人通傳的,這時候問上一句,總是會透露一二的。况且王爺聰慧——」

  最後這一句只說了一半。

  魏妃既然許她將來協助管理靖王府之權,那她就要往這個上頭引,要叫魏妃更加的信任她。

  「你說的不錯。」魏妃眉頭不過一皺,臉色就又好了起來,只是對許元姝略有不滿,怎麽能把她兒子類比「下頭的管事」呢,不過大意思差不太多。

  「這又不是什麽隱秘的事情,路上太監略說上一二句,尚明想必就知道該怎麽答了。」

  內書房裡,皇帝在上頭坐著,戴公公站在他身邊,屋裡還有兩個伺候的小太監。

  下頭站的都是皇子,除了已經被降成郡王的勵王,剩下全到了,一共十三人,排成了兩排。

  皇帝看著這一屋子的兒子,忽然覺得多子也不一定多福,多出來的只能是操不完的心。

  「三天過去了,你們都想的怎麽樣了?」皇帝的聲音平靜下來,「老九已經有了對策,你們呢?」

  聲音雖然平靜,不過正是平靜,才更加人膽戰心驚。

  「尚勤,」皇帝叫道:「把你的計劃給他們都說一說。」

  剛來的時候洛王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可是見皇帝態度這樣和藹,心反而放了下來。

  他略帶得意的上前一步,又轉過身來看著自己一干兄弟,把方才起了個頭的救濟京中灾民的計劃又說了一遍。

  「三天的時間啊……」皇帝嘆氣,「你就已經有了計劃——說!是誰幫你謀劃的!」

  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越發得叫人覺得喜怒無常了。

  洛王抖了抖,緊張道:「是兒臣手下幾個謀士。」

  「嗯。」皇帝臉上表情又緩和了,「這事兒辦的還不錯,朕手下也有文武百官幫著,你招攬幾個人出出主意倒也正常。」

  皇帝說完這一句,也不揪著洛王不放了,轉而看著英王,「老二,你呢?」

  英王滿腦子就只有酒色二字,再者他也明白自己登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哪兒有什麽準備,不過畢竟這麽大的年紀了,這些年跟著聽也學了不少,當下仔細回憶了方才洛王的計劃,揪了兩條出來稍稍完備一下,敷衍了事。

  皇帝又問孟王,似乎是打算這麽按照順序一個個問下去了。

  靖王却有點走神,他想起臨走前六斤的吩咐。

  六斤正是他身邊的那個太監,雖來他身邊還不到一年,却已經成了心腹。據他說他娘生他下來的時候,他足足有六斤,便用這個當了名字。

  後來……後來連姓也沒有,再說當了太監還用取什麽大名不成?

  六斤要他注意穎王是怎麽答的,雖然被皇后用謀逆罪名拉下水,不過這一位前頭是很得陛下誇獎的。

  現在看起來穎王是沒什麽可能了,可萬一後頭他們爭的兩敗俱傷,叫他摘了果子就是笑話了。

  前頭兩個英王跟孟王答得都很是簡單,這兩位跟太子都是皇帝御駕親征之前生的兒子,年紀都差不多。

  其實當年皇帝御駕親征的時候已經有了五個皇子,只是他不在皇宮,後宮人心惶惶的,已經快要六歲的三皇子病死了,五皇子生母難産死了,生下來的孩子憋成了青色,勉强撑了一年剛過了齒序的年紀也死了,連名字都是皇帝班師回朝之後才取的。

  當年皇帝不在,朝臣們倒是牢牢看著太子,整日督促太子讀書上進,况且還要心系御駕親征的陛下,剩下這兩位就沒人看了,基礎沒打好,現在也說不出什麽太多的東西來。

  孟王說完,很快就到了穎王,他很是從容不迫的上前一步,還理了理衣裳,甚至還拱手行了個禮,這才開口。

  靖王的心沉了下去。

  當年柳大人死了,穎王又捲入了謀逆大案,很是頽廢了一陣子,可是看他今天的這個樣子,明顯已經恢復了,而且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不過第二種可能更可怕,就是穎王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但是他的才幹讓他能當場流利作答。

  靖王爺更加用心的聽著,對比穎王的話,看他跟六斤兩個商量出來的計策還有哪幾條有用的。

  先是救灾,發一定的錢糧,接下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看看他們有什麽技能謀生,給與一定的幫助,實在不行的還可以轉成佃農,雖不是自由身了,但是跟活下去相比,又算得了什麽?

  不僅僅是靖王,剩下所有皇子臉色都不太好看了,穎王一出手,不禁前頭兩位哥哥聽起來是敷衍,他們這些人還有什麽可說的?

  過去大概一炷香的功夫,穎王終於說完了,皇帝臉上露出微微的笑意,一看就很是滿意。

  「怎麽不給他們上茶?椅子呢?」皇帝道:「老七,該你了。」

  興王也是個沒提前準備好的,再加上方才聽見穎王的話叫他略有驚慌,支支吾吾說了幾條,最後來了一句「兒臣覺得六哥的主意很好,不如就按照他的意思辦?」

  雖然看起來還跟以前一樣的老實,不過靖王知道他這是裝的,可這個反應又叫六斤給預料到了。

  他說只要穎王露出一點點爭皇位的意思,他們剩下的這些皇子就能聯合起來了,總之先把穎王扳倒,不然誰都沒機會。

  興王已經推了第一下,若是穎王真的總攬全域了,就有他們動手脚的機會了。

  努力不會,酒囊飯袋很多,那壞事就很容易了。

  不過靖王不打算這麽做,他也有自己的計劃。若是穎王真的有這個心,他也得掃清障礙,他也得對其他人出手,這也是在幫著他靖王清場。

  靖王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覺得不如把這些百姓都遷出京城。」

  背井離鄉?這可是大忌,就是死在邊關的士兵,朝廷也要花大力氣把他們的屍骨運回原籍葉落歸根的。

  靖王看見父皇臉上明顯嚴肅了的表情和若有所思的神情,越發的鎮定了。

  「父皇,如果這些人不靠著朝廷救濟就沒法生活下去,那就證明這些人已經在京城過不下去了,不如遷出京城爲好。」

  附和別人是不可能的,皇位是要自己出來爭的。說出一個看似十分不合理的計劃,讓父皇有了興趣,那接下來便是他跟父皇一問一答了。

  六斤說的很清楚。

  「皇帝做事情不可能顧頭不顧尾,况且陛下當了這麽些年皇帝,還曾御駕親征過,他心中肯定已經有了主意。」

  「若陛下反對,那王爺就要被陛下說服,如果陛下不反對,那就是陛下被王爺說服。誰說服誰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爺跟陛下交心了,重要的是陛下指導王爺了,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第二次還遠嗎?」

  「陛下年邁,這個時候若是還能手把手的教皇子,那教出來的肯定是下一任的皇帝,在這個過程中,大臣們又會怎麽辦呢?又有多少人會投靠王爺呢?」

  「總之這個過程要王爺隨機應變臨時調整了,王爺聰慧,想必這種事情不在話下。」

  「遷出京城?」皇帝喃喃自語幾句,忽然問道:「爲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