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擴產
秦昭回到秦家村,看著七、八個在自己院子裡忙碌的工人,感覺廠房不夠用了。
上午和鄭成功商量了擴張產能的事情,鄭成功一次性給秦昭下了每月一千張沙發的訂單。
鄭成功已經是很為秦昭考慮,才下這麼小的訂單了。要知道鄭家的商貿渠道遍及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諸省,就是在蘇州一帶也有代理人。在這樣龐大的網絡中銷售沙發,平均一個府每個月才能分到二十張沙發。
一個府相當於後世一個地級市。
而沙發是這樣劃時代的產品,讓使用者的舒適度得到質的提高。後世的東方西方,無論哪個國家的家具配置風格都有不同,但不約而同的,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家庭都會在客廳裡擺放一套沙發,供自己和客人坐。
因為沙發確實能給人截然不同的舒適感受。
當然,為了盡可能佔領市場減少仿製者數量,鄭成功必然不會一下子就在這麼廣袤的地方銷售。最佳的策略,是在一個地區飽和性銷售,飽和到仿造者很難拿到銷售訂單。等一個地方賣得差不多,富者人人有沙發了,再鋪開網絡,到下個府銷售。
為了幫助秦昭擴大產能,鄭成功專門在廣州城僱傭了六個工藝熟稔的木匠,幫助秦昭提高產能。
多了六個木匠,沙發木頭底座的生產速度可以提速一倍。原先秦昭的小工坊一天只能生產十二張沙發,現在能把產能提高到二十張以上。
原先秦昭一天能賺七十多兩銀子,一個月能賺二千多兩銀子。現在有了鄭成功的訂單,利潤恐怕要創新高了。當然鄭成功發過來的訂單利潤薄,給鄭成功做三張沙發才能賺廣州城中一張沙發的錢。
但無論如何,規模和利潤是擴大了。
廠房的問題好解決,秦昭隔壁秦四郎家裡就有四間空房子,可以直接租來做臨時廠房。現在村里的族人和村民都視秦昭為英雄,也是一把炸了插雲峰的殺神,沒有人敢敲詐秦昭。秦昭要和秦四郎租房子,秦四郎還一直說:“空餘的房子,要什麼錢?”
好說歹說,秦昭才讓秦四郎收下該收的房租。
加上秦昭家的五間屋子,插雲峰上三間鐵匠屋子,秦昭這個沙發作坊的廠房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二間屋子,可以說是一個工廠了。當然這還沒有包括在廣州城裡的生產鋼絲的鐵匠。
這個工廠的佈置有些不效率,廣州城裡的鐵匠生產鋼絲,鋼絲用牛車運到插雲峰,插雲峰的三個鐵匠最快速度把鋼絲打造成沙發彈簧。然後這些成品彈簧被送到秦家村,由秦昭家裡的匠人將彈簧和木頭底價組裝後,然後包上布套和厚實海綿,做成成品沙發。
做好的沙發再用牛車拉進廣州城,在城裡銷售。
這樣來回奔波的製作工序也是沒有辦法,主要是秦昭在插雲峰有家丁要訓練,還要負責仁厚坊兩百多村丁的訓練。這些事情都需要秦昭上心。如果秦昭把工廠開到廣州城秦昭根本沒法管理。
畢竟這是沒有汽車的時代,就算騎馬,從香山縣仁厚坊到廣州城也得要一整天的時間。
不過好在工廠還不大,秦昭在秦有理、秦寧等人的幫助下還管得來。
六個木匠一到秦家村,秦昭又要擴大工廠的小道消息就傳遍了秦家村。
秦昭這天剛出門,突然發現自家院牆兩邊站著十幾個鄰居漢子。還有幾個在那裡竊竊私語的中年婦女。
這些人中話事的是一個瘦高個的中年漢子,叫做秦元昊。這秦元昊是秦昭爺爺的堂兄的兒子,說起來,秦昭還要叫著秦元昊一聲叔。
這秦元昊搓著手,臉上掛著一副討好的笑容,說道:“昭哥兒!”
秦昭問道:“什麼事情?有事就說!”
秦元昊趕緊答道:“昭哥兒,我等不耽誤你時間。我等就是聽說你家裡又來了六個木匠,看樣子這彈簧軟椅的生意做的旺啊?”
秦昭說道:“還可以。”
秦元昊說道:“昭哥兒你怕是要招人做工了吧?昭哥兒,我等這十幾個漢子和六、七個婆娘都想到昭哥兒的工坊裡面做事。我說句大實話,昭哥兒你若是招工,不如從我等這些人招。我等都是一個村的,沾親帶故的,又都是有名的老實人。昭哥兒你招了我等,我等保證不給你惹一點麻煩事情。”
秦昭笑了笑,打量了一番這些毛遂自薦者,發現確實是村里比較老實的人。
村里的那些潑皮、無賴現在都有些害怕秦昭。秦昭現在有人有馬,手下三十家丁,還有二百多村丁的指揮權。那些潑皮無賴還不夠秦昭手下一人一拳的。他們一個個看到秦昭家門都繞著走,沒有一個敢來惹事。
敢來毛遂自薦的都是村里的老實人。
其實在村子裡招工人有好處,因為大家對彼此的底細都十分了解。秦家村一共也就六百多人,大家每天在村子裡閒聊,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如果在外村招收工人,就有可能招收到難以管理的潑皮。
秦昭算了算需要的人工,笑道:“秦元昊你倒是機靈,知道我要擴大生產了。算你一個,到我廠房裡打雜工。”
秦元昊聽到這話臉上一喜,整個人綻放出無比燦爛的光芒出來。
秦昭又指著那幾個婦女,說道:“你們幾個做生活如何?”
和後世衣服破了就扔的時代不同,明代人是經常要把破了爛了的衣服、被套拿來縫補的。還有就是做衣服,大多數人家都是買布回來交給家里女人做衣服的,買成衣的也有,但不多。明人把女子的縫紉技能稱為做生活。
那幾個婦女潑辣地說道:“昭哥兒你不妨出去打聽一下我等幾個的手藝!要不是有幾分巧勁,我等敢來你昭哥兒門前攬活兒?”
“我家養家的褲子上破了個洞,我給他縫了一朵花上去。”
秦昭笑道:“那好!你們五個也進廠做縫紉!”
那幾個婦女頓時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