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民國小夢》第38章
第三十九章收獲

 時間一晃而過,這期間劉文青收到來自報社,寄過來的蓋章合約,即時生效,以後這則童話的歸屬就是報社的了,只能在這家報紙上獨家發行。而且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寄來下面的章節,不能影響報社第二天的銷售,否則算是違約處理。

 銀行的存根也一同寄過來,都是于性編輯幫忙辦理的。劉文青算算,她的賬戶上大概有三百多文了。三百文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現在還沒太多的通貨膨脹,一斤豬肉也就十幾文,三百文可是夠買20多斤的豬肉了,足夠一家四口人吃個個把月的,前提是買回來的肉得不壞才行。

 明天就是秋收,她怕到時候沒時間再去寄信,努力奮斗了好幾天,修修改改畫了十八章內容,在昨天一股腦的都給寄出去了。沒有這個尚方寶劍在頭上壓著,可以輕松一段時間,專門忙家里的活計了。

 娘不能下地,家里就劉習廉一個重勞力,其余的三個毛孩只能算一個。還好,家里只有八畝地,要是弄個幾十畝地,就是四五個重勞力,沒有個把月是忙不完的。

 豐收的喜悅感染了整個村子,雖然今年上半年雨水少,四五個月只下了一場雨,還是毛毛雨,但麥子不比水稻,干點對它的生長影響不大。稻子的整個生長過程,可是除了收割期不需要水,其余都是在水里浸泡著的。算是一種對水依賴性很強的植物。所以總的來說,麥子的收成還是很喜人。

 大部分的人家,會趁著形勢好的時候把糧食拖到城里賣了,這個時候新面剛剛上市,價格還是很不錯的。城里的人都嬌貴,有新面吃哪里還會吃陳面呢。又不是前世,米面都是在農藥里泡著長大的,講究的人家反而會吃陳米陳面,讓新米再沉澱一段時間,散散殘余的農藥。

 這個時候的新面確實好吃,劉文青家也趕時候,磨點面粉嘗嘗鮮,用它做成的面條很爽膩,也很有勁道,還有一股子麥香味,很是美味。

 村民茶余飯後乘涼的時候,就是相互打探,各家上半年的收成。再暗暗比較自家的,收成好的人家,氣勢那都是杠杠的。會侍弄莊稼的人就像劉文青前世做技術工種的工程師一樣,很有技術含量的,記得那個時代家長教導孩子也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變為了一技在手,吃穿不愁這樣的諺語,可見技術的重要性。

 他們想想自己家里剛得的銀子,長久的勞累也感覺消散許多,忙了這麼長時間,不就為了這個時候嘛。付出有了回報,沒什麼比這更人沉醉的了。

 會侍弄莊稼的人,也稱為老把式,他們都是靠祖祖輩輩的經驗,加上自己的領悟而逐漸長成的。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該除草,怎麼搭配能有效防蟲害,增加產量,他們在田地里轉悠一圈,心理基本就有個大概,摸個八九不離十,所以很是受人尊敬。

 想想看,照顧得當的莊稼,能多收好幾石,賣出去能多得幾百文錢。就是不賣,自己家吃,多生幾個孩子也有口糧。孩子能成活,長大後又是壯勞力,能掙錢,照這麼循環下去,哎呀,不敢想了。

 不過,劉文青家的麥子沒有隨大流賣出去,家里又不是急需銀錢,怎麼算也是不合算的,再加上天氣漸漸炎熱,可是降雨缺很少,往年這個季節,河水都是滿滿的,快溢到堤岸了,哪像今年,到河邊洗衣服還要往河里走一段距離才能接觸到水。

 一直很有危機意識的劉文青,總感覺天氣很違和,可是再印象里,她也沒記起民國時期上海附近,哪里發生過大的災害。她的歷史本來就學得很粗糙,記憶很模糊。就不知道是她知識面狹窄造成的缺失,還是老天讓她重生在一個類似前世,和前世很接近的平行空間。

 不管怎麼說,謹慎的性格決定她不會輕易犯險。賣掉容易,想買可就難了。萬一真有點事,就是捧著銀子也找不到賣吃的地兒去,誰不護得跟命根子似的啊。

 于是她勸說劉習廉,不要盲目跟風,把剛收獲的新麥子賣出去,市場日趨飽和,大量新收的糧食涌入市場,商人肯定趁機壓價,無商不奸嘛。這時候要再跟風,就有點得不嘗失,買不出什麼好價錢的。

 劉習廉也整天在鋪子做生意,見過世面,又是個听得見人勸的。想著家里的銀子還有不少,也不差眼前這點錢,賣不賣都是無所謂的,再說麥子放在家里只是佔點地方而已。

 說不定,等冬天再賣手里的糧食,那時候市場的存貨消耗的差不多了,價格肯定會重新上昂,反而能多賺一筆也說不定。這樣想著,也就不那麼著急了,听從劉文青的建議,再麥子連續曬了幾個太陽後,被裝好放入家里的庫房了。

 劉文青家里的庫房與其說是倉庫,不如稱之為儲藏間,是一間專門的茅草房,大概有五六十個見方。里面的東西雜七雜八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什麼糧食了,農具了,菜種了,堆得滿屋都是。

 劉文青想,看來得找個時間把這間房也好好的整理整理,東西放的亂七八糟的,找起來麻煩不說,也不能充分利用房間的資源,在有限的地方放上最多的東西才是上策。

 雖然這段時間辛苦,但是在飲食上劉文青一點也沒放松,勞動強度這麼大,不弄點好吃的,身體哪里能受得住,吃的消呢。反正,她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打理家人的三餐。使得生活水平急速提升,劉家幾個人只是曬得黑了些,精神方面都還很好。

 弄得在地里干活的幾人,都期盼著每一餐的到來,可見劉文青的廚藝水平也是漸漸攀升的。父親哥哥都夸劉文青有天分,有一雙巧手,同樣的食材做出來的東西,比別人家的更加美味。

 麥子都收完,下一季就是種稻子了,種稻子前要先育秧,然後把秧苗插在平整好的水田里,才能算是完工。

 可育秧需要水啊,于是各家各戶都各展神通,有的用扁擔挑水,有的從河邊挖一條溝渠通到田里。挖水渠的都是一些離河不遠的田地,離得遠的可就沒這個待遇了,就得靠人工挑水,想偷懶都不行,除非是不想吃飯了。

 就劉文青家後那條圍繞整個劉家村的小河,這時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家家戶戶都靠它,可以說是劉家村的母親河。與大江大河相比,它非常渺小,可是卻哺育了劉家村和周圍幾個村莊的上千口人。

 劉文青空間里的稻種,都是之前收獲稻米的時候留下的。沒用完,她就取出來和家里的對調換了,至于比不比家里的好,她也沒底,也許只是心里作用吧,一直覺得空間里的東西比外面的好。不管怎麼說,總歸做了有希望,不做就沒希望,任誰都知道該怎麼選擇的。

 結果秧苗確實長的比別家的好,密密麻麻的,碧綠的一片,感覺生命力很是旺盛,看來劉文青是做對了。秧苗的品質可是能決定將來的收獲的。好多鄰居對她家的秧苗眼饞得緊,紛紛表示,要是有秧苗多的話,一定要想著點他們,勻點給她們。

 一大早劉文青就起床燒早飯,洗衣服,今天家里要起秧苗去插秧,八畝地費了幾天功夫都平整好了,也施了肥,把秧苗插到田里去整個農忙就過去了,其它的都是零零碎碎的事情,下工回來就可以解決,不要特意請假在家做的。

 經過這段時間鍛煉,劉文青才明白,為什麼之前好多人家羨慕二伯家,以前還摸不著頭腦,沒那個概念,現在總算搞明白了。

 村里有牛的就兩三家,家里的活忙完後,牛就閑下來了,這時候村民就可以,以幾文錢的價格去租借它,算算一頭牛一天能耕一畝地,村里總共有多少田地,除了舍不得花錢,自己累死累活做的,分個三分之一,得到的錢數也是很客觀的。受到羨慕也是理所當然了。

 有村民經過劉家三房小院的時候,提醒道︰“小三,你家來客人了。”邊走還邊說,姻親關系好,就是讓人羨慕。不像咱,婆娘娘家沒人,自己就得苦哈哈地到地里忙活,整天累的跟死狗一樣的。

 劉文青听到這話就明白,有人來家幫忙插秧了,就是不知道是誰。這時候的親戚關系大都很緊密,畢竟絕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忠厚實誠的。帶來的好處,就是你幫我我幫你的,大家擰成一股繩。遇到事同仇敵愾,不會讓人覺得好欺負。條件允許人家都會盡量多生幾個,將來相互之間好幫襯幫襯。

 是誰呢,爹這邊就這麼些人,只能是娘那邊的親戚了,至重生以來,她還沒見過姥姥她們上門呢,在前身的印象里,姥姥家的人除了舅媽,其余的都很不錯,對娘很是照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