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紅樓之琅環》第70章
第70章 番外 龍四

  《青史》記,莊宗偏愛皇貴妃,使所出二子為王,甚溺之,始釀「秋狄之變」。……

  青莊宗天泰三十二年,水琅受命總領戶部。

  這差事只不過聽著好聽,朝中差不多人盡皆知,戶部尚書陳守康乃皇貴妃一系的人物。又兼今上在位已久,銳意求進之心盡去,只願見那天下歡歌、四海升平之景,因此數下江南,並有江南世族甄家、王家等屢屢接駕,靡費巨耗,皆暗從國庫中欠資添補,聖上察其內情,亦十分寬縱,導致國庫餘薄,前景堪憂。所以眾人暗自明白,四皇子接下的絕非什麼美差,而竟是隻燙手山芋。

  然世上之事難有定數,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年萬壽節前翻修玉堂園一項,耗資近十數萬兩之巨,四皇子著令戶部尚書陳守康撥銀,陳守康反倒拿了一摞帳簿子前去哭窮,四皇子因道,「孝道為先,不敢稍慢。」只取戶部庫銀三萬兩先遣,其餘逐項皆自出其用,今上聞之,聖心大悅。

  至年底三皇子水瑜封親王,賜建親王府邸,內務府官至戶部領籌建銀款,陳守康又以中原等省大旱,留銀賑災等詞,與內務府稟至四皇子案前,四皇子道,「兄弟手足,豈忍苛簡。」因命戶部自留賑災銀兩,另周轉調撥銀兩修建親王府。聖上贊曰「薄己厚人,堪付大任。」

  又次年春,聖上禪位與皇四子水琅,史稱穆宗。

  外頭百姓看著平淡,又豈知皇位易主後頭那些「刀光劍影」、機關算盡的故事,四皇子一脈的人也皆大歡喜,只有水琅自己定定坐在永昌殿側殿那張梨花木大案後頭,翻著那本字跡工整的「錦繡閣發展規劃書」,半晌,吩咐自己信得過的手下道,「他的一舉一動,你們都要仔細看住,每日一報,並將他保護周全!」

  小林子得令下去佈置,水琅又摩挲著那薄薄的小冊子看了一回,方丟開手去處理朝務。

  當初戶部尚書陳守康拿了厚厚一摞的白條子來見,還有後來領著內務府的人公然來要銀子的時候兒,固然是受吳皇貴妃那邊的指使前來有意刁難,未嘗也不是想著欺自己初辦實差,戶部沒有人脈、又沒錢的意思。

  而那時錦繡閣雖已扎下根基,但近十萬兩銀子的調撥,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誰知那個小人兒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用了一月功夫,硬是叫人給自己調了來。

  再加上自己這邊的挪湊,討了老聖人的歡心,事事漸漸積累起來,方在各方的博弈中,最後還是他這邊兒略勝一籌。

  水琅心中也明白,老聖人只道錦繡閣是水琅的私業,變了個法兒交給賈府打理罷了。他當初既允准母后將劉氏、賈氏賜給自己,便是默許自己結交世家的意思,否則吳氏一家權傾大半朝野,除了兵權尚且因顧忌帝王猜疑,不敢染指,其餘從各部至地方皆有他們的人手。

  老聖人固然極寵愛那個女人,甚至愛屋及烏,屬意將皇位傳予那個女人的兒子,但是如今外戚勢大,帝王又怎麼不會慮及一旦他故去,這江山是姓水還是姓吳的隱憂……

  況且皇后賢淑、嫡子無過,此時若廢嫡而立庶,難免國祚不穩,天下民心生變。

  如今既已塵埃落定,那幫人再想改弦更張,更無異於癡心妄想。早晚有一日,自己要將這群不臣之人,一網打盡!

  水琅冷冷望了眼如今吳皇太妃居住的宸秀宮方向,抬筆在手下的密折上,重重批了「速辦」二字。

  又看另一本摺子,寫得是江南鹽政林如海身染重疾,榮國府賈璉陪同林家小姐南下,替林如海料理了喪事,並將林家家產盡沒榮國府等等。

  此時林黛玉和賈璉雖還未從蘇州動身回來,水琅這邊卻已經把事情都知道了,他倒也懶得理會,便只勾了個「閱」字,下面的人自然就明白,只繼續冷眼看榮國府如何作勢壓住蘇州林氏,帶著黛玉和林如海的家產揚長而去。

  因見了跟榮國府相關的摺子,倒教水琅不免又想起那個小人兒,分明一開始就看穿了自己的身份,如今也知道自己已登基大寶,最近幾回見了,竟還是一口一個龍四哥的叫,不高興時,叫龍四也是有的。

  水琅總想著,合該他跟這個孩子命中有些緣分。

  瓊林宴滿御花園那麼多人,偏自己路過時一眼就看見了他。

  京城這麼大,他又偏撞到了自己手裡。

  當初兩王那邊財大氣粗,把沒什麼名號的生意都不留心,剛剛興起的錦繡閣又小心謹慎,這才沒被那邊牽扯上什麼瓜葛,否則錦繡閣怕是要被啃得骨頭都不剩。

  水琅因覺得事有所為,有所不為,他也沒必要跟自己過不去,白便宜了吳貴妃那邊的人,所以倒先派人去暗中查探了錦繡閣一番,想著先禮後兵。

  後來大約過了三五日光景,他便見了密報,不由十分驚訝,向白士辰笑道,「這個孩子有些意思,之前卻不怎麼顯。只是聽說他們家有個銜玉而生的哥兒,生得十分得人意?」

  白士辰答道,「這個賈環我倒遠遠看過一眼,只覺比他們家那個寶玉還要好些,另還有些說不出的感覺來,也不知該怎麼形容的。」

  水琅原本只道賈環不過比旁人多些天分,如今聽了這話倒好奇起來,又因事不宜遲,索性自己親自去見了一回,方知白士辰說的確有幾分道理。

  顏色過人、或玲瓏如玉的美少年,水琅見得也不算少了,另因忠順王水琳素好此道,不過無傷大雅,宮中亦不怎麼約束,只是那些少年無論再怎麼清秀或恭順,終究讓人覺著少些什麼。

  直到遇見賈環,水琅方意識到,從來這麼多人裡頭,唯有這個孩子看他時,是先看見了他這個人,才看見了他的身份,又看見了他旁的那些東西。

  雖後來有時候,面兒上也會做出來些小心恭謹的模樣,但水琅總瞧得出來,這個小東西骨子裡其實看什麼都一樣。也不獨對自己如此,對白士辰、對單總管、對寶玉、對楊雄,對探春、對秀雲……皆是如此。

  他一直想不出,滿眼虛榮的榮府裡頭,是如何養出了這樣的孩子,分明也知道些君臣尊卑、嫡庶有別,但又並不見他怎樣卑、庶。

  初時水琅察覺到這些,不免也覺得暗惱受冒犯,偏與賈環見面議事時,因他剛剛登基朝務繁忙,兩王的手下又時不時的給自己添些麻煩,倒教他肝火上升,口舌生瘡,飲水進食皆不自在,賈環便回回在書桌上擺一盤苦瓜,拿水洗淨了,削成細緻的薄片,用冰塊冰著,讓他沾著旁邊的一碟兒蜂蜜吃。

  那一夏天苦瓜的滋味,著實難以言述。

  後來賈環得了兩隻「濰坊張」的竹紙風箏,送了他一隻。

  趙家人從關外採買了兩隻形狀上佳的老山參,亦分了他一隻……

  還有各種或值錢或不值錢的東西,收得多了,漸漸倒教水琅巴望著賈環千萬不要想起來,自己其實還是個坐擁天下的皇帝。那用金絲銀線繡制的風箏,他每年拿來賞後宮嬪妃的就不知道用多少。還有各種的人參蟲草,胡亂堆在藥庫裡不計其數。

  偏偏水琅正得意的時候,榮府裡又報過信來說,榮府表小姐林黛玉從南邊回來後,賈環命人給這位表姐送了幾斤上好的金絲燕盞,連冰糖這等細物也沒拉下,另還有適宜姑娘家孝中穿戴的衣裳首飾,可謂上心的無微不至!

  這小東西素日的一舉一動,水琅不說了若指掌,卻知道他待賈府裡其他人物都不甚親切,除了他的生母和那個奶兄弟,就連那位嫡親姐姐探春也不大入他的眼。而除了這兩人,他最肯親近的,便是自己,錦繡閣的第二大東主,他叫得極順口的龍四哥。

  如今忽然橫來一個表姐,讓賈環比對「龍四哥」還上心關照,水琅不免不虞,何況他乃是帝王天子,斷不能忍受賈環既然先把自己排在首位,又再將旁的人排在自己之前的做法。

  而且不知何時開始,水琅也喜歡召些教樂司的孌童來服侍了。但那些骨媚體軟的少年,不過是引得他一時新鮮,過後便覺索然無味,偏偏每見了那小東西回來,他又只想嘗些溫軟少年的滋味。

  待賈環在外頭買了山莊,說什麼「……少不得將來在這園子裡為四哥也留一間房子,四哥在家裡住膩了時,盡可到這裡來散散心,小弟必定掃榻相迎。」

  水琅聽著這句,不知怎的忽然想了起來自己前夜狎玩孌童時的情景,只是當時身下的喘息少年換成眼前這個小人兒的模樣,倏得教他一陣氣血沸騰。

  水琅只道既然賈環喜歡,那這座「琅環山莊」便算是他預先賞給賈環的禮物,待日後時機成熟,他動手剷除吳、甄、賈、王這些世家時,便將賈環從牢里弄出來,沒入宮中的教樂司,然後再安置在山莊裡,既省得他在宮中受什麼委屈,又只能在此一心一意的承寵。

  只是不過幾日,賈環又叫了自己出來,商量著要用薈萃館漸漸形成的規模,辦一份文人「交流文刊」,另又有密折奏報上來,賈環派出南洋的船隻回到了泉州港,帶回了不少稀罕東西。

  後來水琅在山莊裡見了那兩個洋毛子和出海的夥計,究竟東西什麼的都不太要緊,帶回來的消息卻令人震驚。

  原來那些整日苦守在兩廣海港,請求與大青通商的番邦蠻子們,已經有了不輸於大青的武力和龐大海軍船隊,賈環雖說答得委婉,而且也不知他是從哪裡知道的,但水琅如何察覺不出,他對那些遙遠番邦其實頗為顧忌。

  此時水琅方意識到,他想要豢養起來的小東西,不光是會用各種古怪的點子賺錢,還漸漸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掌控起了天下讀書人輿情風向,他還是堂堂的前科探花,若少加調教,必定又是一個不遜於白子謙的治世之臣。

  這般璞玉似的人物,若僅是將他用金絲籠子鎖起來,當個漂亮可人兒的解悶玩物,豈不太可惜?

  況且依著他知道的賈環的性子,只怕不會那麼容易就範,萬一因此傷到了他,水琅亦覺不捨。

  雖一時拿不定主意,但無論如何,結果也不過是完全的豢養,或是給賈環些許自由的區別,因此該有的佈置,仍是悄悄的安排了下去。

  謀定而後動,素來都是水琅最善運用的行事習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