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長官別開槍![快穿]》第96章
我的長官是腹黑心機少年天子12-2

  李元胤原本為防宮中生變,安排他押送左丞等官員進入詔獄後,便即刻回到宮內護衛。誰知中途遇上太後遣人來劫囚,纏鬥了一番才將對方制伏,卻也耽擱了不少時間。

  整個過程中周瀾滄一顆心提得老高,到了宮中發現大批侍衛以下亂上,頭皮都要炸了,生怕李元胤有個三長兩短。

  所幸他究竟來得及時。

  “罰什麽?你這不是來了嗎。”李元胤看了他一眼,贊許之情,寵溺之意溢於言表。

  周瀾滄心中一動,強壓住大庭廣眾下觸碰對方的念頭,恭聲道:“敢問聖上,這些兵士該如何處置?”

  他說的是被太後調動至寢殿內外的數千名侍衛。

  這些侍衛當中,一些品階較低的基層士兵根本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只是單純的聽從上級調遣,卻發現自己卷入了一場宮變之中,不管向著哪邊都不是,只能混水摸魚跟著隊伍。

  就算要處置叛亂的衛兵,也總不能一概而論將這些人全殺了。

  李元胤正煩惱此節,他沈吟片刻,吩咐道:“將隊長以上職務者收押提審,其餘的解職待發落。”

  周瀾滄領了命令,立時明白了李元胤的用意。

  如果將所有侍衛都逮捕收押,引起他們拚死抵抗,單憑他們兩百餘人,既使武藝再強,也難於數千亂兵中全身而退。相反地,若只針對隊長以上職務者,往多了算也遠遠不滿千人,還可以消解分化亂兵內部的指揮力量。

  周瀾滄將命令傳達下去,檢校司以十人為一隊,分頭將欲收押者上捆。他自己則親自領人去押捕侍衛統領。

  現任統領是太后娘家的遠房親戚,單憑這一層關系就撈了個正三品的官職,還不僅滿足於此。領著天子的俸祿,聽的卻是太后的差遣,深夜擅闖皇帝寢宮,有謀亂犯上之意,其情可議,其心當誅。

  “你們這些走狗離我遠點,知不知道我姑母是誰?你們這一個個不識好歹的家夥,我早晚剝你們的皮、抽你們的骨--”

  周瀾滄指揮下屬將侍衛統領上捆時,這家夥兀自嚷嚷不休,仗勢欺人的醜態看在周圍人眼里,眾檢校臉上都現出厭惡的神色。

  其中一位在周瀾滄的授意下,脫下了統領的靴子,一把塞進他嘴里。沒完沒了的叫嚷變成嗚嗚悶響,總算還了眾人一片清凈。

  被捆縛住的亂首被帶到李元胤跟前集中起來,其餘被解職的侍衛則繳下了兵器,數千把長劍堆放在寢殿一角,乍看之下頗為可觀。

  那名統領見了皇帝,嘴里猶自嗚咽亂喊,沒有認罪求饒的意思,似乎吃定了身後有太后作為靠山,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奈他如何。

  他長久以來跟著太後及左丞一黨,耳濡目染之下,早已將太后當成了朝廷當中真正的掌權人。在他的心中,已經認定延熙帝不過是太后掌中的傀儡,隨時可以有其他人取而代之。

  李元胤見了他目中無人的態度,並不氣惱,只是露出玩味的笑意。

  “你父親是我母后的族弟,你是當今太後的表姑侄,我沒有說錯吧?”

  李元胤說話的時候,目光並沒有看著他,而是盯著殿門的方向。

  殿門之外,太后在太監女侍的簇擁之下,氣急敗壞趕來。

  她在西宮聞訊獲知,數千名侍衛竟然不敵區區二百人的檢校司,認定了是由於自己不在場,所以統領沒有足夠底氣指揮手下兵士的緣故。

  這個判斷不能說錯,如果太后能趕在周瀾滄之前先到一步,讓搖擺不定的亂兵下定決心,說不定早已成事,順利將李元胤給軟禁起來,繼而獨攬大權。

  可惜現實從來沒有如果。

  當太后發現寢殿外的侍衛都已經被繳了械,垂頭喪氣地聽候發落,便知道事已難成。

  可是她畢竟也掌政多年,見識過大風浪,並沒有因此慌亂。她很清楚自己此時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就這樣退回西宮,等到李元胤將她的黨羽除盡,到時候被軟禁的就不是李元胤,而是她自己了。

  此時退縮,無異於坐以待斃。

  太后下了步轎,對滿地的血跡視若無睹,昂首踏入寢殿之內。

  “什麽事情值得動這麽大的幹戈,皇帝的身體不是還病著嗎?您貴為天子,應當懂清靜養氣的道理,聽哀家一席話,以和為貴,平心靜氣才是正道。就是真有什麽事,非要動起兵戈來,京城近處也有親王人馬鎮守,不需要皇帝親身上陣。”

  太後這一番話,暗指京城近處有她能夠號令的兵馬。她挾兵權自重,與延熙帝談判,希望雙方各退一步,今夜的事就當什麽也沒發生過。

  這套軟硬兼施以退為進,放在其他人身上或許管用,可對李元胤卻一點也不奏效。

  “多謝母后關心,兒臣不肖,未能及時發現宮中逆黨,以致賊子作亂,驚擾了母后鑾駕。”李元胤與太後隔著殿堂遙遙相望,朗聲回答道,“現今亂黨俱已彈壓,兒臣願誅匪首於此,以告慰母后掛念關懷之意。”

  李元胤說話的期間,那名被五花大綁的侍衛統領還在不斷掙紮,他見了太后,掙動的更加激烈,嘴里嗚嗚有聲。

  等到李元胤話一說完,不等太后回答,侍立在旁的周瀾滄便上前一步。只見白刃閃動,手起刀落,侍衛統領的頭顱被他幹脆俐落一刀斬了下來。

  周瀾滄扔掉那顆鮮血淋漓的首級,退回李元胤身邊。在場眾人見了這一幕,俱是心中震駭,不敢再有異心。

  至於太后的臉色,已經不是難看可以形容的了。

  李元胤當著她的面斬了她的表侄子,就像親手在她臉上扇了一巴掌,擺明了不再跟她虛與委蛇,要與她鬥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

  她身邊尚有數十名暗衛死士,但論起個別實力,頂多與檢校司不相上下,比起人數卻遠遠不足,正面沖突起來沒有勝算。

  在她算計猶豫之間,李元胤示意檢校司開始清理場面。將傷員集中起來送去太醫院,將被捆綁制服的叛兵押往詔獄,另外遣人傳令宮外的羽林軍入宮暫代宮廷侍衛之責。

  太后站立在寢宮入口處,心下明白大勢已去,可是她卻不甘心就此收手。

  一計不成還有二計,她手下的暗衛不足以挾持李元胤,但換個角度想,挾持其他人卻綽綽有餘。

  比如李元胤相好的柳玉琴。

  “宮中戍衛森嚴,是皇帝馭下有方。”太后舉步向李元胤走去,慢條斯理地說,“只是不知道天水舫的門禁,是否也如同宮中一般森嚴?”

  在她的預期之中,如果拿柳玉琴要挾李元胤,後者即使沒有亂了手腳,最起碼也會流露出一絲心慌。豈料李元胤聽了這番話,竟完全無動於衷,語氣中甚至帶著一絲嘲弄。

  “天水舫是民間風月之地,與我宮中有何相幹?”

  寢宮亂成一團,暫時是沒有辦法居住了,李元胤在檢校使的護送下要移往偏殿去憩息。太后死死盯著他,不明白自己的算盤是哪里打錯了。

  李元胤經過太後身邊時,雙方視線相會,他嘆了口氣,眼中透露出屬於勝利者的憐憫。

  太后眼睜睜看著李元胤擡起手,替跟隨在身邊的周瀾滄拭去臉上不經意沾到的血跡,動作極其自然,周瀾滄亦不躲不避,兩人默契仿佛天成。

  腦中轟然一陣炸雷,太后佇立在原地,呆若木雞。

  原來是她想錯了,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麽柳玉琴,只有周瀾滄。

  柳玉琴只是個幌子。從太子侍讀到安西將軍,再到檢校司指揮使,李元胤一直以來,一心倚重牽掛的,就只有周瀾滄一個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