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第87章
第087章 作死

  分家第二天,楊爸就打酒買肉,叫了幾個本家幫忙,從中間壘起了一道牆,靠著圍牆蓋了兩間小廂房,一間做廚房,一間留作雜用,廚房裡按著當地習慣,用青磚砌了大小倆口灶。

  因為新砌的磚灶不能立刻用,小夫妻晚上下班回來,楊媽媽過來說,她那邊準備好晚飯了。

  “做了你喜歡的大米湯,還有馮蕎喜歡的酸辣土豆絲。你們那邊還沒收拾好,新砌的灶台恐怕得等幾天才能用,這幾天我把飯做好,你們過來吃就行了。”

  這個家分的。馮蕎笑著說:“媽,到底分家了,光吃您的怎麼好呀。”

  楊媽媽:“說啥呢,自己爸媽家。”

  “就是呀,自己爸媽家。“楊邊疆笑著接過話頭,”我今晚正好想喝米湯。”

  馮蕎沒再推拒,拎起楊邊疆車把上掛的袋子,跟著楊媽媽進了挨著的大門。中間這道圍牆一壘起來,公婆這邊隔成兩間屋子的小院,顯得十分緊湊。馮蕎進了廚房,把手裡拎的東西放在桌子上。

  “媽,我們買了燒餅和滷味,正好配著米湯吃。”

  楊媽媽一看,人家小倆口本來是準備好晚飯了的,可這孩子會做事,叫來吃飯就來了,飯菜也帶來了。其實話說回來,要不是大兒子一家不省心,他們哪用得著分家呀,她跟馮蕎婆媳倆又沒有矛盾。

  楊媽媽對馮蕎又是喜歡,又是有些內疚,她這個婆婆年紀輕輕的,要是不分家,生活上她還能多替小夫妻照應一些,小夫妻每天上班忙,回到家能有現成飯吃。不過轉念想想,畢竟兩個兒子,分家也是長久之計。人家小夫妻自己能幹,生活也不用旁人操心。

  “馮蕎啊,分了家也就隔著一道門,你跟邊疆啥時候不想做飯了就過這邊來吃,咱娘兒倆合得來,啥話都不用多說。”

  “嗯行,我們要是懶了不想做,就跑來跟您蹭飯。“馮蕎笑著答應。

  兩人又跟著爸媽吃了兩天,第三天,他們那邊廚房收拾好了,新買的鐵鍋也裝好了,小家庭正式開夥做飯。

  新鐵鍋需要“潤油”,馮蕎特意去食品站買了塊豬板油,還有一斤頂好的五花肉,先把豬板油在鍋裡煉,煉好的油盛到大瓷碗裡留用,就著油鍋繼續炒五花肉。這樣旺火大油潤出來的鍋,就不容易生銹了。

  五花肉炒蒜薹,做好了,便使喚楊邊疆先給爸媽送一碗去。他們第一頓開夥呢,又燉了肉,不送給爸媽那是不會做人。

  楊邊疆端著去了,回來碗裡也沒空著,端了一碗青菜炒粉條和一遝新烙的煎餅回來。

  “我媽今晚炒的青菜粉條,非叫我端一碗回來給你嘗嘗。”

  就這麼著,分了家,婆媳卻越發處得融洽了,隔一道牆住著,誰做了啥好飯菜,總會想著給另一邊送一碗過去。楊媽媽便時常跟人誇馮蕎,說二兒媳懂事能幹,尤其還是個有孝心的。

  馮蕎如今覺著,分了家挺好的,兩口人的小日子輕鬆隨意,院門一關,清靜自在的二人小世界。早上兩人起床,馮蕎簡單做點兒可口的早飯,楊邊疆也不閑著,就隨手把兩人換下的衣裳洗一把,他四年的兵沒白當,洗衣裳倒是很像那麼回事,挺乾淨的。

  中午在小食堂吃。晚上下了班,也是兩口人的飯,兩人一起動手,說說笑笑就做好了,很簡單的小日子。沒兩天,馮蕎就閒不住了,真有點不習慣啊,回到家連個豬呀雞呀的都沒有。

  養頭豬?他們這邊的院子,連豬圈都沒建呢。馮蕎跟楊邊疆一提,楊邊疆直搖頭:“養啥豬呀,我們倆整天上班,怎麼養?”

  “好養。早起喂一頓,晚上回來喂一頓,往後這時節,隨手哪兒扯一把豬草,早晨走時候丟給它自己吃,中午根本不用餵食。”

  “麻煩。你每天把我喂飽就行了。”楊邊疆說,“咱倆喂什麼豬呀,你也不嫌累人。”

  “一年喂兩頭豬,也能賣百十來塊錢呢。我們又沒別的事,下了班閑著也是閑著,一天隨手喂兩頓豬,累不著人的。”馮蕎認真強調。

  習慣了農家生活,農村人工分換口糧,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一年到頭就指望兩頭豬幾隻雞攢下幾個錢。而對於馮蕎來說,他們小家庭雖說拿工資生活,可不養豬總像少點兒什麼,再說誰跟錢過不去呀,

  馮蕎堅持,楊邊疆就否決,他不是太在乎養豬的百十塊錢,他的工資比馮蕎高了兩倍還多,加上馮蕎的,雖說結婚把他手裡的錢花了個差不多,沒剩下啦,加上最近幫馮東建房買木料,小家庭眼下沒什麼積蓄,但好在工資月月發呀,他們又不缺錢。

  “別人家想養還不給多養呢,咱們家明明可以養兩頭,不養不是吃虧了?”馮蕎振振有詞。當時人民公社大集體,早些年聽說私人家裡連豬都不許養的,這幾年農戶可以養雞養豬,但是有限制,比如養豬限制養兩頭,養多了你就是“資本主義尾巴”。

  馮蕎的理論,咱家限量份額沒用上,那就是吃虧浪費。

  楊邊疆拗不過她,只好答應了,拿了十塊錢轉身去東院找他爸,請他爸幫他們蓋一間豬圈。楊爸看著兒子,沒好氣地數落:“一個豬圈,也不用專門買材料,弄點兒土坯、麥草,我叫上你大哥,頂多再叫兩個本家來幫把手,一兩天工夫就給你蓋好了,叫你媽中午炒兩個菜管飯就行了。你爸還沒窮到管不起一頓飯,你倒是拿十塊錢來膈應我是吧?”

  楊邊疆被數落得摸摸鼻子,笑著把十塊錢裝回兜裡。他其實也猜到這麼個結果,可他做兒子的,總不能空手說白話呀。

  “你們分家出去,你爸幫你們蓋一間豬圈本來也應該。”楊媽媽接過話頭,繼續數落兒子,“邊疆呀,你如今結婚分家了,別光知道大方,你這孩子拿著錢不當錢,窮大方,你也該學學過日子。我看你媳婦可比你強多了,人家上班掙錢還想著養豬,這才是個過日子的樣子。”

  楊邊疆被爸媽聯合一通“批評教育”,心裡還挺舒服的,笑嘻嘻轉過大門回自己院子。

  “媳婦兒,你要的豬圈安排好了,這兩天就蓋好。蓋好了我就去買小豬。”

  “嗯行。”馮蕎高興點頭,跑過來拉著他,“哥,正好這時節,咱順便買一窩小雛雞來養吧,好歹咱自己吃雞蛋不用買呀,要是公雞,還能殺了吃肉。”

  “行——都聽你的。”楊邊疆拉長語調答應著,笑著摟過媳婦用力親上去,“小資本主義……”

  分家就是這點好啊,小倆口獨家獨院,想親就親,方便他調.戲自家小媳婦。

  ***

  分家後幾天,二伯娘按著當地風俗,帶著大堂嫂和小胭來“溫鍋”,帶了豬肉、鯉魚、豆腐,兩隻咕咕叫的老母雞,還有五斤白面。二伯娘這趟溫鍋也是花了大本錢了。

  溫鍋的風俗,大概就是說小夫妻才分家,娘家人來送點兒吃的用的,幫著小家庭儘快立起來。所以這禮物也很有寓意,雞(吉利),魚(餘糧),豆腐(富裕)……不說東西,單看二伯娘這樣鄭重其事,她真的是完全拿馮蕎當作自家閨女啦。

  這也是馮蕎嫁過來以後,“娘家人”頭一回來,自然要認真招待,馮蕎和楊邊疆殺魚買肉,忙得不亦樂乎,楊媽媽也主動過來幫忙了。

  楊媽媽和二伯娘見面,倒是一幕很有看頭的喜劇。兩個不算老的老太太一開始都是套路,楊媽媽把馮蕎好一頓猛誇呀——這個兒媳可真是沒得挑了,聰明能幹又懂事,我樣樣都喜歡,樣樣都滿意!潛臺詞:親家你放心吧!

  二伯娘呢,則借著馮蕎的口氣把楊媽媽一頓奉承:馮蕎回娘家也跟我說了,婆婆待她特別好,拿她當親閨女疼,這丫頭命好攤上你這麼個好婆婆,嫁到你家我處處都放心。潛臺詞:親家你可要待我閨女好點兒呀!

  可是幾句套路下來,倆人聊著聊著就聊熱乎了,於是話題越來越隨意,越來越家常,聊著聊著,家裡雞鴨豬狗菜園子聊一遍,居然連他們將來生了孩子誰來帶,都給考慮周全了。

  她們倆聊得熱絡,小胭跟在馮蕎後頭,一邊給她搭把手做飯,一邊悄悄跟她說,寇金萍回來了。

  “她回來了?”馮蕎切菜的手頓了頓,“怎麼回來的?我爸留下她了?”

  “沒有。聽說她帶著小粉表姐,如今暫時住在生產隊的場屋裡。”

  人民公社大集體那會子,村村都有“場屋”,其實就相當於“工具房”,建在曬糧食大場邊上,用來堆放生產隊那些犁、耙之類的農具,一般緊挨著生產隊養牲口的牛欄牲口棚。因為是公共財產,農閒時又幾乎不用管,倒是可以住人。

  關鍵是,這年頭日子窮,除了公共的場屋,別的誰家有屋子借給旁人住呀,更何況寇金萍名聲還那麼臭。

  “然後呢?”

  小胭愣了一下,沒明白過來馮蕎想問什麼,苦著小臉說:“旁的我就不知道了,這兩天我都沒敢出門。姐,你說……她知道了我在二伯家,會不會再來抓我呀?還有那個傻子家……”

  “傻子那家不擔心,諒他也不敢。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犯錯,就算想鬧,他也該知道先打聽打聽二伯這家人,別說咱們家還出了個三哥大學生呢,就憑二伯娘和我們幾個堂哥,輕易誰敢來鬧事?”馮蕎略一思索,“不過寇金萍那個人……你自己現在怎麼個想法?”

  “反正我死也不回去。”小胭低頭嚅嚅,“姐,我知道她再壞也養了我這好幾年,可是……大姑那個人心狠,她對我做的事太可怕了,我好容易逃出來,真的寧願死也不能回去。”

  “不是叫你回去。”馮蕎失笑,小丫頭驚弓之鳥,真是嚇壞了,就安慰道,“她要是一直住下去不走,一個村裡住著,你自己心裡有個數,別落了單。”

  “嗯,我知道。”小胭連忙點頭,“我自己這幾天都不敢出門,我也想過了,要是真在村裡遇上她,我就趕緊跑,她要是抓我,我打不過她,我就使勁大喊大叫,咱們村裡好心人多,總會救我的。”

  這倒楣孩子,連這都打算好了。

  不知為什麼,馮蕎對寇金萍回到村裡的事並沒有太意外。想想寇金萍做人也真是沒誰了,人憎鬼厭,她能去哪兒?

  小胭逃掉以後,收留她們母女的傻子家也沒怎麼找,他們合夥威逼人家一個十二三歲的孤女給傻子做媳婦,如今是啥社會形勢,他敢大張旗鼓找嗎?再說了,傻子家未必真想要寇小胭——那不是還有個馮小粉呢嗎?

  寇小胭才當時還不到十三歲,又瘦又小乾巴巴的,就算嫁給傻子,也要自家費糧食養幾年才能長大,才能幹活生娃傳香火,這麼一算帳,已經十七歲的馮小粉可就比小胭划算多了。

  於是傻子家就逼迫寇金萍:房子借給你住了,糧食借給你吃了,現在你侄女跑了,正好你閨女更合適。

  寇金萍當然捨不得自己親閨女,她還指望著把小粉嫁個金大腿將來跟著享福呢,於是只好帶著馮小粉跑路,東偷一把,西借一頓,輾轉幾個地方,甚至打算著再尋個男人,鰥夫老光棍之類的,也好有個地方過日子吃飯。

  然而寇金萍臭名在外,人家又聽說她生不出孩子,還特別會作,輕易誰敢要她呀。倒是有人給她牽線過一個老光棍,四五十歲了比寇金萍還老,寇金萍領著小粉過去一看,家裡兩間破屋漏雨漏風就不說了,老光棍一見馮小粉,竟笑嘻嘻一把抓住馮小粉的手,拿了五角錢硬要塞給她買糖吃。

  輾轉幾個地方,眼看著春耕大忙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上工了,寇金萍如今想要好生幹活掙工分都不行,她被馮老三這麼趕出來,戶口還在馮莊村呢,沒地方落呀,於是寇金萍走投無路,痛定思痛,索性又回到馮莊村來了。

  寇金萍先去找了馮老三,尋思著三四個月過去,馮老三也許消氣了,男人嘛,好好哄一哄,說不定就讓她回來了呢。可馮老三竟然沒答應,直接把人往外一推,咣當一聲門關上了。

  寇金萍沒別的法子,只好跑去隊長家裡,撒潑打滾,死咬住她和小粉娘兒倆的戶口還在這村裡,鼻涕眼淚地賴著不走,終於磨得隊長無奈,答應把場屋借給她暫時住一陣子。

  寇金萍借到的場屋只有其中一間,把裡面放著的木犁、耩子等農具搬到隔壁,寇金萍帶著小粉簡單打掃一下,當晚就住進去了,全部家當是幾件衣裳和一口鐵鍋,睡的生產隊看場用的繩床。

  馮小粉這陣子跟著寇金萍,居無定所衣食無著,真是吃夠了苦,眼淚巴巴地抱怨寇金萍:“你不是說這次能回家了嗎?不回家,你又沒錢沒糧食,我們真等著餓死呢?”

  寇金萍咬牙沒說話,馮老三不答應,她眼下能怎麼著?

  “都怪你,都怪你!”馮小粉跺腳抹眼淚地沖著寇金萍發脾氣,“好好的你非得作死,馮蕎就算討人厭,她也沒礙著你,你非得去惹她做什麼呀,現在好了,弄得我們自己無家可歸,飯都沒得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