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第129章
第129章 喜臨門

  馮東好好地養大小媳婦,自得其樂呢。

  兩人訂婚後,小胭辭了工具廠的工作,跑回家跟他一起種果樹,你栽樹來我澆水,兩人可以說形影不離。

  二伯娘對兩個兒子啥時候結婚真挺無所謂,隨他們自己決定,二伯娘已經有兩個孫子了,也不急著“抱孫子”之類的想法。反正馮東跟小胭整天在一塊,結不結婚真的就是小胭換個房間睡覺的差別,兒子願意把小媳婦當妹子養多養幾年,他樂意就行。馮亮呢,他反正年前定的婚,兩個年輕人感情很熱乎,原本好像也不急著結婚,啥時候結婚隨他們自己。

  爹媽沒催婚,馮東沒想到被弟弟催婚了。

  想想可也是,他就算不急,可他這當哥的攔在前邊,人家馮亮急著結婚呀,他一個人在縣城工作,單身漢的日子可不舒服,早早地把曹曉晶娶回家,小夫妻互相照應,生活上也方便。

  “主要是沒結婚我就只能住宿舍、吃食堂,不結婚人家不給我分房……”馮亮嘿嘿笑,“食堂可真是吃夠了,還多花錢,單身宿舍,洗個衣裳都不方便。”

  好像理由很充分啊。

  馮東當時抬抬眼皮,竟沒搭理他。馮亮免不了有些哀怨,二哥自己每天守著小媳婦,吃喝穿用小胭都給他弄好好的,咋這麼沒有同情心呀。

  結果第二天早上吃飯,馮東忽然跟二伯和二伯娘說,他考慮了一下,家裡同意的話,他打算秋收後結婚。

  他考慮了?馮亮心說,昨晚說時沒反應,今早忽然就考慮好了,分明是昨兒晚上去跟小媳婦商量了。

  於是二伯娘忙去找人算吉日,定在了農曆十一月初九,秋收忙完了天也不算冷。馮亮一聽,沒隔幾天,就跟家裡說他自己選的吉日,也不必查什麼老黃曆了,定在元旦節。

  二伯娘一聽,趕緊翻翻日曆一看,元旦節是臘月初七,這一算,兄弟倆婚禮間隔還不到一個月,這會子都農曆六月份了。

  關於結婚事宜,一商量,馮東還想把三間老房子翻建成瓦房,不然倆兄弟結婚也不好看,本來嘛開春時候就有打算翻建,可開春他忙著種果樹,沒抽開工夫啊。

  馮亮挺贊成他的提議,兄弟三個都能成家立業了,老房子翻建成新瓦房,不光是面子問題,一家人住著也舒服。

  於是決定趕在喜事之前翻建新房,期間家裡還有好幾畝莊稼要秋收冬藏,一家人頓時忙翻天了。

  緊趕慢趕先蓋新房,三間低矮破舊據說比馮海年齡還大幾歲的茅草房,算算還是解放前爺爺留下的傳家寶呢,半天工夫夷為平地,磚瓦木材進場,千頭萬緒忙了一個多月,終於趕在收花生之前把新瓦房建好了。

  一邊收拾房子,準備喜事,一邊還要收花生、豆子和玉米,一路忙下來,地瓜收進家,挖好地窖儲存好了,馮東和小胭的婚禮也趕到跟前了。

  二伯娘:哎呦可忙死我了。不過老夫妻倆忙卻充實,整天忙得樂呵呵的。

  馮蕎在這個過程中幾乎也幫不上什麼忙,楊邊疆卻跟著挺忙活,馮東蓋房子結婚,他這個做木工的發小和妹夫當然閑不著,還一副“我有經驗”的樣子幫著張羅出主意。比如:

  “馮東,這個五斗櫥你可不要做了,馬上就落後了,做一套新時興的組合衣櫃吧。”

  “桌子不要買這種,我結婚的時候買了,當時還覺得好來著,馮蕎現在嫌它粗老笨重,我都打算換掉了。”

  馮蕎:就你經驗多,結婚的經驗有了也就沒用了,合著都拿來用到馮東身上了。

  楊邊疆一邊給鐵哥們幫忙,一邊自己廠裡越來越忙,也不知怎麼的,他一開始主要做各種小工具,最初其實也就是個家庭作坊罷了,後來有城裡的建築公司找上門合作,開始做各種建築範本和專業工具。現在這方面的生意越來越多,都是大宗訂單,賺錢啊,於是他索性漸漸淘汰了賺錢少、訂貨零碎的小工具,開始專門做建築行業的木工訂單。

  八十年代初,百廢待興,到處都在搞建設,楊邊疆的廠子已經有一定規模,便占了先機,訂單接不過來,整天加班供貨,好像財神爺特別青睞他似的,好時運,好行情,全讓他有意無意趕上了,工廠發展順得讓人嫉妒。

  馮蕎呢每天在家帶帶孩子,也沒法分神幹別的,只好每天看著男人往家賺錢。

  娃娃會走路以後,村裡人便時常看見娘兒倆出來散步溜達,大人拎著個澆菜的小水桶,小人兒居然也有模有樣地拎著一個玩具小桶,去的時候桶裡空著,澆園回來的時候,桶裡便順帶拎著嫩綠的青菜,頂花的黃瓜,鮮豔火爆的紅辣椒。

  為了遷就後邊學步的小人兒,她走得慢慢悠悠,後頭的小娃娃也就搖搖晃晃跟著,玩具小桶裡居然也拎著一棵嫩生生的蘿蔔纓,下邊還帶著手指粗的小紅蘿蔔,一看就是娃娃小朋友的傑作。

  小孩子走路慢,就是給她學走路多活動的,特意就沒騎車。走著走著懶了,不想走了,娘兒倆索性就逗留在路邊玩,揪兩根狗尾巴草也能玩一陣子,或者坐在石頭上擇菜,她擇菜,小娃娃就忙前忙後搗亂,揪了菜葉去喂路過的小雞。

  把那青菜擇乾淨了,慢慢悠悠繼續往家走。出村到菜園兩三百米的路,娘兒倆能走上一下午。

  也有時候,小娃娃騎上她的玩具小車車,媽媽在前邊拴了根繩子牽著,走走停停,一路去河邊散步。

  馮蕎成了別人眼裡的大閒人。

  其實說她閑她還真委屈,她哪裡閑了?她管的可多了呢,家裡幾十隻雞,上百隻鴨子,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娃娃,一個早出晚歸的大男人,還有滿院子的花樹果樹,可全都指望她養活。

  臨近兩個堂哥的婚期,馮蕎就一直琢磨著給他們送點兒啥禮物。楊邊疆沒得說,馮東結婚的傢俱他幾乎都給包辦了,雖然他現在忙,沒時間親手做,可卻都是從他廠裡出來的,運回來往馮東屋裡一擺,漂亮,氣派。

  於是馮蕎也就不再琢磨給二哥送啥,想來想去,她給小胭準備了一套漂亮的床品,緞面的龍鳳被子,繡著鴛鴦的枕頭,過去講究新娘子再窮也要陪嫁兩床被子,可小胭哪來的娘家呀,二伯娘原本是打算給她做的,馮蕎索性就幫她備辦齊了。

  至於馮亮,他的結婚禮物讓馮蕎拿不定主意,為啥呢,馮亮也就只回家來辦個婚禮,他的小家安在縣城,聽說公家給他們分了一處三間帶小院的平房做婚房,傢俱和被子枕頭之類,人家娘家早就說了要陪嫁的,又不知道人家缺啥,馮蕎一時就不知道要買什麼。

  楊邊疆於是就說,送紅包吧,直接送錢,讓他們小倆口缺啥自己買去。

  “那怎麼好,紅包隨禮自然是要給的,按著風俗來,可你也不能給錢代替禮物呀。”

  馮蕎不禁有些鄙夷自家男人了,有錢了不起呀,有錢你就燒包,暴發戶心態,你直接拿一把錢,說是給馮亮結婚買禮物的,三哥他能要?

  結果楊邊疆到底還是暴發戶了一把,送舅哥結婚的東西差了看不上眼,他選來選去,最終給馮亮買了一塊當時風靡國內的英納格手錶,這表在當時一兩百塊錢的價格,那年代可以妥妥算是奢侈品了,以至於馮亮工作上班都不怎麼好意思帶,怕太扎眼。

  ***

  馮東和小胭的婚禮挺有趣,之前就商量,小胭怎麼出嫁啊,馮東怎麼去接新娘啊——兩人的房間挨著門呢。

  馮亮:“二哥,乾脆等到了吉時,你就直接去隔壁把新娘子抱過來,那邊被窩抱到這邊被窩,多省事兒呀,車也省了。”

  馮東瞥一眼馮亮,為啥感覺這小子老欺負他呢。

  本來大家商量的主意,讓小胭先去別的地方,比如去馮海或者大伯家,然後從那兒出嫁,可小胭自己不樂意,說自己就是在二伯家長大的,偏要在二伯家出嫁。

  於是滿院子親朋好友就在各種起哄歡笑聲中,眼看著馮東把穿紅掛綠的新娘子從西屋背出來,背進東屋新房裡去了。

  外頭該放鞭炮放鞭炮,前一分鐘打完了催妝鼓,下一分鐘又劈哩啪啦放起了接親炮,西邊屋子添妝嫁姑娘,東邊屋子娶媳婦,該有的儀式都有,一樣也不差,農家小院裡莫名的喜感。

  村裡人紛紛說,這喜事辦的,雙倍熱鬧。

  小胭當天穿著二伯娘請“全福人”給她做的紅棉襖紅棉褲,頭上戴了一串紅色的絹花,長串的絹花一小朵一小朵挨在一起,從後腦繞著一側的髮辮盤到前邊,留了個花穗在耳邊顫顫悠悠,顯得格外嬌俏漂亮,活潑又喜興。

  小胭自己也沒個嫁人的感覺,這屋到那屋,都沒出這個院子,新娘子嘛,總是要害羞一下的,可這小丫頭連意思意思的害羞一下都沒有,跟著別人一起高興樂呵,絲毫沒有新嫁娘的羞澀忐忑。

  她忐忑啥呀,對她來說,結婚就是換了個屋子睡覺——不過說實話,馮蕎有些擔心,回想她出嫁時“二伯娘式”的婚前教育,小胭那小丫頭真的明白“換個屋子睡覺”代表什麼嗎?

  這麼一想,還真讓人有某種猥瑣的期待。

  婚禮當天,馮蕎一家三口吃了喜宴便回去了,三天回門,新娘子是不必挪窩的,也就無從來回門一說,結果馮蕎樂顛顛又跑去了。

  去了一看,人家小倆口生活如舊,一個做飯一個燒火,溫馨默契仿佛一對老夫老妻,卻又滿滿的新婚小倆口的熱乎黏糊。

  馮東新婚蜜月還沒過完,馮亮的婚禮又來到了。馮亮可不能跟馮東比,按風俗頭天晚上他還一定得在家裡住,按風俗要讓小侄子滾床。

  這傢伙是個貪心的,他把二寶和娃娃兩個小寶寶丟在床上,撒了滿床的糖果讓他們滾著玩,還說這樣滾床,他趕明兒一準能生個龍鳳胎。

  五更天不到,馮亮就被叫起來了,怕他耽誤了去縣城接新娘。

  馮亮頭天晚上特別有精神來著,拉著大哥二哥和楊邊疆喝酒,喝完了酒聊天打撲克,還嚷嚷這是他“告別單身之夜”,結果天不亮就得起床,打著哈欠抓著頭髮,忽然就開始嫉妒馮東了,馮東娶媳婦的時候可半點都不擔心遲到,哪用像他這樣起五更啊。

  一邊打哈欠犯困,一邊趕緊收拾洗漱,吹頭髮擦皮鞋,不一會兒,馮亮就把自己收拾得帥氣瀟灑,精神抖擻跑去縣城接新娘。

  路遠,馮亮接新娘的車是一輛借來的軍綠色小吉普,曹曉晶一身大紅的羽絨服,洋氣又漂亮,一對新人手挽著手,大大方方下車進了家門。

  二伯娘樂呵呵看著新人進門,笑著說,她這輩子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

  楊邊疆跟著忙前忙後,馮蕎帶著個孩子,也沒人捨得使喚她,只管抱著娃娃看熱鬧,吃酒席。

  喜宴是當地傳統的“八大碗”,八個熱菜,四個涼菜,二伯娘家雖然不寬裕,但好歹三個兒子都爭氣,二伯娘也是個要強的,喜宴的菜也就儘量往好的辦,在農村算是很過得去。

  馮蕎其實不喜歡這些油膩膩的喜宴菜式,可實話說,老百姓以前窮慣了,就覺得大油大肉的才叫好菜。

  她吃了些清爽的小涼菜,挑了軟爛可口的四喜丸子喂娃娃。鄰居五嬸子坐在她旁邊,很高興地跟她聊著婚禮的事。

  “馮蕎啊,我看見還有開小汽車來的呢,來了三輛小汽車,說是馮亮的朋友,哎馮亮果然是混好了,二嫂子接連娶進門兩房兒媳婦,雙喜臨門,兒子又爭氣,二嫂可真有面子。”

  “應該是三哥的同學和同事。”馮蕎笑著解釋,辦喜事能來三輛小汽車,在村裡可是頭一份兒,村裡人看來是大場面啊。不過她知道,來的都是三哥交好的朋友同事,他們改天回去,還要在縣城辦兩桌酒,請路遠沒來的學校老同事和新同事喝喜酒。

  “哎,二嫂子家是越過越好了,這日子越來越興旺。馮蕎你也是,越過越好了,誰不知道你現在是有錢人,村裡人都說,咱們馮莊村出了兩個人物,一個馮亮,大學生還在縣裡工作,另一個就是你,嫁得好,開工廠,有錢有福氣,兩個都出在你們一家,我看如今村裡誰也比不上二嫂子了。”

  五嬸子說的二嫂當然是指二伯娘,這些話平常二伯娘也沒少聽,村裡很多人也是真心替二伯娘一家高興,話說幾年前這家人還吃不飽飯來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