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第101章
第101章 新想法

  中秋節後,馮蕎聽說馮小粉平安生下一個男孩。這消息說不清是喜是憂,兒子都生了,這個小家庭在當時的情況下,大概不會再有什麼變故了吧。

  那個年代的婚姻,也許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

  秋收大忙,馮蕎挺著八個月的肚子是幫不上忙了。以前馮蕎是個閒不住的人,總想找點兒事幹。

  從她肚子鼓起來,身體不方便了,楊邊疆便不許她再幹這幹那,連豬都不讓她喂了,怕她端豬食萬一有個閃失。

  她如今用二伯娘打趣的話說,過的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米蟲日子,其實她哪有那麼懶,她明明每天在院子裡喂喂雞鴨,澆花澆樹,散散步活動活動,也炒菜做飯。

  可看在周圍很多村民的眼裡就是“嬌氣”,尤其是讓一些身為同類的女人更加不能容忍。她從入秋就不下田又少出門,吃得好穿得好,加上大嫂添油加醋的誇張說法,就變成了她懷孕後啥活也不幹,倒了油瓶也不扶,妥妥的被男人慣壞了。

  想想她們這些農村女人,誰懷孕還不是一樣幹活下田?這女人自從懷個孕就成了活祖宗,男人養著婆婆慣著,就差沒給她請個丫鬟了,簡直讓人髮指。一些跟大嫂臭味相投的女人們一邊說閒話,一邊卻又羡慕嫉妒恨,恨自己怎麼沒這麼好命,恨不得楊邊疆哪天能“重振夫綱”,抓住那清閒享福的懶女人打一頓才好。

  於是有一天楊邊疆從田裡收花生回來,一個喜歡挑事兒的嬸婆指著他家門口堆起來沒摘的花生對楊邊疆挑撥:

  “邊疆啊,你看看你媳婦,這麼多花生堆在這兒也不出來摘一顆,你說你一個大男人這麼忙,她半點也不體貼,還真能在家裡躲懶。”

  楊邊疆咧嘴一笑,挺高興地對那個嬸婆說:“真的?哎呀我媳婦這麼聽話。嬸子你不知道,我出門的時候就跟她說了,啥也不許她幹,就給我好好呆著。我還擔心她不聽呢,知道她這麼聽話我就放心了。”

  嬸婆那張臉頓時五顏六色的精彩綻放,跟在後頭的小武憋不住撲哧一笑,看向師父的眼睛裡滿是崇拜——

  我師父,酷!

  楊邊疆家裡一畝花生、半畝豆子、半畝玉米,還有三分地的春地瓜,收回來還得種上小麥,當年的兩畝多麥茬地,他種了最省事的麥茬豆子也要收割,然後翻耕土地留著明年春天種春茬。真的挺忙碌,幸好還有個小武跟他屁顛屁顛幫著幹,這也是他徒弟的義務。

  馮東有一次私下裡問他,你明明不指望種地這點收成,種地的工夫還耽誤你掙錢,為啥還不扔了算了?要知道他不指望種田,有的是人指望啊,保證前一秒放話說他不種了,後一秒就有人搶了去種,還替他承擔相應的公糧和義務工,一年到頭還得送兩包點心感謝他。

  楊邊疆說,馮蕎捨不得扔,我也捨不得。咱農村人總不能離了土地,種兩畝莊稼讓人安心。

  收完花生收豆子,剩下三分地瓜還沒收完,徐師父出了點意外,受傷送到縣城醫院了。

  楊邊疆晚飯前接到的消息,安頓好馮蕎,當晚就跟李師哥騎車殺到了縣醫院,一看師父傷得那樣,立馬就想揍人。他還算克制的,李師哥當場就翻臉罵人了。

  師父怎麼受傷的?說起來氣人,兩個新來的蠢貨學徒,抬著一根原木嘻嘻哈哈笑鬧著進帶鋸房,不知怎麼腳一歪就踉蹌著把粗重的原木撒手扔了,為了避免砸到自己就本能往旁邊扔,先砸到了師父的腳,然後師父跌倒被飛速轉動的帶鋸從左肩到胳膊拉了長長一道,皮開肉綻血肉外翻,一直深到骨頭。

  “沒事兒,皮肉傷。”徐師父看著兩個徒弟,反而安慰他們。他一輩子就正經收了這兩個徒弟,果然感情很深的,聽到他受傷大晚上騎車跑了好幾十里路趕來,一個暴跳罵人,一個怒火難抑,徐師父想想,也算他這師父沒白當了。

  “師父,哪來的蠢貨?帶鋸房現在誰負責?”楊邊疆問。

  他們以前都是木料上操作臺才開鋸,開鋸時候絕不進木料,怕的就是人多添亂。帶鋸房是什麼地方,來不得馬虎的。

  “嗐,公社新分進來的小青年,也是我自己疏忽了。”

  “師父,我跟師哥要是不辭職,興許還出不了這樣的意外,讓你受這份罪。”楊邊疆擔心愧疚。

  “別瞎說。我最近也想了,你們辭職也是對的,農具廠這種管理體制,匠人不能按匠人的方式傳承,行規也丟差不多了。他們給我塞什麼人進來,我就得用什麼人,也不管有的人祖師爺不賞他飯吃。我在農具廠呆了這大半輩子,為啥熬到這歲數才收了你們兩個徒弟?我自己不能從外頭挑人,能遇到你倆算是滿意了。”徐師父說著搖頭歎息,“咱們這一行,從魯班祖師爺就是這麼傳承的,現在眼看著亂了手藝,丟了規矩。”

  李師哥:“師父,你等我回去,我非把那些個小王八蛋揍死。”

  “師哥!”楊邊疆告誡地叫他,師哥這麼滿屋子暴跳罵人,屋裡還有同病房另一個病人呢。

  李師哥恨恨坐下了,守著師父繼續生氣。

  “就是一點皮肉傷,我老徐命大沒事兒。你們都回去吧,家裡大人孩子的,邊疆家裡媳婦都快生了呢,都回去吧。”

  倆徒弟哪能就真回去了,陪了師父一夜,第二天早晨伺候師父吃了早飯,有師娘和護士照顧著,兩人給師父塞了些錢,囑咐他補補營養,才從醫院離開回家。兩人路上約定了一下,師父這一回怕得養幾個月了,兩人輪個班,隔三差五過來看看,萬一師父有個什麼需要也好照應。

  師徒如父子,這句話可不是說說就算了的。師父的師父,也就是他們的師爺,一輩子隻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是師父給他養老,以孝子之禮給他送的終。

  楊邊疆回到家的時候,馮蕎正圍著院子散步等他。

  昨晚楊邊疆走的時候,囑咐楊媽媽照顧馮蕎,她月份大了,身邊沒人照顧不行。楊媽媽過來陪著兒媳婦一整晚上,一早又過來看看,可馮蕎心裡總是不安寧,她跟楊邊疆結婚兩三年了,他還是第一次沒在家過夜,馮蕎既擔心師父,又擔心夜間趕路的楊邊疆。

  小武一清早過來,就看見師娘抱著肚子在院子裡轉圈圈,忙安慰她:“師娘,你別擔心,師爺不會有事的。師父很快就回來了。”

  馮蕎說:“我不擔心,你去忙你的吧。”

  小武:師父不在我忙啥呢忙啥呢,沒人給他指派任務呀。幹哪樣活能讓師父誇他能幹?想了半天,好吧去把那三分地瓜給收了。

  楊邊疆晌午前騎車返回家中。馮蕎忙問了師父的情況,楊邊疆說沒有大危險,就是吃大苦頭了。

  馮蕎尋思著他一路餓了,忙去給他做飯。楊邊疆一路騎車弄得滿身灰塵,去打水洗了個頭,擦著臉媳婦就把飯給他端到桌上了,清爽的絲瓜雞蛋湯,下了一小把掛面進去。

  楊邊疆吃飯,馮蕎就坐在旁邊陪著。

  楊邊疆一邊吃,一邊詳細說起師父受傷的前前後後,馮蕎聽了心裡慶倖,幸虧沒傷到要害,帶鋸那個東西是啥呀,出這種意外,整條胳膊鋸下來都有可能。

  “師父怕得養幾個月了。”楊邊疆說,“你等著看吧,師父要是幾個月不去,農具廠還不知弄成什麼樣子呢。本來幾個頂用的師傅都忙著接私活,廠裡平日就幾個學徒泡著。我上次去解木料,我自己畫好的線,差點給我鋸錯了浪費料子,再上次,帶鋸弄壞了,還是我跟師哥給修好的。師父年紀也大了,廠裡有些人仗著有關係有後臺,越來越沒規矩。”

  馮蕎耳邊聽著他說話,不知怎麼就想到另一方面去了——怪不得楊邊疆總說她財迷,剛才她忽然就在想,農具廠搞成那樣子,楊邊疆和李師哥都說靠著還有個帶鋸,還能帶來一定的收入,如今連帶鋸都不靠譜了。

  看看楊邊疆和李師哥“訂單”排隊,眼下這形勢,他們要是私人開個帶鋸房,憑著楊邊疆對木料的眼力,一準能吸引方圓幾十里解木料的活兒。他們結婚這幾年攢了一些積蓄,手裡也有點本錢。

  不過——哎,眼下她再有一個多月就該生了,她男人兩頭忙,哪來的工夫考慮開帶鋸房。還是等等吧。

  “帶鋸房”就這麼在馮蕎心裡記了一筆,她一個孕婦,整日清閒無事吃飽喝足,她幹啥呀,她每天除了澆花喂雞散步,還有個消遣就是聽聽收音機,聽著收音機裡講私營經濟,講各地出現的家庭小工廠,馮蕎忽然又添了新想法:

  他們要是自家辦一個木器廠或者工具廠呢?

  你看,有資源啊,有楊邊疆和李師哥做木匠,又打算開帶鋸房,加工活她也幹過,如今還有個小武,需要工人的話,這農村一招一大把。再想想農具廠原來的加工活都是跟徐師父聯繫的——師父手裡有關係(馮蕎當時還不懂這叫客戶),楊邊疆他們做這一行這幾年,自己也不難找更多的銷路關係……

  馮蕎一開始還只是隨便想想,她一個小學文化的農村姑娘,還想辦自家的工廠?可能嗎。後來越琢磨越覺得行得通,這事情能幹呀,一準掙錢。就是這事情急不得,尤其不能貪大,他們一下子可沒那麼多本錢,一台帶鋸幾個人手就差不多了。

  馮蕎越想越高興,仿佛看到大把的錢往自己兜裡飛來了,滿滿都是錢呀——好吧,她現在不能光想著揣錢,她肚子裡還揣著個小寶寶呢。先把孩子生下來,等她生完寶寶再跟楊邊疆細說。

  馮蕎相信,她男人是個有眼力、有魄力的,辭職他都敢,開工廠一準也敢,肯定還能比她想得更周到成熟。

  ***

  這一年註定不平凡。繼“大包幹”之後,馮蕎眼看著就該生了,忽然又傳來個重大消息:

  計劃生育政策調整了,只生一個好。村幹部扯著嗓門在大喇叭裡喊,讓一個孩子的家庭去鎮政府領取獨生子女證。

  馮蕎:……楊邊疆你個大壞蛋,都怪你!

  她摸著肚子,感受著寶寶的胎動,心說寶寶呀寶寶,難不成你真要做個獨生子女,就不能有兄弟姐妹了?

  這消息可太讓她高興不起來了。

  不管肚子裡這個是男是女,馮蕎都沒想過只要一個孩子。就像二伯娘說的那樣,她不貪心,兒女雙全就心滿意足。就算是沒有兒女雙全的命,兩個兒子或者兩個閨女也好啊,孩子長大了還有個兄弟姐妹作伴。

  馮蕎這會子有點兒懊悔,早知道這樣,就不該等兩年才要孩子,剛一結婚就要,現在說不定倆孩子都抱上了。

  深秋時節了,秋收忙完,楊邊疆當天被鄰村給一戶蓋新房的人家請去做房梁。新房子上樑這天是個大日子,一早晨房梁抬上去,房梁上貼著紅紙寫的“上樑大吉”,放鞭炮撒糖果,然後當天新房子就差不多能搭好房頂了。晚上主人按習俗要擺“竣工宴”,做房梁的木工師傅要坐在上席的。

  也就是說,楊邊疆今晚怕不會回來太早。楊媽媽受兒子囑託,晚上過來陪著快要臨產的兒媳,便看見馮蕎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咋的了?嫌楊邊疆回來晚了?楊媽媽忙安慰馮蕎:

  “馮蕎啊,咱不生氣,邊疆一會兒就該回來了。等他回來我數落他,你這眼看著都快要生了,往後不許他在外頭吃晚飯,不管幹啥活叫他天黑前回家。”

  “媽,我不是生氣這個。我們都商量好了,等他幹完這家的活兒,就不再接別的活兒了,在家陪我一陣子,免得要生孩子他沒在跟前。”

  “對對對,這樣好。”楊媽媽說,“那我咋看你不高興呢。”

  馮蕎哀怨地:“媽,你沒聽大喇叭裡喊嗎,計劃生育管緊了,往後一家只給生一個孩子……”

  “嗐,就這事兒?你稀罕聽他那些。”楊媽媽很不當回事地說,“不就是要罰款嗎,我問過了,超生二胎罰款兩百,給他就是了。”

  她兒子又不缺那兩百塊。楊媽媽那語氣,有錢,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