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寧為長生[重生]》第190章
  第190章:文武之爭

  貞元二十七年,時值四月小滿。

  在邊境打得火熱的同時,洛京中樞也鬧得不可開交,起因是兵部呈報的一系列整頓內州兵務的措施。

  兵部尚書常壽安在早朝上宣讀整頓措施,裁兵整頓的決心不可謂不強勢。

  其一,戰後半年,朝廷對內州各駐軍舉行驗軍,但凡不合格者皆予以裁撤,放歸。此類裁兵,予白銀十兩。

  其二,戰後一年,由朝廷各地監軍領將,聯名上報裁兵名錄,傷病者同賜白銀十兩放歸,凡有劣跡,輕者予白銀五兩放歸併通報當地官府監管,重者按大靖刑律處置。

  其三,裁兵後按照各軍情況分立一二,每年冬至前後軍中展開大比軍演,勝者賜賞,敗者受罰,酌情定議,三月內列明賞罰以作軍則令行,擬議,連敗者按例裁除兵丁。

  「內州軍中風氣之差,蓋因無戰無險,軍心鬆弛,軍伍憊懶,滋生劣跡。縱有雄心者,亦無處施展。故兵部建議內州軍每年定額百名精銳調派邊境軍,榮耀嘉賞,以期內州軍奮勇上進。另因,內州軍兵丁過於龐大,裁軍過量損害我大靖根基,故兵部苦思冥想,多餘出的兵力如何安置,現得一法,呈訴上聽。」

  在頒佈了三項強硬施行的裁兵行策之後,常壽安用接著念道。

  百官無不提起一顆心,前三項決議看似剛硬,其實模糊。由欽差、監軍領將去施行這些政令,裡面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應被裁撤的人尚有爭取餘地,輕重也有酌情之處,對於大局而言實則不痛不癢。他們本就不信兵部大張旗鼓就列出這些杯水車薪的條陳,現在聽常壽安緩緩道來,莫不心道重頭戲來了。

  「我等皆知,鮮卑府原為鮮卑各部落駐地,曾與匈奴、羌族一樣開化低下但武力強橫,體質強壯,人數雖少但個體兵丁實力強勁,以至於成為我大靖軍心頭大患,屢除不下。而今,我朝在鮮卑立府,推行政令,徙民入府,但民眾過得仍是苦難之日,瘦肌惡骨,體質薄弱。而原內州駐軍遷入之後毫無作為反而因為條件艱苦滋生叛意。兵部細思前鮮卑與我大靖鮮卑民丁天壤之別,莫不哀之。鮮卑府本應成全大靖強兵,如何便成了衰敗之地?」

  「鮮卑府地苦寒,正是鍛鍊士兵心智之地,牛羊牧馬,其飲食也能強壯士兵體魄。兵部上下思慮,鮮卑府經此一役,農商百廢,民眾死傷者無數,八年辛苦皆需重頭再來。既如此,何不讓鮮卑之地用於其本該用武之地?以兵丁代替徙民遷入鮮卑府中,許以良將,五年一換,苛練勤兵。」

  「此令可一舉多得,可扼殺我大靖內州軍不思進取無處施展的兩難之境,亦可壯大我大靖兵力威懾強鄰。練兵以備戰需,不再浪費軍餉養無用之兵,軍力強盛,軍心清明,保境安民。」

  常壽安話音未落,百官低聲議論的聲音窸窸窣窣地交集而起,面上全是不敢置信。

  待兵部陳述畢,便有一人忍不住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講吧。」

  貞元皇帝眼睛要閉不閉,一派冷淡模樣讓許多為這項提議而心思各異的百官拿不準他的心思。

  出列之人係為戶部左侍郎何先義,裁兵一事六部之中最能說得上話的除了兵部就是掌管軍餉的戶部了。他謝過後便對兵部常壽安行了一禮,道:「敢問常尚書,若推行此令,鮮卑府內原駐紮的朱家軍當如何?」

  常壽安早知這個問題不可避免,不過此事他還不夠份量決定什麼,便道:「朱家軍堅守我大靖北境多年,與鮮卑練兵徙兵之事並不衝突。當如何,亦有陛下聖裁,請何侍郎寬心。」

  何先義後話都哽在喉嚨,只能訕訕地退下。

  百官心裡其實都明白,兵部能在早朝上宣讀諫言,那麼這份奏摺肯定已經過了皇帝陛下和軍機處的眼,得了他們至少默許的態度才好放在朝堂上議論。

  但這個舉動實在太大膽了,不說其他,朱家軍在鮮卑府的半數兵力該如何自處?

  內州軍調過去能撐得住北境大局嗎?站不住腳跟的話,朱家軍便不能隨意調動,但讓朱家軍和這些強練之兵共處一地,是否……隱患太大?

  眾人都在揣測皇帝的心思,此時一位三品大臣出列執笏道:「微臣禮部禮部主司賀定啟奏陛下,鮮卑府既入我大靖版圖,便當推行教化,令行文儒之政。若還以蠻荒之地處置,茹毛飲血、民風蠻橫,否則其地如何能算作我大靖歸屬?請兵部慎言謹思。」

  「臣附議。」又一人出列道:「臣吏部右侍郎張添啟奏陛下,鮮卑吏治歷經千辛萬苦才終於在鮮卑府確立,雖人數還未核定,但鮮卑府此時倖存民眾怕已不足百萬人數,偌大鮮卑府若不注入我大靖徙民,反而全數遷入兵丁,事後該如何管治?天下皆知,我大靖文臣不干預軍伍之事。若是鮮卑府成了軍伍之地,吏治是否就該退出鮮卑府?那又如何管束鮮卑?難不成放任這些粗野士兵在鮮卑府胡作非為?請兵部三思再言。」

  「臣附議……」

  「微臣附議……」

  相繼的刑部、工部也出列道。

  把鮮卑府定位成培養軍伍兵丁的地方,從大靖兵力國力上說是大好的事情,而且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整肅內州軍風。但是也要冒極大的危險,鮮卑府的管治問題就是當頭的一大問題。

  要管理一個州府,除了武力震懾保證安寧之外,更重要的吏治、法度。

  大靖文武分明,鮮卑府成了軍營之地,那就意味著吏治薄弱,法度也得退居軍規軍法之後,而工部在大靖培養了這麼多年的農事也會被廢弛,多年努力付諸流水也讓人不甘心。

  一時之間早朝上百官爭議不休,這個熱鬧很快就在洛京城中瀰散開,人人為之議論紛紛。

  鎮北侯府中,午膳剛過,樓家兄弟和秦奚賈家銘便相繼而來。

  四人中除了秦奚對將鮮卑府開闢成為兵丁專所大力擁護支持之外,其餘三人都有所顧慮。

  樓安康道:「雖然這樣能讓鮮卑府有用武之地,也能有效地約束提拔內州軍,但若是陛下真的這麼做了,朱家軍該如何自處?等個三五年第一批人培養出來後,怕是要全數遷回涼州駐地了吧?」

  他對內州軍能被馴練成精兵一事心有懷疑,也為陛下對朱家軍卸磨殺驢的舉動不滿——不錯,樓大少爺幾乎能確定皇帝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時機。

  鮮卑府和涼州府是大靖最重要的兩處邊境關隘,現如今都掌握在朱家軍手中。

  邊境大難臨頭之時,皇帝陛下可以忍受朱家軍手握大靖安危,但當了太平的時候,朱家軍再在這兩處稱霸就不妥當了。樓安康雖然知道為了制衡,朱家軍遲早得歸入鮮卑或是大靖的某一處邊境,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平。

  樓安寧瞭解胞兄的心思,但他更擔心的卻是另一方面:「若是沒有朱家軍在,誰能震懾這些兵伍?內州出來的兵丁打戰不比邊境軍在行,但歪心思可不少,誰知道哪天就養虎為患對咱們反咬一口?」

  把朱家軍調走,萬一真的發生他猜想中的事,那才是真的危險。

  秦奚爭辯道:「那難道就放著內州軍這樣下去嗎?都說富貴險中求,要做大事怎能臉冒險都不敢!再說了,咱們既然要這麼做,當然得先想法子控制住這些徙兵,總歸是利大於弊,此舉有很大的可行性。」

  「呵,愚蠢,事情哪有你想得那麼簡單,就逞你的匹夫之勇有用嗎?你根本不知道,若生變故咱們有沒有這個能力承受損失。」

  樓安寧嗆聲。

  秦奚拍案道:「就你會想,想那麼多有什麼用,難道眼前的事就不用做了嗎?還沒開始呢,就顧慮這顧慮那,都像你這樣的還能指望幹成什麼事?」

  「你——」

  賈家銘忙攔住樓安寧,瞧了眼看熱鬧不嫌大事的朱定北,不由嘆氣道:「兵伍這邊的困難還算好解決,但是吏治這邊就難辦了。圈了鮮卑這塊地,朝廷當然要推行政令以瞻大靖恩德。現在的情況是,之前的努力都報廢了,但若要文臣放棄在這塊土地上的作為不可能的,他們不會對軍伍入主鮮卑袖手旁觀。」

  為兵者追求軍功,從文者講究的則是政績。

  鮮卑府納入大靖版圖,行兵者原本就該退居文治之後,讓文臣大顯身手。

  如果能在鮮卑府建功立業,對於文臣而言就是名垂千古的功績,多少人為此費盡心思,若非有前鮮卑州牧司馬御棋獲罪一事,現在鮮卑府早已是文官的天下了,哪裡能走到今日的地步。

  但就算再難,政績的誘惑太大,文官絕對不會放棄這一塊土地。

  這已經不是整頓內州軍務的軍伍內部之事,而是大靖朝百年不遇的,文武之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