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粗糧
看著大哥在櫥櫃和煤氣灶之間忙來忙去,明暖肯定這一定是業務熟練。不一會,大哥就把飯做好了,不,準確的說是把飯熱好了。
明城一看飯上桌了,就迫不及待的下了床,明暖和明和看見後也慢慢的向著床沿爬,明陽走過來,一用力夾起明暖,放在地上,又把明和夾起來放在地上。
明暖坐在凳子上,看見桌上的飯菜嚇了一跳,黑乎乎的一片,乾糧是窩窩頭,這個明暖認識,後世還有人專門去買來吃的,可是後世的窩窩頭雖然也是粗糧,可卻金黃金黃的,軟騰騰的,哪像這個,黑不溜秋的不說,扔出去絕對能把人砸暈,還有桌子中間的那碗菜,也是黑乎乎的,都看不出來是什麼了。
也不怪明暖如此吃驚,雖然已經穿越了一週了,但是明暖一直吃的是醫院食堂裡的病號餐,喝的都是小米粥,陳桂芸也時不時的從家帶個煮雞蛋給她。
現在看見這一桌的飯菜,才想起來,這是六零年,還處於三年自然災害之中的尾巴,能吃上這樣的飯菜已經很不錯了,看看明陽兄弟幾個,都是很瘦,一臉的菜色,完全沒有後世那種小胖墩的感覺,記憶中小夥伴狗蛋家過得比自己家還慘,狗蛋的媽媽沒有工作,每個月就靠狗蛋爸爸的津貼過活,家裡孩子又多,每頓都只能吃稀的。
看著明暖怔怔的坐在桌前,也不吃飯,明陽以為明暖不想吃這些飯,說道:「暖暖是不是不想吃啊,頭疼不疼,大哥給你煮個雞蛋吧。」
聽到雞蛋兩個字,明城和明和都舔了舔嘴唇,嚥了口口水。可見兩個孩子有多久沒吃到雞蛋了。
「啊,不要,我不想吃。」明暖想著三歲的小孩是該這樣說話吧,她可不敢一下子說出太多話來引人懷疑。
說著趕緊拿起一個小點的窩窩頭啃起來,即是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還是沒想到這麼硬,而且根本嚥不下去,拉嗓子,看來這個窩窩頭了還摻了糠,用小木勺舀了一勺菜,吃起來才知道這是茄子,但是除了鹹味沒有別的味,一點油星都看不著。但看著就連弟弟明和都吃的津津有味,就也不說什麼開始吃了起來。
明暖在煎熬中吃完了一頓午飯,明陽又把剩下的飯菜放進櫥櫃裡,讓弟弟妹妹們上床睡覺。
等明暖一覺醒來,發現外面已經天黑了,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家長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明陽看見明暖醒了,感覺把明暖抱下來,給明暖穿好鞋,抱著她出了門。
明陽抱著妹妹直奔大院門口的那間屋子,走到門口,大喊:「明城明和回家了,一會媽媽就下班了。」
在屋裡正跟狗蛋還有狗蛋的哥哥柱子玩沙子的明城明和聽見哥哥的聲音,一溜煙跑了出來,後面還跟這兩個小屁孩,一溜小孩臉上都跟花鬼似的,髒不兮兮的。
「看看你們身上的衣服,看媽媽回家不揍你們。」
明城明和也不惱也不害怕,圍在哥哥身邊嘰嘰喳喳得說這話。
「暖暖,我娘說你頭上破了個大口子,流了好多血,你頭還疼嗎?」柱子今年也八九歲了,知道流血不是好事,於是小心翼翼的問道。
「我好了,頭不疼了。謝謝柱子哥哥關心。」話音剛落,明暖就暗罵自己蠢,三歲的小孩,哪能說出這樣的話,偷偷的看向自家大哥,發現他還在教訓弟弟們,沒注意自己說了什麼,才暗暗送了一口氣。她可不敢在外面多待了,怕碰見大人漏了餡,於是在明陽的懷裡,扭扭身子,「哥哥,我想回家。」
明陽聽見妹妹的話,就趕緊叫住弟弟們回家,明城明和跟在哥哥後面,手拉著手,一蹦一跳的到了家門口。
兄妹四個剛進家門,拉開電燈,就聽見媽媽跟鄰居說話的聲音,不一會,果然看見陳桂芸進來了,手裡還拿著一個灰色的布袋子。
陳桂芸進門看見小女兒坐在小板凳上睜著一雙濕漉漉的大眼睛看著自己,頓時感覺心都化了,趕緊把明暖抱起來,一隻手摸了摸明暖的額頭,發現沒有發燒,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把明暖放在床上,從布袋子裡掏出了一把糖,明陽明城迅速圍過來,就連小明和都慢悠悠的過來。
「媽,你買糖啦,我都好久沒吃了。」最大的明陽看見糖都眼珠不轉一下了更別說小的了。
「不是,今天有個病人出院,家屬給的。」說著給孩子們一人發了一顆糖,又把剩下的糖給了明陽,並囑咐他放起來,等弟弟妹妹哭的時候拿出來哄哄他們。
看著手裡花花的糖紙,上面印著「高粱飴」三個字,明暖不由感嘆「不管是什麼時代,有技術就是吃香啊。」在後世因為明暖醫術好,患者出院的時候也會收到家屬送的禮物。
明城明和一拿到糖就迫不及待的撕開糖紙,把糖塊塞到嘴裡了,明暖不想表現得太異樣,就也裝的趕快剝開糖紙把糖塞進嘴裡。明陽拿到糖後,連同自己的那塊一起放進了床頭的小櫃子裡,還很細心的把小鎖鎖上了。可以看出明陽是一個好哥哥。
果然陳桂芸出手就是跟明陽不是一個檔次的,晚飯陳桂芸煮了個玉米粥,雖然看起來跟清水一樣稀,但是蒸了新窩窩頭,雖然也不好吃,但是起碼不硬了。
吃完晚飯後,一家人圍在小桌子周圍,明陽明城拿出一個小本子,還有一支鉛筆,趴在桌子上開始學習。現在是暑假,可是陳桂芸一點都沒放鬆明陽的學習,她打算在開學就把明城送去小學上一年級,所以從現在開始教明城一年級的知識了,就連最小的明暖明和都沒放過,平時讓明陽教他們一二三。
明暖聽著院子裡小孩吵鬧的聲音,嘴裡唸著「一二三四」,不由感嘆霍媽媽不愧是知識分子,重視學習,不得不說,在陳桂芸的嚴厲教導下,他們兄妹幾個跟同齡的小孩相比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