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三章
「胡老師對兒童教育很有見地,怎麼來軍校當老師了呢?」這個問題明暖想問很久了胡之現的年齡怎麼都不像是一個軍校的老師。
「剛才那些都是我的一些想法,很大程度上不被認可,即是被認可,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胡之現的嘴角有些苦澀。
看到胡之現的反應,明暖猜測他可能有一段不太美好的回憶,便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換了一個話題,「胡老師也住在軍校嗎?」
「對,住在這裡上課方便一些。」胡之現點點頭說到。
「那師娘呢,也住在這裡嗎?」
「哈哈。」胡之現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說到,「哪有什麼師娘,我還沒有結婚呢。」
「哦哦」明暖弄出了一個大烏龍,還有點尷尬呢。
……
時間可以過得很快,也可以過得很慢,對於明暖來說,平靜的求學日子是過得很快的。
一眨眼就到了一九七五年的年底,一九七六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次學校的意見是,元旦晚會辦的隆重一點,畢竟這是在學校過得最後一個元旦了嘛。」聶朝陽在講台上說道。
大家聽到聶朝陽的話,都有些傷感,大家過完這個元旦不久這一屆的培訓班就要結束了。
看到大家都有些傷感,低下頭不說話,聶朝陽有些埋怨自己不會說話,弄得大家不高興了,便說道:「校領導的意思是一個班出一個節目,軍區的文工團先要下基層表演,等輪到咱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咱們自個兒先表演著。」
根據以往的經驗,等到文工團到他們這裡來慰問演出的時候恐怕得一月五號之後了。
「大家有什麼想法嗎?」聶朝陽問道。
「要不來個大合唱。」一個男生舉手說道。
「別弄大合唱了吧,別到時候班班都是大合唱。」另一個人反駁道。
「我也覺得搞大合唱不太合適,大傢伙再想想吧!」賈月山也站起來說道,「最好能夠新奇一些,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位女同志快想啊,我們一幫大老爺們能想出什麼花兒來啊。」一個平時就愛開玩笑的同學說到。
「就是,李姐快想啊。」因為李玉的年紀比較大,人又和氣,兩年相處下來,很多同學都稱呼她為李姐。
「瞎起什麼哄啊,我都這把年紀了,能有什麼好主意,讓小陳和小霍想。」李玉擺了擺手說道。
「那小陳同志和小霍快想。」
「怎麼樣,還得指望我們吧?」陳品紅略有些嘚瑟的說到。
「是是是,還請陳同志多多費心,多多費心。」還有人捧她場。
「小霍,你是怎麼想的?」賈月山問到。
「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明暖猶豫的說道。
「有什麼可不可行的,先說出來大家聽聽。」賈月山說道。
「我是想每年的英雄事蹟那麼多,咱們完全可以該改編成一個情景劇。」明暖說到。
大家聽完後都在仔細思考明暖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你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實施起來恐怕難度不會小啊!」聶朝陽思考了一會兒說到。
「我看可以。」賈月山說道,「只要選好素材,進行改編,其他的就好辦了。」
「那,要不咱們先試試,反正現在距離元旦晚會還有半個月,咱們先用三天的時間,篩選和改編素材,要是不行的話,再考慮別的節目也完全來得及。」明暖說到,這是最保險的辦法。
「那就先這麼幹吧。」聶朝陽說道,「那大家就分好組,三人一組,每一組查找一年的軍報。」
去了幾個男生,從檔案室裡把所有的軍報拿過來,有一些年份比較久遠的,上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灰,還有一股濃厚的霉味。
「大家把適合的素材都紀錄下來,到時候一起篩選。」明暖大聲對大家說到。
經過同學們一天半沒日沒夜的看報紙,選出來了六十多則素材。
「我覺得這個邊防軍人姜大力的事蹟很感人,堅守邊界十幾年沒有回過家。」一個男生把那張報紙放在明暖面前說道,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霉味。
明暖仔細看了看這則報導,講的是邊防軍人姜大力,駐守在東北邊界,在零下四五十度的氣溫下依然堅守在崗位上,一人一狗,在小小的崗哨上堅守了十三年。
「我覺得這個也不錯,簡直就是活雷鋒嘛,無私奉獻。」
這個事例講的是一個小士兵特別的樂於助人,每天早上早起打掃衛生,幫助炊事班的同志餵豬,打掃豬圈,不怕苦不怕累。
明暖看完後在心裡搖搖頭,雖然明暖不願意用惡意是揣測每一個人,但是這個劉東波作秀的痕跡太明顯了,在採訪中句句都引用雷鋒的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雷鋒第二,一個活雷鋒。
「這是我選出來的,小霍,你看看。」賈月山把一張報紙放到明暖面前,用手指了指一則報導。
這一則報導說的是在寒冬中一個小孩子掉進了冰湖,一位勇敢的士兵跳了下去,把孩子救了上來。
明暖看了很多這樣的故事,英勇救人,堅守崗位,活雷鋒,很多故事都是大同小異,不得不說,這些故事在這個時代是最吸引人的,人們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喜歡歌頌英雄和雷鋒,於是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和雷鋒。
這些故事人們看多了,難免會有些視覺疲勞,而且,這些事例在明暖看來,敬佩有,但是卻沒有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人們看過就忘了,不能夠真真的留在人們心裡。
「小霍,你覺得這個怎麼樣?」李玉把報紙放到明暖面前,「就是我昨天晚上跟你說得那個。」
明暖揉了揉太陽穴,長時間用眼,眼睛有些不舒服,事例講的是一位休假的士兵,在睡覺的時候,鄰居家發生了火災,他不顧個人安危,三次衝進鄰居家救出了四個人。
明暖仔細看著這個報導,突然旁邊一張照片吸引了明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