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躍馬大唐》第572章
第572章 聖意

  吐蕃國北境,多瑪城唐軍大營之中。來自長安的一道聖旨於十一月底抵達。王忠嗣的大帳之中,數十名將領在王忠嗣的率領下跪接聖旨。宣旨的欽差神情嚴肅高聲誦讀聖旨。

  “王忠嗣、哥舒翰、李光弼並一眾將士聽者。朕接王忠嗣之奏,驚詫難言。我大唐天軍以十五萬之眾討伐吐蕃小國,準備日久,兵精糧足,本擬數月之間勢如破竹,不料王忠嗣奏稱大軍卻為石堡小城所阻,彷徨無計竟有退兵之想,朕與朝中眾臣均感驚詫。朕知征戰之艱,亦知領軍之苦,但為將者便可畏難而退,讓為君者為吐蕃人所嘲,讓我大唐貽笑大方乎?十余萬大軍為一彈丸小城所阻,爾等便無愧疚之意乎?爾等需明瞭,石堡城事小,我大唐顏面事大,十五萬大軍,耗費巨大討伐吐蕃,豈能遇到小小的阻礙便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欽差一字字一句句的話語仿佛一個個耳光抽打在王忠嗣以及眾將的臉上。這聖旨可謂言語極重,將王忠嗣要求退兵的舉動上升到讓主上蒙羞,讓大唐蒙羞的地步。更是責問眾將是否覺得羞愧,猶言在場諸位都是垃圾,辜負了朝廷上下的期望。

  王忠嗣面色鐵青,跪地垂首不語,哥舒翰和李光弼跪在一旁也是滿臉的鬱悶。這件事完全是王忠嗣所為,他們只是連帶被玄宗責駡罷了。特別是李光弼,還曾經勸說過王忠嗣收回那道奏摺。

  “……幸而軍中尚有熱血之將,我大唐尚有勇武之臣,朕接隴右行軍司馬董延光之奏,心中甚慰。經同左右相國商議之後,朕決定准董延光之奏,命其作為攻取石堡城主將,給予一個月的期限奪取石堡城。王忠嗣需撥付兵馬交于董延光統領,並給予積極協助,不得延誤攻城大計。朕在京城日夜盼望著你們的捷報。欽此!”

  全體將領一片譁然,數十雙目光落在跪在一旁角落中的董延光的身上。董延光面色從容,高聲叫道:“臣領旨謝恩。”

  眾將這才意識到還沒有領旨謝恩,一片謝恩聲之後,欽差大臣被安排去休息,大帳之中頓時如炸開了鍋。眾將領將董延光團團圍住,一雙雙眼睛像是一柄柄利箭刺在董延光身上。

  王忠嗣冷目看著董延光道:“董延光,你竟然瞞著本帥私自上奏朝廷?”

  董延光神色自若的拍打著膝蓋上的灰塵,沉聲道:“大帥,私自上奏不敢當。卑職身為隴右軍行軍司馬,也是有上奏之權的。上奏朝廷並不需得到大帥許可。況且,即便徵求大帥的意見,大帥也不會同意的,索性自己做主了。”

  王忠嗣冷聲道:“你的奏摺上寫了什麼?讓陛下如此震怒?”

  董延光呵呵一笑道:“大帥,惹怒陛下的是你吧。卑職的奏摺上只是上奏了拿下石堡城的詳細作戰方略罷了。看來朝廷認可了這個方略。”

  哥舒翰喝道:“你有良策,為何不直接獻計于大帥?”

  董延光冷笑道:“我的話你們聽麼?我和你哥舒將軍說了不止一次,你哥舒將軍一言便回絕了我,還說我的計策根本無用。看來不是我的計策無用,而是你哥舒將軍沒有眼光,陛下和相國都同意了我的方略,現在卻來責問我?”

  哥舒翰一愣道:“便是你提出的,繞行兩湖長途奔襲前後夾擊之策?”

  董延光得意道:“是啊。”

  哥舒翰哈哈大笑道:“簡直笑話,虧你想得出來這個計策。”

  王忠嗣皺眉道:“到底是什麼計策?”

  哥舒翰笑聲未歇,對王忠嗣道:“大帥,董延光曾提出攻擊石堡城之法,當時流沙之地無法通行,他建議我大軍繞行鄂陵湖和紮陵湖一圈,從南邊攻擊石堡城。你說荒唐不荒唐?繞行數百里去攻擊石堡城?這簡直是我聽到的最蠢的計策了。”

  王忠嗣愕然半晌,也哈哈大笑起來。眾將領也笑的前仰後合。

  董延光皺眉道:“有這麼好笑麼?起碼此計可進攻石堡城,而非困守於此,等待什麼天寒地凍凍結流沙。現在流沙凍結了,卻又要要求退兵。”

  王忠嗣搖頭歎道:“你便是告訴朝廷以這種計策攻擊石堡城麼?當真是天大的笑話。”

  董延光搖頭道:“現在流沙凍結,當然無需繞行,我有了另一個攻城之策。”

  王忠嗣道:“說來聽聽,讓本帥開開眼界。”

  董延光道:“我擬從西面繞行,率軍猛攻石堡城南側,以奇兵致勝。但需大帥在正面進攻給予策應。”

  王忠嗣冷笑道:“你這計謀倒也尋常。若非糧草天氣所限,大軍不用任何計謀便可攻下石堡城。但你要知道,眼下我們軍糧供應不及,且天氣酷寒。一旦出兵,便無回頭之路。任何計謀和方略都是在糧草充足的前提之下的。所以,你這花哨的計謀在本帥看來毫無用處。”

  董延光傲然道:“大帥可莫忘了,剛才陛下聖旨明言,朝廷認可了卑職的攻城方略,大帥需積極協助我才是。如何用兵是我的問題。現在我要求大帥撥給我五萬兵馬,給我十天的糧草,我要帶兵出戰。而且我還要大帥領軍挺進石堡城北城,以佯攻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協助我從腹背奇襲石堡城,前後夾擊拿下此城。”

  李光弼怒道:“五萬兵馬十天的糧草?你說的輕巧。你可知現在整個多瑪城中有多少糧草?只夠十一萬兵馬四日之食。你要十天的糧草,豈非要剩下的兵馬喝風食雪?”

  董延光咂嘴道:“這我便管不著了,我必須要攜帶十日糧草,因為我不能讓敵軍發現蹤跡,所以要往西繞行數十裡直至石堡城背後。這當中起碼需要花上八九天的時間,沒有十日軍糧,無法撐的到大軍攻城的那一天。”

  王忠嗣冷聲道:“董延光,你可知你這麼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董延光拱手朝天,傲然道:“卑職只想拿下石堡城,不負聖上期待,不負朝廷之望。可不會去想那些沒用的事情。大帥,卑職的要求已經向您提出了,卑職希望五萬大軍和十日糧草要在明早備好,卑職明日一早便要發兵。還有,大帥莫忘了,此計關鍵之處在于大帥需要領軍佯攻吸引吐蕃兵馬注意力,大帥若不出兵的話,攻城失敗的罪名卑職可不背。卑職會如實的上奏朝廷的。”

  董延光說罷,微微拱手,轉身出大帳而去。

  大帳內,眾將默然無聲看著王忠嗣。朝廷的這道聖旨明顯是對大帥極為不滿了。身為領軍主帥,朝廷卻又硬生生命名了一名攻城的主將,讓其獨立于大軍之中負責攻城,這明顯是亂了軍中的規矩。等於一軍之中出來兩個領軍的主帥了。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羞辱,雖沒有撤了王忠嗣的主帥,但其實和換帥也沒什麼區別。而且命令王忠嗣必須協助董延光攻城,這更是將王忠嗣的主帥地位置之不顧了。

  眾將對王忠嗣都很尊敬,眼看著王忠嗣陷入如此境地,卻也無能為力,想安慰卻又無從安慰。董延光對王忠嗣的態度已經不是一個將領對主帥的態度了,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王忠嗣緩緩坐在大椅上,整個人像是渾身被抽光了精力一般。緩緩擺手道:“諸位都回營吧,本帥想靜一靜。”

  眾將只得拱手離去,李光弼和哥舒翰留在大帳之中。哥舒翰沉聲道:“大帥,當真容董延光領軍攻城麼?連下幾場大雪之後,多瑪城都難以駐守了,此時出兵無異於找死啊。”

  王忠嗣歎了口氣道:“又能如何?陛下旨意你們也都聽到了。董延光的奏摺定讓陛下誤以為我能戰而怯戰,所以才授命董延光為攻城主將,卻將我王忠嗣擺到一邊了。”

  哥舒翰怒駡道:“董延光這個王八蛋,幹出越級上奏背後捅刀子的行為,這個狗雜種真不是東西。要不這樣,卑職立刻去砍了他的腦袋。他身為營中將領藐視上官,違令上奏,殺了他也不冤。”

  李光弼忙道:“哥舒將軍,你就別添亂了。若是尋常時候,自然可以照軍中軍紀砍了董延光的腦袋。但現在他已經得陛下聖旨授命,已然理直氣壯了。殺了他你是要連累死大帥麼?”

  哥舒翰怒道:“那你說怎麼辦?”

  李光弼皺眉道:“雖然大帥送出那封奏摺的時候我是覺得不妥的,但我卻也贊同大帥的看法。還好我們退回了多瑪城,後面連下了幾場大雪,差一點大軍便困在石堡城回不來了,大帥的遠見保全了我全軍將士,否則被困雪中饑寒交迫,又被石堡城吐蕃兵馬攻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哥舒翰大聲道:“現在說這些作甚?你我皆知大帥沒錯,但陛下顯然鐵了心要拿下石堡城。董延光要帶五萬兵馬和十天的糧草去攻城。我們也要去正面佯攻協助。但我們連糧草都沒有,如何去作戰?”

  王忠嗣搖頭道:“我是不會出兵的,我也不能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我也不會給董延光一兵一卒,我不能坐視他胡作非為。為了一座無用的石堡城,害了千萬將士們的性命,這是我萬萬做不到的。”

  李光弼沉聲道:“大帥,莫要意氣用事,您若這麼做豈非是抗旨之罪?”

  “我寧願陛下賜我一死,也不能明知此戰必敗卻要將士們去送死。”王忠嗣大聲道。

  李光弼歎了口氣看著哥舒翰,哥舒翰也是無語,大帥這是強脾氣上來了,抗旨必死,大帥不怕死,但也不能任他這麼做。

  李光弼朝哥舒翰打了個手勢,哥舒翰會意,兩人悄悄退出帳外。站在大帳外輕聲的商議。李光弼道:“哥舒將軍,此時你我都要助大帥一臂之力了,不能任大帥被陛下責罰。”

  哥舒翰道:“那還用說?但我也沒什麼辦法啊。”

  李光弼沉思道:“眼下最大的問題是糧草問題。若大軍有糧,攻下石堡城也不是難事。給了董延光這個狗雜種功勞也無妨,關鍵是要拿下石堡城讓陛下不再對大帥不滿,大軍安然撤退才是正理。”

  哥舒翰攤手道:“可糧草供應不及,我們能有什麼辦法?”

  李光弼想了想道:“這樣吧,你調兵調糧給董延光,整頓兵馬協助董延光攻城。我親自帶一萬兵馬星夜回碎石山大營弄糧草。快的話三天便可回來。正好可以趕上咱們去進攻石堡城。因為董延光起碼要在八九天後才能繞到石堡城後方,而我們趕到石堡城只需要四五天,時間上是來得及的。”

  哥舒翰想了想道:“也只能是這麼辦法了。”

  李光弼道:“此事暫時不要告知大帥,大帥正在氣頭上,若告訴他的話,他必不會應允。這時候少不得也要違背大帥之令了,回頭我二人請罪便是。”

  哥舒翰點頭道:“好,我聽你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