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十四
含涼殿前人仰馬翻。
裴英娘攥著胡服袍角,疾步登上台階。
嗒嗒的腳步聲迴蕩在正殿前, 兩旁的迴廊裡站著很多人,有朝中的宰相、尚書,有東宮的屬臣、博士。
眾人議論紛紛,不知在商討什麼,看到含涼殿的內侍們簇擁著裴英娘走來,不約而同停下討論,目光彙集在她身上。
裴英娘無暇顧及,穿過幽深的迴廊,恨不能插上雙翅,飛進內室。
李旦跟在她身後,比她鎮定許多,面色淡然, 唯有濃眉微微擰起。
袁宰相捋一捋鬍須,警惕地瞥一眼不遠處的裴宰相, 回身問員外郎:「永安公主和裴家到底是什麼關係?」
從宮裡的種種傳言看來,聖人對永安公主極為疼愛。永安公主所獲盛寵, 幾乎不遜於太平公主。
這個永安公主,似乎和裴狐狸是親戚。
員外郎張口道:「若是從裴家來說, 同出一支,不過關係已經疏遠,少有往來。」他頓了一下,小聲問,「袁公怕永安公主和裴家聯合?」
袁宰相搖搖頭,憂心忡忡。聖人雖然不理朝政,但不會無緣無故對一個女娃娃如此疼寵,永安公主日後的歸宿,很可能會影響到前朝政局。
永安公主將來到底會落入誰家?
好在她生父姓裴,裴家肯定是無緣尚公主的。想到這裡,袁宰相翹起嘴角,微微一笑。
忽然想起聖人和太子都還病著,他右手握拳,抵唇輕咳兩聲,收起笑容。
宦者在內室門前徘徊,遠遠看見裴英娘的身影,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一臉如釋重負,「公主,您總算來了!」
兩名衣衫襤褸的女子跪在廊簷下,聞言抬頭盯著裴英娘看,目光有些陰冷。
裴英娘徑直進殿。
尚藥局的兩名奉御和直長都來了,侍御醫和藥童們進進出出,忙成一團。武皇后臉色鐵青,正在側殿和奉御說話。
兩名奉御滿頭是汗,答話時有些結巴。
武皇后眼底翻騰著怒意,但隱忍不發,靜靜聽奉御講解李治的病情,偶爾開口問詢幾句。
李令月眼睛哭得紅腫,淌了一臉淚,一把攥住裴英娘的手,顫抖著道:「英娘,你回來了!」
裴英娘拍拍李令月的肩膀,挨著床榻邊沿坐下。
李治面色蒼白,在帳中昏睡。
平時他總是含笑坐臥,鬢邊雖然有些許白髮,但因為面容溫和,氣度雍容,看起來仍然年輕俊雅。偶爾玩笑時,依稀能看到他年少時的風流俊秀。
此刻他鬢髮散亂,躺在枕上,氣息微弱,皮膚黯淡無光,眼圈微微發青,兩鬢的頭髮,已經被霜雪染透了,再找不出一絲墨黑痕跡。
裴英娘鼻尖微酸,眼淚不知不覺溢出眼角,李治真的老了。
他夾在武皇后和兒子之間,左右搖擺,優柔寡斷,缺少一個帝王應該具備的決斷和魄力。但他溫柔而強大,把她籠在羽翼之下,讓她可以像一個真正的孩童一樣盡情歡笑。
沒有李治,她不一定會過得不好,但少了李治的疼愛,她這輩子都無法體會什麼是父母慈愛。
身後傳來一陣衣裙摩擦的簌簌聲響,武皇后緩步踱到床榻前,掃一眼淚流不止的李令月和裴英娘,「你們先出去。」
聲音威嚴而厚重。
裴英娘今天穿的是胡服,沒有帶帕子,只好直接用衣袖抹去淚水,拉住想說什麼的李令月,「母親,我們就在一邊坐著,不會打擾奉御的。」
她頭一次當面稱呼武皇后為母親。
武皇后長眉微挑,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她看不起感情用事的人,可如果裴英娘不是個看重感情、知恩圖報的人,她又怎麼會對這個小娃娃另眼相看呢?
裴英娘拉著李令月退到一架狩獵圖落地屏風後面,席地而坐,宮婢送來溫水和絞乾的帕子,給她們擦臉。
「我看到阿父換下來的衣裳……」李令月一直抓著裴英娘不松手,「上面有血跡。」
裴英娘輕輕回握李令月,試圖安撫她,「阿姊,奉御會治好阿父的。」
李令月心煩意亂,神情痛苦,「我不明白……我不明白,王兄也病了……」
直長們在側殿醫治太子李弘,聖人和太子同時病倒,朝中的常參官能進宮的都進宮了。裴宰相和袁宰相已經命人去裡坊尋六王李賢和七王李顯,蓬萊宮內外戒嚴,左右千牛衛把含涼殿守得鐵通一般,護衛森嚴。
李旦是在場唯一一個能理事的皇子,宰相們請他去議事,被他拒絕了。
他站在病榻前,垂首靜立,一言不發,眉眼一如既往的溫潤俊朗。
週遭的緊張和壓迫絲毫影響不到他,哪怕是武皇后頻頻掃視他幾眼,他也始終保持緘默。
裴英娘心想,這才是李旦,他不像太子李弘仁厚迂直,不像六王李賢鋒芒畢露,也不像七王李顯胸無城府,他把一切看在眼裡,游離在權勢之外,超脫得近乎懦弱無情。
他早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所以才會如此平靜。特意選在今天帶她出宮為馬氏送行,也是早就計畫好的。
裴英娘眨眨痠痛的眼睛,淚珠盈睫,視線所及之處,模糊一片,她眼裡看到的李旦,也變得朦朧起來。
這樣的八王,才是真正的八王,他的明哲保身,冷淡而從容,甚至有幾分涼薄。
剛進宮的時候,她也曾想過做一個置身事外的看客,等到平安長大,便能出宮開府,從此遠離宮闈,自由自在過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李治對她太好了,他給了她所能給的一切。李令月和李旦,亦讓她感受到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溫情。
她早就沒法當一個來去自由的過客。
當初她曾天真地想過,要和李旦一樣,儘量遊走在武皇后和李唐皇室之間,誰也不得罪,誰也不拉攏。
如今李旦做到了隔岸觀火,她卻陷進去了。
奉御要為李治施針,李旦和武皇后都避了出來。
羊仙姿躡手躡腳走到武皇后身邊,小聲耳語幾句,武皇后冷笑一聲,「太子醒了?正好,打發他回東宮修養,殿中忙亂,叫他不必過來辭別。」
羊仙姿佝僂著腰,退出內室。
李令月站起身,哽嚥著道:「阿娘,阿父怎麼樣了?」
武皇后淡淡一笑,揉揉李令月的臉頰,「我兒不必擔憂,你阿父是天子,定能安然無恙。」
李令月怔怔地看著武皇后。
不論什麼時候,阿娘總是這麼冷靜沉著。
她是阿娘唯一的女兒,小的時候,阿娘曾指著她,驕傲地說:「令月類我。」後來,她一天天長大,宮婢們時不時會提起這句話,姑祖母們也常常誇她和武皇后一樣聰明美麗。
可李令月心裡明白,自己和阿娘一丁點都不像。
阿娘精明睿智,總攬朝政,從早到晚有忙不完的事,並且樂在其中。她懶散遲鈍,不想理會那些繁瑣政務,儒學士教她的書,她都不願意背誦,更別提其他了。
她只希望阿父可以健康長壽,阿娘和王兄們能友好相處,他們永遠是親密友愛的一家人。
王兄揭露阿娘刻意拘禁兩位姐姐,把阿父氣病了,也打破了宮廷中平靜和美的表象。
她應該怪誰?
怪阿娘狠毒,怪王兄多事,還是怪那兩個從未謀面的姐姐?
李令月想起現在跪在內室外面的兩個女子,才二十多歲,卻面容倉惶,蒼老淒苦,舉止畏縮怯弱,看起來像是有三四十歲。
那是她的姐姐啊!她享受父母疼愛的時候,姐姐們卻被幽禁在掖庭宮一座窄小的院子裡,院門一關,就是足足十幾年!
而下令幽禁她們的,正是自己的母親!
李令月心亂如麻,頭一次發覺,母親竟是如此陌生,陌生到讓她害怕。
「公主。」趁著武皇后聞言安慰李令月,有人走到裴英娘身後,小聲道,「回東閣去吧,事關兩位公主,你留在這兒不合時宜。」
是上官瓔珞。
裴英娘望著屏障隔開的內室,搖搖頭。李治還沒醒,她哪能說走就走。
上官瓔珞嘆息一聲,默默退開。
宮婢端著一盆盆清水出出進進,水晶簾輕輕晃動,搖曳的光影落在裴英娘的身上,她的心也跟著那一串串剔透的寶石上下沉浮。
在進宮的路上,內侍和她說,今天早些時候,太子李弘發現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被武皇后囚於掖庭,下令釋放兩位姐姐,帶著她二人進宮,披髮赤足,穿一身粗麻衣袍,走到含涼殿,向李治請罪。
父子二人不知說了什麼,最後李弘竟然表示要讓出太子之位,出家修道,替母親武皇后贖清罪孽。
李治氣急攻心,當場嘔出一口鮮血。
李弘悲傷過度,從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的悲慘境遇說起,曆數武皇后多年的種種不仁之後,也踉蹌倒地。
武皇后趕到含涼殿時,父子二人都昏迷不醒。
偏偏當時李旦、李令月和裴英娘都不在宮中,連個能勸解的人都沒有。
李令月去了千金大長公主的公主府,李旦和裴英娘出城為馬氏送行,李顯被趙觀音拘在家裡,出不了門,李賢在王府舉辦詩會。
剛好為太子李弘留出單獨面見李治的機會。
裴英娘閉一閉眼睛,太子告發武皇后,絕對不是一時興起。
幾乎所有人都提前知曉太子的舉動,不約而同避得遠遠的。
到底是誰慫恿了太子?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六王李賢推開幾個攔阻的宮人,闖進殿,鳳眼精光外露,冷冰冰道:「阿父怎麼樣了?」
李顯跟在他身後,氣喘吁吁,奔跑的樣子,像一隻會喘氣的大號波羅球,「王兄,等、等等我……」
宮婢把兩位皇子領進屏風裡頭。
不一會兒,屏障內傳出刻意壓低的爭執聲,李賢的聲音透過錦屏,傳到裴英娘的耳朵裡:「一個養女,阿父都能視如己出,長姐可是我們的親姐姐!」
錦屏外的宮婢們偷偷摸摸打量裴英娘幾眼,眼神裡帶著同情和憐惜。
裴英娘眼眸微垂,不動聲色。
一雙皂靴挪到她跟前。
她抬起臉,李旦朝她伸出手,目光柔和,「英娘,我送你回去。」
裴英娘扭過臉,看著高高的屏障。
「等阿父醒了,我再帶你過來。」李旦俯身,幾乎把裴英娘擁在懷裡,微微使力,拉著她站起來,「奉御說阿父只是氣狠了,睡上一覺,吃兩劑藥,就能恢復。」
裴英娘不說話,任李旦拉著走出內室。
廊簷下的兩名女子換了裝束,穿一身簇新的半臂襦裙,頭髮高高挽起,金簪珠翠滿頭,臉上抹了妝粉,搽了胭脂,說話走路雖然還小心翼翼的,但已經慢慢找回骨子裡的那份驕矜。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是蕭淑妃的女兒,對武皇后恨之入骨,可救她們出來的,卻是武皇后的兒子李弘。
姐妹倆沒有膽子去質問武皇后,只想早點離宮出去開府居住。義陽公主擔心武皇后會暗中加害她們,一直跪在內室外面不肯走。
宮婢們怕李治醒來會怪罪,帶她們下去梳洗打扮,好吃好喝伺候著。
兩人吃飽喝足,仍舊跪坐在廊簷下。
李旦和裴英娘走出寢殿的時候,和兩人打了個照面。
義陽公主輕哼一聲,似笑非笑,扭過臉。
宣城公主淡淡掃裴英娘一眼,看到李旦牽著她的手,目光閃了一閃,低下頭。
李旦目不斜視,拉著裴英娘離開。
宮婢們遠遠跟在二人身後,李旦忽然輕聲說,「我沒有想到阿父會氣成這樣。」
早在一個月前,他就知道太子李弘抓到了母親的把柄。不止他,李賢、常樂大長公主、千金大長公主,或者更多的人,都知道了。
事關武皇后和太子之間的暗流洶湧,沒有人敢插手多管。
他也一樣。
裴英娘沒吭聲。
李旦嘆了口氣,手上握得更緊了些,帶著一絲壓迫,「英娘,我知道你聽得懂。」
裴英娘仰起臉,剛剛哭過的眼睛,眼角周圍有些紅腫,眼瞳卻清亮,「阿兄,我明白,我沒有怪你。」
她沒有資格指責李旦冷漠。他是皇子,身份敏感,不管是幫太子李弘,還是幫武皇后,都不合適。因為一旦偏向哪一方,他很可能泥足深陷,無法抽身離開詭秘莫測的政治漩渦。
明哲保身是李旦一貫以來的處世之道,這一點,她比其他人更有體會。
他並非真的冷淡無情,撇開冷眼旁觀太子和武皇后的明爭暗鬥不談,他關心李顯,疼愛李令月,對自己呵護備至。
裴英娘不能苛責他什麼,如果她處在李旦的位置,可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她只是難免傷心。李治因為種種考量冷落李旦,李旦也為了撇清干係遠離朝堂。天家父子,不管平時如何,一旦關係到權利紛爭,要考慮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多得他們沒有餘力去顧及彼此的感情。
接下來一路沉默,李旦沒再解釋什麼,裴英娘也沒多問什麼。
李旦送到東閣的內殿前,摸了摸裴英娘的頭,看她一步一步走進寢殿,輕嘆一口氣。
馮德上前兩步,躬身道:「大王,天后命人把太平公主送回寢宮去了。」
李旦淡淡嗯一聲,母親對幾個兒子威嚴有餘,慈愛不足,唯有天真懵懂的李令月例外。
他轉過身,袍袖輕輕揚起,「太平公主為什麼回來得這麼早?」
姑祖母既然想討好母親,肯定會小心照顧李令月,不會中途放她離開。
馮德左右看看,小聲說:「是英王妃命人把太平公主送回來的,僕聽宮婢說,英王妃的使女不小心把湯羹翻倒了,弄污了太平公主的衣裙,公主才會提早回宮。」
李旦雙眼微微眯起。
東閣的宮婢使女們小心翼翼伺候裴英娘梳洗。
她神色萎靡,半夏和忍冬對視一眼,絕口不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只拿李治一定會好轉之類的話安慰她。
書室裡還點著香,書案上攤開的捲紙是裴英娘早上離開前臨摹的一章經文,墨跡已經被風吹乾了。她早上走得急,宮婢們怕把書案弄亂了,東西還是按原樣擺的,書卷四角用翡翠鎮紙壓得嚴嚴實實,任憑秋風吹拂,竹簾晃動,宣紙紋絲不動,泰然自若。
「收起來吧。」裴英娘隨手指一指書案,李治這一病,執失雲漸不知道能不能走得成。
天快黑時,含涼殿的內侍打著燈籠走到東閣,「公主,聖人醒了。」
大臣們已經各自散了,唯有宰相們留在側殿議事。
含涼殿的主殿和側殿燈火通明,宮婢們往來其間,人影幢幢。
這樣嚴肅冰冷的氣氛,讓裴英娘有點喘不過氣。
她定一定神,跟著傳話的宦者走進內殿寢室。
李賢、李顯、李旦守在屏風外面,六王妃房氏和七王妃趙觀音全都來了,連太子妃裴氏也在。
李旦聽到腳步聲,目光漫不經心地掃過來,看到進來的是裴英娘,瞳孔翕張,驟然變色。
他疾步走到裴英娘面前,「誰帶你過來的?」
聲音裡壓抑著怒氣。
裴英娘怔了一下。
剛剛去東閣傳話的宦者全身顫抖,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李旦拉起裴英娘的手,眉心緊皺,「你先回去。」
一人冷冷道:「她也是阿父的女兒,理應過來侍奉湯藥。」
李旦回過頭,視線和李賢的碰撞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