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姝色無雙》第91章
第91章 誰是棒槌

 四月中, 就在蜀王世子妃鐘氏生辰之前, 北地傳來消息, 位於北地再北的北真國偷襲邊境,邊境守將因疏忽不防,邊城慶州城被破,北軍都督府緊急調兵定州,兩軍暫時在定州僵持。

 只是北軍都督府一來兵力有限, 還要負責整條北地和西域邊境那邊的防線,不可能抽調大部分兵力前去定州一帶, 二來非緊急情況, 也並無調集兵力和異國作戰的權力, 所以上奏朝廷,請朝廷的旨意。

 消息傳來,朝堂上自是炸開了鍋,華皇后的兄長承恩公世子請戰,道是他們華家從前朝開始,堅守北地數百年,對北地的地形氣候最是熟悉,請景元帝恩准他帶兵出戰,驅逐北真人出境, 奪回慶州城。

 凌國公凌千豐亦表示願帶兵出戰。

 景元帝聽了他們的請戰,沒有拒絕也沒有批准, 只是一面分別密旨給北軍和中軍都督府, 重新調度兵力, 準備應戰,一邊下旨讓兵部研究北地送過來的軍事情報和各項分析,計算全面開戰軍資所需,這事兵部尚書下來又主要都交給了兵部侍郎即肅郡王姜琸的手上。

 然後景元帝和肅郡王姜琸深談一番後,又下旨提前了肅郡王和容家二小姐的婚事,由十二月初調到了五月底,讓禮部和工部都加緊籌備,一個是籌備婚禮,另一個則是加緊肅郡王府的改建裝修。

 這個旨意一出,普通民眾也就罷了,但敏感的朝臣立時便猜到景元帝這怕是要再次派肅郡王前往北地負責與北真國的戰事了。

 承恩公世子回到府中臉色陰沉,這次慶州城失陷內裡原因其實和上年年底北軍都督府都指揮同知韓拓將軍之死有些關係,慶州城守將原本是韓拓之人,韓拓一死,慶州城守將心中不安,又和新調來的知州不和,起了內訌,一時疏忽,這才失了警惕被北真國偷襲成功。

 此次失城,北地局勢緊張,此事暫時還沒有清算,但韓拓已死,怕是事後追究起來,他們承恩公華家舊部又要被清算一批。

 若是他們此次不能領軍,北地經此一戰,華家就真的要在北地軍區失去所有影響力了,且舊部失察,導致失城他國,只要被人有心利用,華家在北軍的名聲都要完了。

 密室中,承恩公世子黑著臉對其父老承恩公道:「父親,當初我們就不該信了那狗……皇帝,不該離開北地,放棄北地的兵權,現如今竟是步步被動。」

 老承恩公臉色也是陰沉不定,他心思深,但此時也深恨當初自己低估了景元帝。

 當初景元帝在渭地身受「重傷」,其兩個嫡子都已身死,再無其他子嗣,女兒華皇后地位穩固,又懷有身孕,當時景元帝封華家公爵位,召他們入京,華家又如何拒絕得?

 他們心中更是懷了萬一景元帝身死,無論女兒產子還是產女,不,只要操作得當,自然是會「產子」的,屆時也就是華家的天下了。

 可惜,景元帝未死,反是女兒華皇后滑了胎……

 現在京中北地兩邊情況都對華家不利。兩個月,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能做些什麼?

 老承恩公和承恩公世子不好受,凌國公凌千豐更是受著煎熬,肅郡王在軍中名望本就已經很高,得到大批武將的支持,若是他再領軍對戰北真,輸了也就罷了,若是再得軍功……

 凌國公想著破解之法或者退路,簡直就是想破了腦袋。

 四月十六,蜀王世子妃鐘氏生辰宴。

 邊境不穩,隨時大戰,鐘氏更不敢大擺宴席,甚至原有的一些唱戲啊什麼的助興小節目都取消了。

 不過請帖都發出去了,自不好收回,好在只是請了在京的宗室或者有姻親的幾家官家女眷,並不算過分,所以也就當請了過來說說話也就罷了。

 而康王妃作為長輩,難得入了京中來,自然是要特別下帖子邀請的。

 靜姝這日到的已是早了,但成儀縣主親自接了她,領了她到廳中時,廳中已經有不少人,正中間上位上坐的是一位華服婦人,神情有些高傲,氣勢凌人,此時正由世子妃鐘氏親自陪著說話。

 華服婦人下首坐了康王世子妃朱氏,一旁還立了兩名十五六歲的盛裝少女,其中一個和華服婦人生得有七八分相像,容長臉細眉眼角上挑的單鳳眼,美得稍微凌厲了些,另一個則是鴨蛋臉,生得清秀柔和了許多。

 靜姝立時便猜到那位華服婦人便該是康王妃金氏了,這京中她不認得的能坐在蜀王世子妃上位的貴婦人除了她大概也沒其他人了,而那兩名少女,該是康王妃此次帶入京的嫡女明儀縣主和側妃所出的柔儀縣君了。

 果然,靜姝入了廳中,鐘氏便喚了靜姝,介紹她給康王妃,對康王妃道:「三伯母,這位便是容家的二小姐,我們家老三未過門的郡王妃了,她平日裡較少出門,想來您初到京中,還未見過的。」

 靜姝便上前行了個屈膝禮,道:「見過康王妃娘娘。」

 宴無好宴,哪怕是在蜀王府,靜姝也沒敢掉以輕心,好在康王世子妃幾日前就將宴客名單送給了靜姝,這康王妃,靜姝自然也是調查過的。

 康王妃帶了些倨傲的笑容點頭,又上下打量了靜姝一遍,然後狀若無意的笑道:「容家?這個容家可是和前朝那個容家有什麼關係?前朝那個容家不是在前朝皇族死絕了之後,全家都自殺殉了前朝那個昏君嗎?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吧?」

 這話一出,周邊人的臉色都變了,蜀王世子妃和成儀縣主等人臉色自然不好看,但更多人卻是面上吃驚惶恐,心裡都是等著看好戲的快意,這其中甚至包括世子妃鐘氏的姑母梁夫人。

 靜姝卻是微微一笑,大大方方道:「稟康王妃,臣女正是前朝容大將軍府的後人,臣女父親出生時,正逢江南戰亂,容老將軍撤出江南時不便帶幼子離開,便託了人照顧臣女父親,這事就是臣女父親也都是新近才知道的。」

 沒有了,然後就沒有了,並沒有任何解釋也沒有任何羞惱……

 康王妃慢慢笑容就收了,她輕哼了聲,帶了些許輕蔑道:「哦?容家一家不都是前朝死忠嗎?容老賊怎麼還偷偷把幼子送了出去?又怎麼還跑到我們大周來做官?老賊的孫女還能嫁予我們大周的皇族為郡王妃?」

 靜姝看了康王妃一眼,然後冷然道:「容家世代為將,忠君報國,抵禦外敵,臣女祖父為前朝戰將,願為前朝君主赴死,以全君臣情義。前朝已逝,現如今天下是我們大周的天下,臣女父親自幼在我們大周長大,讀書科考,深受皇恩,自是忠於我們大周陛下,願為我們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妃娘娘質疑我們容家的身份,質疑陛下親賜的婚事,是對陛下的仁德英明不滿?還是對陛下的旨意不滿?」

 康王妃猛然色變,大怒道:「好利一張嘴!可是身為皇室媳婦,不是光靠一張嘴就行的!目無尊長,對長輩不敬,尊卑不分,桀驁不馴……」

 「母,母妃……」她下首坐著的康王世子妃朱氏震驚之後,終於認不出出聲打斷了康王妃的話,帶了些忐忑惶恐道,「母妃息怒,容妹妹是四嬸娘蜀王妃娘娘親自看中的,平日裡最是乖巧柔順,母妃千萬別誤會容妹妹。」

 康王妃自本朝立朝之後不久就隨了被封為康王的夫君去了封地,以前在南地的時候,老南平王隨意親民,她又是武將之後,性格直率,這些年在封地更是唯我獨尊,行為上並沒有很強烈的君臣意識。

 可康王世子妃不同,她出身京城,嫁給康王世子後在京中多年小心翼翼,自是明白靜姝那話有多嚴重,再說下去鬧得大了,康王府能得什麼好?

 她打斷了康王妃,隨即就轉頭對靜姝帶了些尷尬又是溫柔又是勸慰的笑道:「容妹妹,我母妃剛到京中,並不知京中近來朝堂之事,只因對前朝深惡痛絕,又恨前朝餘孽屢屢生事,這才錯怪了妹妹,還請容妹妹不要誤會。」

 靜姝的目光對上康王世子妃的,心頭一哂,微扯了一點笑意,然後認真道:「先國後家,先有君臣之大義,後方可談家禮。臣女並不敢對康王妃娘娘不敬,只若有人對陛下不敬,對陛下旨意不滿,臣女卻是不敢不駁的。」

 這個棒槌。康王世子妃覺著靜姝一個小輩怎麼就這麼棒槌,但就因為對方是個棒槌自己又不敢將事情鬧大,只能哄著打圓場,忙接了她的話笑道:「容妹妹小小年紀就知忠君報國,無怪得肅郡王也格外的愛重妹妹,聽說前兒個陛下下了旨意將妹妹和肅郡王的婚事提前,肅郡王真真是喜得什麼似的。」

 又怕話題轉了這棒槌還要兜回去,轉頭就笑著對蜀王世子妃鐘氏道,「鐘妹妹,這婚事突然提前了這許多,府上可是都準備的如何了?容妹妹這般玲瓏的人兒,可千萬別委屈了她。」

 又笑道,「我們府上準備五弟的婚事也已經準備了不少日子,若是你們這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千萬不要客氣。」

 鐘氏笑著伸手拉了靜姝坐到自己下首位置,然後才對朱氏道:「朱姐姐有心了,這郡王婚禮,禮部都是有制的,此時最忙得不是我們,該是禮部才對……」

 大家說笑著,這一插曲就好似過去了,雖然這一上午康王妃臉色都黑得跟鍋底似的。

 只是第二日就又有御史參奏康王妃妄自尊大,目無君主,藐視朝廷旨意等等,但隨即便也有大批朝臣站在康王妃這邊,雖未明言,也著實把靜姝給貶了一通,道是本說的是容家舊事,康王妃娘娘娘家滿門忠烈,兄長死於容老將軍之手,康王妃娘娘不滿容家也情有可原,那容家小姐卻非要扯上什麼不敬陛下這等無稽罪名之上,著實荒唐。

 景元帝聽朝臣們爭吵,神色不明,也不出一言,最後還是姜琸上前,道「連容家小姐都知前朝已逝,前朝臣民之後人皆為我大周之臣民,陛下仁德,這才讓天下大統,萬民臣服。是否這裡還有人心懷不軌,暗中和前朝餘孽勾結,有心煽動,製造南北分裂,今日引朝堂內亂,明日便是引天下大亂?」

 先是一片寂靜,然後再有人出言,景元帝便一句「卿是不滿朕的施政,還是不滿朕的旨意?」

 景元帝是開國之君,殺伐果斷,威信非同一般,他出聲了,再無人敢上前囉嗦。再有,肅郡王的手段他們是知道的,罪名都擺上來了,他們心中有鬼也好,有私心也好,抑或是想奉承康王府也好,但若因此丟了身家性命就不值得了。

 就這事情也還未完,雖然景元帝事後也沒再說什麼,但莊太后還是宣了康王妃到宮中好一陣說教,把個康王妃又是氣了個倒仰,在康王府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好在翌日便有凌國公夫人領了女兒凌雪霓上門拜訪,也不知說了些什麼,竟是哄得康王妃心情好轉,讓康王世子妃朱氏都鬆了好大一口氣。

 且說這日宴終人散,客人們都離去了,蜀王世子妃鐘氏正閉了眼有些疲憊的聽著心腹侍女回事,就有侍女回報說梁夫人請見。

 鐘氏皺眉,但梁夫人是她的嫡親姑母,不好不見,便只得請了她進來,打起了精神應付她。

 梁夫人和鐘氏說了幾句「體己話」,就道:「阿敏,不是我說,容家那姑娘的脾氣也忒大了些,康王妃娘娘是什麼身份,她是什麼身份,這還未嫁到蜀王府呢,就這般不管不顧得罪了康王妃娘娘,這將來……」

 蜀王世子妃鐘氏的閨名便是鐘敏。

 鐘氏猛地看向梁夫人,只看得梁夫人一哆嗦,臉上的笑都僵了僵,但梁夫人很快就調整了一下有些打鼓的心,這到底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侄女。

 梁夫人繼續調整了恰到好處的笑道:「阿敏,你自小就是寬容厚道的好性子,可你這性子,姑母真是擔心你將來會在這弟妹手裡吃虧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