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姝色無雙》第24章
第24章 放走晦氣

 不管京中白府如何暗潮湧動,各種心思和各種盤算,對靜姝來說,這段住在陳府日子卻當真是又踏實又開心。

 只是開心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隨著年節的過去,離她入京的日子便也愈發的近了,陳家是打算過了元宵,便讓靜姝隨著陳二老爺一家一起上京的。

 隨著日子的逼近,陳氏的心情便愈發的低落和不捨,也不知是不是懷疑的種子一旦生根發芽,那便一發不可收拾,還是她此時有孕,情緒愈發的敏感些,向來並不怎麼多愁善感的她這些時日便常睡得不安生。

 她倒是完全沒想到京中白老夫人的心思已經轉到她身上謀劃著把她弄回京城,卻是總擔心女兒回京在京中會受了旁人的算計。

 靜姝看母親憂心,勸也勸不來,擔心她總這樣會影響她的身子,屆時就是自己離開,心裡怕也是不安心的。

 她知道母親是擔心什麼,她也不耐煩回京整日裡去對著白府那些人,揣摩著祖父祖母面具後面的心思,因此她思來想去,還真讓她想出了個法子。

 於是靜姝這日便求了外祖母,想回昌州城慈山寺一趟,道是母親素來在慈山寺燒香,那裡的慧源大師又格外靈驗,想去那裡給母親拜一拜,護著母親和小弟弟或小妹妹身體健康,福澤綿長。

 慧源大師在蜀中聲名極廣,又曾救過靜姝一命,外孫女一片孝心,陳老夫人自然不會攔著,便命嫡長孫陳家業護送著靜姝,特地去了慈山寺一趟燒香求福。

 待靜姝去完慈山寺回到陳家,便一臉陽光燦爛的去見了母親,在她耳邊低聲說了一下自己回京後的打算,直把陳氏給驚得手中的茶杯蓋「叮」一聲跌回到杯子上,濺起一陣水花。

 陳氏皺眉道:「不行,如何能拿這種事情亂說,沒得影響了你將來的名聲。」

 靜姝笑道:「母親,女兒已經好好仔細想過了,此事無礙的。」

 她摸了摸手上了碧玉指環,便又細細將自己的打算給陳氏解說了一遍。陳氏皺了眉,雖覺得女兒說的未嘗沒有道理,但這總有種讓她哪裡覺得不妥不踏實的感覺。

 靜姝看母親仍有疑慮,便下了最後一劑猛藥,道:「白府房子小,屆時女兒必定是要和其他堂姐妹們住在一起的,可是一來女兒不慣與她人同住,二來三年前回京時,女兒記得那時四堂姐總是引她那韋家表哥入到院中來耍,那時年紀小便也罷了,現在女兒卻是著實不願再和她們住在一起。」

 這話靜姝說的可半點也不冤枉她那三房的四堂姐白靜妍,三年前她跟著父母回京時白靜妍便一個勁的想撮合自己和她那一臉油膩的外家表哥,前世時,後來更是做了些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差點害了靜姝名節的事,每每想起來,靜姝便覺得滿心厭惡。

 果然靜姝此話一出,陳氏的臉色便是大變,這本就是她心底最擔心的,沒想到原來幾年前就有人在算計此事了!

 靜姝見母親面色不好,怕母親生氣傷了身子,忙上前就抱了她的胳膊嬌憨道:「那時不過是三年前,但女兒也沒能著她什麼道,現在更是不會,只是心裡厭惡懶得周旋罷了。」

 只靜姝這些話說了,就算陳氏覺得女兒先時提的法子仍是有欠妥當,但相比較白家那攤子渾水,陳氏倒是覺得未嘗不可接受了。

 只是陳氏到底還是不放心,便又找來了自己二哥,一起細細的商議了番,覺得萬無一失了,才又親手寫了封信給自家老爺白二老爺,這才慢慢的把心定了下來。

 ******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便到了元宵節。

 過了元宵,靜姝就要隨著陳二舅一家一起上京了,想到京城白府,凌國公府,雖然靜姝已有打算,仍是有一種就要重回噩夢的心悸感。

 因著過兩日就要啟程,元宵節開始靜姝除了跟著冬影習武,其他的功課便都停下了。

 元宵節的時候,二舅家的表妹幼恵總算是尋了靜姝的空,約她一起去錦河邊放花燈。

 錦河橫穿益州城而過,益州城的女兒們都喜歡在元宵節這一日去錦河邊放花燈,許些女兒家的小心願。

 幼恵打趣靜姝道:「姝表姐,總算是可以尋你出來玩了,本來先時知道要和你一起去京中,我心中還萬分期待,可你這些時日這般拚命用功學那些枯燥玩意兒,直讓我父親和母親道我整日裡只知道偷懶,壓力好大,讓我以後可怎麼辦。」

 幼恵小靜姝半年,今年也已是十四,商家的女兒一般不會強求特別早定親,所以幼恵還尚未定親。

 因為年齡相近,兩人以前的關係就很不錯,雖然幼恵年紀還小些,可是因為教養方式的不同,幼恵自幼就開始跟著哥哥習著商家的事,說話做事都爽朗直接但行事卻也妥帖周到。

 另外陳家的女兒多生得美貌嬌豔,靜姝的母親如是,幼惠亦是如是。

 幼恵年紀小小眉眼便已十分出色,和靜姝的清麗絕色不同的是,幼恵生得較為豔麗,眼睛流轉之間多有媚色,讓人不自覺失魂落魄的感覺。

 沒有權勢護著,女子生得太過美貌不一定是福氣,更何況這種長相。

 幼恵也正值議親年紀,靜姝隱約聽說此次二舅二舅母要帶了幼恵去京中也有避事的緣故,聽說是因為川蜀布政使司右參政劉崇劉大人喪偶,想娶了幼恵為續妻,布政使司右參政是從三品官員,如果在不少商家人來看,幼恵這可是難得的好親事,高攀了的。

 可劉崇已經年屆四十,幼恵不過十四,陳家並非賣女求榮的人家,二舅二舅母只得一女,如何捨得將女兒嫁過去?那劉崇的兒子女兒可都要比幼恵年長了好幾歲。

 但劉家勢大,陳家也不敢明拒,趁對方只是暗示,還沒明著上門提親之前,便只好帶了女兒先去京中避上一避。

 前世,幼恵後來也去了京中,只是……

 看著眼前微仰著尖尖的下巴,眼睛含笑俏皮的看著自己的幼恵,想到她前世後來的境遇,靜姝心中閃過一絲憐惜,她牽了幼恵的手,道:「我如何能同你比,你自幼就學這些,而我幼時都是學了那些琴棋書畫刺繡,多是些沒多大實際用處的,現在就算拚命補習,也不及你過去十多年的學習。」

 幼恵「撲哧」一聲笑出來,拿指頭點了點靜姝,嗔道:「虧我是瞭解你的,不然我還以為是你大小姐埋汰我呢。」

 說自己學什麼琴棋書畫刺繡沒用,讚她學的商家知識,在世人的標準看來,可不是埋汰是什麼?

 兩人一起說笑著就尋了幼恵的二哥陳家啟帶了護衛一起去了錦河邊放花燈。

 看著河中星星點點閃閃的花燈,襯著朦朧的月光,當真美如夢幻。

 「姝表姐,你在發什麼呆呢,我們快把花燈放出去吧。」

 幼惠走到河邊,轉頭卻見身後沒有了靜姝和二哥家啟,忙起了身回頭去找,卻看見靜姝正站在幾步外的柳樹下看著満河的花燈發呆。

 而她的二哥卻是默默站在靜姝的身後,沉默,周身還帶著那麼一絲落寞,哪怕是在月光下,幼惠都感覺到了。

 幼惠心中嘆息,她雖年紀小,對有些事情卻極其敏感,二哥的心思她自然是一早便察覺了。

 其實以前她二哥表現的很明顯,就是家裡其他人不少也都察覺了,只是這事兩年前便被祖母否決了,二哥也收斂了許多,眾人都當他已死了這份心,不想他原來並沒死了心,只是藏了自己的心思。

 也是,這種心思,怎麼可能說收就收呢?

 幼恵深吸了一口氣又吐出,將心中的陰霾吐出,調整了一個歡快的笑容,回身幾步就小跑到靜姝的身邊,拽了她往河邊走,一邊走一邊道:「在這裡發什麼呆,快被那些呆氣都放到花燈裡放出去,誰知道到了京中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再放呢。唔,再說了,就算有的放,也是不一樣的了。」

 靜姝聽她絮絮叨叨的話,竟然也都能聽得明白,她不禁笑道:「說的是什麼,放的是呆氣嗎?」

 幼惠就道:「晦氣也行,反正所有不好的東西,讓自己不開心的東西全部放掉,我們去京城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靜姝聽了點頭,然後像她們往年那般拿了許願的紙條用後面家啟遞過來的炭筆在上面像畫符一樣畫滿了字,再拿了花燈,燃了紙條,便和幼惠一起將花燈放到了河中,然後很努力的吹著,看花燈越飄越遠。

 傳說中,花燈飄得越遠,那燈上許得願就越容易實現。可靜姝和幼惠此時卻都是懷著複雜的心情的,把不好的事情寫上,然後燒掉,再讓河水帶著花燈飄走,如此,讓那些都徹底遠離。

 陳家啟看著河邊興奮的自己的妹妹和表妹,再看那慢慢向河中心飄去的花燈,想著未知的京城之行,想著自己力量的渺小,就是對著那旋轉的花燈都無能為力,他的心越發的靜寂,不是刺痛,不是憤慨,不是滿心壯志,而是冰冷的靜寂,慢慢滲入骨髓。

 求而不得,想護而無能為力,這種痛楚早已讓他血液都變得冰冷。

 他天生的喜歡經商,並不喜那些經史文章,可是卻知道為什麼祖母父親逼他去讀書,考取功名。

 ******

 元宵節翌日,陳家又來了意外的客人。

 原家夫人帶著女兒原苓到了陳府來訪,她們是來找陳氏和靜姝的。

 待原夫人道明來意,陳氏和靜姝更加意外,因為原夫人來訪的目的竟是想讓女兒原苓跟著靜姝一起入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