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姝色無雙》第39章
第39章 妖女妖孽

 因為老太爺只是暗示, 白二老爺對父親所提之事還沒有多想,以他的理解, 不過是類似收個義女一般,給個身份,讓凌國公府承了這個人情, 也並非什麼大事。

 可是翌日白二老爺見完母親, 那臉色就不是一般的難看了。

 因為白老夫人說那女子是前朝遺孤,身份敏感,讓他認了她做私生女, 對外卻說是姝姐兒的孿生姐姐, 這事就是對他媳婦,也就是陳氏,都不能明說, 更不能半點牽扯到凌國公府。

 也就是說在外人面前, 說是孿生,但在自己夫人面前,他只能認了那女子是他的私生女!

 還要說通夫人讓她認了當初生得是孖生, 幫他把蜀中那邊都梳理好,不要留下丁點把柄, 讓人產生懷疑!

 白二老爺想到自己夫人還有一個多月就要臨盆, 簡直是頭大如斗, 這, 他向來和自己夫人恩愛, 如何能做出這種事, 還是在她生產的時候!且她身體本來就不好,萬一一氣之下……

 白二老爺簡直冷汗涔涔。

 因此他想著無論如何此事都該先壓上一壓,免得路途遙遠,他又不便解釋,若是夫人因此發生了什麼意外,那就是悔之莫及了。

 反正凌國公府既收養了那女子十多年,也不差這幾個月。

 所以事後白老太爺再提,白二老爺都只是一拖再拖,道是此事當緩上一緩,最好是等妻子生產完,上了京才好細緻安排云云。

 另外白二老爺想到那日四侄女對自己小女兒的誣陷控訴,還有一側三弟妹的幫腔,心中也很是不悅。

 記憶中那侄女在自己面前也多是乖巧文雅的好孩子,以前母親在信中也多有誇讚她們,還讓自己對她們的婚事什麼的都多費點心,又說她們對自己女兒多麼友愛,因此這麼些年來,他對侄子侄女也都甚好,讀書請先生,婚嫁時盡心幫他們尋門當戶對品性好的人家,也要求夫人對她們盡心,每年四季禮物,時新衣料首飾都送上京來,先時各個侄子侄女的婚嫁置禮添妝都極其豐厚,可是…..

 想到今日她們睜眼說瞎話,誣陷自己女兒,真真如同父親所說,教養極差。

 母親誤會女兒,一側大嫂那些侄女沒有一個人替女兒說話,三弟妹更是明顯對女兒不善……

 想到前幾日,大女兒的暗示,白二老爺心中更是懷疑和惱怒。

 小女兒在自己身邊長大,養得乖巧孝順又純善,他自然是相信她的,且又有兒媳和大女兒佐證,女兒在莊子的確是過著清修生活,為她母親和祖母祈福。

 可恨女兒都這樣了,這些人還要在母親面前誣陷挑撥,無怪得母親不喜自己妻子和小女兒,原來是有這些緣由在……

 家事煩擾,讓白二老爺心情很是有些鬱悶,這些都是他在蜀中十幾年從來未曾有過的,因為那時俱是有自家夫人幫自己打理,哪裡需要他操上半點心……

 白二老爺心中正煩著府中這眾多事情,外面接著便又傳來一則消息,讓他又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冷汗,只覺好險,差點又坑了自己女兒,甚至毀了白家百年的聲譽。

 卻正是溫家的事鬧了出來。

 那溫習元的表妹周蘭月在成親之前跑到了官府,狀告現任「未婚夫」鐘由才和前任未婚夫新科進士溫習元合謀騙婚。

 道是溫家先逼她否認與溫習元幼時的婚事,再收取鐘由才錢財,哄騙她嫁予他,但實際卻是將她賣予家中已有妻室的鐘由才為妾。

 這種苦情八卦傳播向來最快,更何況溫習元還是年紀輕輕的新科二甲進士,不少人眼中的乘龍快婿。

 這火還差點燒到白家,因為那溫習元曾跟不少人說過他鍾情的是他前未婚妻白郎中白大人家的五小姐。

 白二老爺真真是惱羞成怒,幸虧他早聽了女兒之言,曾當著同僚的面嚴辭拒絕了溫習元的再續婚約之意,道是「當初是不知他幼時曾有婚約,這才魯莽定了親事,後來得知溫進士一早就有婚約,無論是口頭還是正式,我白家都不能當不知道,既已解除婚約,便當再無瓜葛」。

 這些因有人作證,此事才算沒能燒到白家頭上,讓白二老爺無端端添上個「仗勢欺人,奪人女婿」的這麼個名聲。

 至此,白二老爺之後更是疼惜信服自己小女兒,只覺她年紀小小,卻才德兼備,心思純善主意又正,這且是後話。

 且說溫家這案子。

 溫家這事原本是個糊塗賬,大家心裡各有各的見解,但官府卻是不好判溫家的,因為溫家有左鄰右舍和媒人為證,的的確確是打算把周蘭月嫁予那鐘姓舉子為妻的,因此那鐘姓舉子家有妻室騙婚卻是妥妥的。

 周蘭月告官,溫家雖然心裡恨極,只覺是養了條反噬的毒蛇,但也只能暗中打點,溫夫人更哄那周蘭月道是他們的確不知那鐘姓舉子原來是有妻室,這事都是她糊塗,好心做了壞事(說實話,鐘由才家有妻室這事她還真的是不知道),她只當鐘家也是閩地大族,周蘭月嫁予他也不算委屈,又見他態度誠懇,這才同意了鐘舉人的求親,請她諒解舅母,還是回家,以後舅母必當幫她再尋個好婆家云云。

 如此,否了那個當初「長輩戲言」的婚約,此事溫家也算是苦主,反是「有理說不清」,無端端的污了清白名聲。

 坊間更隱隱約約傳出,溫家好心收留養育孤女,結果這孤女看表哥考上進士,定要賴上表哥的傳言。

 周蘭月畢竟是無依無靠的孤女,溫家算是她最後的親人了,就算是心中不甘難受,聽了溫夫人之言也有些軟化。

 如此,就在官府準備以鐘由才騙婚,溫家無辜來結案時,事情卻又出現了反轉。

 鐘由才一反之前的沉默不語,一口咬定是溫家早知他已有妻室,但為了擺脫幼時定親的周蘭月,好攀附權貴,就收了自已的銀子,將周蘭月賣予自己為妾,那所謂的媒人拜堂成親都是說好了為了溫家面子上好看而已。

 至於周蘭月,他只見過幾次,見她長得尚可,性格又溫婉,以為她也是知情且默認的,這才應了此事。

 至於媒人和左鄰右舍什麼的證明他求得是妻,那些不過是口頭之說,並無聘書什麼的,在閩地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娶二房為了好看,也是會請媒人,入洞房的。這些溫家都是心知肚明。

 又道他們鐘家在閩地也是大家族,要納妾有的是美貌女子願意,犯不著去騙婚一個才貌不過中等偏上的小家之女。

 京城眾看官又是一片嘩然。

 溫夫人急得差點一夜白頭,忙趕著去尋那暗中給她出謀劃策的工部尚書家的次媳田夫人。

 說好的這案子上面已打點好,如何會出現這種反轉,還傳了出來?

 可田夫人這次竟然一改之前的熱情,溫夫人幾次求見都不肯見,後來大概是怕扯上自己家,毀了女兒本來就已經不好的名聲,這才勉強見了,只勸道:「怕是你們家惹上了什麼不能惹的人,我們老太爺已經親自下命,不許我們再插手此事,我看夫人你還是好好哄了那周蘭月,只把事情推到那姓鍾的身上去便是。哼,事情鬧到這個地步,我看你們還是讓溫公子納了那周蘭月為妾為好,屆時還不是什麼事情都由你們說了。」

 「出了這事,這京城溫公子是肯定不能呆了,我看還是讓我們家老爺幫忙,給溫公子謀個遠點的外放,這事,過了兩年,也就沒人記得了。」

 溫夫人聽說可能「惹上了什麼不能惹的人」,心中恐駭,但後面聽田夫人所勸也稍微找到了主心骨,雖然心有不甘,但仍是定了定心,回家照著田夫人的話去辦了。

 奈何周蘭月自聽了鐘舉人的說辭,原本對溫家已經有些軟化的心又開始對溫家恨極,且知道以舅母的性子自己若是再回到溫家,必是死路一條,便只咬口說事已至此,她知道溫家嫌棄她孤女身份,她便如了他們的願只當那個婚約不再,此案了了之後她便會留在女子善堂中做教習云云。

 卻是周蘭月告官之時便已往女子善堂求助,得到了女子善堂的幫助,並且還通過了善堂教習的入門考試。

 最終這案子判處溫家和周蘭月的婚約無效,溫家賠周蘭月一定的銀錢,並以後再兩不相干,溫家不得干涉周蘭月所有事情,又格了鐘舉人的舉人功名,十年之內不得再參加科舉,結了此案。

 因為說到底溫習元和周蘭月的婚約沒有文書,是作不得準的,周蘭月是孤女,按常理來說,她舅家溫家養著她,也是有權主導她的婚事的,所以溫家就算是真賣了她為妾,最多受些人的唾沫,但也判不了溫家之罪的。

 且除了鐘由才的一面之詞,並沒有證據證明溫家是想賣了周蘭月予鐘由才為妾,反有證人證明他們是打算認真將她嫁予鐘由才為妻的。

 這案子這樣結其實已經算是偏向了周蘭月。

 不過溫家看似沒受到什麼厲害的懲處,但到底溫習元的名聲是毀了不少,猶為讀書人家所不齒,這個污點卻是洗不掉了。

 溫家。

 溫夫人看著兒子沉默陰鬱的模樣,再無半點過往的意氣風發和清傲風雅,原先滿腔想責怪他的話就卡在了喉嚨口再說不出來。

 在她看來,惹出今日之禍八成都是因為兒子不肯應了那田家的婚事,非要去尋那白家,還說什麼一直鍾情的都是白家那個禍害,妖女,這才把本無多少人知道的婚約之事給攪了出來,直至搞到現在的風風雨雨。

 想到田夫人說什麼「惹了不該惹的人」,除了他們不識相沒有應了田家的婚事,還能惹到什麼其他有權勢的人?

 白家現在也不過就是白二老爺一個五品官,她不覺得白家有什麼是田家需要忌諱的,將原本差不多都擺平的官司又攪出風浪來。

 溫夫人覺得,說不得這也是田家的逼婚之計。她觀那田夫人的意思,可還是會為兒子前程籌謀的,分明就還有心把女兒嫁過來。

 她知道兒子的意思,不就是嫌棄那田小姐長得不夠好嗎?可是娶媳娶德,又不是納妾!

 溫夫人心中恨極,她想到白靜姝生得那副狐媚樣,定是那妖女勾了兒子的心,才讓他做出這般有失分寸,自毀前途的事。

 聽說那妖女到了京中,竟也未能住進白府,原因是她的命相和白家老夫人相沖相剋,果然是個妖孽,喪門星,連白家都不能容她!

 她緩緩吐了口氣,對著兒子道:「阿元,白家女乃禍門之星,她那副長相就非興家之相,此番禍端皆由她起,以後你莫要再想她了。若是喜歡那有顏色的,將來等你前途穩了,再納個把妾侍服侍也就是了。」

 「現在且還是收收心吧。我觀田夫人的意思,仍有嫁女之意,你還是多往田家走動,待外放下來了,便和田家定了婚事。」

 頓了頓,又道,「雖然田家小姐相貌一般,卻是個端莊的,娶妻當娶賢,你讀了這許多年的書,當知道這番道理。」

 「母親,您當真不知道那鐘由才家中已有妻室?」

 溫習元打斷母親的話,突問道。

 溫夫人臉色一變,道:「阿元,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當知道,我雖不喜你表妹,不喜她家裡受災就硬是無中生有妄想嫁給你,但她畢竟是你表妹,我豈會坑害她為妾?她若為妾,我的面子,你的面子又能好看?只恨那鐘舉人油嘴滑舌,母親受了其矇騙而已!誰知道堂堂一個舉子,竟然行此齷蹉行徑!」

 溫習元定定看著他的母親好一會兒,心中終於嘆了口氣,閉了閉眼,有些疲憊道:「我知道了,母親。這段時日您也受累了,先歇著吧,此事兒子自有分寸。」

 或許他曾經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或許他曾經以為自己高中二甲進士,白二老爺必會更加高看自己,再將愛女許嫁,或許或許,曾經的他就是個清高端方的讀書人,以為能讀書會讀書便能得到他想要的……

 可是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狠狠一重擊。

 哪怕他高中二甲進士,名次前列,他仍是別人股掌之物,想捏圓就捏圓,想捏扁就捏扁,想逼他娶誰,他就必須娶誰。

 幾日前他還是風光無限的二甲進士,許多人眼中的乘龍快婿,門前車水馬龍,桌上邀請函無數,人人恭喜,人人逢迎,幾日後,他已是過街老鼠,人人指指點點,同科那些「好友」已經個個避他如毒物,不出意外,他還要靠著田家的「嗯惠」才能離京,去個偏遠未開化的山區作個小縣令……

 他閉了閉眼,想起午夜夢迴在心頭抹之不去的那雙眼睛,那樣美麗,那樣明亮,但他也記得那雙眼睛看著他的時候卻是如視無物。

 曾經她是他的未婚妻,可是卻百般施計擺脫他們的婚約。

 為什麼?他捏緊了拳頭。

 他會回來的,他想,就算今日狼狽離開,總有一天,他也還會回來,要讓她後悔。

 ******

 時間過得很快,五月下旬,白老太爺的壽辰轉瞬即至。

 此時白二老爺果然依了自己父親所言,接了靜姝回府居住,便是仍舊住在了早先安排的白靜妍和白靜柔住的那個院子裡。

 白靜柔便也罷了,白靜妍見到靜姝,那真真叫一個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在莊子上被她各種虐待便也罷了,可是回來自己不過是覺得委屈,句句屬實的在祖母面前哭訴了幾句,竟然就因此被祖父責罵,當著全家的人的面說她沒有教養,丟了白家人的臉面,讓她母親嚴加管教於她!

 就是祖母這幾日對自己也冷淡了不少,並且絲毫沒有懲處靜姝,反是讓她回了白府!

 白靜妍何時在各房姐妹甚至表姐妹中吃過這種虧!

 她只恨靜姝怎麼不爛在那鳥不拉屎的破莊子上!

 可是更讓白靜妍心裡氣極卻無奈的地方是,她不知為何竟然隱隱約約的有些懼怕著靜姝,現在靜姝回來住到院子裡,她也並不敢直接挑釁於她,甚至暗中做些手腳,她都忌憚著不敢!這真是邪門了!

 這日老太爺壽辰的時候,靜姝送給老太爺的並非是以前所說的什麼前朝孤本名畫什麼的,而是一串手刻佛珠,每顆佛珠上面都或雕刻著個「佛」字,或是個佛像。

 每顆都不同,並沒什麼規律,甚至其中很多雕得頗有些瑕疵,不應該說大部分都能找出瑕疵來,經不得細看。

 實際上就是今世靜姝才懶得費心為白老太爺準備什麼賀壽禮,連倉庫裡隨意一張古畫送過去她都覺得是浪費,所以就隨意把自己平日練手的雕刻的佛珠串起來充數而已。

 而且她選的還不是她刻的好的,她都是選那些她初時練手,刻的歪歪斜斜,仔細看缺胳膊少腿的那些……

 但諷刺的是,白老太爺並沒有像前世那般對她送的壽禮冷淡甚至暗諷,還很高興的觀摩了一番,讚她有天賦,有佛性,又孝心至誠云云。

 靜姝對白老太爺的誇讚面上謝過,心中卻是半點沒有高興,反是更加警惕,通常祖父祖母的喜愛,「另眼相看」,這背後必有緣由,說不得就是因她有了什麼「用處」,或者就是凌國公府暗示了什麼都不一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