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真的是語文老師》第104章
第104章:引發關注

  文學圈和評論圈幾乎是共生關係,如果沒有文學圈的作者們嘔心瀝血地寫小說,哪裡有評論家們搖著筆桿子討生活的路呢?不過和文學圈裡有三六九等一般,評論圈對文學圈也是有勢利眼的。別看流行文學欣欣向榮,時不時就有新人作者賣出百萬本的佳績,但是評論圈對這些作者要麼置之不理,要麼就是冷嘲熱諷;稍微客氣點的都是提醒這些流行文學作者不要太驕傲了。

  但是面對嚴肅文學圈的作者呢?那幾乎是跪舔了。一旦嚴肅文學圈裡出了新作者,那評論圈立刻化作和風春日過來呵護一二;如果是哪位老作者又發新書,那評論圈立刻搖旗呐喊,恨不得直接將老作家吹成佛祖神仙。其實這也不是評論家們沒骨氣,實在是嚴肅文學圈的人不好惹。

  別看所有作家都歸作家協會管,但是嚴肅文學圈的人還抱團成立了一個震旦筆會。你們誰要是敢亂罵筆會裡的人,那筆會的其他作者立刻就會跟瘋狗一般地咬回來。一來二去之下,評論圈們也算看明白了,惹不起咱們就躲吧,要不然就捏著鼻子一起捧唄。

  無論是文學圈,還是評論圈,一月兩刊的《母語》是不得不看的。上半月刊那是評論圈的天下,下半月那就是文學圈(尤其是嚴肅文學圈)的天下。而且《母語》是相當傳統的文學文藝雜誌,每篇文章排在什麼位置都是有依據的。小說能不能被推薦上封面,在封面的推薦字體能有多大,這都是有著傳統和說法的。所以基本上拿著厚厚的一本《母語》,只要瞧上封面就知道這期雜誌值得關注的文章有多少了。

  不過這一期封面上最醒目的字體就是《叢林中》和《羅生門》,看來本期的重點推薦就是這兩篇小說了。不過這兩篇小說的作者怎麼沒聽說過啊?還是同一人!頓時評論家和作家們都震驚了。倒不是說《母語》不推薦新人,但是就算是推薦的新人作者也絕對不是純新人。多多少少都是在一些地方刊物小有名氣,初次進軍全國文壇的作者。而且一個新人作者能同時在一期雜誌上刊登兩篇文章,還篇篇是重點推薦,這就有點意思了。

  於是大家紛紛打開《母語》,找到重點推薦的小說。沒有出乎大家的意外,果然有編輯寫了編輯按。但是一看編輯按的署名,不少作者又驚出一身冷汗來!這可是《母語》總編輯于寶岩的編者按啊!一般都是高級編輯,最多是部門主編寫編輯按,什麼時候總編輯也寫編輯按了?要知道總編輯一般就負責刊首語的撰寫,怎麼會寫編者按?

  有了種種不可思議之後,大家開始閱讀起這兩篇小說來。《叢林中》似乎是一部懸疑探案小說,但是整部小說除了對話就沒有其他內容。但是如果將《叢林中》視為一部探案小說的話,那麼整部小說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剝絲抽繭的那種快感。反而整部小說完全是基於一名女性被姦污後殺害的事件,不同的人給予的不同的答案和證詞。人究竟是誰殺的並非小說中的重要內容,真正重要的內容在於不同立場和階級的人對於同一客觀事物卻有不同的表述。

  正在閱讀這部小說的東方大學文學院院長熊清泉倒是看出了一絲端倪。他在紙上寫道,“很多人都知道,證詞相對於證物來說是不可靠的,因為人心是最難琢磨的。而在小說創作上,有種人物叫做‘不可靠的敘述者’,他們的言語不是為了推動情節朝邏輯的方向發展,反而是朝一些不符合邏輯的地方推進。雖然他們的存在會讓讀者莫衷一是,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點,正是因為作者的這點小小的狡猾,讓文本散發出了完全不同的魅力”。

  熊清泉讀完《叢林中》之後,略微休息了會。這是於寶岩最近提醒他要關注的一個作者,雖然並非完全的新作者,但在純文學圈卻是新人。尤其是熊清泉得知這位作者還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語文老師,熊清泉的表情就更精彩了。因為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文學創作和人生閱歷是有關係的。雖然天底下不乏天才,但真正的大家多是經歷過生活,目睹過磨難的人。

  不過《叢林中》雖然是篇很新穎的小說,但也僅僅就是在“新”上了。熊清泉承認這是一部不錯的中篇小說,但是熊清泉還是認為作者孫平過於狡猾,故意在文本上賣弄玄虛進而製造出似乎很有深度的閱讀層次來。不過熊清泉靜思了一會之後,開始閱讀起《羅生門》來。

  相較于《叢林中》賣弄文筆不一樣,《羅生門》則講述了一個個小小的故事。有點像是寓言,但又有點禪宗的意味。遭放逐的僕人在亂葬崗中苦苦掙扎,是做一個惡人,還是做一個餓死的人,他在徘徊。而他此時目睹一名老嫗正在拔一名死去婦女的頭髮,這讓良心未泯的他感到憤怒,質問老嫗為何連死人的遺體都不放過。老嫗卻振振有詞,一來她自己要餓死了,難道不能發點死人財?二來這名死去的女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生前就販賣假的食物給普通老百姓。在老嫗的質問下,僕人似乎覺悟了,他覺得自己為何要被凍死在亂葬崗呢?於是他搶走了老嫗身上唯一的衣服,從此消失了……

  整個故事短小卻不失深度,故事簡短卻異常殘忍。熊清泉看到最後都有些動容,這部作品幾乎就是一個利己主義者的自我墮落與放逐。而且這部短篇小說的黑暗程度尤甚《叢林中》,可批判力度也遠勝時下的一般作品。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是文學創作的兩大永恆流派,而通常認為詩歌最適合表達浪漫主義,而小說則最適合表達現實主義。但現在小說作家很大的程度是一旦涉及現實主義題材,文筆和深度立刻就走樣。仿佛要表達現實主義就必須“土氣十足”,而孫平這種假託寓言故事的批判現實主義讓熊清泉不由得拍案叫絕。當然,拍案叫絕的不止熊清泉一人,很多作者和評論家都被孫平的這兩篇小說給驚豔到了。一篇小說以技巧取勝,一篇小說以深度取勝,完全展現了一個成熟作家的筆力。

  隨著新小說的刊登,孫平也第一時間拿到了兩篇小說的稿酬。很平時寫流行小說小打小鬧不同,兩部純文學小說給孫平帶來了3萬元的稿酬,這基本上快趕上一部流行小說的收入了。看到如此高的稿酬,孫平不由得感歎嚴肅文學圈果然是有錢的主兒。畢竟國家和協會內部都對嚴肅文學圈傾斜很多,也讓不少作者那麼積極地往嚴肅作家圈裡擠呢。

  拿到稿酬的孫平也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於是找了個由頭請語文教研組的所有老師喝了一次下午茶。而教研組組長聽說孫平在《母語》上刊載了兩篇小說之後,那看孫平的眼神都不同了。

  “孫老師啊,能在《母語》這樣的純文學雜誌上刊登作品對於我們語文老師是極好的。”組長提醒道,“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可以在教育類雜誌上刊登專業論文之外,也可以通過在嚴肅文學類的雜誌刊登純文學作品或評論性作品來獲得晉升資質。尤其是像《母語》這樣的雜誌,幾乎都是可以當作你的履歷的。——對了,不知道孫老師有沒有加入我們桃江市作協呢?如果沒有的話,我倒是可以介紹孫老師加入呢。像孫老師這樣的人才,我們作協可是求才若渴呢。”說完,組長非常期待地看著孫平。

  孫平雖然對這類協會組織的興趣不是很大,但是也知道抱團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組長這麼熱情地介紹自己加入,如果自己不給臉也就太傻了。於是孫平立刻笑著說:“那就多謝莫老師的好意了,能加入桃江作協當然是我的榮幸,屆時還要莫老師多多幫忙了。”

  “哪裡哪裡。”莫文山笑著說道,“我們桃江市作協名下還有一本《桃花源》的雙月刊,屆時也要請孫老師不吝賜稿,稿酬我們自然是從優的。”

  “那到時候又有麻煩莫老師了。”本地文學刊物雖然不利於孫平刷名氣,可是對於孫平打開本地聲望卻是很有幫助的。

  一個年輕語文老師,同時又是本地文學刊物的作者之一,這樣的光環加持對於孫平提高自己在學校的地位和社會上的名望是很有幫助的。這畢竟是一個世俗社會,完全不求名利的人其實也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想到這,孫平覺得除了本地的《桃花源》之外,江南省的《江南文藝》、《芙蓉》和《杏子灘頭》也需要自己去投投稿了。

  孫平將《母語》雜誌社給自己的基本樣刊留了一本給莫文山,這也算是語文教研組的一個功績,由莫文山找了個顯眼的地方擺了出去。剩下的基本樣刊孫平則放到車上,準備帶回家去。而孫爸爸接到刊有孫平小說的《母語》時,居然小小地激動了下,“我們老孫家也算是出了個名人了呢!能在《母語》上刊登小說,以後在文學路上也算是小有前途了呢。”

  郭奕則是抿著嘴在一旁笑,不過隨後他的手機響了,他則拿著手機跑到陽臺的花園去接電話了。陽臺的花園因為有郭阿姨和孫爸爸以及專業園丁的伺弄,花草比當時繁盛了許多。尤其是素來偏好富貴氣的孫爸爸特意移植了不少牡丹和芍藥,弄得花園裡多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味道兒。郭阿姨也不嫌棄俗氣,反而說:“我就喜歡這金玉滿堂的顏色,喜氣!”

  看到郭奕來竊喜的摸樣,想來他和他男友的關係應該進入穩定期了。孫平雖然有些泛酸,不過好在自己這個弟弟素來懂得自重,倒沒有隨便亂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