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皇后難為》第35章
第35章

  二十多年前的事, 沈嫣還未出生, 父親也還年輕,但祖父他們是經歷過來的,唯有他們這一輩人才更清楚一些當年的事。

  當年先帝對南平發兵的緣由是南平與大晉接壤的幾處地方衝突不斷, 南平又接連三年沒有上貢朝廷,不斷挑釁,觸怒了聖威。

  大晉周邊有不少附屬小國,通商往來,許多年下來關係也都不錯, 既是依附, 每年自然都需要進貢, 朝廷偶有賞賜, 兩地相安無事, 百姓和樂, 十分的太平。

  南平是附屬小國之一, 與南里相鄰, 地處大晉南面,南平再往南就是茂密的深山叢林, 過了這片茂密山林後就是海,但山林中野獸遍佈, 危機四伏, 鮮少有人抵達過最南端。

  南平有膏腴之地的美稱,土地肥沃,四季如春, 物產極為豐富,每年的貢品也十分的多,在這麼多附屬小國之中,能算得上前幾。

  若要按老侯爺的猜測來,先帝當初對南平這個地方其實是動了些心思的,上貢不如歸屬於大晉,這樣年年出產的糧食,養幾批駐守北嶺的士兵都有多。

  但若因此發兵,會引起其他附屬小國的警惕,國雖小,聯合起來卻不容小覷,大晉幅員遼闊,到時候真打起來,佔不了便宜不說,很可能自己栽一頭大,所以先帝也僅僅是動了些心思,而後便沒再想。

  如此過了數年,南平新王繼位,原本太平的淇河一帶開始起衝突,起先是南平的百姓和淇河一帶的百姓為了爭奪相連的田地,後來延伸至地方官員之間的暗中相鬥,直到鬧出數條人命來,上奏到了朝廷,先帝大怒。

  朝廷很快派人鎮壓,先帝還派了官員去調解,之後事態卻越來越嚴重,到了南平禁止淇河內經商的人進入南平境內,還綁架打傷越界的百姓,要淇河的官員拿錢去贖人,就在那年,南平沒有上貢。

  有了開頭,第二年,第三年,衝突不斷,這上貢就直接給斷了,消息傳到阜陽城,這就是要脫離出去的意思,你管你的,我管我的。

  這就好像是,一班子幹活的人,有人撂擔子不說,還帶頭鬧事,為了不讓其他人受他影響蠱惑,便是要當機立斷的將其遏制住,以免事態嚴重,波及開去。

  也是趁了這機會,先帝當即下令,派兵攻打南平。

  南平富饒,地雖小,人卻不少,這一場仗也是出乎先帝的預料,打了三年之久都不能平定,淇河一帶,上至攏州的百姓都叫苦不迭,他們原本生活就很安定,幾輩人都沒遇到過這樣連年的戰事,再這麼往下打,不說南平,大晉也損失很大。

  先帝決定御駕親征。

  皇帝親征,士氣大漲,這場仗又打了兩年,老侯爺他們身在阜陽城裡,便是沒有看到,也能想得到接連五六年下來的戰事,會把南平和淇河的百姓折磨成什麼樣,南平縱使有再多的糧草支撐,人也該耗空了。

  最後,大晉大獲全勝。

  先帝率軍進入南平王宮時,南平王和王后已經自縊身亡,先帝抓獲了沒來得及自盡的南平公主,將她帶回了阜陽城,所有餘下的一些官員全數抓獲,不服的斬首示眾,余留下來的那些,關押在王宮的牢中,待南平重整後,還用得到。

  南平公主十六歲芳華的年紀,生的美麗動人,氣質如蘭,先帝見了十分喜歡,帶回宮後便封了妃,寵愛有加,隔年初夏時懷有了身孕。

  在南平公主有身孕之前,先帝已有四哥兒子兩個女兒,對於普通人家而言也算是枝葉繁茂,但對皇家而言,子嗣並不算多,所以南平公主懷有身孕這件事,本應該是很值得期待的。

  可就在這時,十月中,南平那兒傳來了投降將士自縊身亡的消息,留在王宮中的一些人也都死了,大火一場燒的就剩下一堆灰燼,十一月將近,南平公主被打入冷宮,前後不過半月功夫,有人猜測是因為這件事觸怒到了先帝。

  之後的事沈嫣也都知道,皇上是在冷宮出生,出生後先帝也沒將他從冷宮接出來,直到三年後南平公主在冷宮自縊身亡,留下年僅三歲的皇上,當時的皇后娘娘於心不忍,將他交給了容婕妤撫養。

  這些事情都是明面上的,沈老侯爺知道,朝中官員知道,就連阜陽城裡的百姓都能將事情說個大概,沈嫣計較的,是這其中不為人知的。

  南平戰敗一年之後,正在恢復生息之時,南平那些投降將士和官員自縊身亡是不是還有別的緣由。

  南平公主的死是不是和這些事有關。

  沈嫣問祖父:「先帝御駕親征,跟隨的官員有哪些,祖父您還記得嗎?」

  老侯爺想到了她所問之人是誰:「王國公是跟隨的官員之一,南平戰敗後,他奉命留在淇河,三年後被先帝召回。」

  當初跟隨先帝御駕親征的那些人,戰後有不少人留下來,幾年之後回朝,陞官加爵更是不必說,而這些人,老侯爺說起來時,就都是當初反對皇上登基的那一批。

  而這也是沈嫣的疑惑所在:「祖父,南平公主過世時皇上還那麼小,對南平公主的印象也不深,更別說知曉南平的事了,後來交由容婕妤撫養,宮內外無人提起,皇上在宮中長大,本就是一心向著大晉。」

  但王國公他們卻要反反覆覆的提起這些事,偏要去加深皇上對南平的印象,屢屢提起南平那些遺民有多麼可惡,逼皇上對南平的遺民趕盡殺絕,倘若皇上有半分猶豫,那便是有二心。

  聽著就是無理取鬧,可再往深處想,皇上是不可能因為他們這樣的話而退位,王國公他們真正所想的,是不是要將那些南平遺民趕盡殺絕。

  沈老侯爺沉吟片刻:「南平已經歸屬大晉,若是用蠻,勢必會再激化矛盾,屆時朝廷不得不再派兵前去鎮壓,時隔二十年,若再起戰亂,那邊的百姓恐怕是要恨透了朝廷。」

  這本就是惡性循環,越壓反彈的越凶,除非是再無南平人剩下,可屠殺百姓這樣的事,是暴君所為。

  別人覺得王國公這些人會這麼做是因為當年陪先帝御駕親征,經歷過那幾年的戰事,覺得不能再讓那些南平人再起事端,而沈嫣卻記進了太后娘娘提過的話。

  他們在怕。

  他們在怕什麼?

  「皇上不會這麼做,此次前去南平的是郭大人,應該會有所緩和才是。」沈嫣頓了頓,道出她拜託大哥的事,「南平那邊,這麼多人自縊身亡,總有人知情些當年的事。」

  沈嫣在宮中,不便出面,大哥如今的差事能時常離開阜陽城去各地,消息來回也便利一些。

  老侯爺想了許久,囑咐孫女:「這件事就交給你大哥去辦,你身在宮中,這些朝堂之事,不要摻和進去。」

  「祖父放心,嫣兒心中有數。」

  老侯爺臉上露出了些許笑意來:「宴席過後就得回宮,再去與你母親說會兒話。」

  沈嫣去了偏廳,這邊老侯爺與長子一起去了書房,窗門緊閉著也沒點燈,老侯爺走到案桌前,磨墨後,提筆寫了一封信交給沈侯爺:「派人入夜出城,去一趟九莊。」

  「父親要去拜見傅閣老?」

  「你且先派人送去,他若不願意見,過完年我再親自去九莊。」

  「是。」

  …………

  宴會過後,臨下午時,沈嫣要啟程回宮。

  從宮裡帶來的那些箱舍都留下了,回去時又準備了好幾車讓她帶走,浩浩蕩蕩的,出了八公巷往皇宮回去。

  一日之內來回,如此大的陣仗,引起的不僅僅是百姓們的注意,白家,姜家,對這事兒也是異常關注。

  皇上允妃子出宮省親對家族來說是榮譽,白貴妃和姜淑妃都沒落著這樣的恩賜,大婚不過一年,皇后這就浩浩蕩蕩的回了沈侯府省親,皇上對皇后和沈家還真是格外的重視啊。

  各藏著心思,面上誰也不會說什麼,見了面還得恭賀上幾句,轉眼初六初七,休息的日子結束,官署那兒忙碌起來,朝堂之上,過完年後首當其衝要忙碌的,就是趕在春忙之前,要將泰州的事解決。

  齊王請命前去,皇上另外在戶部調派了兩名官員與他同往,即日出發。

  此時的阜陽城依舊熱鬧,新年的餘溫還在持續,十二這天開始,那些商舖就換上了彩紙花燈來賣,大街上滿是這樣的攤子,一直到十四這天,元宵節到來。

  從十四到十六,元宵這三日城中沒有宵禁,大街小巷能鬧上三天三夜,熱鬧程度不輸年三十。

  宮裡也十分的熱鬧,妃子們不能出宮,白貴妃主持,就在御花園裡擺了一條燈廊,廊上垂掛的每個花燈下都有字謎,其中還有皇上和皇后寫下的字謎,猜中的,便能去皇上那兒討個賞。

  比起定好的賞賜,這樣的應該更具有吸引力,能主動向皇上討賞賜,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

  可到了猜燈這日,御花園裡是熱熱鬧鬧的,迴廊裡也是人來人往的,沈嫣卻發現,這些妃子,猜是猜著,可瞧著都有些興趣缺缺的樣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