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92章
第92章 傳臚

  梁帝李祈熹於御座之上俯視殿中眾生, 若非他眼力好,隔著這般距離, 根本看不清什麼。

  「阿新,你覺得如何?可有瞧著特別出挑的?」他忽而問身邊的人道。

  一頭發花白的內監立刻躬身回答:「回陛下的話,隔得這麼遠,老奴實在看不清。」

  他非常瞭解梁帝的脾氣, 知道自己剛剛的回答必定無法讓李祈熹滿意, 於是斟酌了下,繼續道:「不過老奴聽說,雲海大長公主的侄孫也參加了殿試, 他在去歲秋闈和這次春闈都取了魁首,只不知是殿中的哪一位。」

  這時候提起任何人恐怕都不會如梁帝的意, 不如說說尚過主的韓家人。

  李祈熹聞言, 稍稍思索了一陣,問:「你說的,是雲水韓家?」

  「回陛下的話, 正是他們。」

  李祈熹不知道想到了什麼, 嘴角牽起了一抹嘲諷的笑意:「雲海姑姑一輩子爭強好勝, 半點不讓於人, 怎得到頭來, 自己的孫子沒見出仕, 倒讓個侄孫出了頭?」

  伍立新沒敢接話,他從李祈熹建府就跟隨他,當然知道梁帝對自己這位姑姑並無好感。

  因為先帝時期諸王爭儲, 雲海大長公主支持的是那位已經歿了的肅王殿下。

  當年幽王、肅王歿了,安王和睿王被流放西南後也沒撐過多少年,那個時候長公主也先後去了三位……這些金枝玉葉都尚且不能自保,更何況是普通官員。

  哪怕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那場曠日持久的權力傾軋依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一開始雖未必是自願,但對於韓家來說,能夠尚主原本是好事,尤其尚的還是先帝寵愛的雲海公主,但皇權更替之後,他們也非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也虧得皇位的歸屬確定之前,先帝就讓雲溪韓家尚了主,有韓家相護,雲海大長公主如今才遠遠地活著。

  不過韓家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兩代都沒有人能回到天京、回到權利的中心。

  如今看來,韓家不願意再委曲求,而這個韓齊,恐怕就是韓家投石問路的一員——他們想知道,若是撇開了雲海大長公主,陛下如今是否還有芥蒂。

  就剛剛今上的態度來看,伍立新覺得韓家這步走得還算不錯。

  伍立新打了個寒顫,把背壓得更彎,頭低得更下,靜靜等待陛下的下文。

  好在梁帝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繼續往殿中看去,他的目光掃過一排又一排的案幾,忽然停在了某處。

  「那裡坐的是誰?」李祈熹伸手指了指,轉而問身任巡官的大臣。

  那巡官順著李祈熹指的位置一看,都不需要跟陛下確認,就知道他指得是哪一位——那孩子太過出挑,於眾人之中極其醒目。

  他一邊翻看名冊,一邊回答道:「啟稟陛下,此人乃雲水貢生,名叫林彥弘,今歲剛滿十六,曾取雲水童生試的案首,鄉試、會試皆名列前茅。」

  李祈熹有些訝異,隨即道:「難怪看著如此特別……」看上去並不大,氣質卻極為出塵,原來是與韓齊一樣,當的是少年英才。

  「若朕沒有記錯,盧相入朝之時也是這般年歲?」

  「回陛下的話,盧相確實是寶元十二年的狀元。」他們所說的盧相,正是歷經三朝的睿宗帝師盧文略。

  李祈熹點了點頭:「只不知這林氏子,是否能成為朕的盧相了……」

  伍立新聽出梁帝對此貢生有些喜愛,立刻附和道:「如今九州昇平,八方寧靖,天下英才聚於天京,到時候就怕趙相、錢相、孫相一起來了,老奴都看花了眼。」

  李祈熹拍了拍御座的扶手,笑道:「一起來了?虧你想得出來!」

  大概是想到了高興的事情,李祈熹也有了興致,他在殿上坐了小半個時辰才起駕離開。

  殿上發生的事情,帝王與內監的對話,殿中的貢生們一無所知,他們甚至連梁帝何時來、何時走的都不清楚,只埋頭奮筆疾書,不敢耽擱一息之時。

  ……

  臨近傍晚,皇城正南的城門開啟,被宮中華車送至城門的貢生們又被等在外面的僕從接走。

  五日之後,他們才要再次回到這裡。

  而此時,十七名閱卷官已經準備就緒,至閱卷日,他們每人一桌,輪流傳閱這三百份卷軸,各加極佳、上佳、佳、中、下五種記號,而後在所有卷中,得極佳最多的十本將進呈梁帝,由官家來決定一甲名次。

  三日後,李祈熹受眾官禮,道了一句「愛卿平身」,就看到案上所擺十卷。

  他坐在御座之上,伍立新按順序取了最右的一卷,呈給李祈熹觀閱。

  才看到第三份,李祈熹頓時眼前一亮,再看名諱,不禁滿意地點頭:「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此子立意深遠,行文流暢,可見功力學識。」

  伍立新見梁帝對此卷愛不釋手,就沒有立刻再取下一卷,等李祈熹看了好一陣,才意猶未盡地將那份卷軸攤開來,放置在手邊。

  廳中的閱卷官雖未看到卷中姓名,但聽李祈熹所言,也知道陛下看的是那一份卷子,心中皆道「看來這狀元之位,已八_九不離十了」。

  不過他們也為下一卷的人感到遺憾——有珠玉在前,恐怕接下來這份答得再好,恐怕都要打個折扣了。

  「綱目並舉,有為而治……」李祈熹看著接下來的一卷,評道:「這字倒是不錯,秀潤華美,正雅圓融,雖規整,但又不失風骨。」

  眾人一聽陛下只評此卷字型而不評內容,心道一聲「果然如此」,知其果然受到前卷的影響,難能出彩。不過能得陛下一句稱讚,這份卷子也算給官家留了個好印象,名次應當不會太差。

  國子監博士陸季也是此屆閱卷官,聽出陛下所持之卷為何人所作,不禁心中暗歎:可惜了,可惜了。

  他曾為雲水童生試的主考官,因喜一學生不華而務實的文風而取之為案首,當得上其老師,見他時運不濟,遇到了前卷極其出色的情況,多少有些惋惜。

  原本今上就喜歡華麗之筆,現在看到他的卷宗,恐怕就更沒有太多興趣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在等李祈熹繼續看下一卷的時候,他瞥了一眼捲上的名諱,腦海中忽而浮現了一個面如冠玉、皎如明月的身影。

  「原來是他……果真字如其人。」

  李祈熹原本要關上那卷軸,想到這裡停頓了一下,隨後將此卷也攤開來,放在了剛才那卷的下方。

  眾人見狀,無不驚奇萬分——沒想到陛下竟然會青睞此卷!

  很快的,李祈熹將十卷翻閱完,桌上一邊是鋪開的卷軸,一邊是半開的,他又把鋪開的那部分再看了一遍,將自己極喜歡的一卷拿在手裡,再稱讚了一遍才放下。

  「雲水的韓齊和西滄的趙廣穎,蜀陵的陳宇峰皆是不錯,」李祈熹將四卷放在案中央:「還有這一份,亦得朕心。」

  他提筆,依次在這四卷之上做了批:「既如此,就這般定下了。」

  眾閱卷官聞言,立刻躬身行禮應和:「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

  仁賢十八年,五月一日,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太福殿前,樂部和聲署設中和韶樂於殿簷下兩旁,設丹陛大樂於門內兩旁。

  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內,身穿朝服靜待。

  諸新晉貢士穿公服,戴三枝九葉頂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東西班次之後。

  鴻臚寺官引新進士就位,宣制曰:「仁賢十八年五月初一,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韓齊。」一甲三名,每名皆連唱三次。

  其唱名之後,有寺官引韓齊出班,就御道左跪。

  隨後,鴻臚寺官繼續唱道:「第一甲第二名,趙廣穎。」有寺官引其出班,就道右稍後跪。

  又是唱名三次之後,緊接著,鴻臚寺官持黃卷而道:「第一甲第三名,林彥弘。」

  隨著這個名字被叫出,站在丹墀內的文武百官就見一俊雅非凡之少年被引出班,隨後就御道左又稍後而跪。

  至此,仁賢十八年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之名,皆花落其家。

  再之後唱第二甲及第三甲某等若干,僅唱一次,不引出班。

  唱名畢,樂作,大學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進士均行三跪九叩禮。中和韶樂奏顯平之章。

  禮成,梁帝乘輿還宮。

  梁國殿試發榜用黃紙,表裡二層,分大小金榜。

  小金榜進呈皇帝御覽後,存檔大內;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傳臚唱名後,由禮部尚書奉皇榜送出太福中門,至東門外張掛在宮牆壁。

  唱名之後,由狀元領諸進士再次拜謝皇恩,到宮門外觀看張貼金榜,隨後第一甲的三名還有遊街儀式。

  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京中花。

  少年之名,始於足下。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