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9章 試裝
試好裝的巫穆站在眾人面前,這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他,充滿了朋克搖滾風。
一條黑色皮質緊身褲,上面是一件同色系的短袖t恤,一隻手上戴著皮革與金屬混合製成的手環,另一隻手上戴著的手鐲與戴在中指上的戒指用細細的金屬鏈子連在了一起。
最誇張的是他頸部的皮環,以及耳朵上加起來絕對不少於五個的耳釘,當然,還有那絕對算不上清淡的妝容。
這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巫穆,氣質中充滿了陽光的味道,可是不經意間又帶著一點頹靡,就好像香甜的可哥中,夾雜的一絲苦澀。他笑的時候露出一口白牙,更顯得稚嫩與青澀,體現著與這身妝容完全不相符的活潑與率真感。
化妝師滿臉通紅的站在巫穆面前,如果這時候有人將次場景化成蠻好,那她的雙眼已經已經變成了兩顆紅心,而巫穆的周身一定精光閃閃。
陳良秋也是滿臉激動,因為巫穆的扮相實在是太符合他做出的人物設定了。
他幻想出來的莫夢好像就是這個樣子,活潑、外向,明明是開朗樂觀的,卻因為經常出入酒吧,沾染上了一絲頹廢的味道。然而,這樣的矛盾感卻正是這個人物最為吸引人的地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個悲劇,註定了他不可能享受這個時間最純粹的光明與美好。
快樂中夾雜著疼痛,這就是莫夢。
這個妝容大家都很滿意,因此,這一套很快就定了下來,當然,劇中的穿著打扮肯定不止這一種,即便是莫夢的戲份也需要經常變換,因此巫穆又試了幾套,雖然每一套都會有不小的變化,不過整體感覺還是保持了高度一致。
這也是為了讓觀眾不至於迷茫,畢竟巫穆在片中可是要扮演性格完全不同的雙生子,如果兩種扮相太過一致,就容易造成混淆,而一個性格的人物太不一致,又容易造成混亂。
莫夢的裝扮就這樣敲定了,剩下的就是莫緋了。
相對于莫夢,陳良秋其實更加擔心巫穆扮演莫緋時會出問題。
因為莫緋比較內向,並且他從事的是文字類工作,平時很少出門,這樣一來,整個人的氣質可以說是完全區別于莫夢。一個人如何能夠演繹性格截然相反的兩種人物呢?
更何況,巫穆的與莫緋的區別十分大,但是巫穆過於引人注目的外形,就讓陳良秋擔心不已,更不用說要求巫穆表達出莫緋特有的氣質了。
結果出來後,陳良秋著實松了口氣。
不,應該說不止是松了口氣,還覺得十分興奮,因為效果實在是太棒了!
泛白的牛仔褲,寬大的白色襯衣,大大的黑框眼鏡,這不正是他心目中那個擁有典型宅男氣質的莫緋嗎?
長而厚重的劉海,遮住了他過於明亮的眼睛,因為莫緋只是一個不怎麼紅的小說家,因此他的臉上並不需要過多的妝容,只是為了符合他的身份,稍微打了點粉,這樣可以使臉色顯得比正常人稍稍蒼白一點,可更加符合人物的身份設定。
由於劇情需要,化妝師沒有給巫穆另外戴假髮,而是選擇用他自己的頭髮做造型,正好巫穆的頭髮有些偏長,無論是做莫夢的造型還是做莫緋的造型,都很合適。
至於巫穆扮演莫夢的時候,偶爾需要給頭髮換種顏色,那就只能用假髮代替了。
姬沐暉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巫穆那頭柔順黑亮的秀髮,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他甚至想要讓巫穆將頭髮留長,最好是能夠到腰部以下的位置!
當然,這個決定受到了宋怡然的大力阻擾,男明星留長髮不是不可以,但是對於巫穆這樣經常演戲的人來說,一頭長髮對於日常工作來說,會帶來極大的不便。最後還是巫穆以不太方便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隨後又以不演戲就留長髮為條件,這才讓姬沐暉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過,姬沐暉又提出新要求了,不留長髮可以,但是絕對不可能染燙。
燙髮對於演員來說其實也很難避免,好在巫穆的頭髮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只要用巫力稍微洗刷一下,就能恢復原貌,這才讓姬沐暉再次放鬆了要求。
至於染發,就真的沒辦法了,即便是知道染發劑對巫穆的頭髮造成不了太大的損傷,他也不願意巫穆去接觸那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正好,巫穆也十分討厭那些化學製品難聞的味道,因此,但凡需要與誇張造型相搭配的髮型時,攝製組都會事先準備好與之匹配的假髮。
巫穆兩種造型的成功定妝,讓陳良秋那份壓抑的情緒總算得以舒緩。
這是一個好的開頭,他希望這種好運能繼續進行下去。
這種好遠也確實持續了很久。
巫穆的演技自然不必多說,本就擅長偽裝的他,在經歷了專業的培訓和實戰後,早就今非昔比,演起戲來得心應手,大多數時候都是一次過,極少有被叫停的時候。
而那位飾演歐陽妮娜的女演員名叫段正紅,今年其實已經三十六歲了。她是一位成名多年的影后級演員,雖然這影后的稱號多多少少含有一點水分在裏面,但是多年的拍攝經驗加上正統的科班出身,使她在演技上,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紕漏。
雖然不如巫穆那樣,帶給人諸多驚喜,但是也算得上可圈可點,張弛有度。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顯得短暫,順利過後,總會迎來波折。
陳良秋的好運似乎走到了盡頭,劇組開始出現各種突發情況,磨難正侵襲著整個製作團隊。
先是扮演莫夢和莫緋的雙胞胎小演員生病,來不了,導致陳良秋不得不刪減童年時期的戲份,轉而加大由巫穆出演的,少年時期的戲份。這樣一來,拍攝難度無疑又加大了一些。
隨後,在一次借用酒吧拍攝的時候,因為需要那種紙醉金迷的氛圍,陳良秋沒有進行清場,準備就著酒吧的環境拍攝一些畫面。結果偏偏就遇到了有人在酒吧鬧事,劇組的人不幸被殃及池魚,如果不是因為巫穆反應夠快、身手夠好,恐怕還真有人會因此躺進醫院。
再然後,在拍攝莫夢年輕時的一次鬥毆中,原本只是做道具用的鋼管,不知怎麼的,就砸到了一個群眾演員身上。到後來,就連警方也介入了進來,卻發現那個倒楣蛋真的只是被誤傷。
劇組對這位群演進行了賠償,他自己也知道這事只能自認倒楣,倒也沒有找劇組麻煩。
可是,當事人放下了,局外人卻開始摻合進來。
第二天,各大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導。而擅長將事件進行不同角度剖析,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吸引讀者的媒體人,刻意將事情進行曲解。
稍微有道德一點的,比較平鋪直述,只是在劇組的安全措施方面進行指責與編排,認為這種意外發生的原因完全是劇組的工作不夠細緻造成的。
更過分一點的,則將這件事進行了惡意的揣測。
有說那位被害者是個混蛋,所有有人借機打傷他的。也有說那位傷人者借此機會公報私仇,兩人其實早有齷蹉的。還有說那位被害者得罪了劇組,所以被劇組派人“教訓”了一頓。
總之,各種猜測在各類小報上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了出來,巫穆看到後,再一次感歎這些人改編故事的能力。
有這水平,就算是做編劇也完全沒有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