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青山鎮
青山鎮山多地少, 位置偏僻,小鎮有20餘個小村落、生產隊組成;
這次城裡下來的知青,有23位, 革委會副主任把知青分成五個小隊,每個小隊四到五人, 副主任徵求了一下雙方的意見。
知青們的意見簡單,他們希望自己去的生產隊或者是村落, 靠近鎮上,方便他們跟親人通信, 方便他們去鎮上購買生活用品;
20多個村代表, 都在領導面前表示,他們非常歡迎知青,最後,大王村, 小王村,李家村,趙家村,紅星生產隊, 這五家,每家領了一隊知青回去。
至於葉家村,根本不在副主任的考慮範圍之內,副主任覺得,這些知青都是大城市裡的知識青年,知青到農村來, 是為了支援農村建設;
並且這些知青,是他們木縣接收的第一批知青,臨行前,主任對他們再三交代,務必要把這批知青安排妥當,完美的完成上級佈置下來的任務。
可以說,第一批知青非常幸運,他們下放到農村,原本都是直接分配的,現在居然還可以挑一下地方,最後副主任給他們選的村子,都是青山鎮最富裕的幾個村子,這幾個村子地勢好,田地又比較肥沃,每一年的收成都不錯,灌溉也方便;
比起那些土地貧瘠,地少人多的村子,副主任可以說非常有良心了。
至於葉家村,為什麼不在副主任的考慮範圍?
這個說起來話長,葉家村地理位置,是青山鎮所有村落中,最偏僻的一個小村子,位置偏僻到什麼程度呢?
從葉家村,村裡走到山外,熟悉山路的人,要走上兩個小時;
不熟悉山路的人,根本摸不到葉家村在哪,哪怕到了山外,這位置還是偏,從山腳到鎮上,還得走上兩個小時;
從葉家村趕到鎮上,一刻不停的一直趕路,算下來,要走上四個小時;
一般人哪有那麼好的體力,一刻不停的趕上四個小時的路,大都是走一走,歇一歇;
曾經有一位縣裡的領導,想去葉家村考察一下,結果早上八點多出發,一直到下午四點多鐘,還沒趕到村裡,最後不得不半途而返,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哪位領導,自討苦吃,要去葉家村視察。
其實論起來,葉家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不比山外面的差,不過所有人對葉家村都有一些誤解,他們都覺得葉家村特別窮,窮的要死!
為什麼大家對葉家村有這麼深的誤解呢,這要從葉家村的形象代言人老村長,葉來才說起;
鎮上開會,別的村的代言人村長、村支書,幾乎清一色,全穿著一身整齊的中山裝,很多人口袋裡面,還插著一支鋼筆,很有一股幹部派頭;
葉來才就沒那麼多講究了,他穿著深藍色衣褲,衣服跟褲子上,打著大大小小20多個補丁,他這套衣服,差不多穿了七八年;
每次開會,他穿的都是這套衣服,雖然這年頭講究艱苦樸素,但是大家覺得葉有才同志也太過艱苦樸素了,他們這些村長、村支書,那都是一家之主,一村之長,走到哪,都是響噹噹的人物,穿這樣的衣服也不嫌寒磣!
有關係好的,問葉有才,咋穿的這麼磕磣,家裡的布票都用哪裡去了?這麼多年沒換一身新衣裳?
葉村長就跟他們倒苦水,他家有三個兒子,一個兒子(老二家),給他生了七八個孫子孫女,這些孩子迎風就長,又淘氣的很,布料根本不夠用的,他老兩口要是不補貼孩子,他家的孫子孫女就得光屁股……
葉村長一邊說,一邊唉聲嘆氣,旁人也不好多問,大多數人是同情他的,這年頭家裡娃多,家庭負擔重,大人就要受累,當然也有一些人,羨慕葉老頭孫兒多;
不過,無論是誰,對葉家村都有一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窮」,村長都窮成這樣,普通的村民,還不知道窮成啥德行呢!
葉家村到底窮不窮?說實話:挺窮的;
葉家村大多數人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頓飽飯,經常餓肚子,不過比起山外一些村子,葉家村算不上最窮的。
這年頭,家家戶戶都窮,但是這人呀,有一種劣根性,這家裡面越是窮,越是愛面子,有一種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說的就是他們;
這家裡哪怕吃的上頓沒下頓,那在外面,也要撐住臉面,不能慫!
如果村裡人要是問,午飯吃啥了?
這時候大聲告訴大家:俺家也沒吃啥好東西,中午家裡包了餃子,韭菜雞蛋餡的!
然後引來一眾羨慕妒忌的視線,實際上,家裡中午吃的是,紅薯湯配著鹹菜疙瘩。
像這樣的回答,葉小六就聽過很多次,當時她還感嘆,村裡人的生活水平不錯呀!
今天吃麵條,明天吃餃子,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頓肉,看來大家的生活水平遠比她知道的要強。
然後葉媽媽告訴她,不要相信他們,這些人十有七八都是在吹牛。
葉小六好奇的問到「那他們為什麼不說實話,非要騙人呢?」
「還能為了什麼?這樣說,自家有面子,別人聽了羨慕;
最關鍵的是,孩子說親的時候,那好處就大了,家裡的小子娶媳婦的時候,姑娘家那邊一打聽,這家人頓吃麵條,餃子,這親事就好辦了;
如果這家人天天對外說,家裡窮,一家子天天喝稀粥,頓頓吃不飽飯,這樣的名聲傳出去的話,家裡的小子,想要娶個媳婦,就比較艱難了。」
居然還有這樣的操作,長見識了,葉小六問道「那他們這樣騙人,新媳婦一進門不就知道了嗎?」感覺這樣,跟騙婚沒什麼兩樣。
結婚前,說好的,家裡頓頓吃餃子,面條;
結婚後,就連紅薯湯,都吃不飽;
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這事情,要是擱在葉小六身上,她肯定會收拾包裹,一刻都不耽擱的回家。
葉媽媽摸著閨女的頭,無奈地說道「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的很,莊戶人家條件也就那樣,哪有人家頓頓吃麵條、吃餃子的;
哪怕是解放前,地主老財也沒這樣過日子的,人家姑娘家早就心裡有數,不過是圖面子上好看罷了;
所有人心裡都門兒清,那些人天天吹噓家裡吃餃子,面條的,就連三歲孩子都哄不住,沒想到到把你唬住了。」葉媽媽十分無奈的嘆了口氣,搖搖頭,唉……他們家閨女,太好騙了,別人說啥,她都信。
葉小六原本以為,葉家村的村民,他們生活在一個封閉的小山村,大多數人不識字,跟外界接觸不多,沒城裡人那些花花腸子,村民們都是樸實的,樸素的,全都是憨厚老實人……
結果,現實教她做人,人家也是很有生活智慧的,演技比起城裡人,也毫不遜色。
葉家村的村長:葉有才;
在當下,人人都吹噓自家生活水平好的清流當中,他就像一股泥石流,見天的在外哭窮,一套衣服,穿了八年,身上的補丁20多個;
葉小六家有雜貨鋪,家裡面不缺布料,不缺米面糧油,他們家條件好了,兩邊的長輩,葉小六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伯伯,小舅舅,姨媽,全都受惠;
尤其是葉小六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四位老人,一年四季,每季兩套衣裳,每人一年八套,全都是葉小六親手做的,另外,時常有米面糧油孝敬。
所以說,葉村長根本不缺衣服穿,家裡的米面,也足夠他們老兩口吃的,論起生活條件,在青山鎮這一片地界,老爺子家的生活水平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不過老爺子是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知道家裡的生活條件越好,越是不能在外面露富,因為大多數人都仇富;
孫女給他做的新衣服,他從不穿出來顯擺,他把新衣服穿在裡邊,外面再套上一層舊衣罩起來;
他不但自己這樣,家裡的老婆子,大兒子一家,小兒子一家,所有人都被他要求這樣穿,老爺子是一家之主,他的話沒人敢不聽,所以葉家人,在外面穿的都還挺樸素的,很少見到穿新衣服,這是因為他們的新衣服穿舊了之後,才敢穿出來。
葉家村留給人的印象,就是窮,地方偏僻,第一批知青,革委會的副主任根本就沒考慮葉家村;
葉村長也跟著大家一塊表示,歡迎城裡的知青去他們村,最後五支知青隊去了幾個大村,去他們村一個都沒有,葉村長一臉遺憾,實際上心情很好;
這群城裡的娃娃,一看細胳膊細腿,他就不樂意帶這些人回村,因為這群娃子,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
村裡人挑水,挑肥,一旦子有兩三百斤,這些娃子,估計兩個人都挑不起兩三百斤的擔子;
至於說給城裡娃分一些輕快活,老村長想說他們村裡的輕快活都有主了,村裡輕快的一些活計,都被分給了村裡的老人跟孩童,村裡上工的村民,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十來歲大的孩子,還有大著肚子的小媳婦,這些人根本幹不了重活;
其餘的,無論男女,就沒輕鬆的活;
這些知青,小的十七八歲,大的二十多,總不能為了照顧他們,把村裡的老人、孩子、孕婦的輕快活,讓給他們吧?
事情肯定不能這麼幹,所以說,如果這些知青分到葉家村,那肯定是干重活的,老村長為人公正,送禮,講人情在他這裡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