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黑山老妖要修道》第23章
第029章

  如何在一個咨詢極其不發達、沒有包郵區、沒有人肉搜索,也沒有dna鑒定的時代尋找一個已經消失了二十幾年的老人家。

  而且這個人山陽澤還沒見過。

  當然宮裡有他的畫像,可是按照古代那種不知道是什麼流派的畫法,舉著畫像對著事主,連找茬兒這個遊戲都不能玩,因為這明顯就是兩個人。

  張三豐還是道家高人,雖然他那一派是丹修,可是並不是說他的符菉就用的不好。想想山陽澤,他修道的時間不超過十五年,但是畫的符菉已經能讓龍虎山的天師看不出來他們一家都不是人了。張三豐修了兩百多年道,簡直就是作弊。

  所以他不管是已經化作枯骨,還是正在閉關,必定也是掩飾好了自己行蹤,用一般的道法是找不到的。

  不過這個不用怕,老妖怪還會用妖法來著。

  臨走之前,山陽澤出了個初步的計劃,去宮裡見了皇帝,三方會面開了個小會。

  哪三方呢?

  出資人/委託人:皇帝以及他的代表,用來監工的老太監。

  合夥人/股東:萬貴妃以及她的心腹小太監。

  跑腿的……嗯,行動者:山陽澤。

  先不說別的,會還沒開始的時候,山陽澤就發現老太監有點看不慣萬貴妃來著,而且這看不慣已經到了不怎麼多加掩飾的地步。

  想想也是,據說這位老太監當年是太后身邊的人,太后不喜歡萬貴妃,他想必也對萬貴妃沒什麼好感了。

  要說太后不喜歡萬貴妃,山陽澤也能理解,畢竟不是每個母親都能接受兒媳婦跟自己一樣大的,或者比自己還大……

  閒話少說,御書房的秘密會議正式開始了。

  皇帝其實也算是個好老闆來著,因為他半點信息都沒隱瞞,兜底的話全說了。

  原來當年明太宗朱棣遍尋張三豐而不得,無奈之下想了個主意,大修武當山。從永樂十年開始,著二十餘萬軍民,一直修到了永樂二十一年,雖然在山上修建築是要比平地上難上許多,不過這規模已經要趕上修皇宮了。

  一開始朱棣的想法還是:看,我幫你修了武當山,你怎麼也得出來感謝一下吧,誰知道修了兩座大殿,張三豐壓根沒出現。於是修著修著就變味兒了。朱棣打著修繕的旗號,把武當山上上下下所有的道觀,山洞,翻了個遍,想著就算找不到張三豐,長生不老的線索總能找到一兩個吧。只是不僅張三豐沒找到,線索也一個沒有。

  最後朱棣還是使用威逼利誘其好友的法子從張三豐那裡得了手札一卷,不過似乎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那東西呢?”山陽澤問道。

  朱見深搖了搖頭,道:“不知道,後來就不知所蹤了,也有可能是跟著太宗皇帝陪葬了。”

  山陽澤眼睛眨了幾下,努力嚥下了“要去他陵墓裡找一找嗎?”這個提議。

  不過由於頭緒不多,最終的決定還是要先從武當山來一遍,說不定張三豐放鬆警惕又回去過呢。畢竟太宗皇帝都已經死了五十年了,後面幾位皇帝的政權都不怎麼穩固,還搞出來被俘虜這種事情,都沒什麼閒工夫去管長成不老了。

  從京城出發,一行五人喬裝打扮,山陽澤和山懷書是少爺,老太監年紀雖然大了,不過身體很是硬朗,扮作管家,兩個錦衣衛就是家丁,打著外出旅遊,尋訪道教名山的旗號,一路往南,不出半月就到了武當山所在的均州。

  均州也就是現在的丹江口市,這地方是個風水寶地,山前有水,還是活水,更妙的是這裡是幾條江流的匯聚之所,張三豐選了這麼個地方建派,眼光好的很。

  幾人在武當山下的鎮子上找了客棧,稍稍洗漱一下,想著先打聽打聽消息再做計劃。

  別說,山陽澤這一行人還是挺像出來遊玩的世家公子的,其中最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只黑狗了,畢竟帶狗出門的著實不多。不過要是再提個鳥籠子什麼的,就更像了。

  幾人剛出了客棧大門,立即就有個三四十歲的漢子上前,道:“少爺可是要游武當山?我家世代住在此處,山上熟的很,七十二峰、三十六巖、還有二十四澗,以及各處洞穴、潭水、泉水等等都能帶您去看看。”說著這漢子聲音略低了低,故作神秘道:“還有真武大仙飛昇處,以及張真人坐化處,這地方隱秘的很,別人我一般不告訴他。”

  聽到最後一句話,山陽澤差點沒笑出聲來,這話太耳熟了,完全是標準的野導遊套路啊。

  不過山陽澤不用說什麼,他現在扮演的是少爺,少爺自然是只用聽的,跟嚮導接洽什麼的,有管家。

  老太監聽到張真人坐化,眼睛裡立即有了神采,他道:“你說的倒是不錯,不過今日已經到了下午,怕是看不了什麼了。”

  那中年漢子笑道:“老人家,這武當山別說一天了,真要細細遊玩起來,一旬都不夠的。若是您真的想上山,不如先好好準備些食物和水,明早我帶您上山。山上還能看日出,據說當年就有道人因為看日出有所感悟,飛昇了。”

  聽中年漢子這麼一說,老太監也覺得自己有點著急了,略略定了定心神,問道:“山上可有住的地方?”

  “幾處道觀倒是都能接待遊客,能吃能住,而且現在才剛開春,遊客不多的,不過若是想去尋訪道家足跡,怕是要準備些器具,露宿山頭了。”

  老太監點頭,山陽澤道:“這個不錯,就他了。”

  老太監急忙笑笑,從袖口裡取出小半貫銅錢來,遞給中年漢子,“我家少爺看中你了,這便是定金了。明早辰時初刻,你來這客棧門口,我們上山。”

  中年漢子笑的有點諂媚,看了看那貫銅錢,少說也有兩百,而且提前給定錢的,可從來沒他們這麼爽快的,於是他有提點了兩句:“幾位要是上山,最好在鎮上租個騾子背行李,山路不好走,有個牲口能省好大力氣。”

  趁著這半天功夫,幾人在鎮上買了乾糧還有水,以及被懷書鄙視過好幾次,幾乎是拿鹽醃出來的醬牛肉。好好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幾人跟著中年漢子上山了。

  這漢子一開始帶他們走的是早年朱棣大修武當山是建的路,這路是運送建材上山的主要道路,因此修的寬寬大大,走起來也很是方便。

  他手裡拿著一副手繪的地圖,指點著跟山陽澤道:“太和宮、玉虛宮還有南巖,還有這幾處是必去的。我先帶幾位遊覽一番,若是還想去什麼地方,我們再商量?”

  山陽澤拿了他手上地圖仔細看了一遍,覺得張三豐葬在武當山的可能不太大。

  沒錯,是葬。

  皇帝剛說要尋訪張三豐的時候,山陽澤起了一卦,算卦這個手段,其實也能自起一行了,山陽澤是個道士,專長不是這個,所以對於算卦他也是一知半解。不過算了兩次,都是說此人已死,有事燒紙。

  至於飛昇上天,山陽澤覺得也不大可能,畢竟飛昇是要有雷劫的,參考剛來時候那場把黑山幾乎劈廢了的雷劫,山陽澤覺得張三豐這麼悄無聲息的消失了二十多年,只能死了。

  不過武當山這個地方,雖說是道教場所,可是每年來尋仙的人不計其數,雖然不至於到人擠人的地步,但是仔細看看嚮導手裡的地圖,大大小小的景點幾乎標滿了整個武當山。

  又要拿葬經出來說事兒了。

  葬著,藏也。這個藏的含義太多了,不僅僅是要隔絕天日不見生人,連被人踩一下也是不行的。總之若是把人埋在一個有可能會被踩兩腳的地方,沒有大仇做不出來,所以武當山不太可能是張三豐埋骨之處。

  既然這樣,他們上山來主要就是要看看能不能找到幾處張三豐的遺跡,或者他用過的東西,再拿這個來占卜,找到張三豐的機會就大了許多。

  幾天的時間,一行人馬不停蹄將武當山逛了個遍,累的那中年漢子都想學狗一樣吐舌頭喘氣了,但是更過分的是,少爺家裡的狗都沒累成狗樣!一路各種撲麻雀,從山腳撲到山頂,從玉虛宮撲倒太和宮,它就沒停過。

  還有少爺家裡的管家,看著都駝背了,爬山比他都溜,半人多高的石階,他一抬腿就上去了。少爺家裡的弟弟,看著柔柔弱弱的,臉白的都沒什麼血色,也一樣很是凶殘,一路爬到山頂連氣都不喘一下。

  至於少爺家裡的驢,那就更不用說了,上山的時候背著食物水,還有鋪蓋卷,五個人的東西,全在它背上。中年漢子都想說驢不是這麼用的,不過看著那驢還有精神跟黑狗賽跑,他默默的把一肚子的話又嚥回去了。

  七天的時間逛完武當山,這嚮導覺得雖然得了不少賞錢,不過覺得自己大概要歇上半個月才有勇氣繼續第二單生意了。

  客棧裡,五個人都坐在山陽澤的房間裡,看著桌上一堆的東西。

  從傳說中的張真人飛昇處取的石頭,號稱是張真人穿過的衣服上偷偷扯下來的一塊布,還有碗上敲下來的瓷片,椅子上削下來的木頭,張真人親手打的井裡取出來的水……

  大致數一數,不下七八十種。

  幾人的眼神都看著山陽澤。

  老太監自然也是知道山陽澤能通過物品,血肉等物尋找事主的豐功偉績,畢竟當初那兩條子孫根就是從他手上出去的。

  老太監道:“山道長辛苦了。老奴年老體衰,先回房休息了。”

  錦衣衛:“我們身上陽氣太盛,怕打擾道長施法,也就先走了。”

  懷書:“我帶他們兩個去逛逛?”

  眾人一起走了個乾淨,山陽澤看著桌上奇奇怪怪的一大堆東西,心道:不帶這麼折騰妖怪的。

  不過還好,郭前從黑山精華里飄了出來,道:“我陪著大王。”說著他飄到山陽澤對面坐下,道:“我倒是也會些占卜之法,又是純陰之身,找起死人來想必能……”

  沒等他把話說完,山陽澤就道:“好!好!”大手一撥,小半堆東西就到了郭前面前。

  要不怎麼說搭配起來幹活不累,還事半功倍呢,山陽澤剛算了七個,就聽見郭前那邊一聲驚呼,道:“好像找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