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黑山老妖要修道》第71章
第093章

  皇帝現在的狀態已經脫離的興奮的級別,直接飆升到了亢奮。在山陽澤剛剛表示了不知道該怎麼進去秦始皇陵之後,皇帝便道:“朕以為,進去一共三條路。”

  早先山陽澤想的是找個合適的地方硬挖下去,聽皇帝說還有路,還是三條。於是山陽澤也來了興致,道:“願聽其詳。”

  但是皇帝買了個關子,先問了個問題:“天師可知當年秦陵修建了多少年?話費多少銀兩?一共用了多少工匠?”

  這個山陽澤倒是知道一二的,不過跟皇帝說話,為了雙方著想,還是稍稍謙虛一點的好,於是他沒說話,臉上的求知慾很是濃厚。

  要說他們三人是圍著小圓桌坐的,當然這桌子對皇帝的御書房來說是比較小的,但是實際上跟一般人家吃飯用的圓桌相比,也小不了一兩圈,而且理論上有不能跟皇帝並排坐,所以其實是三人各佔一角,皇帝現在跟山陽澤聊的興頭正濃,自然是看不見督主了。

  督主跟山陽澤相處也有段時日了,而且多半都是關乎生死的大事件,所以對他的性格也算瞭解一二,看見他臉上的表情如此淺顯直白易懂,不由得翻了個白眼,心說那個可是皇帝,你丫糊弄他,小心陰溝裡翻船。

  是的,督主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在心裡稱呼/吐槽山陽澤的時候,已經從“你”過渡到了“你丫”,話說到底是什麼時候呢,究竟為了什麼呢?

  督主覺得自己有點跑神,急忙正襟危坐,又將思緒拉了回來,只聽見皇帝很是開心的教導山陽澤:“秦陵修建三十九年,用了七十二萬匠人,最多時的工匠多達八十萬餘人,每年國庫收入至少三分之一都用來修陵了。”說到這兒,皇帝歎了口氣,道:“勞民傷財啊。”

  山陽澤心說這還是個好皇帝,便聽皇帝又道:“七八十萬人修的陵墓,深入地底怕是有二十餘丈了,雖然據史書記載,最後並未修完,但是這陵墓也絕對不是你們幾個能挖開的。”

  聞言,督主看了山陽澤一眼,心說你早先那個計劃真夠簡單的。

  山陽澤附和道:“陛下說的極是。”

  督主沒忍住又瞪了他一眼。

  皇帝歎道:“可惜秦陵地面上的建築已經被項羽悉數毀盡,否則對著位置直接挖下去也未嘗不可。不過既然不能直接挖下去,那就要找路了。”

  皇帝站起身來,督主剛想跟著一起過去,就見皇帝擺擺手意思是不用他,然後從書桌的夾層裡取了一疊紙出來,山陽澤倒是平平靜靜一直坐的,平白又挨了督主幾個白眼。

  皇帝將東西往桌上一攤,山陽澤頓時對皇帝的佩服又上了一個台階,皇帝做功課了,做筆記了,紙上整整齊齊寫著秦陵的各種傳說,後面還有出處,比方:史記•高祖本紀之類的。

  皇帝拿著紙,道:“三條路,史記中說秦陵`穿三泉',這就說明秦陵裡是有水的,這就是第一條路了,從水路進去。”

  山陽澤搖了搖頭,皇帝道:“你說。”

  “帝陵是必定要做防水工程的,秦陵有七八十萬匠人,雖穿三泉,但是若是從水路進去,也必定會被牆壁擋住,還會是堅硬防水的牆壁。”

  督主看了看這個又看了看那個,心說難道你們不考慮一下走水路怎麼呼吸麼?

  皇帝笑道:“地宮裡是必定有活水的,朕說的,就是這個開口的活水。”不過隨即皇帝臉上稍稍暗淡了一些,道:“按說秦陵規模宏大,這口活水井也必定很寬,不過一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中途被卡在裡面,求生無門……”

  督主打了個寒顫,似乎覺得這就是自己的下一次死法了……

  山陽澤聽了個明白,想起去乾陵的經過,中殿裡的確有口泉水,況且長安城附近不少地下水,這麼一說倒是真能試試,於是山陽澤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皇帝看已經講明白了一個,臉上帶著為人師表的喜悅,又道:“第二條路嘛……史記裡說秦陵以水銀為河海,朕查了史書記載,當時產水銀的地方是在巴蜀之地,從巴蜀運上幾十萬斤水銀去秦陵……這東西聞之喪命,必定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運送,所以朕找了各方記載,在一段野史中看見,說是驪山北坡一處地方,除了石榴樹,別的樹木花草一概不長。”

  山陽澤已然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雖然心裡滿是臥槽!石榴樹這東西,吸收了水銀長的才好啊,如果是秦始皇的話,專門找了一條暗河,甚至說是挖了一條暗河來運送水銀也不是不可能的。不過一路從四川挖穿秦嶺什麼的,似乎工作量太大了一些。

  “但是這條路,入陵墓的那一端是肯定堵死了的。”皇帝道,“至於這第三條路……”皇帝又賣起了關子。直到督主也閃著大眼睛一臉期待了,皇帝才笑道:“這第三條路按說應該是最好找的。”

  “你們看。”皇帝抽了一張紙出來,“秦陵一面臨山,三面環水。我要說的就是這一條水道。”皇帝指著圖上道:“皇陵必定要做防水和排水,這麼大的陵墓,穿三泉,這三泉原本的出口被堵了,或者說地宮裡湧出的活水總要有個排出地宮的地方,但是排水通道設在哪裡才能不引人注意呢?”

  “自然是要修在水裡了。”督主一本正經,搶先於山陽澤道。

  皇帝欣慰的看了督主一眼,很是滿意,道:“所以這河裡必有蹊蹺。”他指著圖上說:“秦陵南面是驪山,東西北三側環水,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排水究竟修在哪裡了?陵園東側的水是自驪山流出的溫泉,陵園西南側則是修了大壩之後形成的新水道,最後兩水都流入渭水之中。”

  山陽澤道:“若是按照常理推斷,自然是修了大壩之後形成的水道更為可疑,只是這大壩年年需要修整,況且子孫後代之事難說,依我看,還是早先從驪山流出來的這道溫泉更有可能,至於後來人工修建而成的水道,一來掩人耳目之用,二來也形成個三面環水一面背山的上好格局。”

  皇帝點頭,“朕也是這麼想的。相傳秦陵東側有一深潭,名喚魚池水,曾有一名修陵的匠人從此處逃脫。七八十萬人,最後封於墓穴的怕是也不下二三十萬了,只逃脫一個……”皇帝說著搖了搖頭,“只是此事記載於話本當中,真假已不可辨。”

  山陽澤看著皇帝畫的秦陵假想圖,道:“若是這樣,不如先去陵墓兩側水道查看,若是沒什麼發現,再去驪山查探暗河溫泉,若是還不行……便從驪山上拿處長滿石榴樹的地方開挖便是,下面總是有暗河的。”

  “不過……”皇帝很是憂愁,道:“九鼎雖沒人見過真貌,不過若是山石所鑄,必定是體積巨大,這水道進去倒是容易,可是拉著這些東西,怎麼出來呢?”

  一句話說的三人都歎了口氣,山陽澤道:“先找到再說,道門中有搬山之法,想必總是能運出來的。”

  皇帝一聽,立刻用龍爪拍了拍山陽澤的肩膀以示獎勵,臉上飛起兩團紅霧,道:“史書記載秦陵以東海人魚膏為燈油,燃之千年不滅,還有十二銅人等物……”皇帝說到這兒衝著山陽澤動了動眉毛,一個你懂得的眼神。

  山陽澤面色如常,嚴肅道:“陛下放心,若是真能找到此物,一定帶出來。”給陛下當紀念品……

  三人就怎麼下墓,怎麼掩人耳目討論了將近兩個時辰,小太監進來送了三次水兩次點心,皇帝這才意猶未盡站起身來,展了展腰道:“誰都知道在哪兒,但是挖不開的秦陵啊……今日便到此吧,朕也乏了,你兩人回去各自休息,待明日再說。”

  山陽澤看看外面天色,看著已經是夕陽西下,便和督主出了御書房,只是出了御書房之後,外面等這個熟人,萬貴妃身邊接替督主的大太監。這太監上來行了個禮,道:“娘娘這幾日夜不能寐,總感宮中陰風四起,想請天師去瞧瞧。”

  督主聽見這話,撇給山陽澤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道:“既然如此,我便先走了。”

  大太監手一伸,道:“天師,請吧。”

  依舊是熟悉的永寧宮。天氣寒冷,不過這裡燒的是上好的銀絲碳,香爐裡點的是各地進獻的熏香,一進來就是熱熱的香風鋪面,跟以前似乎沒什麼差距。

  不過人不太一樣了,山陽澤記得他去年冬天來的時候,萬貴妃很是倨傲,在殿裡擺了很大的排場才出來,給了不小的下馬威,這一次,她倒是拉著小太子等著山陽澤了。

  萬貴妃一見山陽澤臉上就顯出隱約的驚訝來,緩緩道:“山天師果真修道有方,前後奔波了這麼許久,連他臉上都有風霜之色了,天師一如當日。”

  山陽澤不好意思笑了笑,跟萬貴妃還有太子見了禮,心裡想的卻是,如果讓你見了我家郭前,那麼聊天可能會變成這樣:

  萬貴妃:你用什麼擦臉?

  郭前:咳,這個啊,死了就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