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壇大神是隻喵》第74章
  第74章

  楚銘寫文一向以後來發展出乎讀者所料,因此被讀者大批量寄刀片而著稱。但這篇文,楚銘從標題上,就把第一部分劇透完了。

  題目是大漢,那第一部分最終勝利者肯定是大漢。那麼起義軍中,最後國號為「漢」即為勝利者。

  但楚銘就算已經劇透,但劇情在精彩程度上,絲毫不遜色於之前兩篇文。

  或者說,比之前兩篇文看著更讓讀者投入。

  這是另一個時空中發生過的真實的歷史。而歷史,向來比人所編造的小說更加精彩。

  楚銘在開篇就點了兩個少年郎,這筆法一看就知道,這兩人肯定是第一部分主角。

  當所有人都以為,主角應該是項羽的時候,項羽跟隨叔父起義,旗幟卻是「楚」。

  讀者們有點慌。

  這旗幟一打出來,就表明這是個失敗者了啊。

  那麼,勝利者是目前還沒有什麼閃光點,讓讀者看了之後覺得完全粉不上的痞子?

  項羽是什麼人?他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妥妥的名門之後;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家四勢「兵形勢」代表人物,後世認定的軍事家;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歷史長河中,許多文人哀悼的悲劇英雄,真正的大英雄。

  在楚銘那個世界,有無數人思及項羽一生,哀嘆不已,並且有不少傳世的詩歌描繪這一位大英雄。

  那麼在這個世界,項羽的人設更圈粉也理所當然。

  相比之下,劉邦的人設就太遜色了。

  楚銘描繪項羽的外貌,雖然長得很壯實,但形容多用讚美之詞,別人看其相貌,也說此人很不一般。

  再反觀劉邦,額頭高高隆起,鬍鬚和鬢角很美(?),大腿上還有十二顆黑痣……

  女性讀者簡直要掀桌了,這特麼什麼鬼?

  再來項羽雖然在早年學習之時,學劍學了一段時間不學了,學兵法學了一段時間又不學了。但是眾人對其的評價,還是力能扛鼎,才起驚人。

  而劉邦呢?他出身農家卻不事生產,整日無所事事就知道做白日夢。讀者們看到劉邦大搖大擺的去呂公家吃霸王餐,呂公居然還覺得此人很不錯,把女兒嫁給了他……

  女讀者哭了,男讀者更哭了。

  老婆是這麼好娶的嗎?他們現在去別人家吃霸王餐還來不來得及?

  而且,劉邦起兵的時候,已經四十八歲了……

  四十八歲,在現代開始創業,都要說一句起步太晚,何況是古代?古代的平均壽命才多少?

  而且這可不是創業,而是從零開始打天下。

  人重耳雖然七十多歲才當國王,那也是他本來就是晉國公子,只要條件成熟,繼承王位順理成章。

  而劉邦這是打天下,打天下還那麼累……

  讀者們表示真的很慌。

  也有讀者說,虎王陛下之前說過了,這本小說著重的不是人,而是「歷史」。所以會不會這大漢的開國皇帝其實不是劉邦,而是劉邦的兒子?

  他老婆呂雉不是長得很漂亮嗎?兒子肯定會繼承呂雉的基因,是個小帥哥呢。

  樓下讀者紛紛點贊,表示這個可以有。

  楚銘看到這些留言都快笑哭了。

  前兩本小說是真的大眾流派的通俗小說,即有一個主角從頭到尾貫穿主線。

  但這本小說就更接近「文學」範疇了。

  它的主線不是人,而是事,是在這個時代發生的時。所以雖然他也有連接主線的「主角」,但主角並不是一直都有出場。

  這是一本群角戲。

  說實話,楚銘寫的很忐忑。

  如果沒有大禮包送過來的資料讓他琢磨人物,他自己光憑記憶動筆,就算要動筆,他也不會採取這種方式。

  楚銘會像之前一樣,選一個主角,然後只寫主角身邊的事。其他的劇情就一筆略過。

  這樣寫要輕鬆許多,也不擔心出錯。

  所以楚銘最開始就想寫個漢高祖,寫個漢武帝就得了。

  但是現在他卻採用的歷史演義小說的寫法。

  這種寫法,是在死皮賴臉拜師上曰之後,師徒二人共同商量出來的。

  上曰看了楚銘的人設和粗綱之後,覺得寫人物小說實在是太浪費這個人設和大綱了。明明已經有了歷史演義小說的底子,卻偏偏只砍一小部分來寫,上曰說自己會被逼瘋。

  楚銘當時很沒自信,他覺得這對他太高難度了。

  上曰冷笑,這就是提升自己的時候,就是有困難,才有寫。等你這一本寫出來了,就沒人會再說你是憑著肖總才出名的了。

  楚銘糾結了一陣子,還是採納了上曰的建議。

  在這個時代,蕭何、張良、韓信等等許多人物,都是楚銘熟知的典故,千百年來一直鮮明的活在人們的記憶中。

  劉邦的確可能沒什麼圈粉的地方,但他手下男神扎堆,楚銘就對張良敬佩的五體投地,對於這個才華橫溢又懂進退識時務,最後是漢朝建立之後下場難得比較好的人之一的人十分佩服。

  這些人,如果只是一筆帶過,甚至只出現一個名字,楚銘也覺得,有點難以忍受。

  他想把每個人都寫下來,就像是歷史演義小說中那樣,即使有一條主線,但每一個陣營的人物,都是那麼鮮活。

  歷史,是人的歷史。正是這群精彩的人,才造就了這一段精彩的歷史。

  不過如果按照這個寫法,楚銘估計就不是三卷,而是拆成三本了。

  這個看編輯衡量,楚銘只負責寫。

  網上上千萬的小說也不是沒有。

  楚銘寫了好幾萬字,劉邦還只是這段精彩歷史中的配角。雖然最開始沒有明寫劉邦是這一部分的主角,但楚銘心裡是這麼想的。之前寫文的慣性,讓他很擔心在主角不出場的情況下,讀者們會不會不滿意。

  結果下面的讀者看得津津有味,討論的也不是主角如何而是勝利者如何,十分能接受這種歷史演義類小說的形式。

  甚至他們還有心情討論最後勝利者的臉好不好看……

  上曰知道之後,狠狠的嘲笑了楚銘一番。

  一看楚銘就是沒在古代歷史小說類別淘過文看。這種近文學嚴肅類模仿真正歷史的小說並不少見,甚至是熱門之一。

  只是寫得好的不容易,所以寫這種小說的多是直接寫古代歷史上的人物,「戲說XX」而已。

  楚銘尷尬臉。

  他怕寫文的時候被其他人影響,所以在寫文之前,一般不看同類型的小說。而且長時間趴在電腦旁碼字實在是讓他有點難受。所以他都是買回來一大堆紙質書,趴在貓窩裡慢慢翻。

  人坐久了會得頸椎病腰椎病,但是貓不會啊,想怎麼趴就怎麼趴。

  對貓而言,窩在貓爬架上看書顯然比蹲在電腦旁看小說來得更輕鬆。

  所以楚銘對網絡小說的見解還是從穿越前帶過來的。那時候文學類小說和網絡小說還是有一定分界線的。這種類型的小說一般都是直接出版。

  寫了這麼多年的文,楚銘也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網絡小說有誤會。不過雖然他已經很努力的接受現在的環境,總還是有不合時宜,讓他看起來像只土貓子的地方。

  哦,他本來就是土貓。

  不過既然讀者覺得感覺還不錯,楚銘的心就放下來大半,寫文也更順暢一些了。

  其實只要習慣了這種風格,後面寫起來也並不是特別卡。

  畢竟楚銘已經梳理了人物和大綱,只要挨著劇情寫就成。只是對文筆的要求很大,楚銘在寫小說之餘,要不斷的充電。

  這充電不是看別人的小說,而是啃古文。

  雖然歷史不同,但是古文的發展是一樣的,歷史的規律性也差不多。楚銘天天看古文看詩詞,漸漸的自己的文筆也有了很大提高。

  不知這樣,楚銘補了很多這個世界的典故和知識之後,在寫文的時候,就更「通俗」一些。能用這個世界的典故和成語去解釋他那個世界的典故。

  楚銘之前之所以寫得那麼卡,就是因為古代小說中,需要有許多典故。而那個世界的典故,在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比如楚銘用一個從歷史典故中出現的成語,但這個世界這段歷史並不存在,那讀者肯定就一頭霧水。

  寫現代小說中楚銘只要不去用成語用典就成了,但這本小說,就算楚銘不想寫,文人也會說。

  也還好這段歷史和這個世界的歷史分岔時間並不長,不至於讓楚銘太為難。

  但之後歷史的小說,就會出現很多這種問題了。

  因此楚銘要繼續寫歷史小說,只能按照時間,從古至今的寫。

  不然那些人張口來一句杯弓蛇影,讀者們腦袋上一堆問號,這文就沒法看了。

  大三的時候,楚銘的同學們都在考慮自己是考研還是工作,基本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就開始忙碌了。

  楚銘則在忙碌的沉浸在古文的海洋中,給自己充電。

  人都有惰性。以前沒礙著自己的事,就不會主動去瞭解這個世界的歷史,探尋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世界不同的地方。

  所以楚銘一直有格格不入之感也理所當然。

  當他開始看這個世界的歷史,看這個世界強大的華國的過往,楚銘逐漸從中找到了民族認同感。

  即使歷史不同,即使現狀不同,但華國還是那個華國,華夏民族還是那個華夏民族。

  和他楚銘,同根同源。

  許多讓他曾經覺得怪異的地方,在知道歷史之後,他從「怎麼還能這樣」,變成了「原來是這樣。」

  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根。有歷史,才有底氣。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知道了——就像是楚銘之前那樣,那麼他永遠是個旁觀者,永遠是個外來者,永遠找不到安定感。

  就算是大字不識的文盲,也會從別人口中、從講書人的口中、是從上一輩的人口中,得知「歷史」。

  那「歷史」可能只是村子的歷史,甚至只是自己祖上的歷史,但這些歷史,也是歷史,是華國大歷史的一部分。

  他們都會說,自古以來,他們都會說,在XX朝的時候。

  他們可能不知道朝代順序,但是他們知道,漢朝時咱們,唐朝也是咱們,明朝清朝都是咱們。

  這都是咱們華國。

  楚銘知道了歷史,也終於有了這種感受。

  這都是咱們華國。

  他不會在聽到別人說某某事件的時候,心中立刻起了牴觸心理,「歷史不是這樣的」,「和我認知的不一樣」。

  「早知道就早點看這些了。」本來並非歷史專業,甚至並非文科生的楚銘當然不會在穿越了之後專門去翻這個世界的歷史書。

  他就算變成人,也只是熟悉現在這個社會的常識而已。

  早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居然能在知道這個世界的歷史,並且產生認同之後,就改變許多。楚銘早早的就去看了。

  不過……

  「就算你那時候想看,也沒時間看吧。」肖晟道。

  他可是還記得,那時候楚銘剛開始寫文,每天掙扎於存稿和廢棄存稿之間,艱難的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而且他還是一隻貓,一隻用貓爪子摁鍵盤的貓,甚至那時候還沒有專門為他定製的九宮格貓咪專用鍵盤,他還是用人類的鍵盤碼字。

  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沒有時間看「工作」之外的書。甚至連網都很少上了。

  現在楚銘也養成了這個習慣。

  除了必要的時候,楚銘都不看電腦了。他寧願守著電視。因為電視屏幕大,他可以一邊看一邊滾。

  這大概……和貓咪共有的多動症有關係吧。

  讓一隻貓窩在電腦旁邊那麼久不動,實在是太為難貓了。

  。

  楚銘這篇文的劇情緩緩展開,讀者們漸漸欲罷不能,天天為了裡面的角色和裡面角色所做的事吵翻天。

  比如劉邦吃霸王餐到底好不好,呂公究竟是愛女兒還是坑女兒,項羽這不學那不學是恃才自傲還是就是這麼自信……他們在為文中角色的行為爭吵的時候,就表明他們已經接受了這個世界,甚至「弄混」了現實。

  楚銘很高興,現在他們就吵起來了,那以後還不吵翻天?

  真正的歷史,奇葩的事情特別多。

  一言不合殺人全家什麼的,那是再常見不過。

  還有些為了大意犧牲自己全家什麼的,以及為了自己「品行端正」去幫助敵人坑了自家人之類。

  比如現在還沒寫到的,鴻門宴中幫助劉邦的項伯。

  有詩道:霸上孤軍勢莫支,鴻門一劍事尤危。射陽不與留侯舊,楚漢興亡未可知。

  項伯因為曾受過張良的恩惠,私自洩露鴻門宴上項羽要殺劉邦的機密,並且相信了劉邦所謂忠誠之心,還幫助劉邦離開了咸陽。

  劉邦自鴻門宴順利脫身之後,項羽再沒機會殺掉劉邦。即使楚漢爭霸初期,項羽多有勝績。但劉邦穩固了大後方,收攏了一大批人才,最後漸漸反敗為勝,最後項羽自刎於烏江。

  雖然劉邦最後赦免了所有項氏族人,並且賜國姓,項伯也被封為射陽侯。但說實話,這對於項氏族人而言,大概不是獎賞,而是侮辱。

  項伯因為放過劉邦之事而受封,簡直相當於劉邦明明白白告訴世人,「要不是你,就沒有我劉邦今日,你們項家也不會敗」。

  項伯心中和項家心中煎熬,可想而知。

  在後世中,有人讚項伯高義,知恩圖報;有人恨項伯不懂大義,害了項家祖業。

  這爭吵持續了幾千年都沒吵出個好歹來,放到這篇文中,估計讀者之間的言論也會很精彩。

  楚銘很期待。

  看著讀者吵來吵去甚至要給他砸板磚寄刀片甚至還有一大群黑黑蜂擁而入指天罵地,楚銘覺得,寫這篇文的疲勞一掃而空啊。

  想像著網線另一端的人表情猙獰手指如飛,楚銘就一個字,「爽」。

  周陸本來還擔心楚銘被文下一些留言給刺激到,沒想到楚銘居然把它當做了娛樂。

  真不知道說楚銘心寬,還是心理變|態。

  反正這是正常人所做不到的。

  擔憂中得斷更並沒有出現,楚銘的存稿還有所增加。

  他終於可以出門放風了。

  正好蜘蛛俠的電影公映了,他還沒去看,正好這次補上。

  蜘蛛俠首映的時候,他這個原作者本來應該出場的。

  但是碰巧他期末考試周到了。

  對於華國的學生而言,大概天大地大都沒有考試重要性大。在聽到楚銘要期末考試之後,楚銘還沒說自己不去呢,包護就說了一句「好好考試別分心」,自己把電話掛了。

  其實楚銘很想讓包護給他請假來著,延後考試,這樣他還能多些複習時間。

  肖晟揉了揉楚銘的頭:「認真看書吧。」

  楚銘蔫噠噠的抱著書開始啃。

  又要寫文還要準備考試,實在是太難了。

  現在考試考完了,存稿也增加了,楚銘終於有心情出去玩了。

  摳門的楚銘一個電話打給包護,說要兩張電影票。

  包護一頭霧水,難道人滿為患買不到?

  楚銘:「買肯定是買得到了,我又不一定週末去看。但是既然我是原作者,看自己的電影,總能有免費票吧?」

  包護無語:「一張電影票而已。」

  楚銘:「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地位。」

  包護表示無法理解楚銘的邏輯,然後自己掏錢給他買了兩張票,把取票驗證碼發給了楚銘。

  買完之後,包護一個電話打到正在應酬的肖晟手機上。

  「肖晟啊,你時不時虐待楚銘了?怎麼把他養得那麼摳?」包護說完電影票的事之後,吐槽道。

  肖晟漫不盡心道:「他只是給你開個玩笑而已。只是兩張電影票而已,別那麼摳門。」

  包護:「……」

  所以是他摳了哦?包護覺得,自己弟弟能和肖晟成為好友,簡直是奇蹟。

  跟著眾人完全無法溝通!

  包護卻忘記了,以前無法和肖晟溝通,是因為肖晟冷冰冰的,除了工作之外,對什麼都似乎不關心。

  現在無法和肖晟溝通,是肖晟無條件溺愛護短卻無時無刻不在放閃光彈。

  這是完全不同的。

  不過他這個有妻有子的人都被肖晟閃瞎了眼,包佑那隻單身狗和他家狗卻和肖晟以及他家貓感情十分好,的確是奇蹟。

  或許是太遲鈍的緣故?

  肖晟飛快的結束了應酬,然後晚上陪楚銘去看電影。

  現在他們住在別墅裡,不如當時在學校隔壁那麼方便,臨近大商場,但開車也要不了多久。

  只是晚上有點堵車,所以得提早一點去。

  雖然電影已經放映了半個月,但熱度一直沒有衰減。

  即使是工作日的晚上,楚銘取票的時候發現,只有零零散散幾個觀影體驗不太好的位置空著,其他都賣出去了。

  楚銘很高興。

  他是拿的分成,雖然分的不多,但看的人越多,他分的也越多啊。

  包佑買的比較早,位置還算不錯,是倒數第二排的正中間。

  楚銘和肖晟去的時候,兩邊已經坐了人。

  肖晟有點不適應這種人擠人的地方。

  他平時看電影,都是包場。

  不過陪著楚銘看過幾次,現在他不會太過於糾結了。

  在看電影之前,周圍人都在嘰嘰喳喳說這話。楚銘旁邊是一群妹子組隊看電影,據說是一個同好群的。

  楚銘豎著耳朵好奇聽著,結果聽她們取名字是「寄刀片神教XX分社」。他不由自主的動了動身子,有點……

  不是尷尬,而是竊喜。

  哎喲,你知道你想寄刀片的人就坐在你旁邊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