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文壇大神是隻喵》第144章
第144章 番外十 文鼎公的電視劇

 有一天, 華視的人找到了楚銘,希望楚銘能作為主編劇, 帶領編劇組寫一個關於文鼎公的電視劇劇本, 作為華視下一步歷史劇的主打作品。

 關於文鼎公的電視劇很多,但華視認為戲說的成分太嚴重, 希望楚銘寫一個情情愛愛比較少的歷史正劇劇本。

 本來華視找到的編劇是更擅長歷史劇本的上曰,但上曰外出取材(……)去了,一直聯繫不上, 所以華視就找了楚銘。

 楚銘的歷史小說也很出名, 雖然是架空的。

 編劇小組的副總編劇是晉江文學社的社員,一位寫了多部文鼎公愛情小說的大妹子。那大妹子跟楚銘分享了許多正史野史中文鼎公的緋聞。

 楚銘表示,他現在看著史書, 覺得暉朝每個人都和文鼎公有一腿。

 當楚銘如此向著師兄抱怨的時候, 楚銘第一次看到師兄露出如此一言難盡的表情。

 “對了,師兄對文鼎公的作品研究那麼透徹,肯定對文鼎公也有所瞭解吧?”楚銘道, “而且文鼎公還跟封哥一個姓氏。”

 徐林還沒開口,封澈就幽怨道:“文鼎公是我們家的人, 你可不要亂寫。”

 楚銘道:“啊, 那封哥知道文鼎公到底和誰真的有緋聞嗎?”

 封澈道:“什麼緋聞?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

 楚銘鄙視道:“我還以為同是封家人,封哥會對文鼎公有更多瞭解呢, 結果封哥還不是拿著現代愛情小說當真。你們家早就澄清了,文鼎公和德王一點關係都沒有。”

 封澈心塞的快死了。他真的想把他那歷史學家後輩挖出來鞭屍!就是因為他的胡言亂語,現在文鼎公和誰都可以配對, 就是不能和封家的人配!

 誰都知道封家現在還強勢著,他們家人既然已經很明確的表態文鼎公和封家的人沒有愛情關係,那麼別人肯定要尊重。

 其實當時那個封家的歷史學家並不是覺得把文鼎公和德王配對是對兩人侮辱,反而是為了保護兩人。

 封家的人,其實都知道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且是寫入族譜了的。但文鼎公在封家是被神化了的存在,封家的人很擔心,若是被人知道文鼎公和德王的愛情,會被人惡意抨擊侮辱,說文鼎公是德王禁|臠。

 畢竟文鼎公和皇族的地位不平等,且在古代,兩個男子的愛情並不容於世間。

 所以,他才故意如此說。

 除了和皇族的男子的配對會讓人找到侮辱文鼎公的由頭之外,其他的,哪怕文鼎公被寫成渣男,其實侮辱都沒那麼嚴重。

 不過文鼎公一生不娶,也沒有任何真正記載過的女子男子和文鼎公有一腿,所以要把文鼎公寫成渣男還真不容易,那得胡編亂造到何種地步?所以文鼎公一般都作為深情男配,才配得上終身不娶的一生。

 這好像也挺胡編亂造的。

 不管怎樣,徐林已經把前世放下,只封澈還心塞不已而已。

 封澈很想為他和徐林的愛情正名,但經由他的晚輩這麼多年的經營,現在他跳著腳指天發誓文鼎公和德王是一對,都沒人相信了。

 他倒是想把族譜拿出來,但被父母和大哥鎮壓了。

 封家族譜有些,維護文鼎公的聲譽,子孫有責。

 對此,封澈只想說,媽的智障。都是那兩個對長青黏糊到極致,孫子都有了還會對長青撒嬌的混蛋晚輩起的好頭!

 封澈還強烈懷疑,這條族規,到底真的是維護文鼎公的名譽,還是單純對他長時間以自己是長青的愛人而將兩小花樣丟出門外而來的報復。

 封澈覺得,後者可能性更大。

 對此,徐林表示,自家愛人的心眼太小,讓他很無奈。

 最終,封澈的建議又被否決了,因為楚銘決定要寫正劇。

 愛情肯定是要的,但是絕對不能亂寫。

 於是,在楚銘劇本中,文鼎公的故事是這樣的。

 文鼎公原來叫余柏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後被大反派洪家的小嘍囉給毀掉了,還被餘家落井下石。

 余柏林喪父喪母,卻沒有喪失鬥志。他頭懸樑,錐刺股,發奮苦讀,最後小三元及第,被前科狀元曾毓賞識,兩人跨地位結為好友,並舉薦其成為大儒張岳的弟子。

 然後,余柏林就被曾毓帶著花樣結識了很多好夥伴,比如趙信,比如衛玉楠。

 而後,余柏林為了磨礪學問,外出遊歷,又結識了一生知己李湘陵。

 余柏林回到京城,遇到了微服私訪的天齊帝,並且結識了還是小少年的太子,未來的天慶帝。

 那時候的天慶帝是個中二驕傲熊孩子,並且和余柏林之間發生了多次衝突。不過未來的天慶帝最終被余柏林的才華所折服。雖然口頭上仍舊嫌棄,但實際上心中已經將余柏林引為知己。

 對了,慶王也要露個臉。這時候慶王還是小孩子,戲份不多。

 余柏林一路上遭遇各種艱難險阻,被洪家欺負,被何家欺負,被惡毒女配婉麗公主欺負,簡直悲慘的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但余柏林還是堅持的走到了狀元的位置,成為六元及第的傳奇人物。

 對了,余柏林有個未婚妻,但因為余柏林家敗落,因此未婚妻家慌張退婚。但未婚妻並不願意,於是一直拒絕家裡的婚事,被家裡視為恥辱,並關在別莊,對外說她瘋了。

 余柏林六元及第之後,那家人就想重新攀附上余柏林。

 但那女子性情極為剛烈,自知家中人對不起余柏林,並不願意家人利用自己給余柏林帶來麻煩,於是跳井自殺。

 而余柏林那時年幼,並不知道自己還曾有婚約,也不知道自己被退婚,更不知道有一女子苦等自己,好不容易等到他出人頭地,卻又跳井身亡。

 這一傳奇故事,是廣為流傳的野史,並且當地還有為那女子立的碑,所以楚銘覺得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挺高,就將其寫到了電視劇裡。

 不過因為正史從來未曾提起過這件事,而且依照余柏林當時年齡,即使訂婚,估計也只是父母口頭約定,余柏林恐怕並不知道此事,所以楚銘才如此描寫。

 而且這種錯過既不會抹黑余柏林的形象,也更讓人惋惜。

 余柏林六元及第之後,自然有很多人想要招婿。

 這時候惡毒女配婉麗公主的作用就體現了。婉麗公主想要招余柏林為駙馬,但皇帝陛下肯定不願意。

 但其餘女眷不敢得罪婉麗公主,因此余柏林雖然沒有成為駙馬,但也無人敢向余柏林提親了。

 余柏林也不在意,只一心撲在了朝政之上。

 這其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件功績,就按照正史上來了,反正正史寫的很詳細。

 對了,在這其中要強調一下余柏林的幾位知己。

 既然紅顏知己被婉麗公主給掐滅了,為了劇情好看,藍顏知己總要多寫幾個吧?

 看到這兒,你們肯定要問,德王呢?

 正史中記載,為了躲避婉麗公主,余柏林曾經借住德王府。所以余柏林理應和德王關係親近才是。

 何況余柏林還為德王畫過好幾次畫像呢,怎麼看都是感情很好的樣子。

 楚銘當然也寫了德王。楚銘在皇帝微服私訪的時候,就把德王寫進去了。余柏林住進德王府,是皇帝的意思。但德王和余柏林的交際並不深。

 因為德王是武將,和文臣余柏林其實沒有多少共同語言。而德王作為皇帝心腹,忙得要命,每日幾乎都宿在京郊軍營,幾乎不回王府,所以皇帝才讓余柏林住了進去,這樣德王也不會尷尬。

 可以說,在武將之中,德王和余柏林關係很好,但比起那幾個文人知己,還差得遠,也就是不錯而已。

 德王和余柏林的關係是怎麼變得親密起來的呢?那是余柏林出任北疆,和德王共事的時候。兩人配合默契,又有生死戰友關係,這才變成好友。

 楚銘在北疆之事上大寫特寫,著重描寫了德王對於余柏林這個年輕文臣的不信任,余柏林在德王手中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余柏林最終還是贏得了德王的尊重,並且救下了熊孩子太子,讓太子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改正錯誤,成為一個好太子。

 太子去北疆的時候,慶王封祉漸漸長大,並被周圍人攛掇,起了爭奪儲位的心思。

 那時候,德王正在前線征戰,余柏林和太子坐鎮後方,封祉卻在扯後腿。

 當德王大勝得歸的時候,封祉身邊的人開始大肆抨擊德王和余柏林這兩個太子党,於是發生了一二三十五六七件事。

 太子最終獲得勝利,封祉幡然醒悟,和太子和好,從此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這時候南邊又出事了,於是余柏林和德王又跑南邊去了。

 這一段歷史,和正史寫的差不多。楚銘著重描寫了李湘陵和余柏林配合默契,在南邊官場大殺八方。

 至於德王……嗯,德王在練兵啊。

 最終余柏林因為勞苦功高,被賜國姓。

 這時候余柏林仍舊未曾娶妻。

 余柏林直言,他將一切都獻給了暉朝,獻給了華夏,並無半點空隙給予家人。為避免虧待家人,虧待妻子,因此他選擇不婚。

 整個劇本結束,電視劇熱播,當期收視率第一,並且電視劇中劇情被歷史學家們大贊靠譜,被許多考據嚴密的歷史同人作者引為描寫暉朝歷史時考據必備資料之一。

 嗯,除了封澈咬牙切齒追完了整部電視劇之後趁著楚銘熟睡剃光了他的貓毛之外,一切都挺好。

 楚銘:……喵喵喵喵喵?

 我的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有話要說:

  氣瘋的封巨寶,可憐的楚大貓。

 還有再次熬夜的某竹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