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末世之傾城》第57章
第57章 往事(衛不爭)

  看到衛不爭,拉扯糾纏的雙方和圍觀的人全都進入靜默狀態, 眼睛跟著他走。

  衛不爭旁若無人地和李東源說著話, 先來到了位於路北、在村子正中央的自家老宅院前, 跳過倒在地上的舊木門,走了進去。

  老院的圍牆和紅磚小樓現在成了一堆廢墟,粉化的水泥和已經褪色的紅磚摻雜在一起,佔據了院子的一半面積,其他的地方是半人高的枯草,給衛不爭的童年帶來無限樂趣的老杏樹上, 有三個大鳥窩, 那棵一根生兩干的銀杏樹下,放著一堆舊果簍,果簍裡有細碎的聲音, 應該是黃鼠狼或者兔子,衛不爭沒有去打擾那些小東西。

  他覺得當初被爺爺帶回來的自己,就是個被人類社會拋棄的動物,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 衛不爭沒有傷害過動物, 這世界本來就該多姿多彩。

  西邊的張永寬家已經築起了近兩米高的夯土圍牆, 圍牆裡露出兩所草房頂。

  東邊的衛青林家和衛不爭家一樣, 也是一堆廢墟,只是院子裡沒有草, 只有一個破了的水缸和幾個破陶瓷盆。

  衛不爭心裡冷笑:這家人一動不動, 這是打定了主意要霸佔他們家呢。

  李東源說:「小衛, 這院子,得有半畝大吧?」

  衛不爭說:「六分半。」

  李東源說:「那是得利用起來,六分半地,收成好的話,能養活兩三個成年人呢。」

  家裡有四十多畝地,在正常年頭,養活十來個人不是問題,可現在這情形,衛不爭覺得明年是不是有收成還很難說,他和羅沖都有木靈根,要儘可能多種點糧食瓜果,和空間裡的出產混著拿出來,不那麼打眼。

  至於種那麼多糧食瓜果要養活什麼人,衛不爭暫時不去想。

  他原本沒想到老院子,是昨晚上奶奶念叨起他們一家三口在這個院子裡的幸福時光,依然對當年被迫離開無法釋懷,衛不爭才決定把院子利用起來,讓奶奶重新找回對老院的歸屬感,同時,就像李東源說的,六分多地,種好了,能養活好幾個人呢。

  物資貧乏的末世,他有能力,希望能有更多的土地,幫助他想要幫助的人。

  衛不爭正想著在院子裡種什麼最合適,聽到大門口有動靜,一扭頭,看到大門外提著兩個木桶的張敏彥,他旁邊還站著一個三十多歲、臉色憔悴的女子,是趙璐。

  看到衛不爭,張敏彥和趙璐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張敏彥說:「一春叔馬上就出來,我們正說一起去找你呢,嘿嘿,就看到你過來了。」

  衛不爭出了大門,無視了遠遠站著,兩眼放光地圍觀的人,叫了聲趙璐姐,接著說:「就在這裡說吧,我有個想法,你們看行不行?我想用水,換你們幫我幹點活。」

  張敏彥還沒反應過來,趙璐就連連點頭,急慌慌地說:「行,只要有水,什麼都行。不爭,你能先給我半桶水嗎?我媽已經幾天沒喝水了,她看不見有更多的水,就不肯喝,說要把水留給我和小俊,再不喝,她就……」

  衛不爭伸出手:「趙璐姐,桶給我吧。」

  五分鐘,衛不爭凝聚出了兩桶,大約四十斤水,趙璐家和衛不爭家老院隔著十幾戶,她抽泣著擔起水就往家裡跑。

  她父親變成喪屍,被人打死了,因為是在地裡幹活時被打死的,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是誰幹的。

  末世降臨時,她丈夫趙萬年去海岳省出差,現在生死不明,她們家就剩下她和年近六十的母親、十二歲的兒子,家裡只有老弱婦孺,在這亂世中,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前兩次澤陽來的人分水,她一離開政府人員的視線,水就被高永光的手下給劫去了一半。

  衛不爭看著趙璐走遠,扭頭微笑著對張敏彥說:「我得稍微緩緩才能給你凝水。」

  張敏彥說:「我懂,不行明天也成,我爸和我二叔、三叔我們幾個,上星期去烏拉江拉過一次水,我們家還有大半桶水。」

  衛不爭說:「去烏拉江拉水的人多嗎?」

  張敏彥說:「多,都是沒辦法才去的,那裡有一群異能者,他們一部分守在河灘上,一部分堵住路口,必須給他們糧食,才能通過路口去江邊打水,一桶水半斤麥子,或六兩玉米跟其他雜糧。」

  衛不爭說:「沒有人管他們?」

  半斤麥子,聽著不多,可水是必需品,正常情況下,一家人每天得消耗好幾桶,長此以往,將會是一項巨大的開支。

  張敏彥搖頭:「他們說,他們已經夠仁慈了,下面桃花坳那兒,一桶水要一斤麥子呢。」

  烏拉江進入青岳省後,和青莽山相伴而行,青莽山南麓是丘陵地帶,一層一層,海拔逐漸升高,坡度和緩,北坡大部分地方卻相當陡峭,烏拉江貼著山根流過,人根本到不了跟前。

  澤陽境內,到了青莽鎮中部,也就是朵玉村一直向北,青莽山有大約十公里,山峰比較低,並且向南形成一個半圓形凹陷,造成一大片坡度和緩的山坡,下面是河灘,古時候,這裡是個渡口,叫松鴉渡,因為這一帶的青莽山上,原來到處都是松樹,鳥類繁多,其中以烏鴉為最多。

  在松鴉渡,人可以靠近烏拉江邊,衛不爭小時候見到的浮橋,就叫松鴉渡浮橋。

  過了這幾公里,烏拉江便又貼著山根向東流了,一直到二十公里開外的桃花坳,又是一片開闊的河灘。

  衛不爭說:「真是無法無天了,連江水都能霸佔收費。」

  「沒辦法,人家有異能。」張敏彥說,「不爭,我看你還是先回家休息吧,下午再給我弄水。」

  衛不爭說:「不用,我休息幾分鐘,給你和一春叔一人弄兩桶,回家睡大半天差不多就緩過來了。」

  張敏彥囁嚅:「要不我就要一桶吧,聽人說,異能要是透支,比喝醉酒和暈車加起來還難受。」

  衛不爭說:「是,所以我一天最多弄十二桶水,再多,頭會疼死。」

  兩個人正說著,董一春擔著兩個木桶過來了。

  衛不爭和他打過招呼,張敏彥就和董一春說衛不爭想用水換他們幫忙幹活的事,董一春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在村子裡幹活,就算再累,也比去烏拉江拉水好,那些異能者一句話不對,就敢發動異能傷人。

  何況,烏拉江的水現在渾濁不堪,一股說不出的怪味,水裡還都是沙子,無論放多長時間,都不會完全變得澄清。

  趙璐把水送回家,很快就回來了,四個人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敲定,衛不爭家以後有農活,趙璐、張敏彥和父親張永寬、董一春和弟弟董一秋無條件去幫忙,衛不爭給他們每家每天至少提供兩桶水。

  以後如果政府的水供應正常了,協議重新修改。

  衛不爭休息了二十來分鐘,在一群人虎視眈眈的目光中,又凝聚了四桶水,然後,白著臉和李東源一起回了家。

  他走後不到十分鐘,張永寬、張敏彥、董一春、董一秋和趙璐就拿著削肩了兩頭的木棍,結伴往衛家走去。

  他們離開後,圍觀的人立馬炸了窩:

  「那個倒霉鬼居然有了異能?」

  「咱們村兒居然也有了異能者?還是水系?咱們,咱們……」

  「咱們什麼?當初衛青雲家的玻璃沒少被你砸吧?你爹跟你媽半夜往他們家大門上潑大糞,你以為我們不知道,還是衛青雲跟李秀玉不知道?那倒霉鬼會給你們家弄水?」

  「你們不也潑了嗎?你奶奶和你媽趁著衛青雲去賣豆腐,找到他家罵李秀玉,你和你大哥半夜把花圈放他們家大門口,誰不知道?」

  「倒霉鬼因為偷錢被學校勸退,是你和你老婆讓你家郭超把錢放在他課桌裡的,你老婆出來都跟別人說了,哼,這事兒要是被衛青雲和李秀玉知道,比往他們家放一百個花圈還厲害,你信不信李秀玉能來抓死你?」

  「那開始不是你們出的主意嗎?李桂林家的閨女誣賴那個倒霉鬼耍流氓,也是你出的主意;還有誣賴他偷你們幾家的園子,你們幾家一起去學校做證;還有把泔水一年到頭倒在衛青雲家門口,全村只有你們家……」

  「你們倆掰扯這些幹什麼?現在是掰扯這些的時候嗎?咱們得商量商量,怎麼能讓那個倒霉……衛不爭,也給咱們弄一點水。」

  「別做夢了,他要是能給你們弄,剛才就弄了,他剛才在這裡給趙璐和張家水,就是故意給咱們看,想氣死咱們呢。」

  「他憑什麼這樣啊?他天生帶倒霉,又不是咱們造謠,任誰看見他那種倒霉鬼,都會躲著吧?」

  「問題是,你沒躲著,你半夜往他們家撂磚頭;趁他們全都出去的時候,往他們家院子裡扔垃圾,連你老婆用過的那東西都往他們家扔……」

  「噓噓,先別吵,你們看那邊,看朱鳳枝跟她兩個兒子……」

  「朱鳳枝跟他兒子怎麼……靠,他們,他們不會是想偷偷殺了那倒霉鬼吧?」

  「不好說,能把自己公公、自己爺爺弄外邊扔了,看著那些人把自己男人、自己爹的頭打爛都不說話,這一家還有什麼事幹不出來?」

  「衛寶貴是傻了吧,敢收留這一家子?」

  「他肯定也不想,不過好歹是本家,朱鳳枝那女人又難纏,沒辦法了唄,要是願意,會天不亮就往外趕,吵到現在?」

  「哎呀,你們別說這些沒用的淡閒話,先說說,看怎麼才能讓那誰,給咱們也弄點水,一天半桶也行啊。」

  ……

  衛不爭做戲做全套,進了自家大門才放下虛弱的樣子,讓李東源去找了個麻袋,他把空間裡經過優化的小麥種子給裝進去。

  張敏姿幾個人來的時候,衛不爭在上屋給衛奶奶治療,吸收她體內的烏沖。

  李東源和林雨出面,說衛不爭睡了,他們兩個陪著去地幹活。

  讓李東源和林雨跟著,是防止小麥種子被貪墨。

  衛不爭心裡並不認為張永寬父子、董一春兄弟和趙璐是那種貪小便宜的人,但現在特殊時期,物資貧乏,他決定還是小心點。

  **

  一起走過了幾千公里的艱難路程,李東源、林雨、羅沖和李家小兄妹到了衛家後,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磨合期。

  家裡家外收拾得乾乾淨淨,什麼都不讓衛不爭操心,衛不爭想問問他們的分工,幾個人都不讓他管。

  奶奶的指甲太長,沒辦法幹活,爺爺和奶奶二十歲結婚,至今五十三年,恩恩愛愛,雖然生活上有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性分工,但並不絕對,奶奶也要去地裡幹活,也要幫忙做豆腐,爺爺也會做飯、洗衣服。

  現在,幾個年輕人都不大會做飯,做飯的事就由爺爺帶著羅沖和李青鳶、李青武一起來。

  衛不爭本來想自己做的,爺爺和幾個小的根本就不給他機會,他一靠近灶台邊,就會被推開。

  爺爺做飯手藝一般,可架不住衛不爭提供的原材料好,所以飯菜的味道還是相當不錯。

  今天晚上,爺爺做的是玉米紅薯稀飯,蒸了一大鍋暄騰騰的白面饅頭。

  衛不爭空間的青菜已經所剩無幾,只夠大約半個月左右的存貨了,可他依然沒有吝嗇,還是保證每人每天大約有一斤青菜,加上孟廣玉和苗端端送的兩大罐醃菜,他們的伙食還算比較豐盛,只是缺少肉蛋類,他在亞金商場買的半成品食物在路上已經快吃完了,只剩幾包豆乾,他要給奶奶當零嘴吃,奶奶有吃零食的習慣。

  李青鳶的父母送他的雞鴨,進了小桃花後躲得連他都找不著了,他想找點雞蛋孵小雞,發動青棗和背帶褲一起找了那群傢伙這麼多天,一直沒有結果,他昨天和阿花說了一聲,請它有時間也幫忙找找。

  奶奶養在果園裡的雞被衛明磊帶著人全部捉住,上貢給高永光了,一隻都不剩,衛不爭想像以前那樣,繼續在果園散養雞鴨,這樣,家裡人就正大光明有肉和雞蛋吃了。

  吃完晚飯,插上大門,全家人聚集在廚房,圍著燒得紅彤彤的土灶,衛不爭要求大家和他一起開始修煉,爺爺奶奶也不能離開,一人一個躺椅,幫他們看場子。

  爺爺奶奶欣然同意,兩個人躺在土灶旁邊,臉給火焰映得紅紅的,看上去舒服極了。

  其實,衛不爭是要爺爺奶奶在他自然循環釋放出的帶有混沌元力的環境中休養。

  他一直在清醒狀態下運轉功法,十分小心地把自己釋放出的清靈控制在自家院牆以內,並且把混沌元力的氣息控制得非常淡薄,保證不會明天早上出現滿樹綠葉,滿院花開的情況。

  同時,他還要保證清靈到達家裡沒一個角落。

  他們家的房子雖然因為是純自然材料,得以完整保存,但失去了生命力的自然材料也會被烏沖侵蝕,只不過過程比較緩慢罷了,所以需要經常保養恢復。

  衛不爭十分珍惜現在這個院子,這個家。

  他八歲時,因為他名義上的大伯衛寶余得了腎結石,他名義上的大爺爺衛青林一家,聯合村裡對他懷有特別深的惡意的人家,乘機把爺爺奶奶逼到了絕境。

  家裡的電線和網線一次次被剪斷,玻璃窗一次次被砸爛,家裡天天被隔著牆潑大糞,大門口成了村裡人的垃圾站,大糞、泔水、包括廁所廢紙在內的垃圾,天天把大門堵半米高。

  他上學路上被一群人截住,書包被扔進東面的青澤河,到了學校,書桌裡被塞滿垃圾,桌子上放著寫了「掃把星」「喪門星」「霉運鬼」的大牌子,他的課桌和書本裡,不止一次被搜出不屬於自己的錢,不止一個女同學說被他耍流氓……

  地裡快要收穫的莊稼一夜之間沒有了蹤影,果樹一晚上被砍掉幾百棵,爺爺賣豆腐的路上,豆腐被人潑泔水,奶奶在地裡幹活時,一群小孩子對著她喊「不會下蛋的雞」……

  這些事,從衛不爭被抱回村子,就一直沒斷過,但從來沒有像那一段時間似的,不分晝夜地攻擊,把人往死路上逼……

  爺爺奶奶決定走了,村長和衛青林以及村裡幾個上了年紀的所謂長輩,一起去青莽鎮土地管理所和陽澤縣土地管理局,為他家申請了在林業用地上建永久性住宅的許可證。

  華廈國因為有過被環境反噬的慘痛教訓,對和自然環境有關的法律法規執行起來非常嚴格,在農業和林業用地上建住宅,法律倒是允許,但標準之嚴苛,近乎於鐵板一塊。

  青莽鎮成為生態農業旅遊區後,環境特別好,很多人想在果木園裡蓋房子,但這麼多年來,拿到許可證的,不超過五家,還對房子的佔地面積、高度、建築材料和排污做了嚴格的規定,房子的用途只能用於自住,不允許商用或轉賣,除非連房子所在的土地一起賣。

  衛青林和那些人為了把衛不爭趕出村子,真是下了血本,動用了所有的能量,終於達到了目的。

  爺爺奶奶被迫離開他們花費了三十多年時間,一點一點佈置得溫馨舒服的家園,心裡那口氣憋得,幾乎讓他們爆炸。

  爺爺到長豐最有名的別墅區,去參觀人家的房子,回來後,要照著他覺得最好的一棟別墅蓋。

  衛不爭勸阻了爺爺,他說,他不喜歡城裡人那種結構複雜的房子,感覺不透氣,他就喜歡自己家原來那種一排幾間,每一間前後都有大窗戶的房子。

  爺爺奶奶對衛不爭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他們心有不甘,卻還是答應按衛不爭喜歡的樣子蓋,只是,材料什麼的,都要爺爺奶奶說了算。

  當時,華廈國剛剛從因為資源過度開發、環境高度污染造成的大災難中恢覆沒多少年,到處都在提倡環保和自然,建築上追求華廈國傳統的自然美學,有錢人蓋房子和裝修,除了外觀採用華廈國的經典民居樣式,材料也都是儘可能使用原始自然、沒有經過太多化學處理的,衛爺爺看中的那家別墅就是這樣,牆體全部是青色和雜色的大塊原石,房頂是藍瓦懸山頂。

  衛不爭那時候只知道蓋別墅很貴,對材料不懂,他覺得只要蓋成的是平常的瓦房,就會省很多錢。

  但衛爺爺和衛奶奶那次卻是鼓足了一口氣,不肯讓衛不爭跟著他們像喪家之犬一樣被趕走,他們要弄個最漂亮、最好的新家搬出來,讓那些趕走他們的人看看,他們即便是住在村外,也一樣過的很好。

  爺爺和奶奶去長豐,請專業的建築師設計了特別寬敞的房子,在長豐的建築材料市場定製了三所房子的石料,大梁、檁條和椽子、瓦、鋪院地的大青磚,訂的全都是高檔品,所有的木料都是用天然桐油處理過的上好硬木;包工的,是設計師幫忙聯繫的正規建築公司。

  房子從破土動工到蓋成入住,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期間,衛青林和衛寶余、朱鳳枝多次找到他們家,說他們故意磨洋工,他們家又多次被潑大糞。

  玻璃沒有再被砸過,因為他們家的窗戶都換成了木板。

  房子蓋成了,爺爺奶奶積攢了幾十年的錢也被徹底掏空了,他們甚至沒有錢買磚把院牆砌起來,爺爺和奶奶就自己動手,做了幾塊木板,開始打夯土牆。

  中州一帶的普通人家宅院,基本都是房子的後牆就是院牆的一部分,沒有房子的地方才會單獨砌牆。

  衛爺爺和衛奶奶卻因為原來留下的陰影,院牆在房子外十多米,院牆和每個房間的後窗之間,都密密地栽上了幾棵樹,正好能把窗戶擋住,萬一有人再往家裡扔磚頭,基本不可能繞過樹木,砸到窗戶上。

  他們的房子很大,院子更大,如果是爺爺奶奶自己打牆,一個月都未必能打成,而為了讓他們盡快搬家,老院潑大糞和泔水的頻率又增加了,還有人揚言要往他們的新房子裡潑大糞,扔女人的生理期用品垃圾和內衣褲。

  爺爺和奶奶不想讓新家被糟蹋,十分忐忑地去找對他們沒有表現出惡意的張永寬,請他幫忙找幾個人打院牆,張永寬叫上了自己的兩個兄弟和他在外面打工時交好的兩個朋友,和衛爺爺、衛奶奶一起,花了一星期時間,把院牆打好,大門裝上。

  衛不爭是搬到新家半年後,聽張敏姿說爺爺奶奶去他們家還錢才知道,當時,爺爺奶奶連支付人家打院牆的兩千塊工錢都拿不出來,是張永寬幫忙給墊的。

  而爺爺奶奶原來因為沒有孩子,一直在努力地存錢養老,他們有果園又有豆腐作坊,家裡的收入在這一帶鄉村,應該在八成人家以上,幾百萬總是有的。

  從有著淺色地磚和溫馨牆紙的老房子搬到四白落地的新房子,衛不爭沒有一點點失落和不適,他轉了學,雖然因為惡名在外,他還是沒有一個朋友,受到的騷擾卻少了很多,回到家也十分安心,不用再擔心出去上個廁所,可能就會被牆外飛來的垃圾砸中。

  而爺爺奶奶當初為了爭一口氣高價購買材料蓋成的房子,在末世來臨時,成為全村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建築,他怎麼能不用心維護?

  運轉了七七四十九個大周天,衛不爭收了功,扶著奶奶回房間休息。

  羅沖、李青鳶、李青武還在冥想狀態,李東源和林雨雖然沒有靈根,但知道衛不爭製造出的環境對普通人也好處頗多,兩個人也在專心聽息吐納。

  衛不爭沒有管他們,送完奶奶,就進了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身體進入青玉空間。

  他一進去就設定了時間,現實世界時間,零點。

  在青玉空間洗澡、修煉,和幾隻快樂的傢伙玩,又把奶奶保存的菜籽在責任田的麥地裡套種了兩畝,鬧鐘響,零點到,他準時出了空間。

  半個小時後,他聽到了門口傳來的細碎聲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