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公主畫風不對》第45章
第 45 章

  邵淑華與葉靖澤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可惜, 他們在這兒瞎忙活了大半個月, 宮裡頭忽然一道旨意傳來, 說皇帝要親自為自個兒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命名,言下之意,邵淑華和葉靖澤這對父母可以悠著點兒了,小名隨便取取,大名沒倆人的份兒。

  此外,宮裡頭還賞下了許多藥材,供邵淑華使用。看著那堆積成山的藥材, 什麼百年老參、千年靈芝應有盡有,邵淑華真懷疑她家便宜皇兄把自個兒的內庫都給掏空了。

  但願日後她的皇嫂不會來找她麻煩吧,邵淑華胡思亂想著。太后已經被送去寺廟了,沒有人能夠再左右她皇兄立後之事了, 但她皇兄似乎一直沒有要立後的意思?

  “長公主,請接旨吧, 您接了旨, 奴才也好回去覆命。”說話的是在皇帝身邊貼身伺候的夏太監。夏太監在別人面前素來端著架子, 但深知邵淑華和葉家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的他,卻是丁點兒都不敢在邵淑華和葉靖澤的面前扮大爺, 語氣自始至終都很恭敬。

  “公公可知, 皇兄為何會突然想到要為寶寶取名?”先前她剛被查出懷孕的時候, 皇帝也沒有流露出這方面的意思啊,究竟是什麼促成了他的改變?在邵淑華的直覺中,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她得儘快弄明白。

  夏太監神色微動,很快又垂眉斂目道:“皇上的心思,奴才怎敢妄自揣測?長公主就別為難奴才了。”他顯然也知道,這樣的答案很難讓邵淑華滿意,想了想,暗示道:“依奴才看來,皇上對長公主和駙馬,以及長公主的長子,是極重視的,公主且放寬心就是。”

  邵淑華輕嘆一聲,怕就怕,她這皇兄對她家寶寶重視過頭了。

  雖說近些年來,她和皇帝關係相當不錯,但到底不是同胞兄妹,終究隔了一層……

  邵淑華搖了搖頭,君心難測啊,近些日子以來,她是越來越看不懂皇帝在想什麼了。

  葉靖澤在這方面倒是比邵淑華敏銳一些,畢竟是自小在政治環境中歷練出來的,有些邵淑華看不透的東西,他隱隱看出了些許端倪來。可正是因為如此,他愈發咬牙切齒。他真是謝謝皇帝這麼重視他家寶寶!

  不過,寶寶到底還沒出生呢,是男是女還不知道,是愚是賢亦不明了。想來皇帝也是因為這種種不確定因素,才沒有下定決心。

  如果說在這天之前,葉靖澤對於邵淑華生男生女還持無所謂的態度的話,從這天起,他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給他生下一個乖巧伶俐的女兒,省得到時候孩子白白幫別人家生了。

  往後的幾個月中,只要皇帝一派人過來,葉靖澤就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夏太監是宮裡頭的人精,如何會看不出葉靖澤身上隱隱的戒備?

  在夏太監將這些說與皇帝聽之後,皇帝搖了搖頭:“朕這妹夫,真是一如既往的敏銳啊。”尤其是事關幾身的時候。

  “罷了,你暫且不要再去鎮國長公主府了,讓朕再仔細想想……”

  不知怎麼,還沒影兒的事沒過幾日就被傳的沸沸揚揚,滿朝文武人盡皆知,還傳得有鼻子有眼的,說鎮國長公主腹中的嬰孩已確認為男嬰,鎮國長公主與駙馬正在聯通威遠大將軍一起,勸說皇上過繼公主之子呢。

  畢竟,葉家手握重權,鎮國長公主腹中的孩子也擁有皇家血脈,且最最重要的是,當今至今無子!如此一來,鎮國長公主與威遠大將軍難免會有些別的心思,比如,拱自家的孩子上位。

  如今看來,鎮國長公主與威遠大將軍已是位高權重,但皇帝之妹如何比得上未來的皇帝親母?皇帝手下的重臣與駙馬的父親,又如何比得上未來皇帝的外祖父?

  鎮國長公主和威遠大將軍父子若是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滿朝文武一點兒都不會覺得奇怪。若是他們碰上這樣的事兒,只怕也會爭上一爭。以己度人,滿朝文武越發相信鎮國長公主與威遠大將軍父子居心叵測,需嚴加防範。

  只是,鎮國長公主和威遠大將軍父子在朝廷和宗室中是極重要的人物,沒有證據輕易動不得,也就只能先防範著。眾位文武大臣認為,此事還是得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若是皇上有了子嗣,不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

  因此,他們號召皇帝選拔秀女,充實後宮,並請皇帝擇一名門淑媛立為皇后。

  對此,皇帝向來採取不理會的態度,當初他不願意受制於太后,如今難道就願意受制於底下的大臣了嗎?若是不能有一個心意相通的妻子,對於皇帝來說,還不如沒有妻子這個生物比較好。

  一個同床異夢的妻子,以及那個女人背後錯綜複雜的勢力,對於皇帝來說,著實是一樁麻煩。

  皇帝雖然一口回絕了立皇后的提議,對於選拔妃嬪的提議卻是不置可否。如今,他後宮只有小貓兩三隻,不是小官之女,就是宮女,且都無所出,這無疑讓許多心懷大志的大家閨秀們看到了晉陞之道!

  若是能夠入選宮中,率先生下皇子,不說皇后之位,起碼高位妃嬪的位置還是可以占一個的。

  可惜,皇帝雖然沒有一口拒絕,但也沒有明確答應選秀之事,反正大家一起耗著唄,看誰耗得過誰!

  寺廟中,一身僧服的太后如有所感,驀地睜開雙眼,看似古板無波的眼眸中,狠辣之色一閃而過,她喃喃道:“既然哀家不好過,你們就一個也別想好過……哀家這輩子已經這樣兒了,總得要拉個墊背的。皇帝和鎮國……你倆且互相鬥去吧!”

  反正,這兩個都是仇人,誰倒霉了,她都開心。

  如今,皇帝已重掌大權,羽翼已成,不是個好對付的,但鎮國長公主一系也不是吃素的,不說鎮國長公主本人在士人與民間的影響力,單只葉氏父子的勢力,就不容小覷。若是兩邊真的狠鬥起來,太后心裡那才叫痛快呢!

  皇帝與鎮國長公主一系牽扯太深,尤其是皇帝與鎮國長公主,許多利益都是被綁在一起的,若是兄妹倆果然反目成仇了,無論哪一方得勝,都必定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只消一想想這個畫面,太后就覺得十分美好。可惜,如今她在京城中的人手幾乎被連根拔起,無法直接發起有力的攻擊,只能放點兒流言,挑撥挑撥皇帝和邵淑華之間的關係。原本僅憑她手下那些逃過一劫的手下們,是很難興起什麼風浪來的,好在京城中許多大臣對於鎮國長公主一系勢力如此之大,早已有所不滿了,有了這些大臣的推波助瀾,太后才總算是心願得償。

  太后哪裡知道,皇帝不出手阻止這種態勢,不過是想看一下朝中到底有多少懷著別樣心思、上躥下跳的臣子。

  至於身處漩渦中心的邵淑華等人,也都十分淡定。無論是邵淑華還是葉氏父子,如今都身處高位,敵人和潛在敵人自是不少的。若隨便來些人說幾句就讓他們自亂陣腳了,那他們索性也別在朝廷裡頭混了。

  不過,邵淑華從來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人。這世界上,從來都不是只有造謠的人會說話,當她混皇家報社的這些年是白混的麼!

  一連數日,皇家報紙上都出現了個別大臣為一己之私造謠生事之事。

  要說這皇家報社也真了不得,負責核實消息真相的居然是皇帝身邊的精英暗衛!

  於是,那些暗地裡造過鎮國長公主家的謠的人家很快就倒了大霉,被皇家報社扒了個底朝天。本家的家主過去做過什麼壞事,最近又在籌劃著什麼,記錄得清清楚楚,證據詳實可靠。

  邵淑華做這些,當然不只是為了出手教訓一下這些人,同樣也是做給皇帝看的。

  有皇帝的暗衛參與調查,那麼邵淑華做的事就一定瞞不過她的便宜皇兄。她也是在藉此機會向皇帝表明,她並沒有某些想法。

  至於皇帝的態度——

  皇帝雖說目前沒有直接插手這件事,但他默許了這一則則消息的刊登,這種縱容的姿態,難道還不能夠說明皇帝本身的態度麼?

  那些上躥下跳的大臣們很快就被皇帝以“挑撥皇室成員情分”和“搆陷皇室”的罪名給貶官的貶官、奪職的奪職。直到這一刻,這些大臣們才發現,皇帝並不像他們想像中那麼好左右!同樣,皇帝對鎮國長公主的信任非他們可比!

  可惜,如今說什麼都晚了,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他們也只能做了皇帝沖掌權勢後立威的靶子,同樣也成為了皇帝對鎮國長公主府信任有加的證明。

  至於如今在寺廟裡頭唸佛的太后,很快就發現,她的伙食水準直線下降。以往她還能吃到細米配幾個小菜,如今卻只有糙米飯和饅頭配鹹菜了……太后由於受不了這樣的飲食,被餓得瘦了許多,整個人看起來也懨懨的。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這個時候,太后聽到遠在皇陵的女兒染了風寒病倒的消息,這才驚覺事情不對。她只顧著出了心中的那一口惡氣,竟忘了女兒還被人家握在手掌心中了。太后木愣愣地看著上方慈眉善目的佛祖,她毫不懷疑,若是她再這樣下去,下一次接到的就會是她女兒病逝的消息……

  可皇帝若果真如此信任邵淑華,為何不在流言興起之處就從源頭處掐斷呢?

  是了,這樣的話,皇帝就沒有辦法收集那些大臣的“罪證”,彰顯他的權威,順便賣鎮國長公主府一個好了。

  一想到自己興許被人從頭利用到尾,太后就心灰意懶。更兼此番事情過後,太后認識到母女二人的性命都懸於皇帝的一念之間,再也不敢興風作浪,每天吃著粗糙的齋飯,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功課,倒真像一名老尼姑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