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東漢末年》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夜盲症

 這天夜裡,月明星稀。銀白的月光撒在蒼莽的原野上,彷彿將整個大地裹上了一層寒霜。這樣的景象,使得初夏蒸騰了一天的大地亦彷彿陷入沉睡,連躁動的塵埃亦慢慢沉靜下來。初夏的日光雖不甚毒辣,亦將站在日光下接受曝曬的人們折磨得夠嗆。

 對於攻城的黃巾軍來說,一天的曝曬較之冬日的嚴寒無疑愜意了許多,起碼不用擔心在寒風中凍餓而死了。

 而到了夜裡,大部分沒有帳篷的黃巾軍則要繼續接受寒風的洗禮,頗大的晝夜溫差對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場考驗。所幸,波才大帥體察下情,夜裡總要吩咐下面給每人燒點兒熱水喝,眾人方能挨得過初夏的寒夜。

 然而,即便是在有月光覆蓋的夜晚,缺衣少食的黃巾軍亦難以看清不遠的事物。為什麼?雀蒙眼。

 所謂“雀蒙眼”,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導致人在夜間或光線昏暗的環境下視物不清,行動困難。這在後世醫學上,被稱為“夜盲症”。

 在我國古代,大多數人都患有夜盲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我國古人的食譜有關的。

 我國古人所患夜盲症大多數為“暫時性夜盲症”。這是由於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 致使視網膜桿狀細胞沒有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而造成夜盲。簡單來說,便是體內缺乏維生素A。

 這種夜盲是暫時性的,只要多吃豬肝、胡蘿蔔、魚肝油等,即可補充維生素A的不足,然後很快就會痊癒了。

 那麼重點來了,如何治療夜盲症呢?最經濟實惠的方法自然是食療了,只要多吃動物的肝臟或者胡蘿蔔,補充體內的維生素A,便可很快痊癒。然而,對於普遍以粟米粥就鹹菜為主食的平民來說,吃動物肝臟無疑是極為奢侈的。

 由於生產力的低下,統治階級殘酷剝削,所以一般老百姓是不容易吃到肉的。孟子給齊宣王描繪的“王道樂土”的理想圖景中是這樣說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見《孟子·梁惠王上》)

 以儒家尊老的傳統,孟子這句話絕不會是因為年輕人都吃飽了,也能輪到年過七十的老人吃肉了。

 其實,古代統治者對食肉有嚴格的限制。周代禮制規定,天子食用牛;諸侯平時食用羊,朔月(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時食用豬、犬,朔月才能食用羊。當時帝王及貴族在每月初一所備食物,較平日豐盛,叫做“朔食”,食物規格也提高一等。此外,在祭祀或天子、諸侯舉辦宴會時,大夫才得以食用牛。

 而《禮記·王制》中更是明確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雖然孟子的一番言論中,可以看出周禮在戰國時期早已廢弛得不成樣子,連主張復興周禮的儒家,亦已經開始“棄其糟粕”了。可是從孟子的那一番話中,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便是平民家中畜養了雞鴨豬狗這些家畜,尋常也吃不起肉。”

 為什麼呢?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是要參加社會活動的。而且即便是在以自給自足而著稱的小農經濟時代,農民也要進行商業活動。漢武帝為什麼要將鹽鐵之利收歸國有?因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鹽,鹽的重要性就不需要贅述了;而再窮的家裡也要有鍋碗瓢盆吧?切菜用的刀暫且不說,煮飯用的鍋子總是必備品吧?

 當然,漢武帝收鹽鐵專賣還有將制錢的權力收歸國有的目的,此處只是要說明,古代的農民也是要進行交換經濟的。喂養一點家畜,在緊急的時刻將其賣掉,也可保證家中能夠渡過難關,老百姓是捨不得吃的。這就是所謂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吧?

 那麼有人說了,吃不起肉,可以吃胡蘿蔔啊,胡蘿蔔便宜。

 不錯,現在的市場上,胡蘿蔔的價格的確是沒法與肉食相比,可是親知道胡蘿蔔為什麼被稱為“胡蘿蔔”嗎?

 因為我國原產的蘿蔔,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白、紅或綠色,便是俗稱的“水蘿蔔”。

 蘿蔔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質、糖類、B族維生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以及鐵、鈣、磷和纖維、芥子油和澱粉酶。而且蘿蔔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等水果高近10倍。在中醫上,更是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之功效。然而可惜的是,“水蘿蔔”中所含維生素A,至今尚未找到。

 而“胡蘿蔔”,則與胡瓜(黃瓜),胡麻(芝麻),胡凳,胡椒,鬍子(哦,這個不是)一樣,都屬於舶來品。雖然黃瓜、芝麻早已改名,可在崇尚中土文化的日本,還在用著它當初在中原的名字。我們古人對這種名字的“創造”,與後世的“洋車子”、“洋火”、“洋油”,乃至“洋人”如出一轍。

 在古代,中原之外周邊的少數民族皆有稱謂,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分別被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胡”。其中的“北胡”,所指的便是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而“胡”則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北方民族匈奴人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稱謂。

 這些物品因為是從北邊傳過來的,便加以“胡”字。而近代以來,許多新鮮玩意兒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便加以“洋”字,裡面均有貶低的意思。有的時候,我們的老祖宗創造新的詞語,就是如此的簡單明了,直來直去,絲毫不用多動腦子。

 而此處至關重要的“胡蘿蔔”,則原產於亞洲西南部,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約在13世紀,胡蘿蔔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是的,你沒有看錯,胡蘿蔔是在十三世紀引入中國的,此時的中國,大約是南宋末年。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放開自己的腦洞,說不定胡蘿蔔便是蒙古人的遠征軍從伊朗帶過來的呢?因此,也不能說當初的蒙古鐵騎是只懂得殺戮的莽夫,他們起碼解決了中國幾千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夜盲症的問題。

 而在目前的長社城下,既吃不起動物肝臟,又沒有胡蘿蔔啃的二十萬黃巾軍,其實絕大部分是患有夜盲症的。

 郭斌麾下的幾百精銳鐵騎則不同。說他們精銳,不只是他們身體強壯,裝備精良,訓練充足,還包括他們的待遇極好。

 自郭斌最初在伏龍山莊立足,想盡辦法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時,起了很大作用的便是肉食。因為肉食扛餓,較之粟米粥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後來製造香皂時,所產生的動物油渣,便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因此,伏龍山莊中的眾人,自近一年前起,在日常生活中便經常食用肉食。當然,動物的內臟也肯定是要清洗乾淨,端上大家的餐桌的。便是普通老百姓都有如此待遇,更不要說以待遇極好而著稱的伏龍山莊的士兵了。

 因為郭斌這個二把刀的歷史愛好者曾看到過關於古代人因為飲食的問題,大多數患有夜盲症的資料。因此,他便有意識地在軍中的餐桌上加入了動物肝臟。故此,若說目前整個中原地界,哪支部隊是夜盲症患者最少的?毫無疑問,是郭斌的部曲;若說如今中原地界上,哪支部隊是最適合夜戰的?毫無疑問,還是郭斌的部曲。

 因此,在絕大多數黃巾軍進入夢鄉後,郭斌麾下七百騎兵束馬銜枚來到長社城東,黃巾軍大營的外圍。

 與長社城上燈火通明、如臨大敵的狀態不同,整個黃巾軍大營既無寨牆保護,亦無軍士巡邏守夜,甚至連照明用的火把都寥寥無幾。看到這個情況,郭斌都不知道該說黃巾軍是人多勢眾膽子肥呢?還是缺乏戰爭經驗了。便是行走江湖,也要燒一個火堆,既為驅趕蚊蟲,也為恐嚇野獸吧?

 郭斌讓關羽率領大軍潛伏起來,自己則帶著張飛下馬,往黃巾軍大營中行去。

 黃巾軍多為失去土地的流民組成,大多數便割了地上的雜草,鋪在身子下面充作床鋪,直接睡在毫無遮攔的曠野中。或許是白天罵戰的工作太累了,也或許是吃不飽,導致一個個沒有精神、渾身乏力,郭斌二人在大營中溜溜躂達地走了近半個時辰,竟無人察覺。

 雖然有起夜的黃巾軍士兵看到他二人,可一瞧二人這一身的鎧甲,只有恭恭敬敬地退避在一旁的,誰敢上來質詢二人?也是,黃巾軍連破州郡,各城內武庫中收藏的武器甲冑都讓黃巾軍統領瓜分了,偶爾出現兩個穿著官軍甲冑的人巡視營寨,便也不是那麼出人意料的了。

 不過,由此也可知道,黃巾軍中,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巡夜的士兵甚至連口令都沒有,說他們是散兵游勇都是誇他們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