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東漢末年》第173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門生故吏

 戲志才的一番話,將帳中眾人驚住了。

 在這個時代,屬官和舉主乃是一體的,如同父子一般。像如今閻忠與皇甫嵩的關係,也可以稱為故吏,門生故吏的故吏。二者的關係前文已然講過,便不再贅言。以目前的社會風俗,故吏若是背叛了舉主,則會令眾人不齒。換句話說,門生故吏便是舉主的爪牙,非但要尊重舉主本人,許多時候,在面對舉主家人的時候,亦要分清主僕之別。像汝南袁家這種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豪門大族,其在全國的影響力是可以想見的。

 而反過來說,若是舉主出了事,其門生故吏自然也討不了好去,受到牽連是肯定的。也就是說,舉主與門生故吏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舉主有事,門生故吏要受到影響,門生故吏犯了事兒,舉主自然也要受到牽連。

 這種關係,則奠定了所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政治形態。因為有舉薦權力的官員怕被牽連,所以其在舉薦之時定然是慎之又慎的,他們只可能舉薦知根知底之人。而舉薦什麼人最保險呢?自然便是豪門子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豪門子弟非但家學淵源,其自身修養也普遍要高出寒門士子許多的。在家族長輩的耳濡目染下,其對於朝中的掌故和密辛的瞭解也愈加詳盡,故,其行事也會更加符合官場規則。而寒門士子或者才學足夠,道德也高尚,其對於朝中掌故和官場規則的瞭解較之豪門子弟定然是頗有不如的。因此其行事便會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在半步都不能行差踏錯的官場上,這種不確定性便是招致禍端的根源。

 正是舉主與門生故吏這種互相聯結,榮辱與共的關係,導致了下層士人的上進之路被基本堵死,除非有極大的機緣,其命運的上升之路是會觸摸到頂點的。而這種社會關係,則導致此時社會各階層間的流動極為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豪門大族的巨大勢力,使得東漢王朝枝強而干弱,最終走向群雄並起的局面,東漢王朝也隨之滅亡。而這,可能便是王夫之所說:“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的深層社會原因之一吧?

 所以,當眾人聽到這個將皇甫嵩逼到了懸崖邊上的童謠竟然出自其幕府中的閻忠之手時,無不震驚莫名。蓋因這種死命坑自己舉主的幕僚,在這個時代還是極少見的。

 張飛結巴著道:“難難道是這個閻忠傻,看不到這麼深?”

 郭斌道:“閻忠我曾見過,此人見事機敏,經達權變,絕非庸才,要說他看不到這一層,我是不信的。”

 關羽身子前探,道:“難道此人竟與皇甫將軍有仇不成?”

 郭嘉道:“幕僚遴選,何其嚴格?皇甫將軍當初身負扶漢重任,於挑選幕僚之時,恐怕更是千挑萬選,不將其祖宗三代查清了怕都不會接受的。這個閻忠在皇甫將軍幕中身份不低,看來是極得他信任之人。”

 關羽身子晃了晃,顫聲道:“難道,難道皇甫將軍真的有反心?”

 郭斌看了關羽一眼,他心中知道,關羽為人忠義無雙,對於皇甫嵩的仁愛謹慎,盡忠職守極是佩服。因此,在他心中,對於皇甫嵩有反漢之心一事尤其牴觸。郭斌不欲給關羽造成心理陰影,而且他知道歷史的走向,皇甫嵩起碼是沒有造反的。因此他會有意識地在討論會上帶節奏,掌握好方向,以防止大家走過多的彎路。

 當下,郭斌咳嗽了一聲,道:“雖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可我相信皇甫將軍忠義之人,不會真的背反朝廷的。況且,如今下曲陽的官軍,皆從洛陽周邊抽調,並非西涼人,要他們剿滅黃巾軍尚好說,若要背反朝廷,恐怕首先不同意的便是他們!”

 一番話,說得眾人直點頭。

 郭斌見眾人聽了進去,心中安慰,繼續道:“況且,人之心,最是慾壑難填,保不齊皇甫將軍沒有反心,而是手下之人為了謀得更高的權位,為了那從龍之功,攛掇、乃至逼迫皇甫將軍。”

 關羽大聲道:“主公所言在理,定然是如此!”

 郭斌何嘗不希望事實如此?皇甫嵩對自己的包容和看重,明眼人都看得見。若非身為官軍主帥的皇甫嵩看重,當初在長社城外兵圍朱儁帥帳的事情雖然要不了他的命,可也得脫一層皮。而且皇甫嵩對郭斌可謂言聽計從,雖然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在裡面,可郭斌知足。

 單說長社城外的近二十萬黃巾降軍以及廣宗城內的黃巾軍主力降軍的安置,皇甫嵩雖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可最終都是按照郭斌的建議,將他們流放到塞外了事。目前下曲陽的十萬降軍的安置方法也正在積極磋商,如無意外,他們的命運也是流放塞外。

 要知道,這三個方面的黃巾降軍加起來,其總人數達到了近五十萬!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長安城“戶八萬八百,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也就是說,身為西漢都城的長安,其在籍的人口也不過二十四萬多。也就是說,皇甫嵩這一念之仁,挽救了兩個長安城的人口,而且這些人各個精壯,便是女子,體格亦超過尋常人甚多。

 在這個人口即生產力的時代,這些人可都是極其珍貴的財富啊!

 目前,有了這源源不斷的人口注入,張世平與蘇雙在塞外建城的工作進行得極為順利。他們利用這些勞動力,又建設了兩個新城,互相拱衛,互為掎角之勢,其控制範圍向外擴展極大,或者可稱為另一方面的開疆闢土了。

 目前這三個城市雖然有中原豪族源源不斷地糧草支持,可畢竟運輸成本太高,自給自足方是長久之道。因此他們開始在塞外燒荒,在三座城池護衛得到的地方開拓荒地,引水灌溉,並廣泛栽種樹木,以期防範風沙。想來到了明年,糧食的供應就可大部分完成自給自足了。

 這還是多虧了張世平與蘇雙二人長期在烏桓地界行商,在建城之初,後期人口增多的問題也考慮在其中。他們所挑選的地方有河流經過,水草豐美,卻是因靠近長城而沒有烏桓人在此聚居,因此於安全上也較有保障。

 通過這塞外三城的建設,郭斌與中原豪族的聯繫也大大加強了。最初在塞外建設的城池,一切從簡,力求先將架子搭起來,故目前已然投入使用。以中原的茶、鹽、美酒等消耗品換取塞外駿馬、牛羊、毛氈的生意極其火爆,而朝廷所派遣去收取的商稅,也為剿滅黃巾之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一切已然初具雛形。

 看到潁川郡豪族支持黃巾軍降卒在塞外建城,投入雖然不小,其收益卻是極大,中原各地的豪族坐不住了。他們不可能到廣宗前線找郭斌,便派人前往潁川聯繫荀彧,以期能夠與郭斌合作,共同參與塞外建城的生意。

 經過郭斌的授意,荀彧代表郭斌與一眾豪族達成了協議,然而其收益雖較之潁川豪族雖少了許多,卻也稱得上是暴利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潁川豪族近水樓台,又是在郭斌崛起之初便有親密聯繫的,有些甚至是早就與伏龍山莊有過合作的,他們得利也是無可厚非。

 因此,中原各大豪門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塞外三城,其利不啻億萬,而潁川獨得其半。”

 可以說,郭斌目前被天下豪族追捧,被稱為“善財童子”,有一大半的功勞與皇甫嵩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也因此,郭斌願意相信皇甫嵩忠於漢室,也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他一把。

 就在郭斌與手下一眾文武商議之時,皇甫嵩的帥帳中,也在議事。

 皇甫嵩坐在帥位上,面露不豫,對立在桌案前的人道:“你說說,這童謠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人頜下留著短鬚,羽扇綸巾,風度翩翩,正是閻忠。

 聽皇甫嵩發問,閻忠不慌不忙,緩緩地道:“明公東征西討,剿滅南北兩路黃巾大軍,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性命卻是危如累卵,忠此舉,乃是為了救明公性命!”

 皇甫嵩聽了,道:“我手握十餘萬官軍精銳,穩如泰山,哪裡又需要你來相救?”

 閻忠道:“明公為人,太也實誠!明公如今手握重兵,黃巾賊寇確然不在話下,可朝中的明槍暗箭,卻又如何擺脫?”

 皇甫嵩能做到三軍主帥,自然並非一點兒都不懂得政治 鬥爭的莽夫,他哪裡不知道自己手握重兵正是招惹禍端的源頭?只是如今黃巾軍主力雖然已被剿滅,散居各地的流寇卻是肆意而猖獗。受到黃巾之亂摧殘的冀州,若是想要盡快穩定秩序、恢復生產,則必須要官軍坐鎮地方,剿滅流寇才行。否則糧食不足,則易興盜賊,屆時返回家園的流民再次反叛朝廷,那可就真是燎原的星火了。

 因此,他為了不被朝廷忌憚,行事一直極為謹慎,卻哪裡想得到,閻忠竟然背著他,私底下幹出來這麼大的事兒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