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媒崔姑姑》第103章
103.第 103 章

  沒過幾日, 整個京城都聽說鰥居十幾年的寧國老侯爺要續弦, 就連當今聖上也宣了寧國侯進宮,細細問起此事,畢竟是他親外甥, 聽說續弦的乃是平民出身, 那婦人年齡也不小了,聖上雖不十分贊同,亦對寧國侯說道, 也罷, 他孤家寡人多年,難得遇到一個鐘意的,只要家世清白,隨他去吧。

  隨後,他還賞賜了一份厚禮,寧國侯代父謝恩,歸府便叫莫婉請了官媒上門,籌備起父親的婚事。

  莫婉請來的官媒正是崔世君的親弟弟崔/世/安, 弟弟給姐姐牽線保媒,夫家還是寧國侯府, 衙門裡的同僚見了崔/世/安,不免要打趣幾句, 也有眼氣的人, 背後酸言酸語, 卻不敢當面說三道四, 這自是因崔家往後就是寧國府的正經姻親,崔/世/安背靠大樹,說不得就有大前程呢。

  且說崔/世/安領了寧國府的差事,隔日,帶著媳婦陳氏出城來訪介園,早前崔世君已接到信,上回進城原說要去看崔/世/安,只為中途得知霍雲病了,一來二去也就耽擱了。

  姐弟二人見面,自是有說不完的話,幾年不見,崔/世/安比過去看著成熟穩重,崔世君心裡大感安慰,不一時,崔福進屋給她請安,先前崔世君在衙門當差,崔福給她趕了十多年的馬車,她離開崔家,崔福又接著照顧崔/世/安,他為人忠厚,夫婦二人在崔家伺候多年,崔世君一向很敬重他,說道︰「福叔也蒼老了,你身子可還結實?」

  崔福回道︰「托大姑娘的福,我身子很好,我瞧著姑娘倒是沒變,還跟過去一樣。」

  他這話不算恭維,崔世君當家時,不光要在衙門裡當差,崔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少不得她,後來卸了崔家的重擔,諸事不管,閒暇時和霍雲遊山玩水,可不越發顯得青春年少了。

  問了幾句話,有婆子請崔福下去吃茶,待他去後,崔世君望著崔/世/安,欣慰的說道︰「我聽太太說,你在衙門裡的差事做得很好,你能撐起崔家,我也就放心了。」

  崔/世/安微微有些不安,說道︰「我比大姐差遠了,所幸衙門裡的吳書辦肯教我,總算沒有給崔家先祖臉上抹黑。」

  崔世君笑著點頭,又問︰「家裡可還好?」

  崔/世/安答道︰「一切都好,太太知道我要過來,托我帶了東西,又叫我傳話,說是大姐得空,還請回家去看看。」

  崔世君但笑不語,崔/世/安傳完話,也不多說,他大姐和父親的心結,非一朝一夕能解開的,他此行是帶著正事而來,猶豫片刻,崔/世/安問道︰「大姐已經決定嫁給寧國老侯爺嗎?」

  崔世君笑著說道︰「寧國府都請了你來說媒,這還能有假?」

  崔/世/安想起家中的父親,如今這事還瞞著他,他要是知道了,又得生一場閒氣,他拿了一張帖子,遞給崔世君,說道︰「這是寧國府送的聘禮單,我已經看過了,大姐也請過目,看看可有甚麼添減?」

  崔世君接過單子,卻看也不看,霍雲寫這張單子時,她就在旁邊,二人婚事從簡,聘禮是些尋常之物,崔世君並不計較。

  這時,崔/世/安想起一事,他問道︰「大姐在哪裡發嫁呢?」

  她是崔家的女兒,發嫁時原應在崔家,只是崔世君和崔海正父女不和,她必是不肯回去的,如此一來,發嫁的地方倒成了一件難事。

  崔世君喝了一口茶,笑道︰「老侯爺的意思,是叫我不必搬來搬去,就在介園發嫁,我想著終究不妥,正叫你二姐夫給我尋一處宅子,做為發嫁的地方。」

  崔/世/安說道︰「大姐這話有理,老侯爺雖是好意,但也要按著規矩來辦,免得叫人看輕,再者,這置辦的宅子也可做為大姐日後傍身的產業,我回去找二姐夫,盡早叫他把這事辦下來。」

  姐弟二人商議了一陣,崔/世/安說道︰「另有一事,當日二姐和三姐出嫁,家裡備有陪嫁,今日大姐出嫁,我私心想著,也要比著前面兩位姐姐的份例才好,還請大姐不要推辭。」

  按理,崔世君自十幾歲接了父親崔海正在衙門的差事,為了崔家誤了多年青春,今日好不容易覓得好姻緣,這份嫁妝無論如何也不應少了她,卻因她和父親決裂,崔/世/安恐她不肯接受家裡的心意,故此特意跟她說起此事。

  果然,崔世君笑了笑,說道︰「嫁妝就算了,先前我在衙門當差,攢了幾個錢,你們很不必為我的日常花銷發愁。」

  一旁許久不曾說話的陳氏勸道︰「大姐,你本是崔家的女兒,哪能出嫁沒有嫁妝的,婆婆也說了,一應的嫁妝之物不可缺少。」

  崔世君沒回她的話,含笑問道︰「這幾年莊子和鋪子上的收成如何?」

  陳氏臉上一紅,她剛進門,婆婆徐氏就將家裡的賬本交給她,她婆婆打理內宅尚可,鋪子上的生意卻不大懂,崔/世/安讀的是聖人文章,與經濟買賣一事更是不通,這幾年莊子上的收成平平,僅夠一年的嚼用,鋪子上的買賣亦是剛剛保本,除去一年的人情走動,剩餘不了幾個錢,家裡的光景只是守成而已,和大姑姐當家時的情形大不一樣。

  前些日子,陳氏聽到婆婆說想收了鋪子裡的買賣,將鋪面租賃出去,靠著租金過活,陳氏心裡不大贊同,只因她新婦臉嫩,不便出言駁斥婆婆的話。

  崔世君見陳氏紅著臉不語,便道︰「這一大家子吃穿嚼用,長安城又不比別處,買根蔥葉都要花錢,日子還長著呢,你們回去告訴太太,叫她不需準備嫁妝,老侯爺和我都不看重這些。」

  崔/世/安見她執意不收嫁妝,氣悶的說道︰「家裡再艱難,大姐的嫁妝還是出得起的,大姐非得和我們分得這麼清麼,難不成怕收了崔家的嫁妝,我們往後會借著親戚的名頭來沾寧國府的好處?」

  他的話音剛落,就見崔世君臉色一沉,崔/世/安自知失言,臉上脹得通紅,默默的低下頭。

  陳氏眼見崔世君要發惱,連忙插嘴說道︰「大姐不要與夫君見怪,他心直口快,只怕你與我們生分,才會口不擇言。」

  崔世君垂下雙眼,她喝了一口茶,說道︰「嫁妝的事莫要再提,當日爹爹說不認我這個女兒,我今日出嫁,斷然不會收崔家的嫁妝,你們也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我不收嫁妝,弟弟妹妹還是認的。」

  崔/世/安和陳氏不敢再勸,陳氏默默品著崔世君的話,心裡有幾分不是滋味,崔家待幾個女兒不薄,前些日子她看了夫君擬的嫁妝單子,雖不能與豪門富戶相比,在尋常百姓裡也算是豐厚的,她管著崔家的賬本,這麼一大筆支出,還不知要幾年才能填平。

  大姑姐是個有本事的,管了崔家十幾年,私房錢想必攢了不少,否則怎能輕輕巧巧就在長安城置宅,更何況她嫁的是寧國老侯爺,正經的勛爵人家,將來要甚麼沒有呢?

  一時,屋裡三人各有心思,這時婆子來傳話,說是午飯擺下了,崔世君攜了陳氏進屋用飯,崔/世/安是外男,飯菜擺在外間,不與她們同席。

  席上,陳氏另有一樁心事,用飯時心不在焉,崔世君看在眼裡,直等飯菜撤下,熱水洗漱過後,她方才開口問道︰「安哥兒媳婦可有甚麼為難事?」

  陳氏欲言又止,崔世君說道︰「你有話直說便是。」

  陳氏想了一想,說道︰「大姐,這原是我的小心思,還未曾和婆婆夫君說過,我想請你幫忙參詳參詳。」

  崔世君和她一起坐下,耐心聽她訴說,這陳氏嘆氣說道︰「大姐是知道的,夫君老實,每月在衙門裡拿著幾個死月錢,倒在讀書上還肯用功,每日落了衙,還要看書到深夜,我想著不如叫他仍舊去讀書,若有造化,興許還能掙個好前程。」

  崔世君自是知道在衙門裡做官媒,另有許多生錢問路,只不過崔/世/安性子木納,未必做得來這些事,要不是家裡有鋪子田莊,單靠他的月錢,全家怕是要喝西北風。

  她對陳氏說道︰「那衙門裡的差事呢,崔家世代官媒,若是斷在我們這一代,莫說老爺,便是安哥兒也不肯答應呢。」

  陳氏咬了咬牙,說道︰「大姐,我就直說罷,夫君喜歡讀書,就讓他接著讀書罷,哪怕一輩子考不□□名我也認了,至於衙門裡的差事,我雖不如大姐能幹,若能讓我學上一兩年,總不至於辱沒崔家世代官媒的名聲。」

  崔世君詫異的說道︰「這是個拋頭露面的苦差,你可想好了?」

  陳氏眼巴巴的看著崔世君,點頭說道︰「我想好了。」

  崔世君沉默半晌,說道︰「你別急著和安哥兒說,這事空我再想一想。」

  陳氏看崔世君並未反對,心中稍微有了些許底氣,過了片刻,用過飯的崔/世/安來尋她倆,崔世君和陳氏止住話頭,他夫婦二人和崔世君說了半日話,便出了介園回家。

  午後,霍雲來尋崔世君,崔世君對他說起此事,霍雲笑道︰「你兄弟書讀得愚了,又是那樣一個不知變通的性子,走上仕途未必能有多大出息,倒不如安心在衙門當差。」

  崔世君說道︰「誰說不是呢,我那弟媳鐵了心想供他讀書,我隻擔心一樣兒,怕他一頭鑽進書裡,變成書呆子。」

  霍雲掏出一把摺扇搖了搖,說道︰「你爹和兄弟這樣平庸,就因家裡的婦人太能幹,你們裡裡外外把心操完了,還要他們這些男人做甚?」

  崔世君橫了他一眼,奪過他手裡的扇子,「這才三月就搖起扇子,裝腔做勢的也不怕人笑話你。」

  霍雲輕哼一聲,沒規沒矩,這小婦人越來越不像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