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官媒崔姑姑》第21章
21.第 21 章

  吃完早飯,崔世君去看過崔老姑姑,便坐上馬車準備上衙門,剛穿過一條街,馬車停下來了,崔世君打開簾子一看,攔住她家馬車的人是崔長鬆,只見他跨坐在馬上,先對崔世君問了一聲好,笑道︰「這可巧了,我正要到崔宅去請崔姑姑你呢。」

  前些日子寧國侯已打發人送信,讓崔世君過府,崔世君原本今日就要過去,只因她想著早上霍嘉需得上朝,因此打算午後再去,誰知就在此處遇到崔長鬆。

  崔長鬆對她說道︰「老侯爺回府了,差我來請崔姑姑去一趟。」

  崔世君有些意外,她隨後點了點頭,說道︰「有勞崔管家了,我這就去。」

  崔長鬆見此,跟崔世君打了一聲招呼,調轉馬頭先行回府,崔世君也只得臨時改道,前往寧國府。

  馬車走了半日,停在寧國侯府的門口,仍舊是崔長鬆家的來接崔世君,兩人先前已經見過,崔長鬆家的看到她,迎上前,笑著說道︰「崔姑姑來了。」

  崔世君跟她問了一聲好,那崔長鬆家的也不耽誤,直接引著她走進內宅,走了片刻,她們來到正堂,門口守著幾個小廝,其中有一個身穿道袍,和別的小哥兒打扮不同,崔世君不免多看了兩眼,這才發現他是上回給她送梅花的小廝,名字似乎叫做火華。

  火華看到崔世君,對著她打了一個千兒,問安︰「崔姑姑好。」

  崔世君也跟他問了一聲好,火華便打起簾子,衝著裡面喊道︰「老侯爺,崔姑姑來了。」

  崔長鬆家的領著崔世君進屋,她二人繞過屏風,崔世君抬頭一望,只見寧國老侯爺霍雲手裡拿著一卷書,他看到她來了,放下書,嘴裡淡淡的說道︰「來了。」

  霍雲今日穿著一身藏青色的袍子,腳踏黑色的軟底布鞋,跟他往常仙氣飄飄的模樣兒大不一樣。

  崔世君先給霍雲請安問好,不一時,外面有丫鬟上茶,崔世君落座後,老侯爺說道︰「昨日回府,聽嘉兒說起,前幾日他偶然和莫姑娘見過一面。」

  他面對崔世君,提到霍嘉時,直接稱呼他嘉兒,似乎顯出了幾分親近,這使崔世君忍不住看了他幾眼,那日踏青賞花,因著太子殿下也在場,況且太子殿下又是微服出巡,故此在清華觀見到老侯爺時,崔世君並不曾主動提起此事。

  她想了一想,笑著說道︰「雖說男女大防,倒也不必過份拘泥,侯爺和莫姑娘緣份天注定,昨日莫姑娘請我過去,她已應允了這門親事,今日原本就是要來給侯爺回話,誰知老侯爺也在京裡。」

  霍雲說道︰「正是為了此事,我才請你來的。」

  崔世君望著霍雲,等他往下說,霍雲停頓一下,開口又道︰「淮南官場科舉舞弊之事愈演愈烈,聖上命太子前往調查,嘉兒也要跟隨一起,只怕沒有半年回不了京城。」

  聽了他的話,崔世君難免有些吃驚,一來是她沒想到霍雲會跟她說起朝廷裡的公事,二來若是霍嘉南下,他與莫婉的婚事想必要往後推遲,想到這裡,崔世君問道︰「那老侯爺的意思是?」

  霍雲並不善長料理這些俗事,府裡也沒有一個能商量的人,他眉頭微微皺起,說道︰「半年不長不短,是不是先過三書六禮?」

  「老侯爺說的是。」崔世君抿唇一笑,她望著霍雲,說道︰「侯爺公事要緊,再者三書六禮這些事甚是繁瑣,半年想來還不夠。」

  霍雲點頭,他道︰「既是如此,那就慢慢來,近日我一直在京裡,有事你來找我,或是打發人叫長鬆過去。」

  崔世君答應一聲,說道︰「我這兩日就去東郡府侯,到時兩府交換庚帖,先合一合侯爺和莫姑娘的八字。」

  霍雲別的都不曾多問,他頷首說道︰「你看著安排就是。」

  兩人說完正事,崔世君不便在侯府多留,她見霍雲也沒其餘的事情要交待,於是起身告辭,霍雲揮了揮手,叫崔長鬆家的送她出門。

  走到門口時,崔長鬆家的從身後的小丫鬟手裡接過一個食盒,笑道︰「今日府裡做了榆錢糕,崔姑姑帶回去嘗一嘗。」

  崔世君先是一楞,隨後笑了起來,每年三四月份,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吃榆錢的習俗,親朋好友還會互贈榆錢做得糕點,到了這個時季,不管走到哪裡,仿佛都能聞到榆錢的清甜,近些日子她忙糊塗了,竟忘記已經到了吃榆錢的季節。

  她接過來,笑道︰「多謝,過幾日我家做了榆錢,也送給嫂子嘗鮮。」

  崔世君與她道別,上了馬車就離開寧國府,馬車走了半晌,阿杏好奇的打開食盒,嘴裡嘖嘖稱奇說道︰「寧國侯府就是不一樣,榆錢糕都比別家做得更精緻。」

  聽了阿杏的話,崔世君不禁笑出聲,其實寧國府的榆錢糕和別家差不多,只不過為了好看,花樣兒多了幾種罷了,阿杏看到自家姑娘被逗樂了,不服氣的說道︰「寧國府的東西,肯定不同嘛。」

  崔世君打趣道︰「寧國府這麼好的話,我去求老侯爺,請他收下你好不好?」

  阿杏連忙抱住崔世君的手臂,嘟嚷道︰「姑娘別嚇我,老侯爺高貴不凡,我笨手笨腳的伺候不好他。」

  她打小就跟著崔世君,平日跟著崔世君出入長安城的侯門將府,因著她機靈可愛,以前也曾有人看中她,特地向崔世君討她回去,只是崔世君捨不得罷了。

  主僕兩人說笑幾句,崔世君對阿杏說道︰「今日回家,叫翠姨也做一些榆錢糕,走得近的人家都送一些,好不好是咱們的一片心意。」

  阿杏打起簾子,她對趕車的崔福說道︰「福叔,姑娘說要蒸榆錢糕。」

  崔福扭頭回了一句︰「街面上賣得榆錢不新鮮,我等會兒趕車到城外去摘一些,包管又鮮又甜。」

  說話之時,他們的馬車漸漸到了衙門門口,崔世君下車,徑直朝著吳書門的屋裡走去,走到門口時,她敲門喊道︰「吳書辦在嗎?」

  大門敞開著,崔世君已看到吳書辦正在屋裡抄寫文書,那吳書文抬起頭,他放下手裡的筆,說道︰「崔大姑來了,找我有什麼事?」

  崔世君進屋,她道︰「吳書辦上回說到孫寡婦那事,我找人打聽了一下,隱約聽說裡面還牽扯到孫二,孫二那人吳書辦也知道,背後頗有些不幹不淨,我私心想著,這事還是要報到上面,要不然出了事,你我都擔待不起。」

  吳書辦一時也犯了難,孫二那人他自然有所耳聞,是長安城有名的老混子,手裡養著一批打手,他敢如此張狂,官府裡恐怕還有人護著。

  吳書辦猶豫了一下,他道︰「此事我尋空和上頭報一下,要是上頭有什麼話,我再傳給你。」

  崔世君點了點頭,便退出吳書辦的屋子。

  衙門裡無事,崔世君待了半日,還不等落衙,她就回去了,剛到家,院子裡到處彌漫著一股榆錢的清香味,新摘的榆錢洗淨搗碎,加了糯米粉,再隔水清蒸,吃起來又甜又香,十分受人歡迎。

  因著要送人,徐姨娘和崔世柔都來幫忙,就連老姑姑也到廚房裡湊熱鬧,好在廚房寬敞,一家子說說笑笑,等到崔世君進到廚房,只見案板上碼著整整齊齊的榆錢糕,灶上幾層的大蒸屜還在冒著熱氣,她情不自禁的說道︰「好香。」

  翠姨給她讓出一張凳子,笑道︰「福叔摘了不少榆錢回來,蒸糕用不完,晚上還要蒸榆錢飯。」

  崔世君洗淨手,坐在案板前幫著一起做糕,她又對徐姨娘說道︰「有哪幾家要送,姨娘算了沒有?裝糕點的盒子都準備好了嗎?」

  徐姨娘扳著指頭給崔世君算了一遍,崔世君聽著沒有遺漏,特地囑咐一句︰「寧國府和東郡府他們兩家先送,除了這些公府人家,親戚們和左鄰右捨的也別忘了。」

  徐姨娘笑道︰「忘不了。」

  沒過多久,第一鍋榆錢糕蒸好,老姑姑病著,榆錢糕克化不動,隻她老人家實在眼饞,崔世君掰了半塊給她,又端了一疊送去給崔海正,剩下的她們分吃後,給鄰裡送了幾家。

  且說崔家給平日走動的人家送了榆錢糕,也得了不少的回贈,她們一家連著吃了幾日榆錢糕,都有些膩味,榆錢糕這東西隻吃個新鮮,又禁不住久放,徐姨娘做主,將家裡吃不完的榆錢糕送給積善堂,也算攢下一些功德。

  寧國侯霍嘉隨著太子南下淮揚,忽然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聖上放權太子調查江南科舉舞弊案,這倒不奇怪,聖上對太子本就寄予厚望,自打太子議政以來,便時常有意磨練太子。不過,霍家沉寂多年,就算寧國府霍嘉憑著自身本領,考中探花,這幾年也只在聖上身旁幫忙抄抄寫寫,連個正經的官職都沒有,此次聖上欽點他陪同太子查案,莫非是要起用霍家的意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