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官媒崔姑姑》第63章
63.第 63 章

  崔世柔三朝回門, 新晉的二姑爺夏小清待她溫柔體貼,崔家人看到他們小夫妻和睦恩愛, 自是放了心,宴客過後,家裡還有許多雜事需得料理, 崔世雅幫著打理了兩三日方才停妥, 趁著崔世柔回來,一家人聚了一日, 崔世雅夫婦二人收拾一番, 也該帶著小元宵出城回家了,夏家離崔宅近, 崔世柔倒是多留了片刻,直到崔老姑姑回屋歇中覺, 崔世柔和崔家人打了一聲招呼, 扶著夏小清的手回去了。

  一時,家裡安靜下來,各人忙完都回屋了, 崔世君卻仍不得空閒, 她吃完中飯, 便在屋裡和徐姨娘對賬, 每年的人情往來不是小事,要是哪裡弄錯了, 丟臉不說, 興許還會落下埋怨。

  徐姨娘的記性好, 請客時誰家來的甚麼人,送了多少禮金,她記得一清二楚,崔世君一一登記入賬,又算了兩遍,扣除一應的支出花銷,沒想到另有結餘的銀子。

  這回辦喜事沒虧錢,崔世君心裡歡喜,她給徐姨娘倒了一杯茶,笑著說道︰「這些日子辛苦姨苦了。」

  徐姨娘抿嘴一笑,她看著崔世君,說道︰「我哪裡辛苦,倒是姑娘要忙著衙門裡的公務,又要顧著家裡的雜事,那才是真的辛苦呢。」

  當年徐姨娘來到崔家時,崔世君已經十來歲,開始懂得人情世故,她有自己的親娘,自是對徐姨娘親近不起來,後來林氏死後,徐姨娘照看她們姊妹幾人,還要伺候老姑姑,崔世君哪怕沒法當她是親娘,心裡仍是敬重她的。

  崔世君翻看賬本,看到徐姨娘娘家隨了十兩銀子的禮金,她放下手裡的茶盅,對徐姨娘說道︰「姨娘你那佷兒當差不到半年,料想手裡也攢不下幾個銀子,再者家裡那麼多張嘴,何需叫他們隨這麼多禮金。」

  徐姨娘娘家的爹娘早死了,只剩下一個兄弟,佷兒佷女有五六個,加上小輩兒的佷孫,一家十幾口人,光是吃穿嚼用就是一大筆花銷,前幾年徐家還鬧過饑荒,徐姨娘時不時得貼補幾個銀子,這兩年孩子們大了,又嫁了兩個佷女,日子這才略微好過些。

  徐姨娘笑了笑,她道︰「我何嘗沒勸,只說剛剛吃飽肚子,不用做那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我兄弟說要不是大姑娘關照,我佷兒哪裡能得這麼好的差事,他們既是知恩圖報,大姑娘索性就全了他們這一片心意。」

  娘家能給自己長臉,徐姨娘心中也是十分歡喜,前幾個月,徐家佷兒打聽到獄神廟缺人,隻苦於沒有門路,那孩子比崔世君還小兩歲,小時也曾讀過一兩年的書,他不甘心錯過眼前這巧宗,捨下臉面求到崔世君面前來,崔世君一個小小的官媒,雖說插手不了獄神廟的事,好在她頗認得幾個人,有她在中間牽線搭橋,徐家咬牙湊了幾十兩銀子孝敬出去,沒過多久,徐姨娘佷兒便在獄神廟當差。

  獄神廟那地方,成天跟犯人打交道,實則私底下的油水不少,不過等閒人家看不上這等的差事,徐家花了大錢才進了獄神廟的班子,豈能不想法子撈錢?是以這幾個月,徐家日子好過多了。

  「我時常見了我佷兒,總要囑咐他好生當差,不可丟了崔家的臉面,那孩子是個有成算的,在班頭手下當差,腿腳還算勤快,聽說班頭有好事了,也會時時想著他呢。」

  崔世君抿嘴一笑,她是念著徐姨娘的份兒上,找人幫著打聽了一下,事後徐家送了她一份謝禮,崔世君收下了,轉頭借著端午節送禮,又還了回去。

  要說徐家這一家老小,都是知羞識廉的人家,徐姨娘剛進崔家的門時,頂頭還有一個當家主母林氏,徐家人怕叫徐姨娘為難,輕易不肯上門,徐家生計艱難,徐姨娘底私下拿自己的私房錢接濟一二,林氏知道了,也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徐姨娘添下安哥兒,林氏得病去了,徐姨娘越發不叫他們過來走動。

  自打徐姨娘佷兒在獄神廟當差,徐家漸漸好過起來,先前崔/世/安考上秀才,崔家沒有宴客,徐家還是送了禮,人倒是並沒來,過後崔世君送了回禮,前幾日崔世柔出嫁,徐家也是早早就打發兒子和兒媳送來禮金,徐姨娘想著他娘家能拿出十兩的禮金,實屬不容易,於是特意跟崔世君提起,崔世君也便正式給徐家下了帖子,請他們來吃酒。

  說了幾句閒話,崔世君收起賬本,和徐姨娘一起坐到東窗的炕上,徐姨娘見她似是有話要說,便靜靜的坐在她身旁,等她開口。

  崔世君望著徐姨娘,她握著徐姨娘的手,輕聲說道︰「這一眨眼,我娘也走了十幾年,姨娘在崔家操勞小半輩子,我想和爹商議一下,將姨娘的名分扶正。」

  徐姨娘先是一楞,隨後呆住,連話也不會說了。

  林氏死後三年,崔海正便有意將徐姨娘扶正,只是崔老姑姑不許,她那時年事已高,崔世君姊妹三人年齡尚小,崔老姑姑擔憂自己一時有個三長兩短,崔世君彈壓不住徐氏,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此時崔世君舊話重提,惹得徐姨娘紅了眼圈兒,低頭默默垂淚。

  崔世君見她哭了,說道︰「按理這事該由爹來和你說,不過他老人家的性子你是知道的,家裡諸事不管,我私心想著安哥兒大了,往後究竟是不是走仕途,尚且沒個定論,若是走仕途,咱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出身上叫他受人挑剔。」

  「再一則,安哥兒和陳家姑娘議親,姨娘的身份扶正了,對安哥兒也好。」

  早些年,林氏沒了,徐姨娘生下安哥兒,難免會有些小心思,可她性子本就老實軟弱,況且崔家有崔老姑姑和崔世君鎮著,崔海正當不了家,她就算有要強的心,也慢慢歇了,現今這天大的好事輪到她頭上,徐姨娘哭得淚流滿面,杏兒在外間聽到哭聲,探頭看了一眼,崔世君朝她揮揮手,杏兒又縮回脖子。

  徐姨娘哭個不住,崔世君緩緩說道︰「姨娘別哭了,你為崔家做的事,我和老姑姑都看在眼裡,這都是你應得的。」

  哭了一陣,徐姨娘慢慢收聲,她淚眼漣漣的看著崔世君,嘴裡說道︰「大姑娘,你如此為安哥兒著想,叫我怎麼感激你呢。」

  崔世君說道︰「他是我弟弟,我不向著他,誰向著他呢。」

  她寬慰了徐姨娘兩句,便叫杏兒打水洗臉,一時,徐姨娘洗手淨臉,待杏兒走後,徐姨娘想起崔老姑姑,又有些發愁,她猶豫了一下,說道︰「老姑姑那裡……」

  崔老姑姑不大管事,說的話卻很有份量的,崔世君心知徐姨娘是怕崔老姑姑攔著,便道︰「姨娘安心,我來跟老姑姑說,眼下老姑姑的大壽快到了,你只要她老人家的壽辰辦得體面漂亮就是。」

  徐姨娘忙不迭的點著頭,她道︰「這事我記著呢,必不會出差錯。」

  再過不久,就是崔老姑姑的大壽,先前就已說定要給老姑姑過壽,崔世君和徐姨娘說了幾句作壽的事情,轉而說起崔/世/安的親事,她道︰「等到老姑姑過完壽,我們就去陳家提親,明年五月初八的日子不錯,要是能定下來,也讓姨娘早些做婆婆。」

  說到崔/世/安娶親,徐姨娘臉上頓時喜笑顏開,她說︰「不是我托懶,我如今上了年紀,身子骨比不得從前,眼看家裡小一輩兒的孩子們大了,要是有人幫襯,我的確能輕省不少呢。」

  崔世君和徐姨娘的想得一樣,陳家的姑娘她是見過的,性情溫婉,又會讀書認字,早些娶進門,再□□一年半載,就能幫著分擔內宅的事情。

  娘倆兒兩個一邊喝茶,一邊說起閒話,崔世君想起一件正事,她道︰「今年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沒落一場雪,只怕明年有蟲害,姨娘過幾日叫安哥兒往莊子上去一趟,叫佃戶們早些做防備。」

  徐姨娘點頭記下了,崔世君再沒別的事吩咐,那徐姨娘便出了她的院子。

  過了兩日,崔世君果然跟崔老姑姑提起扶正徐姨娘的事,崔老姑姑想著崔/世/安的前程,哪有不答應的道理,不想崔海正卻暗自氣悶了幾日,原來他當年想扶正徐姨娘,被崔老姑姑一口駁回,誰知崔世君一提,崔老姑姑就準了,兩下一比,顯得他在老姑姑心裡的分量,還不如自己的女兒呢。

  挑了一個好日子,徐姨娘的文書重新換過,另請了她娘家的親戚,並崔世柔和崔世雅回來吃了一頓飯,崔家三姊妹改口稱她為太太,從今往後,徐家也要當作正經親戚來走動。

  倒是崔/世/安從莊子上回來後,告訴崔世君,連積年的老農也說今年是個暖冬,明年只怕地裡要減產,崔世君憂心了一回,特意囑咐徐氏和她兩個妹妹,要她們在家裡多買些糧食存著,地裡的莊稼減產,明年的米糧勢必就要漲價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