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官媒崔姑姑》第70章
70.第 70 章

  回京的第二日, 崔世君回到衙門當差,她先去見過統籌司司長何俊平, 自打地龍翻身,平日清閒的統籌司也難得變得忙碌,何俊平早知崔世君被困在清華山, 他寬慰了她幾句, 叫她好好辦差,便打發她去了。

  崔世君回到屋裡, 只見公案上堆積的文書足有半人多高, 她剛批了幾本婚書,就見何書辦送來幾疊文書, 原來地龍翻身有百姓死傷,難免有些戶籍就要重新核查, 統籌司裡還需上報近日京裡百姓們的各項吃穿用度, 偏巧地龍翻身時,他們司裡傷了兩個人,一時人手不足, 何書辦是來請崔世君幫他一起分擔司裡的差事。

  崔世君本是官媒, 司裡別的事不與她相干, 不過何書辦是統籌司的老人, 崔世君向來尊敬他,也便一口答應下來。

  這日, 崔世君批完婚書, 又和阿杏一起核對何書辦送來的文書, 等她全部忙完,外面的天色已經黑透,她把文書送到何書辦屋裡,無意間聽起衙門裡有人傳言,葉城受災慘重,周邊幾個縣城也不容樂觀,太子殿下請旨視查災情,太子心懷百姓,聖上自當批準,又命寧國侯霍嘉,戶部侍郎於朝陪同前去。

  朝堂上的事情,崔世君聽了並未放在心上,她落衙回到崔宅,崔/世/安剛好也從外面回來,崔世君不免問道︰「為何這麼晚才回家,你去哪裡了?」

  崔/世/安跟她問了一聲好,回道︰「我剛去了陳家。」

  崔世君這兩日忙得昏頭轉向,此時聽他提起陳家,便問︰「他們一家人還好麼?」

  誰知崔/世/安卻輕輕搖頭,他道︰「陳家其旁的人都好,就是陳伯父地動那日打破了頭,請醫吃藥了五六日還不見好。」

  說著,他臉上微微發紅,又道︰「陳伯母也嚇病了,聽說陳姑娘每日和她家燒飯婆子到米店排隊買糧,我做主送去了幾鬥米面。」

  陳家往後就是他們崔家的正經親戚,崔世君自不會多說,她抿嘴一笑,說道︰「你做得很對,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多上門走動,才能叫陳姑娘看到你的好處。」

  崔/世/安已和陳二姑娘定親,不過他二人先前只是隔著老遠見過一面,平日他找陳舉人請教學問,多半是去私塾,陳家的大女兒嫁得遠,剩下的一子一女,都還是垂髫小兒,原是指望不上的,這回崔/世/安探望陳舉人,得知陳二姑娘不得不和一群粗壯婦人在糧鋪搶糧,二話不說,連忙回家取了糧米送到她家。

  「大姐不怪我自作主張就好!」崔/世/安紅著臉說道,

  崔世君笑了笑,他們姐弟二人進了家門,夏小清也在,他一大早帶著兩個夥計,下鄉收了兩三頭肥豬,近日豬肉漲了價,好在是京城地界,有錢的人家不在少數,不到半日,鋪子裡的豬肉就賣得精光,夏小清特地留了十幾斤豬腿肉提到崔家,囑咐翠娘煮一鍋豬肉來吃,剔下的豬骨則是給崔老姑姑燉湯補身子,前些日子在清華觀,每頓清茶淡飯,夏小清肚子裡早就沒了油水。

  崔世君和夏小清說了兩句話,便到後院去看崔老姑姑,崔老姑姑剛剛服了湯藥,已經睡下,崔世君找來崔福家的,張郎中上午來給崔老姑姑換藥,據他所說,崔老姑姑年紀大了,腿上的病痛恢復得也慢一些,。

  崔世君在崔老姑姑的屋裡坐了片刻,阿杏來請她出去用飯,崔世君一邊往正屋走,一邊暗自心想,先前家裡人少時還不覺得,經了崔老姑姑受傷一事,崔世君有意買幾個下人,日後陳二姑娘嫁到崔家,三年五載生了哥兒姐兒,孩子們也需人照料,再者徐氏前兩年就想給崔/世/安買個小書童,崔世君一直沒有點頭,如今他大了,有個秀才的功名在身,崔世君想著家裡生計尚且過得去,給他配個小書童也罷。

  她心裡盤算了一回,到了正屋用飯時,就將此事跟崔海正提了幾句,崔海正最喜歡家裡人多熱鬧,他笑著說道︰「早該如此,安哥兒身邊連個研磨的人也沒有,給他配個書童,好叫他把心思全放在讀書上。」

  崔/世/安羞得面紅耳赤,以前她大姐說過要等他考上舉人,再給他配一個書童,眼下他爹急巴巴搶著要給他添人,倒顯得是他非要不可似的,他對崔世君說道︰「大姐,我的事自己做得來,暫且用不著買書童。」

  崔海正卻不答應,一定要崔世君給他配一個小廝,他道︰「你大姐和二姐身邊還有小丫鬟伺候呢,你一個爺們兒,事事親力親為,沒得叫人笑話。」

  崔世君知道崔海正偏疼兒子,並不與他計較,她望著崔/世/安,笑道︰「不相干,家裡總是要添人的,索性一並給你買個書童。」

  崔海正聽到崔世君要給崔/世/安買書童,臉上露出歡喜的笑臉,他道︰「咱們就算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富貴人家,不過又不是使不起下人,家裡人多,方才顯得我們崔家是興旺人家。」

  崔世君但笑不語,另一邊的夏小清只顧低頭吃飯,沒有插嘴說話,往常崔世柔就說他岳父心裡只有他兒子,雖說世人大多如此,不過崔海正更勝常人,惹得崔世柔時時在他耳邊抱怨,就連夏小清這個粗人,也看出來她們崔家幾個姊妹都不親近他這個岳父大人。

  晚飯過後,夏小清到後院看過崔老姑姑後,出了崔宅回家,家裡各人散了,崔世君回到院裡,洗漱一番在燈下算賬,眼看就要到年關,家裡要買下人,崔老姑姑還要過壽,哪裡都得用錢,若是不劃算著用,哪怕有座金山也不夠花。

  她算了半宿賬,阿杏來催了幾回,直到更鼓敲了三下,她才熄燈歇息。

  次日,崔世君打發阿杏到永巷去喚來劉婆子,不久,劉婆子和阿杏來見崔世君,多日不見,兩人說了幾句閒話,崔世君便說起家裡想添置下人。

  劉婆子聽了,臉上一笑,她道︰「崔大姑娘要人,我難道還能把不好的給你?你想要幾個人,正好前幾日衙門裡新送來了十幾個孩子。」

  地龍翻身,有些貧苦人家免不了就會賣兒賣女,劉婆子管著永巷,她又是指著崔世君過活,崔世君說要買人,她立時就把她手下的那些孩子在心頭過了一遍。

  崔世君笑著說道︰「你老人家調教的孩子,我還有甚麼不放心的,只有一樣兒,我兄弟缺個書童,需得十來歲的孩子,要是再小了,怕是淘氣貪玩兒,若能認得幾個字就更好了。」

  劉婆子沉吟片刻,要買識字的孩子不大容易,但也不是找不到,她點頭說道︰「既是崔大姑娘交待的,我少不得要留意,等到有了,我親自送去給你挑選。」

  崔世君向她道了一聲謝,劉婆子自去不提。

  過了幾日,劉婆子果然領著幾個孩子來崔宅,其中有兩個男孩兒,最大的十歲,餘下的都只有七八歲,看著怯生生的樣子,崔世君掃了一眼,指著兩女一男出來,問道︰「你們叫甚麼名字?」

  其中一個女孩子抬眼望著崔世君,隨際又低頭,答道︰「我叫香月,今年十歲。」

  有了她起頭,另一個孩子也回道︰「我叫小春,今年八歲。」

  最後回話的是那個男孩子,他道︰「我叫趙文,也是八歲。」

  名叫趙文的男孩年齡不大,看著安安靜靜的,像是個穩重的孩子,崔世君點了點頭,她看著香月,只因她的名字裡有個字重了崔老姑姑的名諱,崔世君便道︰「以後你就叫阿香吧。」

  「是!」那孩子輕聲回應,崔世君又問起他們家裡的老子娘,這趙文上過一年學,他爹娘在地動時死了,只剩下叔叔和嬸嬸,他叔嬸不肯憑白養著他,於是將他買給官府,至於阿香和小春,則是兄弟姊妹太多,家裡日子過不下去,爹娘就賣了她們換錢渡日。

  崔世君問了幾句話,溫和的說道︰「不管你們先前在家裡如何,到了崔家,老實本份的做事,總歸是虧待不了你們的。」

  三人齊齊答應一聲,崔世君扭頭望著劉婆子,劉婆子眼見她挑中了她帶來孩子,喜笑顏開的在花名冊上打勾,又交上賣身契,說道︰「大姑娘一家都是厚道人,他們能留在崔家,都是他們的造化。」

  崔世君笑了笑,給了她跑腿費,他們的賣身銀子,崔世君早已備好,只待去衙門時再交給吳書辦便是。

  劉婆子走後,崔世君喚來崔福家的,把三個孩子交給她,崔家沒甚麼大規矩要學,只叫他們先認認崔家的人,再慢慢學著做事。

  半個月後,通往清華山的官道終於重新鋪好了,隔日,夏小清帶著崔福上山去接崔世柔和徐氏,崔家一家人總算得以團聚,晚間崔世君和崔世柔姊妹二人說起貼已話,閒聊中她聽聞寧國老侯爺霍雲今日也和他們一同下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