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簾內官八月初六入簾,從此便只能住在貢院,直到九月判卷結束才能出去。雖說簾內有本省官員好吃好喝地供著,可為防作弊,隻字片紙不能入簾,“無聊”二字卻不是幾頓筵席能打發。
考卷還沒送進來,簾外卻已有巡場官的腳步和議論聲傳進來,更襯得他們簾內寂寞無聊。王、張兩位老先生便忍不住回憶起了五月間那場熱鬧的講學會:
“能邀來十幾個講學的先生還不算什麼,難得的是能安排數百學子同場聽講,大會還頗有秩序。事後我與鄉間後生提起這兩場大會,他們也都說能學著不少東西。”
張郎中是辦學校的,對講學大會的流程觀察得更仔細,笑道:“我倒從他們這裏學了幾手。回去之後給書院裏也添了自習課,叫那些學生們自己選人起來講學,自作評論。原先有些跟著先生胡亂念一氣書就想糊弄過去的,如今都怕在同窗面前丟人,自家就肯用心讀書了。”
另一位在大會上做了老師的致仕給事中林老先生則回味道:“我看最新鮮的是那掌聲。閉幕試時咱們這些老師一同上臺,底下七百余學生賣力地給咱們鼓掌致謝,我這老淚都要出來了。”
他們漸漸說得熱鬧起來,幾位在職的同考官也湊上去問那些只看語錄看不著的趣事。
兩位京裏來的主考官途經各縣,也得當地縣令送過幾本《語錄》,聽他們聊到這場大會,也顧不得主考的矜持,豎起了耳朵聽著。
他們打進了福建省便直接到行館下榻,之後一直閉門謝客到初六,這一天進貢院吃了入簾宴,就又換到貢院簾內閉關,實在比這些同考官的日子還孤寂沉悶。此時聽幾位同考官說起講學大會上的趣事,他們二人比別人聽得更入神:
無論是芳樹夾道的河堤,充滿農家氣息的野遊宴會、高臺講學的樂趣都能叫他們心嚮往之。就連自家研究多年,足以出題考別人的經文章句,在這群老先生們充滿感情的回憶之下,也能品出幾分新鮮趣致。
那位親自籌辦這場大會,又想出“開幕式”“閉幕式”這等花樣,又能在臺上主持辯難,又能琢磨出宋氏印法……的主持人宋某,實在叫人感興趣。
副考官戶科給事中周用便問同考官們:“這宋學生今科也要入場考試麼?”
桓凌應道:“正是。宋時前年在本省提學方大人手上考取了汀州府第三名廩生,今科便隨下官一併到福州來應考了。”
周給事中對他還有幾分印象,知道他本該是翰林院的人,後來不知何故來了福建,對他自然又有幾分同衙之親,溫聲提點道:“你與那宋生情份倒深。不過情誼歸情誼,讀卷時卻不許有半分差遲。若他卷子不好,你胡亂呈薦上來,我與高兄也不會饒你。”
編修高榖笑道:“周兄何必太嚴厲。桓通判是有分寸的人,他那師弟也有才學,若文章不好又何必在福建應試?我如今倒有些遺憾咱們不能出簾巡場,不然就能親眼看見他如何寫出那細如懸絲的宋氏字了。”
桓凌笑道:“前輩便是出了簾也看不著,因為那宋氏字不是寫出來的,是用尖錐樣的鐵筆刻出來的。其起筆、頓筆之處都要多劃幾記,模仿出書法的筆致,練起來其實也頗費力。”
也就是他師弟聰慧勤苦,才能弄出這全新的刻印法,還能刻出這麼多精修精校、全無錯訛的好書來。
同考官們也有看過他那臘版刻印法的,有說那刻印法省力快捷,有說此法不必經工人之手,適合文士閨秀的,卻也有人說這法子費眼,不合常用的……
高編修聽著他們說印書,便不由想起宮內正在建的藏書樓,悠悠歎了一聲:“這刻書法若能速成便好了。叫大內匠人俱都學會此法,早日印出足以填充藏書樓的新書……”
周王也好早日成親。
只要周王成了親,他們便可上書請封太子,早定國本,聖上也再無推拖之理了!再不定國本,底下幾個皇子年紀也大了,都在宮裏養著,又是一樣皇子的身份,只怕人心易亂……
周給事也想到了這樁婚事,同樣有些心亂。但抬眼看見桓凌,又覺著相較眼前被拖了近三年的未來王妃兄長,他們的焦慮又不算什麼,真正焦慮的還該是他才對。
他借著飯後更衣的機會將桓凌拉到無人處,低聲安慰他:“今夏戶部已批了建藏書樓的銀子,我們辭別御前出京時,聽說工部就要在皇后住的坤寧宮動宮了。可見當今……”
當今皇后薨逝多年,坤寧宮虛懸已久,這藏書樓建在坤寧宮中,可見聖上已經把周王妃看作未來皇后了。
他作為王妃的兄長,怕也沒多久就能回京了。
周給事隱晦地勸慰桓凌,桓凌卻不似他想像中那麼激動,只淡淡一笑,對他說:“多謝周大人關心,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不論來日如何,桓凌唯有盡臣節以報效而已。”
他這麼寵辱不驚,周給事先是有些驚訝,後來倒覺得欣喜。
歷來國戚在朝中都會有些權柄,他這樣沉得住氣的性格,卻比那些仗著後妃之勢驕人的外戚強得多了。兄長如此,想必妹妹也是溫柔敦厚之人,周王立儲甚或登基之後,前朝後宮想來都能安寧些。
他拍了拍桓凌的肩膀,朗然一笑:“說得好,我等唯盡臣節而已。”
等藏書樓建成之後,若聖上還遷延不肯令周王成親,他就要聯絡敢捨身的同僚去跪宮門,求聖上兌現諾言!
他慷慨地想著家國大事,桓凌心裏卻唯有眼下這場考試而已。等到下午未末申初,終於有謄抄好的朱卷送進來,一共五份,其中正有一份春秋房的卷子。五房同考官分了卷子,各歸判卷房,春秋房因為統共就這一張卷子可看,兩位老先生商量商量,便先給了最年輕的桓凌。
年紀大的人總比少年更能受得住寂寞。等他看完卷子,他們兩人再看也不遲。
桓凌接過朱卷,開卷沒有幾行,看見第一道題目後緊連著的破題,便不由自主地微笑起來——體認明切,發明透徹,與他對這篇文章的看法不謀而合,是他師弟的文章。
往常他都是以師兄的身份考慮如何教師弟將文章寫得更精深周密,如今以考官的身份考察他的文章,感覺倒十分新鮮。
他做師兄的既然判到了師弟的卷子,原本該有些避嫌的心思,格外從嚴判卷。可他越讀這篇文章就越覺著寫到了自己心底,怎麼挑也挑不出毛病來。尤其文章末尾一句“陰陽生於太極,仁義生於心極,其理一耳”,更是將君子之義上升到了天人之妙的高度,其中展露的理學工夫之深足可比擬當世大儒!
他不管是不是自己看自己師弟一切都好,提筆便寫下了一道飽含感情的評論:“講義字從心入手,辨於理欲之際,末篇則統之以心極,發明天道之妙,非淺學者可得之,尤宜高薦。”
滿卷朱紅映襯下,他這藍筆的批語反而有種驚心動魄的突兀。他回看了一眼“尤宜高薦”,微微一笑,又朝下方翻去。
第二題“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出自《中庸》第二十六章 中“今夫天”一節,是講天之道。第三題“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則出自《孟子•盡心上》,蓋指人皆有形色,各具天然之理,唯聖人能盡其理之意,其理正合今年講學會上做自習時所論的第一道論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雖然經文不同,其中蘊含的天道、理氣之辯卻是他們曾經復習過無數遍,也是他的時官兒在數百人圍觀的大講壇上也能侃侃而言,不需預加演練的。
三道題他旋即批罷,又看《春秋》題——春秋微言大義,是他帶著師弟一處一處比較過的,答題時則須從兩條史料細微差別入手,明尊王攘夷之意,見書史者對安天下者的褒揚與對亂臣賊子的批判。
此處宋時自然不會寫錯,他讀卷讀得暢快,寫評語也寫得流利,不一時三篇四書、四篇五經題便都批閱完畢,送給另兩位同考官審閱。
那兩位考官中,一位致仕工部大使徐老先生在講學大會上與他共過事,另一位布政使司參議衛大人也從講學大會語錄裏看過他如何點評學生講解,自然都深信他評文的水準。見他給的評價如此之高,都笑道:“開門便得了一份好卷子,意頭倒好,但願之後來的都是好文章,叫咱們讀著提神。”
二人還擔心他是不是年輕面嫩,給的評語過高了,一前一後地看了卷子,卻也都挑不出毛病,只能在卷子天頭添滿紅圈,批上幾句“義理純正,詞氣森嚴”“議論英發,文氣老成”的評語。
要不要再添一句“場中似此不可多得”“宜冠本房”呢?
兩位考官糾結了一陣,又覺得這篇來得太早,其後未必沒有更好的,不該寫得那麼絕對。於是便將卷首的序號單記在牆上,備著與後頭的佳卷比較過一下,看其夠不夠選作呈給主考官的經魁之卷。
但這第一批考卷進來的少,考官們讀著還比較新鮮,也能沉浸進文章用心細讀。到後頭千數考卷接連湧入,眾考官一天批閱多至數十人,每人又有七篇三五百字的長文,文章所含之理相近,內容相差不遠,除非有極驚豔者大家可拿來提神醒腦,凡庸之卷或取或落,便悉由天命了。
兩位主考也不輕鬆,每天至少有三十份考卷送到他們主考廳內,他們只情低頭批閱不斷遞進來的四書五經題,早忘了今夕何夕,直至第三場考卷遞進簾內,才意識到中秋已過,這場秋試竟已結束了。
學子們都已散去,只留他們這些考官還要慢慢批閱考卷。
直到八月末,五房遞上來的朱卷才終於批完。兩位主考手中拿著可堪中試的卷子,比著彌封處印的座號向五房同考官要二試、三試的卷子。
“天字五號,洪字十三號……”
眼見著考官要對後兩場的卷子,春秋房徐、衛兩位考官才想起當日閱判第一份朱卷時的心情,連忙從二三場的卷子中尋出考號對應的一份,在遞上考卷時向兩位主考當面推薦:“這考生的卷子我等特地記著,他的首場文章實足為魁首之選,二三兩場文章亦詞氣通達、典雅可觀,望大人試品讀之!”
作者有話要說: 題目和評語參考自明代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