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宋三元要講學了。
桓僉憲也要講學了。
桓僉憲與宋三元要在城外龍泉寺同講新理學。
這是桓僉憲與宋三元回京後第一次同場講學,也是澄清二人不實傳言後第一場合作講學。
講學還沒開始,這消息便飛得滿京都是,凡有書生處,便有人口口相傳:“這是都察院攢的講學會,會上定有許多言官、詞臣同講,閣老且要去聽的,不聽就虧了!”
聽是要聽,可這講學不該以三元為首麼,怎麼把他師哥排在他前頭了?難道講學時不以人學問高下為先,也講究長幼兄弟麼?
那宣傳講學消息的人便要斂容改色,將頭悄悄偏過幾分,十分嚴肅地告訴他:“這正是我等要替他們澄清之處。”
從前的傳聞和坊間南戲北曲、雜劇小說都有誤,其實是宋三元嫁進桓家才是。不然怎地桓僉憲為國家大事辭了官,宋大人同時就為孝順老父辭官?
孝順老父只是個幌子,他是為著支持桓大人的事業才辭官的。不然桓大人領頭兒力諫皇親外戚不該幹政的,他身為未來國舅的內人又怎好在朝為官?
下頭聽他說話的有人抵死不信,有人如牆頭草般搖搖擺擺,也有的心下悚然,憶起近日聽見有人講“桓禦史講學傳情,宋三元私許終身”的故事……
卻也有不少人只是淡然處之,甚至略帶些得意地說:“這有什麼可怪的。宋三元再是三元,也是桓大人的師弟,長幼之序在那裏擺著哩。他考中狀元之前不也不是三元?那時他師兄可就是進士了。”
當初他們說這話時,那反駁聲都能把他們的人埋了,弄得他們不敢多說。如今怎樣?有了宋三元親口承認,他們這回可是揚眉吐氣了!
這些人在一片震驚置疑聲中享受著“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快慰。然而那份欣喜中漸漸又湧上幾分遺憾:早知道該設個盤口與人賭上一注,今日又得壓倒眾人,又得發一注財,豈不更快活了?
咳,罷了,拿人家的婚事做賭卻不是他們這些一心慕道的仁人君子所為。
他們仁人君子得在桓宋二人講席前占個聽得清楚的好位子,才好稍稍彌補今日的損失。
四月二十清早,兩位講師趁著涼爽爬到龍泉寺後山,便見寺裏借給他們做講學用的一片空場已然排滿長桌條凳,頂上高搭涼棚,好似把一座食堂搬到了此處。
廣場前方建起了僧人們講經說法時慣用的木制高臺,台下埋著擴音的大陶缸。但因講學的是兩個閑住官員而非僧人,那臺子就鋪設得更華麗了一些,還給他們添了兩副桌椅,一把羅傘。
知客僧領著二人到場內時,底下已然上座了三分之一,見他二人進場便熱烈鼓掌,呼聲雷動。
僧院裏平常講經論道雖也有許多信善聽,卻少有這樣的動靜,嚇得那位年長的知客僧心口一震,腳下險些不穩。
宋時一把撈起僧人,看看場中形勢,步伐也不禁頓了頓:原以為這回就是參加個都察院邀約的內部講座,進了場才發現這是流量愛豆開演唱會的場面。他們才一露面,底下的粉絲就起立歡呼,只差沒舉個燈牌,搖個螢光棒了!
幸而兩位大人是開過講學會、帶文藝團隊下過鄉的領導,應對這場面也十分熟練。二人舉手輕搖,含笑點頭,瀟灑地走過座位間的通道,帶著知客走到高臺上。
知客僧這一路走來也穩定了心神,請二人在講臺上坐下,小聲解釋:“鄙寺早前接著幾位風憲的帖子,說是兩位大人要在此辦講學會,故將後山封閉,不許閒人進出的。但這些善信都是為著講學會而來,早的甚至提前兩三天就住進來,問道之心甚是虔誠,小僧們也不忍將人拒之門外。”
這一來二去的……人就多了些。
不過不要緊,他們寺裏也常開大法會,知道如何將聲音擴大,早早在講壇前埋了幾個好大的水缸,不怕兩位老爺講話時底下人聽不清楚。
嗯,不要緊。
見過大場面比他更多的宋三元微微一笑,回身吩咐隨行的家人:“去把咱們車裏帶的喇叭拿來。”
雖然沒有二級管、三級管、電位器之類,做不出擴音的電喇叭,但他們多年開會用的鐵皮小喇叭也是很好用的。
只是兩位名動京城的才子手裏拿著白鐵皮喇叭,將喇叭口兒堵在嘴上喊話的樣子有點辣眼睛罷了。
李閣老與路上相遇的幾位禦史進入會場,一眼便看到了兩位少年才子、國家棟樑臉上頂著兩個銀光閃閃的鐵喇叭的模樣。然而從那麼質樸到影響朝廷休致大臣形象的喇叭裏,傳出來的是清晰響亮,他們剛一踏進這片廣場便能聽個清楚的講學聲。
李閣老他們不肯驚動臺上台下,在方丈陪伴下靜靜走到前排預留的貴賓席,坐下來問早先來的一個翰林:“今日臺上講的是什麼?”
物理?化學?
可別是他們給小女學生講的“幾何”吧?
那學問可有些難。且是宋家書院裏的小女學生都會的,他們這些十年苦讀,春闈考到天下前三百名的朝廷大員若是聽不懂,可實在丟人了。
天幸臺上兩位講師今天既沒帶畫圖的角尺,也沒帶測力的彈簧秤,更沒畫個電路圖問他們按下開關後電流從哪條電路流過。
那翰林也彷彿有些慶倖,低聲答道:“回學士,今日桓宋二子講的是治學。”
李閣老呼“二子”是稱呼小輩,這翰林口中的“二子”便是叫他們“先生”了。從前在一座翰林院為官 ,一個大朝上站班,見了面只是稱一聲大人、前輩,而今聽了這兩人講學,他卻覺得好稱呼二人一聲“子”了。
有求道之志,有治學之能,還肯將這工夫傳授與別人,可以為天下師矣。
“哦?”李閣老輕歎一聲:“只聽說他們講天理、氣象變幻,還不曾聽過他們講治學。不過一個三元及第,一個二甲前十,確乎有本錢講這些。”
講治學也好,他們窮究天道得來的新理學也不是人人聽得懂的,可怎麼讀書入試卻是人人都想知道的。前朝陸、朱二子的鵝湖之會便講為學的工夫,今日他們這場講學,或許也能成為大鄭的鵝湖之會呢?
李勉深深坐進椅中,打疊起精神,聽臺上二人講學。
他們師兄弟自來是一同講學,配合默契,從朱子“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入手,講起格物之法。
當然不是朱子的格物,更不是守仁格竹,而是將這個“格”字解釋為他們平日踐行的研究方法:不能只憑心中悟得一理便為外物下結論,要求真,要憑事實說話,要經得起反復實驗驗證……
他們這些年正是用這樣的窮格物之法,從天地間格得了許多知識、理學。而格物得一理之後,又當如何確定自己格得的道理是真是偽呢?
必須有實際的論據支持。
治學時以心為本,“古聖相傳只此心”不可靠;一味相信先人所解經義,泥古不化亦不可取;須得經得起反復驗證的才是符合天道的真知。先經自己驗證,而後經天下人驗證,真金百煉方見真偽。至於這驗證的方法……
先寫個論文吧。
宋時是從穿越就開始背論文的,桓凌為了給他掙點小錢錢更是自學成材,硬生生學會了現代漢語和各類論文上常見的外文字母,對論文的感情都快比經義、八股深了。
寫論文可梳理思緒,證明自家論點。而讀論文的過程更可讓人代入作者思路,明白對方觀點如何推導而出,更可自行依法驗證其對錯。
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研究理學、實學時凡有所得皆可寫成論文,與同道交流。若當地有福建講學大會那樣的論壇,正好在論壇上當面與人交流,會後再集結成冊,供沒參會的人閱覽。而那些沒有這等論壇的地方,也可由當地名士、才子牽頭,辦個期刊,每月——或每隔幾月收取足夠的文章,集結成冊,供人購買、借閱。
外地各省、府、縣或許條件差些,京裏有的是做學問的名士大家,也有會弄油印、石印的文人,辦個學術期刊內部交流一下全不費力。甚至還有富餘的理學名家、實學大師可以組個審查小組,審審交上來的學術稿,取真去偽,把期刊做得更權威。
哪怕那些供稿人寫的並非審稿人的專業,但依現在這個科研水準,也高不到別人連看都看不懂的地步。只要依著那論文裏的內容和引用的文章一步步驗證下去,最後總能證出真偽。
他們在臺上講得兢兢業業,小喇叭嘴兒都叫臉上的溫度捂得溫熱了,將自己半輩子寫論文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台下聽眾。
這些人能打聽到他們要來講學,甚至有人能花銀子在廟裏住上幾天,必定都是有錢、有閒心、有朝中人脈、有向學之心的人。在這教育尚未普及的時代,有資本、有能力做學問的,正是這些人。
提升科技水準不可光靠個外掛,也不能光靠兩個老師普及先進知識,靠的是多少代人前撲後繼的研究,不斷的學習,糾錯,不斷深入……
宋時將喇叭拿下來擦了擦,一口面前飲盡晾得溫涼的茶水,帶著幾分欣慰看向這些有心向學的文人:“我二人暫且講到這裏。天色還早,諸位可還有什麼想問的沒有?可以寫在紙條上交上來,我們挑一些問得比較多的問題來解答。”
有!
台下有準備的立刻提筆書寫,沒有準備的便找周圍人借,或尋旁邊等候的僧人討要。但在台前貴賓席上的人卻總有特權,不依他的規矩而行,而是直接提問:“桓僉憲與宋學士莫不是有心辦起這期刊,做個審稿的……主編?”
李學士蒼老而渾厚的聲音在台下響起,因離得最近,倒也不受後頭混亂人聲的影響。
宋時在朝中待的時間再短,也沒個聽不出閣老聲音的,連忙伸手去拿話筒。不過桓凌比他還早了一步,長袖拂過桌面,拿起話筒的同時便已站起身來,向著台下朗聲說道:“只怕要有負老大人期許了。宋弟早與我定好以後要時常離京,踏遍大鄭江山,到各地探尋礦藏為朝廷所用。”
如今留在京中,一是為幫老(岳)父辦女學校,二是他們探查了京畿地方可用的礦物,還要畫一卷京城礦藏圖,錄一本各類礦產利用之法獻上,以便朝廷依據本地礦藏興實務之利。
他們時官兒為朝廷不惜放棄官職前程,早前怕朝中眾賢挽留,致他們辭官不成,才隱瞞到現在的。如今正是朝中諸君子與山間處士賢人都在的好機會,他自然得把實話說出來,不能叫他師弟的付出無人知曉。
台下議論聲頓時轟然而起,李閣老都不禁站了起來,失聲道:“你們要離京……你們竟是為這事辭官?”
自然不全是為這事,忠孝的大旗還是要抓得牢牢的。
宋時抄起話筒跟著解釋道:“我們二人已然在家閑住,不能再在朝中盡忠職守,總也得做些利國利民之事。身為讀書人便該以天下為己任,時刻念天意民心,何必問在朝在野?”
台下的李閣老輕歎一聲,他身邊那些年輕的禦史、翰林更是傷感:這兩人分明可以留在朝中安享富貴權勢,卻為正朝中綱紀而主動辭官。辭官之後竟也不肯安安穩穩地辦個書院,印個期刊,做個清閒又受人敬慕的理學名家,卻要為探礦踏遍四野,飽受風霜之苦……
雖然他們倆自己不以為苦,但底下坐著的一眾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能坐轎絕不騎馬、能騎馬絕不步行的文人已經在腦海中替他們受盡了攀山越嶺、風霜之苦。講學會結束後的送行宴上,本該為學士送行的,卻由李學士帶頭連敬了他們幾輪,祝他們早日興業富國,實現自家志向。
宋時是基層官二代出身,接待領導的酒桌小能手,不動聲色地替自家師兄擋了酒,一人就喝得朝中這些清流官眼紅面赤,握著他們的手涕淚漣漣:“你二人在外須當保重身體,定要平安回來。”
這是自然,謝老領導關心。
“北方多風沙、南方多瘴役,二子在外宜多珍重,不可強近荒山幽嶺。”
不要緊,他們其實早買了地質礦產地圖,太危險的地方不靠近,只畫圖就是。
……
“二位大人恩深愛重,進退與共,為情之一字可拋官去職,踏遍青山,實是我輩有情人的楷模。此事我等回去必定照實寫進書中,叫世人皆得見你二人的深情!”
嗯?這位作者的關注點是不是歪了?怎麼又要出他們的書了,不能先問問他們這大活人再寫麼?
宋時喝到後頭,聽到的肺腑之言越來越花樣繁多,聽得他臉色通紅,眉心緊皺,一副簡直不想跟這些都察禦史們喝下去的模樣。但久後他在市面上見到最新版的桓宋故事書時,還是偷偷地買了好幾本,裝在布包裏捎回家看。
一個人看還是兩個人看,看完以後如何議論點評模仿……就不足外人道了。
這一年冬盡時,他們便踏遍了京郊遠近山河,獻上了第一卷 《大鄭礦產輿圖志》。轉年開春不久,他們便收拾行裝前往天津,由近及遠踏遍大鄭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