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到古代當名士》第286章
第286章

  新泰廿九年正月,天子令魯王就藩泰安,並從魯王始,詔令已成親開府的諸王各自出京。

  也恰在此際,西征大軍于和寧城奇襲韃靼王庭,憑精銳敢戰之士與精良的神器殲其精銳將士萬餘口,俘獲虜酋與後妃、公主、王子、親貴、屬官等逾數千人。其下還有男女部民共計四萬餘人、戰馬兩萬匹、駱駝四千匹、牛羊七萬餘,糧食輜重無算……

  齊王親自披甲上陣,在硝煙戰火中尋得虜王玉璽、敕符,徹底斬斷其餘王公貴戚借此自居正統,重新統一各部的可能。

  然後便是設壇祭祀,封狼居胥。

  他們在韃靼聖山封禪之際,也正是天子從泰山歸來之時。

  狼居胥山離京師有四千里之遙,草原地形又複雜難行,消息傳得極慢。直到天子御駕還京,諸王亦已各自離京赴藩地,這場大勝的消息才傳回京中,不久齊王、監軍楊榮、輔國公等一干將領便押解虜酋與後妃、眾臣一干人等進京獻俘。

  西北大勝之喜霎時間便壓倒了諸王離朝的悲傷。

  大鄭立國百四十餘年,這些虜寇始終在大邊之外遊走,對關內百姓虎視眈眈。大鄭國力強盛時,他們安居草原,向大鄭稱臣、求開榷場互市;一旦邊防稍弱,這些部族便悍然反目,踏破邊關大肆燒殺搶掠,將青壯男女掠回草原作奴隸……

  如今終於擒其首腦、斷其禍根,將其王室以下全數押解回京。當中挾裹著的,被虜寇擄去多年的邊城百姓終於得以回到關內,或許還能帶著父母親朋的骨殖還鄉下葬,以慰其在天之靈。

  楊監軍等人考舊年戰事,還問出了許多舊年戰爭中被虜寇挾裹,下落不明的文武官員的結果。那些戰亂中被殺的、殉節的、被擄後不屈而死的將士、文官在多年後終於得以正名,軍中已記了花名冊,歸朝後還要為這些忠烈請功,送一道旌表、一副衣冠還鄉,供其親友寄託餘哀。

  邊關從到京城,從民間到軍中,不盡悲聲中摻雜著親眼見到虜寇覆滅,以血還血的痛快與釋然,更有對多年戰亂終於平定的慶倖與感恩。

  從今以後應是天下太平,他們可以安安生生地把眼下的好日子過下去了。

  這一場場悲歡都被齊王眾人記在心裏,傳回京師,講到天子面前。新泰帝斂容聽著楊榮與輔國公等人秉報戰績與事後查出的這些忠烈事蹟,眼中跡有細碎微光閃動,沉聲吩咐:“使人在和寧立碑記傳,將這些忠烈之士與立下戰功的將士共題碑上。無論早年殉國與此戰中殞身的將士一併加厚封賞,得勝還朝的再加一等。”

  內閣、兵部諸臣出列領旨,與楊侍郎、成國公、輔國公等人一起退回原班。齊王則排眾而出,雙手獻上了自己從王帳中翻出來的韃靼寶璽,向父皇細細說了冒著硝煙尋得此物與虜廷敕符的經歷。

  他父皇聽得又驕傲又後怕,想教訓他不該以身犯險,又不捨得讓兒子在眾臣面前失了臉面,便將教子之事推後,只誇他膽大心細,尋寶有功,不負父皇的期待。

  齊王意氣風發地站回班裏,天子撫著總管太監送上的玉璽,亦是滿面華光,朗聲道:“上天佑我大鄭,才恰在元月新春之際,朕封禪泰山、太子告祭天地列祖之時得了這樣的大勝。而今眾將士得勝而歸,朝廷自當不吝封賞,以酬他們的功績。”

  至於齊王,也不必朝廷共議,他便當面下了諭旨,令齊王就藩漢中,三代以內不降等襲爵。

  齊王原本的封地該在青州府,雖也是水土豐美,商路繁華之地,可又怎麼比得了漢中這天下矚目的地方?漢中府不光是產嘉禾的源頭,且因其工業興盛,名匠紛湧,新巧之物亦層出不窮,早蓋過了蘇州的風頭。

  能在漢中開府,實比去江南、湖廣等地就藩更實惠。

  然而齊王剛剛大破虜廷,封狼居胥,正是意氣風發,不願圖安穩的時候,主動向父皇請命:“如今萬里草原皆屬我大鄭,何必仍只在大邊內揀尋封地?兒臣願請命出駐草原,為父皇另辟一省!”

  他連太子之位都不屑與皇兄爭,又怎麼肯到皇兄曾留居多年,處處帶著他影子的地方就藩?

  就算那地方是宋三元親手建成天下名城的就不行。他要選地方就藩,定然是去他親手打下的草原從頭開始!

  只要把陝西那些能幹的官吏,漢中學院的精英學子借給他,他定能在塞上重建一座……不,建一片比漢中更繁華的城池!

  他神色堅定,跪在殿頭深深叩頭,新泰帝也被他這志氣打動,贊許道:“好,不愧是朕的大將軍王!我兒既有如此志向,朕便從你的心願,將豐城作你的藩地,許你從從京中帶一鎮兵馬戍衛,再往漢中挑選學生、工匠重修此城。”

  豐城是遼國所建,地處大青山腳下,西連河套,南臨黃河,有千里沃土,宜耕宜牧。豐城之“豐”也可算嘉號,齊王要在草原上選封藩之地,這城正是難得合適的地方。

  天子當即下旨,將齊王之號改作豐王,便以豐城為藩地,待他在京休息一陣子便帶妻兒出京就藩。

  二皇子就藩之事便如此落定。

  下面諸王才離京就藩不久,規制尚在,他封藩的典儀倒不費多少工夫。而後內閣與六部堂上官便共議起將士封賞、撫恤、旌表、遣散募兵等事:這其中所需銀兩雖多,但戶部、備著支應十五萬將士入草原逐虜的糧餉,可將這筆銀子挪來使用。

  這幾樁大事辦成之後,朝廷上下又議起在草原新邊界處修建軍鎮屯堡,繪製地圖,擇水草豐美之地築城,遷內地百姓移居屯田,安置虜酋部中俘獲的男女丁口……

  滿朝上下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休沐日恨不得都留在公署做事。

  但在翰林、都察二院中,卻有兩個本該與同僚一般忙著草擬詔書、監察百官的人悄悄地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不僅不加班加點投入工作,反而提交上了兩封請辭的摺子。

  只是他們二人年紀既輕,官位又高,又是實打實的能臣幹才,中流砥柱,哪方面看來都不該致仕。何況當今世道就以出仕為貴,勘礦的都是役隸、礦工之類,若直說他們要辭官歸隱,到各地勘探……只怕朝野內外挽留賢臣的聲浪太高,聖上被人勸動,不肯批他們的摺子。

  方便起見,兩人奏摺上都祭出了儒家最不能拒絕的理由——忠孝。

  聖上先已被太子說服,三位閣老中有兩位是他們的老師,早早被學生通了氣,知道他們為的是大鄭江山千秋萬載之利,再怎麼替他們可惜也不忍阻攔。是以他們那兩封致仕的奏書遞上不久,便順順當當地批了下來。

  批的卻不是致仕,而是冠帶閑住。

  比致仕的待遇更好,保留原職不變,相當於現代人停薪留職。

  且因這些日子恰在西北大捷,朝廷要為其中功臣計功請賞的當口,他們又是曾有供應糧草、軍械、獻神器、巡視邊關之功的,朝廷為酬他們的功勞,冠帶閑住時也如常給支薪俸。桓凌又有個永寧侯的爵位,有爵祿年年發放。也就是說,他們卸任後就要開始無限期帶薪休假……

  太子妹夫真靠得住!

  兩位座師對他們太好了!

  當今聖上真是心懷蒼生的明君!

  宋時在翰林院裏的接的旨,接旨之後激動得險些當場扔下工作奔去都察院,跟桓凌共用這好消息。不過他手頭還有幾份嘉獎將士的敕書還沒擬好,英雄的事不可耽擱,他接旨之後還是強行平復心態,回到值房把自己該寫的東西寫完。

  就算辭職,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宋時壓抑著奔向自由的喜悅,在值房裏悶頭草擬敕書,他的同僚們卻被他辭官的消息震驚得無心工作,議論紛紛:“當初在漢中吃了多少苦才熬回京,得了這個侍講學士與少詹士的優差,正該在館局攢資歷、養望的時候,怎麼就要辭官了?”

  “宋家老太爺我也認得,也還不滿六旬,走路生風,看著身子十分健旺的。他們一家三兄弟又都在京,兒媳、孫輩都在家服侍老人,何至讓他這個最有前程的兒子回家?”

  難不成是聖上厭惡南風,不願叫他和桓僉憲兩個同在朝中?

  可那也該是桓凌辭官——三元及第可比尋常的二甲前十值錢多了!

  聖上都把宋三元指給太子了,分明是要重用的意思,何至為個早幾年就鬧得天下皆知的婚事罰他?若真是厭棄了他,還能許他領著朝廷薪俸冠帶閑住?

  眾學士議論得越來越遠,甚至揣摩起了聖意,宋時的副座師曾棨便忍不住輕咳一聲,拉住他們的思緒,淡淡說了一句:“功成身退,豈非我等讀書人的本色?”

  《老子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時潛心鑽研理學多年,行事自然也契合天道,既已功成名就,必然要急流勇退。

  曾學士是宋時的副座師,師徒之間意氣相投,肯定沒人比他更懂得宋時辭官的真正理由。眾人恍然大悟,深深感歎:“聽曾學士一語,我等才看透宋三元淡泊名利的本心。”

  朝廷有難時不辭辛苦勞,匡世濟時;天下太平後便掛冠歸隱,不戀權位。這不就是讀書人理想中名士、君子的模樣麼!

  眾人只恨自己做不出他這樣足以流芳青史的實績,沒機會品嘗這等泛舟五湖上,披發學陶朱的滋味。也沒人再遺憾他不能輔佐兩朝英主,做一代名臣。只在心裏還留著幾分淡淡遺憾:遺憾他在這前程無量的年紀辭官,未知十年二十年後又能做出什麼驚人的功業;更遺憾他們自己沒機會親見宋三元做實務的才能。

  好在宋家就住在京城,他辭官之後也得在京服事父母。他老父還辦了個女學院,說不得做兒子的辭官之後也要去那裏教教書,平日再寫些探究天理的文章,再興些與“氣”“電”等天道運轉之理有關的工業呢?

  雖然朝廷從此便少了一位能臣,但今世必定又要多一位理學大師。他們無事時還能與宋三元論文談理,也不失為一段士林佳話。

  眾翰林轉憾為喜,大夥兒各掏了些銀子,打算湊辦一桌酒席給宋時餞別,以盡同院為官的之心意。

  而他們這裏一片脈脈溫情,都察院卻為一道批復相同的聖旨掀起了腥風血雨——

  桓凌上本自劾,自陳妹妹已封太子妃,他身份變化,恐怕將來會以皇室姻親身份自矜,不能恪盡人臣本份,故此自請去職。

  他父母早亡,祖父膝下又有伯父與兩位堂兄弟照顧,不能像宋時那樣以孝道為名請辭。故而他索性以自己辭官這件事為兵刃,像當初請命去巡察邊關軍備一般,一把冷刀插向許多正借皇親之名,享外戚之勢的權臣。

  昔有鄒忌諷齊王納諫,今便有桓凌諷鄭皇納諫。

  他在奏章中直陳,自從隨太子還朝以來,這些日子都不曾做什麼綱紀朝臣、規勸陛下的本業。然而只因他做了太子姻親,今日他所得的官爵賞賜都遠高於應酬之功,更因此有許多朝中勳貴、外戚、官員主動結交于他。

  他還僅是太子妃之兄,就受了這般禮遇。而今不只太子有妃妾,六宮中更有皇后與眾多妃嬪,這些出了後妃的人家又是如何?還眾多皇親、公主所結姻親……

  若不多加約束,使皇親國戚都如他這般無功而受升賞,豈非將有“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之危?

  長此以往,哪得複見今日朝堂中這等滿目琳琅珠玉,內外之職皆選任得人的氣象!

  桓凌上的雖然是辭官的摺子,但一日沒真正離職,他就還是憲臣,有肅清朝廷風氣,規勸聖上親賢臣,遠外戚的職責。

  這道奏本遞上去,就給他換來了帶俸閑住的待遇,更換來了都察院乃至整個朝堂上疾風驟雨般的爭議。

  若是別人上這道本章,那些皇親國戚連看都不會看一眼,至多到聖上面前哭兩聲也就夠解決此事了。可桓凌不同,誰也不敢在他奏章之前掉以輕心——

  當年他才從福建還朝不久,便憑一封奏疏彈劾下了一位兵部尚書與其麾下得力將領。後來他在西北隨著當今太子鎮定九邊,監察軍務的時候,也頗把二皇子的親戚彈倒過幾位。再到後來他已不滿足于朝中對手,而是親自跨馬出邊,帶著宋三元親手給他造的神器、縫的迷彩衣,連降十幾個草原部落,那得是何等驚人的口才?

  這樣的口才化成文章,寫出的彈章,想劾誰劾不倒?

  哪怕桓凌生了病,斷了手,不能寫彈章,他背後還立著個曾一語勸動當今立後,斷了諸皇子奪嫡之路的宋三元呢!他自己連筆都不要動,只消吹吹枕頭風,宋三元必定就要替他寫出更能觸動聖心的文章。

  簡直想想就叫人心寒。

  而聖上的批復更令人心寒。

  不錯,聖上是不曾允准他前面抑制外戚之語,只教他冠帶閑住,可這不批其實也就是批了!

  若這道本前面寫的不合聖意,宮中只要將摺子原樣發還,桓凌自然要修改前文,一封封地重上。可聖上竟批了他個冠帶閑住,徑將奏章發還,連個“不許”都沒落,不也正說明他前面所諫並未令聖上反感,甚至有幾分說進了聖上心裏?

  只不過這黜抑外戚之事遷連良多,聖上有所猶豫,一時不作批復罷了。

  被彈劾的皇親國戚們滿懷幽怨,而都察院裏眾憲臣看了他辭官的摺子,看見御批的“帶俸閑住”時,卻都像看到了罷外戚、重純臣的希望,頓時激昂起來!

  從前不是沒人想過抑制外戚,不過大鄭自北方起事,承遼、金習俗,立國以來都是選四品以上官員之女入宮,越是高官越難免做外戚,哪有肯為朝廷、天下利益而損自家權勢富貴的?

  也就是一個大義滅親的桓凌了!

  滿院禦史、給事中慷慨議論,竟連他要離任之事都忘到腦後了,紛紛磨拳擦掌,要願與他配合上本,交章劾奏,一改當今外戚居高位的局面。直到左右都禦史親自執手相送,青天白日下就把從不早退的桓凌送出都察院,那些寫彈章寫得兩眼泛光的同僚才想起他這道奏本不是單純的彈章,而是請辭摺子。

  而且是已批復下來的請辭摺子。

  他已掛官歸隱,不會再力諫外戚,親手與他們一道變易當朝局面了。

  眾人想到這裏,湧上頭頂的熱血頓時冷了一冷,旋即又想到他這趟辭官並非拋下職責,而是親身踐行了奏摺中所上的諫議——他說皇親國戚不該做高官,自己便主動辭了官,這比什麼彈章都更有力!

  桓僉憲已然做到了這一步,他們豈能辜負他的犧牲?

  他們連送行的酒宴都來不及置辦,先回值房寫起了彈章。桓凌寫得還客氣些,只以自身為例諷諫天子,別的禦史彈劾起人來卻更尖銳,上引漢唐外戚禍國之例,下將馬尚書任用私人,害得大鄭邊關屢遭虜禍之事再拉出來抨擊一遍。

  馬尚書一家之前遇大赦還鄉,掛了虛銜,卻也不能回京,更不能親自回擊這些彈劾他的文章。但他是太子的外祖,比起本就只是四品出身,在朝中毫無存在感的國丈更堪為皇親國戚的標杆。

  這些或真或假的外戚便舉起為馬尚書的大旗,或遞帖子,或當面攔人,拿著那些引用馬尚書為例的彈章向太子告狀:這群禦史只為沽名釣譽,全不體諒太子的難處!他們不想想他們一再彈劾馬尚書,惹得聖上想起舊惡,遷怒太子又當如何?

  他們還盼著太子替他們做主,可太子就只默默聽著,不肯替外祖翻案。且原本該是他們當中一員的東宮李良娣之父李僉憲竟背叛他們,追隨桓凌遞上了請辭摺子——連內容都抄他不少,只差了沒攀扯外戚而已!

  太子也竟對此聽之任之,不挽留這位愛妾的父親一下,更不問那些交章彈劾他親外祖的禦史。

  不只太子良娣之父請辭,過不多久,李閣老亦上了一道自請致仕的摺子。

  他是魯王妃的祖父,但魯王已出鎮泰安,他這皇室姻親的身份其實不會礙著他在內閣做事。且他數十年兢兢業業,功勞卓著,任誰彈劾也彈劾不倒他,亦沒有人敢上本彈劾這位閣老。

  他要辭官,就是自己動了心要辭官。

  大鄭立朝百四十年來,一向聯姻高門,厚待姻親。雖然不曾出過前朝那樣的外戚之亂,但對於他這樣書香世家出身,憑文章、才具入仕的人來說,沒有外戚的朝廷才是最好的朝廷。

  如前朝皇室子弟就多聯姻武將人家,“厚其祿而薄其禮”,沒有能掌權理政的外戚,這才是他理想中的朝堂。

  只是後來他自己的孫女選作皇子妃時……他年老戀權,竟未能急流勇退。而今見桓凌與宋時這樣的少年人都能不計自身前程,一心只要為大鄭剪除外戚專權的禍患,他這上司前輩實覺羞慚,不堪再為內閣學士。

  ——桓凌還算個正經皇家姻親,宋時只是跟他成親過日子,就要避這外戚之嫌,自請辭官,他這正經的皇子妃祖父還有什麼臉面留在中樞!

  李閣老一心請辭,呂首輔、張次輔卻怎能看著他致仕,輪番勸他:“咱們大鄭素來從四品以上人家選秀女,照此看來,滿朝皆是外戚,難道人人都要辭官了?那朝廷還有什麼人可用?此事須得徐徐圖之。”

  何況宋時也不是因為嫁了桓凌才要辭官的,是他想要辭官,桓凌陪著他請辭,順便上一道本勸諫天子少任外戚才是。

  那兩個孩子為的是到各地勘探礦產,興工業,弄化肥,將大鄭境內都弄成漢中府那樣才要辭官。你一個閣老、尚書,在位時能匡衡天下,回鄉後只得寫寫書、教教弟子,辭官有何意義?

  李閣老沒叫他們勸動,反倒越發堅定了辭官之意:“他們少年人都不戀棧官場,一心只想為朝廷、天下做事,臨辭官也不忘了上一本奏書請聖上棄用外戚,我一個快七旬的人還留戀什麼?”

  那兩個人一個三元及第,一個是太子妃嫡親胞兄,若留在朝中,過不上十年二十年就能熬到一二品,或者還可入閣也未可知。而他已過花甲,就是留在朝中,過不幾年也該告老了,剩下這幾年又能做出什麼值得一書的事蹟?

  不如索性拿這幾年尸位素餐的光陰,試一試憾動大鄭皇室婚姻舊制!

  他年紀雖邁,寫文章卻不遜於人,也不用抄那些禦史的文章,運筆如飛,不到半天便寫出一篇辭情並茂的乞骸骨疏。

  他是當朝閣老,戶部尚書,寫出的奏章和禦史彈章份量自不可同日而語。就連桓凌這位太子姻親也遠及不上他。

  閣老的辭本深徹入骨,都察院的彈章紛飛似雪,那些沾了“外戚”二字邊兒的大臣都心中惶惶,央著太后、太妃、妃嬪、公主的親眷哭到了聖上面前。

  他們可不敢擔擅權之名,他們也願意辭官以示清白!

  幸而聖上還憐惜他們,並未輕易允許他們離朝,反而安慰眾人:“朕豈不知卿等忠心?桓卿自有他的心意,言官彈劾大臣也只是恪守本職,朕卻沒有強改祖宗家法之意。卿輩只管回去用心做好自己的差使,不可胡思亂想。”

  不光寬慰他們,還將彈劾他們的奏章都打回去,稍稍壓住了都察院彈劾之風。這些或親或疏、或真或假的皇親國戚才鬆了一口氣,吊在半空的心稍稍落下。

  然而不久後第十一皇子福王成婚時,聖上指給他的王妃卻是一名京畿指揮僉事之女,不僅是武官出身,且非世祿之家,只是個四品小官。

  聖上安慰他們再多,也比不得這樁婚事中透露出的心意:如今在朝的外戚還不至於立刻下馬,可聖心已被桓凌、李勉的辭表及眾多言官的彈章勸動,要開始壓制外戚了。而太子那裏……本就是太子妃嬪的親長先辭官,太子的無為便是支持。

  他們這些人雖不至於立刻就被黜落,卻也休想再爬上李閣老、當初的馬尚書、桓閣老那樣的高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