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來漢中學習指導的工作小組離開後,宋知府少了中樞鞭策,不免有些懶散。僉憲大人都已許可了他辦報紙的要求,他卻不捨得花一點點私人時間加班選稿,而是把這工作拖到了轉天上班後。
領導在家裏也要聽他這個下屬領導的感覺真不錯。
宋大人舒舒服服地窩在二堂辦公桌後,叫人點了一杯胡桃金桔梅幹泡茶,酸酸甜甜地喝著提神,把作者們主動遞給他的稿子重新審了一遍。
桓凌的不用說了,就上頭版頭條!
他作為主編,還沒點兒以權謀私,捧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權力了?更何況不論文章,就論官階權職,也沒有人能越過桓凌——除非周王突發奇想,也要在這報紙上發篇稿子。
後面再排的,按順序該是同去送行的司馬長史,府縣裏幾位愛寫文章的同僚,另外也可以問問有沒有研究生寫了文章,都收上來湊滿頁數。
白天學生們就在府、縣學裏上學,有幾個不在官學校的舉子、監生,若也寫了文章,估計也都要放在同學間流傳,叫差役去學裏轉轉,斂來文章即可。
只是這種送別的文章都挺短的,桓凌那篇也不知有沒有六百字,哪怕豎版占地方,印出來也湊不滿一個版面,還得配圖。
是配朝中諸位大人被鄉老抱住脫靴好,還是桓僉憲帶領漢中地方官員遙送京城領導們的車好?
他只稍作猶豫,便選了後一個方案,叫門子傳在班的畫師過來,畫一張半版大小的漢中府官員送行圖。有不認得的人不要緊,只要往好看裏畫就是了——畫人時記得給他和桓大人眼皮上畫上一條雙眼皮褶,有雙眼皮更易顯出人物的神情。
那畫工體貼他的心意,應承道:“府尊大人放心,小的定將兩位老大人畫得比游天臺的阮郎還俊秀。”
嗯,記著我們倆長得都不老就行。
宋大人點了頭,放那匠人出去,又命人請了府學教官來,與他們說了要搜集昨日全府官員遠送天使回京的文章,印成報紙一事。幾位教官昨日也是跟著送過上官的,自然也要寫文章,聽了宋大人的打算,皆是交口贊成,立刻就要替他去收文章,尋人刻版——
這些做教官的日常無事,難得有個大事可記,寫得比宋知府與桓僉憲這樣的大忙人更有激情。宋時只說了大略版式,本府教授便拍著胸脯應承道:“學生也略會作畫,縱不能作人物,穿插畫些山水、怪石、蘭草、修竹也不為難。”
總之就是要有字有畫,題目寫得大大的,還要寫上題名。一篇文章就排得規矩整齊的方塊兒樣式,文字間空白的地方就用畫兒填補上不是?
差不多是這樣……
不過插畫不要太多。一來是圖不如文字好刻,畫太多會給他們雕版的學生增加工作量;二來麼,還得留點兒地方宣揚善政。譬如禁溺女嬰,禁止打架鬥毆、打罵妻兒,譬如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禁止屯積居奇、嚴查隱田隱戶,高利貸利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
再兼插幾條廣告。
漢中學院春季招生將在春節前展開,校內蒙學、職業培訓、在職研究生三個方向同時開放招生。蒙學班主招六至十三歲兒童,不收學費,只收書本雜費;職業培訓班招收十二歲以上兒童,定向培養,簽訂就業合同,帶薪學習;在職研究生班則要提前測試經義文章和算學水準,考試合格才允許入學。
之前因為他和桓凌要帶人建設工業項目、搞試驗田,再兼天使到校內實習,兩人分身乏術,學校師資力量也不足,一直沒正經對外招生。索性就借著第一屆畢業生離校的時機,正式面向社會招收新生,把漢中學院面向全府推廣出去。
現在打出廣告,留給有意向的學子準備入學考試的時間。教學安排上,就以來年元宵長假後作為新學期開學的時間,一學年間再把收稻麥的農忙的時間定為暑假,依著如今農業社會的習俗安排課時。
他一面想著,筆下已自將廣告詞大概寫了出來,看看沒什麼大錯,便往教官們手裏推了推:“學院之事本官如今已不大管了,具體安排還要由諸位教官商議。你們便先集稿審稿,抄寫出一份來,待我看過,便教諸人石版刻印之法。”
報紙版面總得比平常試卷寬一倍,用油印機不方便印,還是上石版印的好。自然銅版印刷品質更好,但是銅貴,眼下這生產力水準下,也沒法回收硫酸銅,索性還是用低一檔的石版吧。
===============
石版印出來的報紙品質也還算不錯。
兩天之後,漢中府第一份非官方報紙,《漢中經濟報》便熱氣騰騰地出爐,擺到了宋知府的案頭上。
頭版下半版是大幅水墨風格漢中諸臣送天使還京圖,上半版最右側題著宋禦史親撰的報名,再旁邊便是大標題印著的《戊申年孟冬與吾弟子期等送欽差還京——桓凌》。
紙質精良、印刷清麗整潔、文章更是深刻峻麗,適足吟詠,這個版面可以了!
宋大人又將後面的版面細看了幾遍,校正了一兩處錯字,又在報紙角落添上序號,便彈了彈紙,說道:“如此就好。今日這份報紙只是咱們讀書人之間傳聞,不對外發行,倒也不必打太多……”
他咽下險些溜出口的“廣告”二字,輕咳一聲,威嚴地說:“錯的地方鏟平了,以石膏補上重雕重印。這《漢中經濟報》如今雖只是漢中經濟園與學院間傳遞的小報,卻不只該局限於學院間,而要做個能通漢中一地所有消息的報紙。往後此事便由我與桓大人主持,賴諸位教官用心,就在咱們學校撥個學舍專印此報。”
這份初版的稿件是本府官員自發供起的,可遇不可求。往後還要尋會寫文章的才子詞人投稿,發些本地新聞大事,做成個可以向地方上下傳達一切新鮮可靠消息的報紙。
幾位幫著印報紙的教官拱手應道:“府尊大人如此信重,下官等敢不用心?必定盡心做好此事。”
宋時點了點頭,倒轉筆桿,將筆桿在紙頁上輕敲了兩下:“你們回去商量一下,在這報邊署上編修文章之人的名字,以後各自負責某版選稿、校改,定稿後便在各頁空白處添上個別號吧。”
他原先安排工作時,幾名教官還有些被上司壓榨的無奈,但聽說自己亦能署名,心態頓時大變,都彷彿見著了自己在漢中府文壇揚名——
不,不光漢中府!宋大人弄的什麼東西不傳遍天下?這報紙早晚要流傳到別處府州,他們這些屢試不第、官運又不佳,只能做個窮酸教官的老儒生終究也要有個名播士林的一天了!
名利二字最動人心。
他們尚不知能不能加工資,但眼前能看見自己以選文出名的前程,精神風茂便比之前大不相同,個個挺胸拔背,精神奕奕地應了一聲“喏”。
不到晚間,漢中經濟報便重新定稿,印出百十份來,送到了漢中府所有官員、漢中學院學生手中,而後又通過他們的手各送了幾份到他們家長手上。
他們的子弟們出息了,文章能和本府官員的文章一道登上“報紙”了!他們家的耆老也出息了,遠送朝廷大員還京這件事竟叫僉都物史和周王殿下的副使都記在心間,還為他們寫了文章!
一時間漢中府內不知多少人家擺酒慶賀,歡聲自夜達旦,幾無休止。唯宋知府家家法森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連桓僉憲的文章登上了報紙頭版頭條這麼好的消息也不曾動搖他們的作息,平平靜靜地用一床錦被便遮過了所有慶賀的動靜。